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品牌营销环面漩涡
内容
试读章节

1988年8月,太阳神集团公司在中国率先导入CIS战略。当时,“太阳神”的创始人怀汉新花2 000元请广东的一家设计公司设计了商标,而且将产品、企业、商标整合在一起,美称“三位一体”。

这个动作,对于当时中国企业的“品牌战略制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而对于怀汉新本人来说,他已经为“太阳神”未来八年彗星似的辉煌和没落埋下了一个地雷的引线。

在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品牌意识刚刚觉醒的时期,CIS的导入无疑给“太阳神”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助推作用。配合在中国保健品市场制高点——上海的电视、报纸(当时上海电视台TVC广告800元每30秒,新民晚报通栏1 500元每次)的媒体轰炸,“太阳神”品牌在保健品领域的高大上形象一下子树立了起来,这给了全国的消费者只购买“太阳神”,而拒绝其他同品类保健品的理由和信念。

配合适当的企业运营、品牌和营销战略的制定、实施,“太阳神”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就从一个乡镇小厂跃为靠三个产品就做到年销售额16亿的保健品巨头。而这时,“太阳神”全国的销售人员还不到100人。之后,它便走上了与曾经的崛起同样迅速的没落之路,以至于到2001年,怀汉新改名骆辉,隐居香港,并以每股7分钱港币的价格出卖自己的所有股份。“太阳神”商标易手。

“太阳神”打开了中国企业通过CIS策划自创品牌的潘多拉盒子。之后,健力宝、TCL、科龙、美的、万家乐、华帝、康佳、三九等大批广东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纷纷引进开发CIS,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开拓力,以至于一度出现了粤货名牌“独领风骚”,全国“饮珠江水,用广东货”的现象。

再往后,CIS助长了正泰、报喜鸟、庄吉、奥康、红蜻蜓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品牌,彻底改变了消费者对温州产品的偏见。然后这股潮流开始向东部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内地推广开去。日本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地的CIS策划设计人士纷至沓来,又逐潮而去。

中国的广告公司和广告行业,是紧跟着企业客户的需求发展起来的。企业要引入CIS,广告公司便纷纷祭出自己的CIS法宝。若有幸追随一些迅速崛起的企业,做过个把或者几个知名企业品牌的广告公司,之后便摇身一变成为品牌策划类型广告公司的话事者。而大量的只学到一点CIS开发、导入的皮毛,仅会帮企业做做VI设计的广告公司也纷纷标榜自己会做品牌——它们在业界被称为“LOGO设计公司”。

后进的连CIS都一知半解,又想打造百年名牌的中小企业的老板往往被这些“LOGO设计”公司忽悠,以为做品牌就是做VI设计。其影响之大,以至于国内的广告界、企业界的一些管理层人士至今还把品牌当成VI。而一些迫于竞争压力、急于摆脱困境的企业老板依然把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打造百年品牌的希望满满地寄托在一些满嘴、满脸、满身都挂着品牌LOGO的VI设计公司身上。

“太阳神”确实辉煌过,而且辉煌得非常快。其后同样引入CIS的“三株口服液”“脑黄金”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过程。我们可以为它们的辉煌寻找出100条以上的理由,成功导入CIS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太阳神”确实没落了,没落得也很快。其后同样引入CIS的“三株口服液”“脑黄金”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过程。我们亦可以为它们的没落寻找出100条以上的原因,最重要的也绝不是CIS的滞后。

P9-10

目录

做人?做超人?还是做品牌?(代序)

1 这是一个看不懂营销的时代

 1-1 王健林董事长,您太不懂事了!

 1-2 阿里与苏宁合体,制造企业奈何?

 1-3 微商、会销还能“作”多久?

 1-4 80%中小制造企业会破产——反正我是信了!

2 这是一个神马人都会做品牌的时代

 2-1 CIS救不了“太阳神”的没落

 2-2 口子窖的“盘中盘”盘不活白酒品牌

 2-3 叶茂中“三板斧”都砍了什么?

 2-4 电商时期的品牌乱象及回归

3 这个时代应该怎么做品牌?

 3-1 把“品牌和营销(B&M)”合起来做

 3-2 把“品牌营销(B-M)”的“根”扎在产品上

 3-3 “品牌营销体系(B-MS)”决定企业兴亡

 3-4 让“品牌营销(B-M)”乘上自媒体东风

 3-5 “品牌营销(B-M)”必须由企业的最高层决策者掌舵

4 “品牌营销(B-M)”的“广告噱头”

 4-1 “达利的胡子”不简单

 4-2 “达利胡子”分品类

 4-4 “达利胡子”长(zhang)不长(ch6ng)

 4-5 “达利胡子”有短板

 4-6 【营销案例分析】“六个核桃”补脑功能的虚实

 4-7 【营销案例分析】极草凭啥“嚼七根不如含一片?”

