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琢玉技艺已有数千年传统,玉质作品称誉世界,尤其是应用著名的新疆和田玉及缅甸翡翠的卓越成就更是令人赞叹。这些美玉,是远古的产物,形成于亿万年前;是大自然的来客,来自巍峨高山或地下深层;是美丽的瑰宝,天生丽质十分珍稀。这些作品,是智慧的使者,传承着奇巧的艺术;是人文的载体,蕴含着历史的理念;是美妙的享受,使人怡神养性。本书是一册由玉器收藏者写给玉器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以藏家立场和玩家视角,对收藏玉器的理念做出独白式的叙述,立论大胆,论据辛辣,行文活泼。
图书 | 时尚玩玉/赏玉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国琢玉技艺已有数千年传统,玉质作品称誉世界,尤其是应用著名的新疆和田玉及缅甸翡翠的卓越成就更是令人赞叹。这些美玉,是远古的产物,形成于亿万年前;是大自然的来客,来自巍峨高山或地下深层;是美丽的瑰宝,天生丽质十分珍稀。这些作品,是智慧的使者,传承着奇巧的艺术;是人文的载体,蕴含着历史的理念;是美妙的享受,使人怡神养性。本书是一册由玉器收藏者写给玉器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以藏家立场和玩家视角,对收藏玉器的理念做出独白式的叙述,立论大胆,论据辛辣,行文活泼。 内容推荐 这是一册由玉器收藏者写给玉器爱好者的通俗读物。本书结构新颖,摈弃了通常的编年史式的铺陈,强调了玩玉人的以人为本,从玉与养性、玉与怡情、玉与和谐、玉与居家诸方面来谈玩玉的时尚。本书的视野集中,立足易于收藏到的玉件,文图并茂。 本书以藏家立场和玩家视角,对收藏玉器的理念做出独白式的叙述,立论大胆,论据辛辣,行文活泼。所附作者的玉虎系列藏品和玉狗系列藏品图片,系首次在国内披露。本书近150幅玉器图片,多选自海外藏展和私人收藏,为读者洞开了一扇全新的视窗。 目录 上篇 时尚篇 第一章 一、玉与养性 二、图说明玉 第二章 一、玉与怡情 二、管窥祥瑞玉 第三章 一、玉与和谐 二、《中国肖生玉雕》展作品选载 第四章 一、玉与居家 二、解读陈设玉16件 下篇 玩玉篇 第五章 一、收藏心态要正常 二、不迷信,不盲从 第六章 一、把握鉴与赏,界定新与老 二、善待真与假 第七章 一、潜心把玩,读懂真谛,明晰贵贱 二、玉器的价值在于艺术性 第八章 一、要善于读书,读懂书 二、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实践 第九章 一、古玉辟邪,科学认知 二、佩玉交运,不信亦信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时尚玩玉/赏玉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永年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39333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9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94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59 |
宽 | 188 |
高 | 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