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的纪念集,可以有不同的编法:有由朋友、学生撰写专题论文,汇集成册;也有从教授本人的论著中选辑而成。这本纪念集,属于后一种,是吴立昌的学生编选他的文章选集,并收有别人对他作品的评论。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学术历程,以及别人对他论著的评价。
| 图书 | 曾经存在(吴立昌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荣休纪念文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退休教授的纪念集,可以有不同的编法:有由朋友、学生撰写专题论文,汇集成册;也有从教授本人的论著中选辑而成。这本纪念集,属于后一种,是吴立昌的学生编选他的文章选集,并收有别人对他作品的评论。读者从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学术历程,以及别人对他论著的评价。 目录 图片 曾经存在,继续发展 吴中杰 第 一 辑 精神分析与中国现代文学 弗洛伊德在西方文坛留下的轨迹 第 二 辑 论社会主义文学流派 漫谈鸳鸯蝴蝶派 重读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论 论20世纪30年代“京”“海”之争 重评基点和论争焦点——现代文学论争两“点”论 略谈现代文学论争的思维方式和批评方法 第 三 辑 赤塔归来 弱者,你的名字是文人 文,未必皆如其人 大敌当前 最好动员——旧刊今识 从忠义救国军说到“记忆选择”——旧刊今识 1930年前后之《新月》——旧刊今识 论《现代》的宽容——旧刊今识 艺术魅力外的启示——杜宣剧作读后 艺术与政治结合的榜样 解读孔子三段话 “读经”之风不可长 私淑八年忆以群 “好死”与“歹活”——由施蛰存逝世谈起 《施蛰存研究》序 《茸居曝言》序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范畴论》序 《现代性与古典传统》序 我是庸人 第 四 辑 张兆和先生复信 张兆和 吴立昌与沈从文研究 赵学勇 湘西作家的心灵历程——读吴立昌《沈从文传》 徐志啸 冷静审视的结晶——读吴立昌新著《沈从文传》 朱文华 学者散文与“社会良知”——《人间云雾》读后 张 曦 拨开历史的迷雾——评吴立昌著《人间云雾》 袁盛勇 武新军 管兴平 论争史:中国现代文学的“结” 张 菡 读博琐忆 张 曦 附 录 自我简述 指导博士研究生名录 指导硕士研究生名录 编后记 张芙鸣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曾经存在(吴立昌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荣休纪念文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芙鸣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04630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8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4 |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9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825.4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10 |
| 宽 | 147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31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