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怒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官路商途间,透析权欲背后的隐痛与角逐!

继畅销长篇小说《官场》之后,作者李彦乔又一部尽显官商生态之最新力作!

《天怒》把读者引向了一个官场和商场相互密切依存又相互激烈碰撞的精彩世界,在浓墨重彩的渲染下写尽了如何在官场与商场中立足的生存法则。

内容推荐

继畅销长篇小说《官场》之后,作者李彦乔又一部尽显官商生态之最新力作!

《天怒》以三大扑朔迷离的案件开篇:卧虎公司董事长刘锦华企图吞并盘龙公司和掌控曲唐县政治经济形势的内容;《法制导报》记者谷云波和陈梓良县长的女儿陈羽凡对卧虎岭煤矿国有资产流失情况进行调查的内容;刑警队副大队长林晓天和他的重案组对几大案件进行侦破的内容。三条线索盘根错节相互交织,逐步把读者引向一个官场和商场相互密切依存又相互激烈碰撞的精彩世界。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政治和经济究竟谁统领谁的严肃问题,这部小说对这个问题形象地给出了一个答案。

目录

1.迷离的葬礼/001

2.飞来的横祸/009

3.诡异的矿难/017

4.神秘的访客/029

5.扑朔的相聚/039

6.意外的碰壁/049

7.巧设的色局/059

8.无奈的逃亡/068

9.模糊的狼踪/079

10.如愿的梦魇/088

11.不期的邂逅/102

12.初显的端倪/109

13.莫测的浑水/119

14.特殊的宴请/128

15.可怕的假想/136

16.朦胧的曦光/144

17.骤起的波澜/152

18.阴暗的策划/159

19.乍起的疑云/172

20.难悟的禅机/181

21.危险的交易/192

22.心灵的拷问/202

23.独辟的蹊径/213

24.难违的天意/225

25.隐匿的虎穴/234

26.恢恢的法网/242

27.剧烈的碰撞/251

28.艰难的抉择/260

29.关键的破解/272

30.绝望的反击/280

31.遥寄的深情/287

32.蹊跷的指向/297

33.杯中的呓语/305

34.冒昧的造访/312

35.缜密的运筹/322

36.沉重的垂钓/331

37.关天的密晤/340

38.无痕的探底/350

39.悲哀的迁怒/359

40.摄魂的惊雷/367

41.苦涩的婚礼/377

42.难圆的结局/385

试读章节

曲唐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梓良的葬礼定于今天举行。

龙凤山庄殡仪馆的告别大厅里,陈梓良的遗体被安放在鲜花和翠柏丛中。

大厅正前方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帧黑色的条幅,上面写着:沉痛悼念陈梓良同志,条幅下面是陈梓良的大幅照片。

大厅里回荡着令人心碎的哀乐。

从照片上看,陈梓良长着一张棱角分明的方脸,戴一副黑框眼镜,短短的头发好像很粗硬,不屈不挠地直立着。

陈梓良终年不足五十岁,再过一个多月就是他天命之年的生日。

葬礼极其隆重。

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都来到告别大厅,向这位英年早逝的县长作最后的告别。前来吊唁的人很多,队伍一直排到离告别大厅很远的地方。队伍里除了机关干部以外,还有一些自发前来送别的老百姓。由此可见,陈县长的官声不错。

告别大厅里哀乐低回。

县委书记周兆麟一脸的凝重和哀伤,他郑重地向陈梓良的遗体三鞠躬,然后缓步来到陈梓良的家属跟前。

“曲校长,节哀呀!”周兆麟握住陈梓良爱人曲芸的手说。

“周书记,我要真相!”曲芸说。

周兆麟略一惊愕,说道:“噢!等事情过后再谈好吗?”说着他轻轻地握一下曲芸的手,然后转身缓缓地绕着陈梓良的遗体走了一圈。

接下来是县委副书记尚云清,他是听到陈梓良去世的消息以后,从省委党校匆匆赶回来参加葬礼的。

尚云清四十来岁,方脸,浓眉,嘴唇棱角分明。他是一位部队转业干部。

再接下来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韩琛。韩琛和尚云清的年龄相仿,长脸,淡眉,眼睛不大,却很深邃。

