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与汉卿的一生(张学良结发夫人张于凤至回忆录插图珍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份向历史负责的证言,是为丈夫争取自由奋斗到最后一息的悲情绝唱,首次披露了与少帅结合和“离婚”等家族及政坛的内幕秘闻。于凤至夫人在晚年病重感到来日无多的情况下,遵照当年离别时张学良的嘱托,将西安事变等内幕实情公诸于世,同时回顾自己与张学良共同经历的大起大落的人生之路。书中一些珍贵历史照片为首次大陆公开出版。

内容推荐

近现代史中,关于西安事变,关于张学良,相关的回忆录、口述史料不可谓少,但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张学良的夫人于风至却一直淡出人们的视野。其实,早往1989年,于风至临终前的一年就留下了一份口述回忆录,并交代在她与张学良等人百年之后公诸于世。这份回忆录由于凤至女士的义子萧朝智记录整理而成,保存于美国张学良历史研究中心。

目录

张学良将军于凤至夫人照片集/1

我与汉卿的一生  张于凤至/55

张学良将军的晚年  张新源/99

张学良在台湾  康捷生/103

少帅曾要求加入共产党  尹航/106

顶天立地男儿汉一代完人长寿翁 纪刚/110

情何以堪 黄美之/116

悼念张夫人于凤至女士 司徒巧龄/119

我的义母张于凤至 萧朝智/122

两个女人的墓碑 黄美之/126

张学良将军和我父亲汤玉麟  汤若兰/129

历史的沉思  温桂芃/135

深切缅怀中华民族英雄张学良将军 王同渤/139

论张学良的爱国思想 萧朝智/146

从“爱人如己”看张学良将军的为人  郑向明/150

歌中历史 纪刚/154

东北纪行 孙传善/168

因果是非 戴守灵/171

安息吧!张学良将军和于凤至女士  王世清/176

瑛瑶不朽百世流芳 陈金秀/179

张作霖家族族谱/185

于氏宗亲/186

2005年参加“张学良将军及于凤至夫人衣冠冢入墓仪式”

美国华人社团联合代表团名单/187

张学良将军及于凤至夫人衣冠冢入墓仪式实况照片 /190

张学良将军夫人于凤至纪念馆揭荣仪式实况照片/198

附录:文献及报刊载录/203

编后记/212

试读章节

囚禁初期,因西北地区的形势,尤其东北军仍需要汉卿不时地发出合乎蒋帮一伙意图的信电,蒋偶尔派人来探视,做出似乎尚有一线释放可能的样子。当西安发生了汉卿临行指定代理东北军负责人的王以哲被东北军内部少数想夺权者杀害事件后,东北军的各军军长为了自身的安全,纷纷转向中央投诚,听从调动到中央指定的地点,整个军队实际上已经瓦解。如此情况之下,汉卿已不可能回东北军和获得自由了。

汉卿在得知王以哲被杀害讯息后,一段时期痛苦万分。他说:对不起王以哲。并且因无力去补偿,自己于心难安,常自言自语责备自己。我劝解说:我们是经过这么多次的打击后到了今天,这是又一次的考验,挺过来,才有未来,才能尽到自己的心。如此悲伤,损坏了健康,不只是亲者痛,仇者快,而且我们也不能向蒋介石这帮东西讨回公道了。幸而,他逐渐地由低沉悲痛的情绪中走出。他说:我要挺过来,求个公道,以对所有死难者。

“七七”抗战爆发了,汉卿知道后很兴奋,他说:这一天终于来到了!他上书蒋先生,请求派他去前线。他一定死在前线报国。但是如石沉大海,得不到回讯。这对他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说:他真后悔了,不应送蒋回南京。他一生的心愿——死在抗日的战场上,不能实现了。

日军逼近奉化时,我们俩被押送到黄山。稍停,被转押到江西省萍乡。一路上道路崎岖,我们坐着破旧的汽车赶路,十分颠簸和不得休息,两人身体都有不适和病况。囚禁地点和途经道路都选择偏僻荒野,显露出蒋的一帮人想用各种方式手段,置我们于死地,而决不给汉卿自由。

在萍乡略停之后,又被押送到湖南郴州的苏仙岭山顶的庙内幽禁。在此停留时间较长,身体得以恢复。一九三九年夏转押到湖南沅陵风凰山上的庙内。

在汉卿情绪已定,对未来已知究竟的情况下,二人长谈过去、展望未来。汉卿说:他们要用一切方式手段整我至死。这不只是蒋一伙人要报复,他们更要说我的罪不可恕和蒋的伟大,来维护蒋的领袖地位和统治基础;你要明了“西安事变”的前因后果,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情况,我们二人要有一人把这些向世人说明,向历史交待,也就死而无憾了。

汉卿说:“西安事变”是蒋倒行逆施的结果。他们一伙是利用、驱使东北军、西北军和共产党的军队相互残杀,达到消灭这些军队的目的。而这只是为巩固他的独裁统治。在日本军队逐步侵占中国领土的情况下,蒋仍然不愿抵抗日军,美其名日是先安内后攘外,这就暴露了他的只为个人不顾国家安危的目的,我眼睁睁看着追随我的家乡子弟不明不白地大批死在这种内战的西北高原上,我向蒋争谏,他顽固不听,我只有兵谏。我自己亲身去了解共产党的情况和他们的究竟,我看到他们上上下下是真在为救国救民奋斗,他们是真的在为革命而纷纷献身,和蒋介石这一伙是天地之分,只有和共产党团结,共同反对蒋介石,才能救中国,才能打回老家去,所以我只有兵谏。

P82-84

后记

正如每一次考古发现带给人新的惊喜,每一次档案、史料的公开同样带给人新的期盼,如此看来,尘封的史料如同沉睡的地官,期待着破土而出,以传递真实的历史信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近现代史中,关于西安事变,关于张学良,相关的回忆录、口述史料不可谓少,但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却一直淡出人们的视野。其实,早在1989年,于凤至女士临终前的一年就留下了一份口述回忆录,并交代在她与张学良等人百年之后公诸于世。这份回忆录由于凤至女士的义子萧朝智记录整理而成,保存于美国张学良历史研究中心。萧先生现为美国亚洲商联总顾问、美国华人团体联合会主席、美国张学良历史研究中心理事长,其尊人为二十九军创建人、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总参议萧振瀛。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得知了这一信息,后经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校友会许祖云、陈道元诸先生相助,与萧朝智先生取得联系。2005年10月萧先生赴大陆吉林省双辽市参加于凤至纪念馆揭荣仪式之际,将于凤至口述回忆录及一批于生前友好的回忆文章,包括相关照片一并带来。我们曾在《钟山风雨》杂志上,先行连载刊发于凤至口述回忆录——《我和汉卿的一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承团结出版社慧眼识珠,愿出版这部书稿,并补充了一批图片;美国张学良历史研究中心又提供了一些有关于凤至纪念馆揭荣活动的文章与照片,在此_并致谢。为完整地再现这些史料,我们不作删改,只就一些标点、别字及习惯用法等作编辑处理;文中注释为编者所加,以便读者了解时代背景。书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与坊间流传的有所出入,好在胡适曾说“有训练的史家自有防弊的方法”,不妨多方考证,以正视听。

 

             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

             2007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与汉卿的一生(张学良结发夫人张于凤至回忆录插图珍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42237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5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