5 “品牌营销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产品基因(PG)”

 5-1 优衣库(UNIQL0)的“产品基因(PG)”

 5-2 “ZARA产品基因”的“原罪”

 5-3 “产品基因(PG)”成就未来企业

 5-4 “产品基因(PG)”辩证法

 5-5 【行业案例分析】“中草药”能撑起中国人的“脸面”吗?

 5-6 【行业案例分析】“风口里”的中国智能手机品牌

6 如何确定品牌名称?

 6-1 品牌是“产品独特价值意象(PUVI)”

 6-2 宝洁(P&G)女婿聪明的“品牌名称战略”

 6-3 “品牌名称(BN)”关联企业的百年前途

 6-4 品牌命名的战略方向

 6-5 找准品牌命名的根基

 6-6 命名品牌先界定产品档次

 6-7 命名品牌须找准“品牌认知原型(BCP)”

 6-8 品牌命名的“三大预留空间”

7 “品牌广告语(BS)”的前世今生

 7-1 “品牌广告语(BS)”的整体没落

 7-2 “品牌广告语(BS)”的秘密价值

 7-3 “品牌广告语(BS)”价值的回归

 7-4 “品牌广告语(BS)”的“最佳拍档”

 7-5 “品牌广告语(BS)”的“梦幻组合”

 7-6 “品牌认知盲点(BSBC”与“品牌广告语(BS)”的正向提炼

8 硬实力:品牌营销价值知觉系统(B-MVPS)

 8-1 “品牌营销价值知觉系统(B-MVPS)”的来龙去脉

 8-2 “企业文化识别系统”还要不要?

 8-3 构筑“品牌营销价值知觉系统(B-MVPS)”

9 大无限:品牌营销环面漩涡(B-MA)

 9-1 “品牌营销(B-M)”的“三剑客”

 9-2 “品牌营销(B-M)”的“两大法宝”

 9-3 “品牌文化产业矩阵(BCIM)”成就未来企业

 9-4 无所不在的“品牌营销环面漩涡(B-MA)”

后篇“PPSI品牌营销”概论

 1 走在自媒体时代“品牌营销(B-M)”的前沿

 2 自媒体的“PPSI品牌营销”概论基础架构

 3 结语:未来Platform王国

序言

“超人”不是电影里克里斯托弗·里夫(Christopher Reeve)扮演的把“红三角”穿在蓝色紧身裤外面的超人,而是尼采(德语:Nietzsche)的哲学著作里“狄奥尼索斯(希腊语:△L6vuooc)式”极力渲染的“超人”。

尼采的“超人”具有两大根本特征:一是不断地超越,超越他人,超越自己;二是创造、创新,进化为新物种。由此尼采认为:超人高于人犹如人高于动物,人只是超人与动物之间的一条过渡的绳索。人或者走过这条绳索成为超人,或者掉下深渊摔死归于毁灭,或者留在此岸退回动物界。

“超人”自从被尼采如此解释后,唤醒了无数西方人沉睡的意志,刺激了他们的神经,促使他们振奋、向上而不是颓废、沦丧,推动了社会进步。

同时,尼采的“超人”先天不足:他作为一个深刻的哲学概念,太抽象、太晦涩,没有附着于具体的“事物”或者“形象”;一些思想尖锐、追新求异的“文化人”对之趋之若鹜,普通的社会民众则懒得关注、更无法全面理解。以至于希特勒(德语:Adolf Hitier)把他曲解为浅显易懂而面目全非的“强人”,大肆忽悠,德国人反而全被蒙在鼓里,晕晕乎乎地就追随着当了炮灰。

要让一千年前我国北宋的理学家周敦颐看,尼采的“超人”符合他“文以载道”的主张。周老爷子在《通书·文辞》中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文章是道理的载体,就好像车是人的载体一样。如果车不载人,车轮和车扶手装饰得再好也没用”。再通俗些解释,即为:写文章要表达思想,这是亘古不变的原则。尼采的“超人”,恰是“载道”的文章。

干百年来,无论中外,社会民众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进步主要靠“载道”的文章推动。所谓“上智下移”,主要指的是“文化人”先读懂进步的文章,再把其中进步的思想、认识和情感通过各种形式传达给不识字的社会民众,由此产生进步的社会影响。

当然也有“上智下愚”的说法:即“文化人”的思想和认识进步了,却禁锢、麻痹甚至忽悠不识字的社会民众,把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维持在“愚”的程度,以便于统治。照尼采看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让普通的社会民众“掉下深渊摔死归于毁灭,或者留在此岸退回动物界”了。