前来参加葬礼的还有陈梓良的生前好友、原县委副书记龚玉垄,以及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文藻,他们都已经退休。

曲芸没有流泪,她的泪已经流干,脸上甚至显不出悲哀的神色。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挨个从她面前走过,她只是机械地伸出手,直到现在她还不相信丈夫已经离她而去。站在她身边的女儿陈羽凡搀扶着她,只有女儿知道她心里的痛苦。

丈夫突遭横祸让身为曲唐一中副校长的曲芸一下子就蒙了,她无论如何也不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

那天凌晨,当曲芸听到消息匆匆赶到曲唐县人民医院的时候,她的丈夫陈梓良刚刚被从救护车上抬下来,穿着白大褂的医务人员正把他推进抢救室。就在手术车推进抢救室的那一瞬间,曲芸看见丈夫有些凹陷的眼角处好像挂着一滴泪水。那泪水在灯光的照耀下闪了一下,仿佛是一颗晶莹的露珠。这滴泪水一直在曲芸的眼前闪耀,以致让她回忆起丈夫最近一些不寻常的情绪波动……

那是半个多月之前的一天晚上,陈梓良回到家里就独自走上楼去坐在书房里,望着写字台上的那个竹制的笔筒出神。这个笔筒是他的心爱之物,棕色的笔筒上雕着几茎兰草,画面简洁而生动。

曲芸上楼叫他吃饭,他说不饿,不想吃。曲芸便坐在丈夫的身边默默地望着他。

“唉!”良久,陈梓良终于叹口气说道,“我这个县长当得真是窝囊……”

曲芸不知道陈梓良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但她不愿意多问,她从不参与丈夫的政事,她只能劝解自己的爱人。

“退一步海阔天空,梓良,不能退一步吗?”曲芸说。

“我何尝不想退?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还有一次,就是陈梓良去世的前三天。晚上他回到家里,就把文件包重重地摔在客厅的沙发上。

 “简直岂有此理!”陈梓良嚷道。

 曲芸闻声从厨房里走出来。

 “梓良,怎么了?发这么大的火!”

 “那么大的家业几乎是拱手白送给了人家,还美其名日是改革的成果,真让人感到脸红啊!得寸进尺,简直是得寸进尺……”

曲芸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当她把一杯茶递到陈梓良手里的时候,发现他的手有些发抖……

就在那一周的星期天,陈梓良难得在家里休息一天。夜里11点,陈梓良躺在了床上。他拿起放在床头的《通鉴论》,准备读几页。不读几页书睡不着,这是他的习惯。但他刚刚翻到要读的地方,放在枕边的手机突然急促地响起来。陈梓良拿起手机放在耳朵上。“喂!我是陈梓良!”他说。

躺在陈梓良身边的曲芸隐隐约约只听见对方好像说是安监局,不知道对方还说了些什么,只听陈梓良最后说:“好!我马上就去!”说完陈梓良便放下手里的书,边穿衣服边对曲芸说他有重要的事情需要马上出去一趟。紧接着他就给司机张有义打了一个电话,让他立刻开车前来接自己。打完电话以后他就下楼到客厅等候。  当曲芸听到门外汽车喇叭声的一瞬间,不知为什么她的心头一紧,她赶紧披上衣服跑下楼来叫住陈梓良。

“梓良,你到底干什么去呀?”她问道。

陈梓良说:“小洪山煤矿出了些事情……”

“什么事啊,天这么晚了,明天再去不行吗?”

