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个“无学科”的哲学实践,打破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神学、精神分析、文化研究、女性研究、国际关系研究、电影研究等等“学科”界线,打破高级文化(如学术研究)与低俗文化(如大众流行)的意识形态区划。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当下”的介入性与越界性的批判实践。这一批判性的介入不仅是对我们时代的症状之分析,其本身便是这样一种努力:使现实世界的平滑运行中断,使它呈现出症状。在今天的“帝国”(符号性的全球秩序)中,作者意图通过此书“使我们从现实中醒来”。
图书 | 日常现实的变态核心(后9·11时代的意识形态批判)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个“无学科”的哲学实践,打破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神学、精神分析、文化研究、女性研究、国际关系研究、电影研究等等“学科”界线,打破高级文化(如学术研究)与低俗文化(如大众流行)的意识形态区划。是一个知识分子对“当下”的介入性与越界性的批判实践。这一批判性的介入不仅是对我们时代的症状之分析,其本身便是这样一种努力:使现实世界的平滑运行中断,使它呈现出症状。在今天的“帝国”(符号性的全球秩序)中,作者意图通过此书“使我们从现实中醒来”。 目录 代序:这个谜语太黄色 ——我们怎样对日常生活进行哲学反思 《猜谜》:一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创痛:“黄色”母亲和中国阐释学学者 “谜底”:过度信息里的惊骇 政治:从清朝文字狱到当代“9·11” 抉择:做个经济人,还是哲人 “现实”中的万象 从咖啡到战争 ——或,为什么色情片如此受欢迎 喝咖啡的欲望 “色情制造业”的秘密 “我爱你,但正因此,我必须拒绝你” 普遍人权的核心:“我们都是色情片主角” “Ask for more!” 今天,你“革命”了吗? 21世纪的“百事可乐”超级大国 附语:今天的意识形态批判 世界的黑夜 ——从“9·11”的纽约到“7·7”的伦敦 我们时代的症状:恐怖 再谈“恐怖”与“精神分析” ——回应石勇先生 Nationalism? No,Thanks! “圣诞”时节谈信仰 怀着信念过圣诞 当规范遭遇到“例外”之后 ——从酷暑里的“第二性”到强世功的施米特主义 附:酷暑里的“第二性” “粉黛滔滔皆假面” ——或,将“超女”进行到底 我们因权利而不凡 谁说你有权利?它在哪里? 没有清单,只有创造 让我们积极生活 让我们从现实中醒来 做爱?少来这一套 “做爱真的很爽么?” ——从大教授的欲火到张国荣的自杀 病中谈性 病中说爱 谈谈乱伦 “女人并不存在” ——再论酷暑里的“第二性” 国际妇女节的变态核心 女人何以成为一个问题 ——作为“性批判”的哲学与精神分析 何以谈论女性? “政治正确”的女性主义与激进的“性”批判 何谓“真实的女人”? “妇女节”的陷阱 所谓“男女平等” “性自由”的圈套 “性骚扰”的背后 批判的视界 有一个叫“中国思想界”的地方 汪晖的“鬼话” 邓正来的两张面孔 刘擎的“声东击西”与“施特劳斯之局” “阅读西方”:为何又要“重新”? ——致甘阳、刘小枫两先生 “博客”时代,还是“狂客”时代? “歪视”:从“西洋伪书”到“中国盛世” “太阳底下”无法想象的全新开端 用“中国的视野”去读“西方本身的脉络”,何如? 结语:自我反思性的批判实践 在这一刻,让我来书写死亡 ——写给王强君 没有身体的器官 恐怖的“知识” 灾难的去灾难化 未知死,焉知生? 作为“幻想”的批判性,或知识分子的团结 除却真诚性,我们还剩什么?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思想沟通、学术批评与 公共批判实践 真诚性 “派系区划”,或知识分子的团结 批判·内在批判·外在批判 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公共批判实践与正当性 问题 结语 附:答友人问 “疯子(们)”的后花园 A Letter to Annie 沉默与疯狂 ——“疯狂”是如何变成“美丽心灵”的? 徘徊于“天才”与“疯人”之间 他,还是那个纳什 “疯狂”是如何变成“美丽心灵”的? 疯狂:作品的阙如 反思文明社会的“阿基米德支点” 思想者与拆白党 ——充满快感地实践、选择死亡地生活 “自恋” 专业 快感 启蒙 真实 呢喃 死亡 学术思想与私人生活 ——一个无可救药的自我反思 “欢迎来到真实的荒漠!” ——拉康、幽灵学与当代激进左翼学术讲座 答问 症状:从例外到普遍 意识形态与自我指涉 激进左翼在中国 柏拉图主义理念论?No,Thanks! 遭遇上海女孩 跋?“不,谢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日常现实的变态核心(后9·11时代的意识形态批判)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冠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25125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06-11-01 |
首版时间 | 2006-11-01 |
印刷时间 | 2006-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091.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