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学基础》涵盖了病原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和医学遗传学等多学科领域。本书在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内容重复,尽量做到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力求以简洁的语言和相关的插图,重点突出地介绍疾病状态下,人体的结构、功能的变化及其规律。同时,本书也适当地反映在疾病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适当地联系临床,以适应相关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书的专业名词以全国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专业名词为准。专业名词后为英文,书后附有英汉名词索引,为学生查阅英文文献提供便利。
图书 | 疾病学基础(供护理检验预防药学麻醉营养等医学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用高等学校创新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疾病学基础》涵盖了病原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和医学遗传学等多学科领域。本书在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内容重复,尽量做到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力求以简洁的语言和相关的插图,重点突出地介绍疾病状态下,人体的结构、功能的变化及其规律。同时,本书也适当地反映在疾病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适当地联系临床,以适应相关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书的专业名词以全国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专业名词为准。专业名词后为英文,书后附有英汉名词索引,为学生查阅英文文献提供便利。 内容推荐 本书的内容包括疾病发生时,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及其变化的规律;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极其复杂,学习和研究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各种变化需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即从分子、细胞水平学习细胞结构的变化,细胞内各物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的改变;从器官、系统的水平学习它们的病理、生理的变化及其对整体的作用;从整体水平学习人体各系统的相互关系及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第二章 细菌学 第三章 病毒学 第四章 真菌学 第五章 医学寄生虫学概述 第六章 医学蠕虫和原虫 第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 第八章 免疫学基础 第九章 抗原 第十章 免疫分子 第十一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第十二章 免疫细胞 第十三章 免疫应答 第十四章 疾病的遗传学基础 第十五章 人类染色体和染色体病 第十六章 单基因遗传病 第十七章 多基因遗传病 第十八章 遗传病的预防 第十九章 组织细胞的适应和损伤 第二十章 损伤的修复 第二十一章 血液循环障碍 第二十二章 炎症与发热 第二十三章 肿瘤 第二十四章 水、电解质代谢与酸碱平衡的紊乱 第二十五章 应激 第二十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十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 第二十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二十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三十章 免疫系统疾病 第三十一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疾病学基础(供护理检验预防药学麻醉营养等医学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用高等学校创新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陆振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9007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2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54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13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366 |
丛书名 | |
印张 | 4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0 |
宽 | 200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