“不行啊!人命关天……”说完他就匆匆地走出房门。

那天天很黑,没有月亮也没有星光,就像涂了墨一样,伸手不见五指。P1-3

序言

这是一部描写官场情态的小说,小说里写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个野心勃勃的矿主,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煤老板。

一提起“煤老板”这个词,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山西。煤老板甚至成了山西的一个符号。毋庸置疑,这些年来,我们山西造就了许多煤老板,不知道能不能说这是我们的光荣。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至今仍令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晋商。明清时期曾经称雄中国商界五百年的晋商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韧不拔、开拓进取、以义制利、诚信经营的晋商精神。我不知道这些煤老板能不能也归人晋商的行列。我只知道他们很有钱,而这些钱来得大概比晋商老祖宗容易得多。他们没有经历过昔日晋商那样的艰难困苦,也没有离乡背井、四处奔波,而是在家门口就赚取了数以亿计的人民币。如果那些曾经拉着骆驼、在茫茫戈壁上艰难前行的晋商祖宗们泉下有知,一定会嫉妒得发疯。

近几年,一些煤老板怀里时常揣着几亿甚至几十亿,坐着飞机或者开着奔驰出没于全国各大城市,一会儿炒房,一会儿炒地。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商之所以能赚得盆满钵溢,恐怕也应该感谢我们山西煤老板的推波助澜。

煤老板们实在是太有钱了!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答案当然是靠卖煤,要不怎么能叫煤老板呢?山西是煤炭资源大省,我想,造化大概是为了让这里的老百姓过得富足一些,因此才开恩留下了这些资源。但事实好像不是这样,作为这方土地上的一个老百姓,我好像还没有感觉到煤炭给我带来了多少幸福。这个感觉恐怕不仅仅只是我有,我周围的老百姓好像也没有享受到煤炭带来的好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矿产资源本来属于国家,但可惜的是,在一夜之间,一些煤矿突然就变成了个人的私有财产。那是在所谓“经营机制转换”的过程中发生的事。可能那时候父母官们还看不到煤炭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或者是因为别的什么,反正他们一挥手就把一些煤矿很便宜地卖掉了。待到国民经济稍有好转的时候,煤价就噌地长起来。于是那些有幸搞到煤矿的人就捂着嘴笑眯眯地变成了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不知道这是不是老天对那些煤老板们特别的眷顾。

有时我想,倘若当初这些煤矿没有归人个人的名下,而是依然掌握在国家的手里,那将会是怎样一个情景呢?“煤老板”这个词大概就不会产生,我们这个省也就很有可能替代煤老板赚取数以千亿计的人民币。那么,落后的山西或许就有可能跻身于发达富裕省份的行列,老百姓的腰包或许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羞涩。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我们就只剩下了回忆。回忆那个一夜之间尽人皆知但又极其神秘的过程。于是,就有了这部小说。但我在写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心里总是感觉茫然不知所踪,不知道历史将会怎样评价发生在晋商故里的这些奇怪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这完全是一部创作小说,其中的人物没有刻意以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人作为原型,所以读者大可不必猜测其中的某人就是某人。小说的主要任务是要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果某个人物不经意间像了谁,那也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是要通过一些想象中的人物讲一个故事罢了。

李彦乔

2010年6月10日于山西魏榆蜗居

书评(媒体评论)

《天怒》是一部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它将国有企业改革这条曲折而漫长的改革轨迹呈现在我们面前。小说不仅是对监督保障机制有效性的考验,也是对人性良知与善恶的拷问。

——褚兢(《政界乾坤》《市长生涯》作者)

《天怒》逐步把读者引向了一个官场和商场相互密切依存又相互激烈碰撞的精彩世界,在浓墨重彩的渲染下写尽了如何在官场与商场中立足的生存法则。

——许开祯(《拿下》《省委班子》作者)

作者把某些企业家意图在某一地域掌控政治与经济形势的现象写进了《天怒》中,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和突破。政治和经济之间复杂的纠葛关系昭然若揭,同时作者也在这部小说中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解答。

——唐达天(《一把手》《官太太》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怒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彦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7825
开本 16开
页数 3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4
17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