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身毒”、“天竺”的国家,这是一个因为唐僧取经、《西游记》而妇孺皆知的国家。
那么,今日印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马克·吐温曾经感慨道:“对印度的任何评价都是正确的,但是相反的观点可能也是正确的,因为它太复杂了。”
印度,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
图书 | 印度笔记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身毒”、“天竺”的国家,这是一个因为唐僧取经、《西游记》而妇孺皆知的国家。 那么,今日印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马克·吐温曾经感慨道:“对印度的任何评价都是正确的,但是相反的观点可能也是正确的,因为它太复杂了。” 印度,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游记,但又不仅仅是一部游记,它还是一部反映印度宗教、文化、历史、经济、社会、地理、生活的缩影。在书中,你不仅仅能浏览印度的各地名胜,还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仅仅追溯历史,还能对今日的印度作一番探究,它将让你对印度形成一个更深刻更立体的认识。 目录 戈尔康达城堡 印度土邦与萨拉尔·琼博物馆 绝望泰姬陵 二游泰姬陵 八月的节日 印度的潘查雅特制度 在印度乘火车 卡久拉霍——以性爱雕饰闻名的小镇 昌迪加尔一路行 大有可观的政府广告 难忘的丹巴德之行——参加全印前进同盟第15次全国代表大会侧记 月黑风高夜 杀人放火天——德里随想曲之一:图格拉克城 “中国农民是怎样种地的?” 伟大的阿克巴 壮美的胜利城 武士的粉红城——斋浦尔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德里随想曲之二:老德里 “我谷乘风归去” ——德里随想曲之三:老堡和胡马雍陵 请不要忽略阿格拉堡 “行宫见月伤心色”——德里随想曲之四:红堡 “登高壮观天地间”——德里随想曲之五:库杜布塔 寻佛散记 恒河、杜尔迦节和印度数 热天的回忆 在印度学瑜伽 鬼斧神工 人间奇迹 ——阿旃陀石窟和埃罗拉石窟 浮光掠影五名城 果然世事几沧桑 试读章节 农业部代表团应邀访印,印度农业部安排去德里附近的哈里亚纳邦农村参观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和一个有机农场,并且在两个地方都组织了一些农民来进行交流活动。我有幸陪同,窃喜不已,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虽然此前,我已经有机会到安得拉邦和西孟加拉邦的农村去参观考察过印度独特的潘查雅特制度,但那主要涉及农村和农民的政治生活,而这一次,则是对印度农民和农村生活的更直接的了解。 关于哈里亚纳邦,因为我曾经去过昌迪加尔,所以已经略知一二了。而关于哈里亚纳邦的农业和整个印度的农业情况,则是一个大课题,所知道的还只是皮毛而已。 同我国一样,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5%左右,其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也就是种地的农民,又占到90%左右。印度农业的自然条件很好,大致说来,它的国土面积只有我国的三分之一,但可耕地面积却是我国的两倍,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土壤肥沃,一马平川。尽管如此,印度却曾是世界闻名的“饥荒之国”,独立后曾在1951年、1958年、1963年和1965~1967年发生过严重的粮食危机,政府不得不大量进口粮食。痛定思痛,也就是在1965—1967年大粮荒之际,印度开始实施“农业新战略”,以大力推广小麦新品种为突破口,开始了“绿色革命”。仅仅五年之后,印度的粮食进口大幅度减少,到70年代中期即宣布基本实现粮食自给,其小麦的播种面积从1960年的1293万公顷增加到1980年的2228万公顷,每公顷单产由1967年的1103公斤增加到1980年的1630公斤。80年代,“绿色革命”又在水稻生产上取得进展,十年间单产由每公顷1340公斤提高到1740公斤。这一公顷相当于我们国家的15亩地。目前,印度的水稻和小麦总产量均在中国之后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单产水平较低,水稻不及中国的一半,小麦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二。 哈里亚纳是印度一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邦。因为靠近首都,近年来,发展经济作物、发展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成为邦农业主管部门的头等大事。为此,邦政府从邦农业局里专门分离成立了一个经济作物局,从提供实际帮助和指导、制定鼓励和发展政策等各个方面为提高哈里亚纳邦的农业生产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不少事情。哈里亚纳邦的总面积约为437万公顷,其中可耕地面积约为376万公顷。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7.8万公顷的可耕地被用来种植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是蔬菜、水果、鲜花、草药、蘑菇和香料。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哈里亚纳邦设在离德里75公里的一个叫萨马尔卡(Samalkha)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哈里亚纳邦,这种农产品交易市场有很多,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印度独立前的1939年旁遮普农产品市场交易法。邦政府2005年确定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农民在不超出其居住地5公里的范围内就能找到一个交易市场,方便地卖出其农产品。管理萨马尔卡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是一个市场管理委员会,由一位执行主任、一位秘书、一位秘书助理、一位会计师、两位监管员、七位拍卖师、四位职员和一位司机组成,他们由邦政府的不同部门任命,都是国家公务员。我想,这些来自不同“条条”的人,大概都是受双重领导的吧。委员会可以通过交易收取2%的佣金。当然,这是国家的收入,主要用于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 已经是上午十点半了,真正的农产品交易时间已经过去了。而3月底,也实在不是农产品收获的季节。那么,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感谢主人的周到安排,他们让我们看了一出“真人秀”。只见,诺大的露天交易市场上,堆了三堆象土豆一样的东西。走近一看,不是,一问,是一种从甘蔗里面榨取的糖块。天气太热了,糖块上叮满了苍蝇。这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那么多的人,一下子就把我们围住了。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特别洪亮,很有穿透力。他说的是印地语,我不懂,但没等我再问,旁边的印度朋友已经热情地告诉我了,他是拍卖师,在介绍这堆糖块的品质、重量,然后开始报价。只听到,拍卖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声音接二连三地叫出,不用说,那是买主在出价了,那声音简直就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了。突然,静止了,拍卖师的声音又清晰可辨了,他在喊:一、二、三,然后,听到了一个长长的洪亮而和谐的声音。我完全可以猜到,那个声音一出,就意味着成交。但那是一个印地语表示“成交”的词吗?听起来象是一个欢呼语,音节非常简单。 我比较喜欢听合唱曲,除了我们国家经典的《黄河大合唱》和《长征组歌》之外,外国的一些歌剧也是我很喜欢的。听到众人那异口同声地一声吼,令我突然想起韦伯的射手合唱《大地给我们多么的快乐》,那反复高唱不断上扬的啦啦啦。我已经知道了,这是一次演示,不是真正的拍卖,但演员都是真的,真的拍卖师,真的农民,真的买家。他们很卖力地表演,按捺不住内心的真正的快乐,他们用尽全身力气,吼出的难道不是生活的快乐和对中国客人的友好之情吗? 非常动听,非常幸运,我听到了三次。 就在这动听的声音还萦绕在耳边的时候,我们已经被领进了市场旁边的一个大棚里,主人在这里为来访的贵客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除了邦政府的农业官员,还有很多农民在场。在正式的介绍之后,立即就有农民走上前来,抢站在话筒前。但是站定了,好象又有些紧张,用不太流利的英语结结巴巴地说了好一大段欢迎的话,急得邦里的官员直接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吗?” “有,有。请问,中国农民是怎样种地的?又是怎样卖掉他们的收成的?” P124-12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印度笔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葛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2441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0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35.19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9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