“载道”的文章与尼采的“超人”有共同的先天不足,那就是大多“太抽象、太晦涩,没有附着于具体的‘事物’或者‘形象’,让普通的社会民众“懒得关注、更无法全面理解”。这容易被不怀好意的“文化人”利用,“曲解”了“忽悠”社会民众,发挥不了推动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进步的作用和价值。

当今时代是商品经济的时代,中国更是商品经济的大国。对普通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商务往来、文化交际起到最大影响力的,莫过于各行各业、各式各样、千姿百态、亿万种风情与体验的商品。

“品牌”作为标识商品价值的“符号”“概念”和“形象”等,恰是对社会民众的思想、认识和情感发挥着莫大影响力的“文化形式”。又由于“品牌”附着于“商品”这种“事物”,其“符号”和“概念”唯恐不为更多人所知,其“形象”唯恐不被更多人“鲜明”,所以它对社会民众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潜移默化作用,早已远远地“超越”了“超人”和“载道”的文章。

关键在于“品牌”怎么打造:其标识商品价值的“符号”“概念”和“形象”等是附着于“商品”这种“事物”,还是“背离”?是承载能够推动社会民众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进步的“道”,还是“后退”?是尼采的“超人”,还是尼采的“人”甚至“动物”?

很不幸,若干年来,特别是国内无数企业打造的无数品牌,其标识商品价值的“符号”“概念”和“形象”等多是倾向于后者:它们或者传达的“道”没有附着于商品这种“事物”,因此传播不广,被社会民众认识不深;或者没有“载道”,甚至吹天捧地、弄虚作假、乖张暴戾,起不到推动社会民众的思想、认识和情感进步的作用。

其中原因,自然与很多为企业打造品牌的“文化人”的“不怀好意”相关,更多则是因为诞生“品牌”的土壤、“品牌”传播、推广所针对的新时代的社会民众对于商品和品牌的认知,还没上升到“智”的层次。

如今,品牌在全世界已经进化了一百多年,在国内也已经进化了三十多年;国内民众对商品和品牌的认识由懵懂到清醒也三十多年。这是到了变革“动物的品牌”,把“人的品牌”打造成“超人的品牌”,让“商品”这种“事物”承载着先进的思想、认识和情感去影响社会民众,以推动他们更快进步的时候了。

如此,企业大幸,它们能够获得更大商业价值;如此,“品牌”大幸,它们能够赢得更经久不衰的生命;如此,社会民众大幸,他们能够携手商品与品牌的进步,更早一刻进化为“超人”。如此,“物以载道”,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更具进步意义的进化途径,它将使企业人、广告人、媒体人、所有为“品牌”贡献一己之力的社会人的生命绽放得更丰盛!

在这个时代,有幸成为一位品牌人。谨以此文序此书。

王铎瀚

中国健康管理联合会副会长

中国大健康产业园(禹城)总策划师

华禹百行众创空间总设计师

内容推荐

自媒体时代,人们的品牌及产品知识空前提升,国内消费市场透明化,竞争白热化,因此,企业开展品牌营销实践的指导方向及思维方式亟须改观。亿舟所著的《品牌营销环面漩涡》一书,创新运用案例解析与专业理论无缝融合的方式,解读人们身边的品牌营销现象,将近30年中国品牌营销得失与经验教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出来,为自媒体时代品牌营销学的创立提供了有益的建议与探索。同时,本书首次跨界使用物理学概念,提出“品牌营销环面旋涡”理论,以此分析品牌营销的成长、发展规律,并指明可持续发展方向,为企业的品牌营销实践具体开展提供了前沿性的实战性工具。全书语言通俗易懂,用典家长里短,既适合营销业内人士参考,也适合大众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首次跨界使用物理学中“环面旋涡模型”,提出“品牌营销环面漩涡”概念——结合自媒体时代的市场、消费特征,系统化分析解读中国近30年来品牌营销的成长经历,总结出新经验、新教训并指明可持续发展方向。

首次把品牌建设、营销实施与企业运营管理系统化地融为一体,井提出了具体的方向、方式、方法。

案例解析与专业理论无缝融合,家长里短地解读人们身边的品牌营销现象。

亿舟所著的《品牌营销环面漩涡》探究中国近30年经济发展及各行各业,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智能手机、房地产、白酒、饮料、家居家电、日用消费品等行业的企业及其品牌、营销的探索与成长。

一本书创新融人西方USP理论、4P理论、4C理论、定位理论、整合营销理论以及大卫·奥格威的品牌形象理论等一百余个专业级概念,是企业品牌营销实践的实战性前沿工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品牌营销环面漩涡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亿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169367
开本 32开
页数 3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2
出版时间 2017-02-01
首版时间 2017-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2017006060
中图分类号 F713.50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