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爱因斯坦传/语文基础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宇宙的简单法则。他运用大脑、铅笔和纸,发现和论证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即使在今天,我们再看“相对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理论所具有的革命性。

秋名编译的《爱因斯坦传》沿着爱因斯坦人生和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爱因斯坦,描述了近代科学奠基人爱因斯坦辉煌的一生。

内容推荐

《爱因斯坦传》不仅以翔实的史实勾勒出爱因斯坦伟大的一生,而且也从人类文化的源头上探寻着爱因斯坦思想、人格的精神底蕴。

编者(秋名)试图从时间的先后顺序和爱因斯坦一生脉络清晰的环境变化来对他的一生进行周详而耐人寻味的剖析,从而让读者对爱因斯坦的一生有全面的了解。融合不同的写作手法,既有记叙,又有抒情,时而是激情昂扬、色彩感情浓烈的长复句,时而又是平实自然、不加文饰、流畅明快的短句,让读者的思绪跟随着爱因斯坦传奇的一生而波澜起伏。

在《爱因斯坦传》中,玄奥的物理学理论、传奇般的故事,在读者理喻20世纪历史文化进程的视野中,或许会形成一个既有深度、又有趣味的立体画面。同时,我们将在历史氛围中去理解爱因斯坦,也将在现实情境中去悄然接受爱因斯坦的精神感召。

目录

阅读指要

一、天才儿童的诞生

 (一)出生于一个平凡家庭

 (二)小小罗盘带来的科学启蒙

 (三)与科学结缘

二、一个“流浪者与独行者”的学生时代

 (一)逃离精神牢笼

 (二)在阿劳中学的成长

 (三)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

三、才华初露的三级技术员

 (一)艰难的求职路

 (二)奇迹的1905年

 (三)第一次婚姻

四、一路投奔奇迹:爱因斯坦的腾达之路

 (一)物理界崭露头角

 (二)从“蹩脚的笑话”到教授先生

 (三)柏林生活的苦与乐

五、战争的喧嚣和宇宙的大小

 (一)在“疯人院”的和平主义者

 (二)广义相对论完成

 (三)确认光的偏移:一夜扬名的爱因斯坦博士

六、聚光灯下的相对论

 (一)离婚,成就第二次婚姻

 (二)相对论遨游者

 (三)获得诺贝尔奖

七、自由的流亡生活:“我可能不会再见到我出生的国家了。” 

 (一)犹太的黑色岁月 

 (二)再见了,柏林

 (三)普林斯顿的快乐生活

八、一个永生不死的人

 (一)难以弥愈的政治之伤:爱因斯坦和原子弹

 (二)晚年成就

 (三)巨星陨落

 附 录

一、爱因斯坦名言

二、爱因斯坦演讲稿

 (一)我的世界观

 (二)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

三、爱因斯坦论文《科学与宗教》

四、爱因斯坦年表

试读章节

一、天才儿童的诞生

(一)出生于一个平凡家庭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国的乌尔姆镇。他的父母赫尔曼·爱因斯坦和保利娜·科赫为这个男孩的出生而欣喜不已。他们将这个可爱的新生命取名为“爱因斯坦”。像所有父母那样,赫尔曼和保利娜对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满怀美好期望,希望他有个光明美好的未来,他们唯一担心的是婴儿那与寻常孩子相比异常硕大而有棱角的脑袋。爱因斯坦的妈妈一度担忧这是某种缺陷的征兆。当时人们还想象不到就是这个怪而大的头脑,将滋生出多么伟大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将震撼和改变世界。

爱因斯坦的双亲都是犹太人。1876年婚后,他们曾居住在德国南部符滕堡州,位于乌尔姆西南30英里的一个叫“布豪”的小镇。结婚时,保利娜才18岁,赫尔曼则29岁,虽然他们都具有犹太人血统,但是他们对犹太宗教传统并不特别感兴趣。夫妇俩没有依犹太习俗在孩子的姓名中加入亲人名字,仅用了祖父“艾伯拉罕”名字的第一个字母,这也许是为了表明他们愿意融入更广阔的主流社会的意愿。

父亲赫尔曼是一个乐观豁达的商人,在爱因斯坦出生前十年,他离开故乡来到乌尔姆镇。赫尔曼曾就读于斯图加特的一所职业高中,他具有非常高的数学天赋,初中时代就十分引人注目,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机会上大学深造。他的弟弟雅各布却有幸在斯图加特一所工学院完成高等教育,后来成为一名工程师,并对爱因斯坦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在中学时代证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就是在叔叔的鼓励下完成的。爱因斯坦出生不久,赫尔曼就遭遇到羽绒床垫生意的失败,但不服输的他很快又在乌尔姆大教堂南边开了一间小型电工作坊。赫尔曼生活勤俭、工作努力,因为家境并不宽裕,新开张的电工作坊还是在妻子的资助下才得以启动的。

不幸的是,赫尔曼的经商才能尚不如其丰富的幽默感那样运用自如,这个电工作坊未能等到小爱因斯坦满1岁便不得不再次倒闭。屡次失败令赫尔曼深受打击,但天生的乐观使他经受住了打击,没有失去勇气。从失败中他总结出要想获取成功,应该把家搬到其他大城市,那里才有足够大的市场。赫尔曼与当工程师的弟弟雅各布长谈后,兄弟俩决定于1880年6月将家搬到德国东南部的巴伐利亚省首府慕尼黑城,那时爱因斯坦刚好满15个月。慕尼黑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巴伐利亚首府,历来被称为“欧洲最美的城市之一”。在慕尼黑这个工业高度发展、天主教人口占主导地位的大城市,两兄弟合伙开设了一家电气化工场,一家人也跟随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全新的生活。

爱因斯坦的母亲保利娜同大多数犹太女人一样,贤惠能干。她家境富裕,文化修养极高,爱文学,更爱音乐。在忙完了家务之后,她最喜欢的事就是弹钢琴。保利娜喜欢德国古典音乐,尤其是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每逢有同事、朋友到家拜访时,她总是很乐意地为大家激情地弹奏她喜欢的曲子。正是这些共同的爱好使她和赫尔曼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他们不仅营造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的爱之屋,更为爱因斯坦的诞生和成长孕育出品味极高的文化氛围。

当赫尔曼在慕尼黑开始新的商业尝试时,保利娜也在这个城市一间租来的房子里建立了他们的新家,同时,家庭新成员的到来让他们很快便成为了一个四口之家。1881年11月,在他们搬到新家一年半以后,爱因斯坦的妹妹玛雅出生了。关于妹妹的出生,有一则趣闻。父母告诉他从此有新玩伴可以一起玩耍了,当时年仅两岁半的爱因斯坦看到父母抱来新生的小妹妹时失望地问道:“她就是我的新玩具吗?它的轮子在哪儿呢,没轮子我怎么玩啊?”爱因斯坦的妹妹不管是相貌和性格都和她哥哥很像。爱因斯坦很爱他的妹妹,并且终生都对他的妹妹非常好。

保利娜和孩子们一起充满希望地等待着他们家族生意能够兴旺发达。这次赫尔曼似乎从往日的失败中汲取了教训,他的新工场顺利开张并且很快兴旺起来。不到五年,爱因斯坦一家就告别了租来的房子,搬到一个位于城郊的更宽敞的家中。

从爱因斯坦幼年的成长历程来看,他早年的智力发展并未预示出他未来的天才,反而显得有点迟钝。他学说话的年纪很晚,直到妹妹玛雅出生前后才开始牙牙学语。他的父母一度十分担心,甚至还找医生咨询过,那时候他已经3岁了。好像是为了补偿失去的时间似的,他一开始便试图说完整的长句子。但是他在大声说出整句之前总要先低声默念一遍,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年才终于恢复了自然的说话方式。据一些医生的纪录,可以发现爱因斯坦直到十岁左右说话才变得流利起来,依现在的观点看,他可能患有某种形式的少儿诵读困难症。据爱因斯坦本人回忆,两三岁刚学说话时,他都需要首先在头脑里构成完整的句子,然后再轻声试着表达,直到没有错误时才会大声说出来,因为他害怕别人取笑他,结果是别人都以为他不会说话。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他对来访的心理学家说:“我极少完全通过词句来思考。一个想法首先浮现在脑海,之后我才可能试图用词句把它表达出来。”从中可以推测,这些童年的经历养成了他的思维习惯。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后来得以因其创造性的“思维试验”而闻名于世的早期原因。

从刚出生时奇怪的大脑袋,到发育缓慢,反应迟钝,所有这些都是对他母亲保利娜的严峻考验。好在他母亲是一个细心的人,她很早就发现,这个孩子和别人不一样,或许有一天会成为名人呢。她把这个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并且给了爱因斯坦最大的帮助。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爱因斯坦传/语文基础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秋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606399
开本 16开
页数 1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6.11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8
168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