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6中国报告文学年选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心选编的19篇佳作,是从去年底到今年第四季度间一大批长、中、短篇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来的部分精品,十分值得读者一读,从中可以感受国家、社会的脉搏跳动,了解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引发有益的思考。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了《天使在作战》、《毒品·性·阴谋》、《美国U-2飞机葬身中国的台前幕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上马秘录》、《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飞沙走石列车行》等19篇2006年度中国报告文学佳作。这些作品涉及了这个年度大部分的新闻热点,观点新,思想新,角度新,语言表达新,有冲击力。这些作品在主流刊物上发表,反响较大,反映了2006年度中国报告文学的创作水平。

目录

傅溪鹏◇序

徐剑◇东方哈达(长篇节选) 

朱晓军◇天使在作战

张茂龙◇真情无价

王宏甲◇戚金潮的大山村

铁流◇士兵在行动

刘冰包丽敏刘宝库

◇飞沙走石列车行

黄传会◇我的课桌在哪里(长篇节选) 

王敬东◇拯救

郭文杰◇嫩肩

熊运福◇父恩浩荡

——特困山民谢红军收养弃婴传奇

裘山山◇沿着雪线走

李林樱◇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长篇节选)

李鸣生◇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上马秘录

康纲联◇百战奇路(长篇节选)

钟兆云◇美国U-2飞机葬身中国的台前幕后

刘静波◇女缉毒队长的生死一搏

张庆洲◇青龙抗震奇迹考

吴立果◇红顶富商与涉黑老大

——“怪胎”桑粤春的兴亡史

刘益善◇毒品·性·阴谋

——六个吸毒女的毁灭之路

试读章节

东方哈达

(长篇节选)

徐剑

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的一位智者向赞普赤松德赞献策,吐蕃民族未来的发展有四条路可走,向东是佛法之路,向南是森林之路,向西是青稞之路,向北是钢铁之路。

千年梦想,终于在21世纪的零公里,铸成了一部穿越世界屋脊的格萨尔王般的英雄史诗。

——题记

第一张站台票走进西藏

也许今生注定要被苍茫青藏掳魂而去。

魂牵大荒,随着时光之弧而翩跹。2004年国庆夜只剩最后150分钟,便会在莽昆仑的夜幕中永远隐遁,成为印在墨迹上的一种记忆。这一刻地球村没有吸引眼球的经国大事,自然也不会嬗递成集体记忆。

燃烧在昆仑雪峰上的夕辉如金帐一样,渐次落了下来,与格尔木城郭上冉冉升腾的昏暝,相亲相融,混沌成粉红色空落落的暮霭,壮烈地魔化出黑夜垂死前的最后挣扎,然后悄然蛰伏于斯。等待,等待着一个千年的祈盼,抑或等待一个千年的劫数。

我坐在中铁二十局青藏铁路指挥长的小客厅里,一任昆仑山之夜用苍凉的被单将我包裹,包裹在一种焦渴和兴奋之中。面对相向而坐的少帅况成明,我不知该说点什么。自从英雄、奇迹、激情这些字眼在我们的生活被解构,渐渐从主流语境里抹去以后,我以为自己已变得麻木,坚硬如冰,不会再被感情的湍流所裹挟,不会再有感动。可是一上到青藏铁路,情感死穴,突然大风起兮般地涌入一曲曲、一幕幕奇异风景和天地浩歌,卷走砾石,拂去风尘,重现感情之潭的纯清和波澜。

许多个这样平常的日子,我鼻孔里插着氧气管,静静地听着普通筑路女工们以泪洗面的倾述,情至深处,我也不禁哽咽饮泣,她们是母亲、女儿、姐妹,善良、柔弱、博爱,在她们面前,男人无须戴着面具,装腔作势。

许多个这样宁静的夜晚,我也三杯两盏淡酒下肚,凝视着与我同龄甚至岁数更小的筑路男儿,话语触摸情感痛处。坚硬铠甲掩饰下的男人个个侠骨柔肠,突兀展现男人脆弱的一面,怆然落泪,我也一露无遗,不经意地拭去泪痕,极力地想挽住身为男儿的最后一点面子,但是撑着的男人面子最终被情感轰鸣的大潮击成碎片。

热眸凝视着中铁二十局指挥长况成明,在他静静的叙述中,海拔逾5000米的风火山垭口,在我视线中城垣般地崛起,莽原无边,经幡似魂,一边通向地狱,一边通向天堂。几乎成为他命运的滑铁卢,九死一生,哀兵必胜,为自己,为男儿的尊严,为早已从人民解放军序列里消失的铁道兵10师的青藏英魂背水一战。谈到第一年因出师不利,二十局标段差点被别人夺去,谈及远在咸阳城里的妻子和儿子,无法给他们一片护翼的天空,谈到风火山世界最高的隧道成为青藏铁路的优质工程时,他竞凝噎无语,潸然泪下。

况成明将头仰得高高的,不让眼泪流下来。可我的眼眶里却盈动着泪水,就这样情不自禁地被裹挟其中,就这样被青藏铁路人的感情大潮所湿润。

此刻,房间里气氛沉重,一种难挨的沉寂让人几近窒息。采访一时难继。我抽出一张面纸巾递了过去,想缓纡室内的压抑和尴尬。甚至祈盼此时能有一个人出来救场。

手机铃声尖啸响起,我顿时松了口气。来电显示跃出中央电视台资料科长阴建白的名字。出京前,我曾向老首长、82岁高龄的原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告辞,听说他与夫人和女儿建白、亚农参加西藏江孜抗英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未曾料到会来得这么快。

“建白,是我。首长现在在什么地方?”我兴奋地追问。  “已到格尔木市了。爸爸今天从西宁坐了一天汽车,刚看望青藏铁路总指、总后兵站部和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回来,准备明天早晨6点上山。”

“明天就上山?”我惊诧了,老人刚到格尔木,不作台阶式的“适应”,未免让人担忧。

“是的!所以想让爸爸早点休息,可是他说要见你。”阴建白略有些焦虑。

“哦!”我扬腕一看,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你们住在哪家宾馆?”

“金轮宾馆,6层601房间。”

“太凑巧啦。我也住金轮宾馆。”我在电话中几乎是惊呼,“就住在608房间。只隔几道门。”

况成明已恢复了平静。我站起身解释:“老爷子今年82岁高龄了,居然携家带口,跨越昆仑,翻唐古拉,就是为了圆一个青藏铁路梦。他为这条天路奔走呼吁了几十年。”  ’

“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老人家也许是走过青藏路年岁最大的高官了。”况成明站起身来,“走,我开车送你回去。”

“岂止奇迹!还是奇遇。”边往楼下走,我边气喘吁吁地说,“我的西藏情结、知识、梦想,都源于与阴老爷子相遇。14年前,我刚过而立之年,第一次跟着老将军走青藏路,上山的头天晚上住格尔木市,你知道当时我什么感受?”

“什么感受?”况成明有点诧异。

“上刑场!”

“作家,太夸张了吧!”在风火山呆了三年的况成明不解地说,“你不是在创作吧?”

“不!”我摇了摇头,非常认真地说,“当时对高原病很恐惧,担心将自己的骨头扔在青藏路上。到了日喀则时,真的大病一场,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梦游天国,差点丢了小命。”

“真有其事?”

“确有其事!”我点头答道。

4700日产牛头吉普驶出大门,钻天杨像利剑一样刺破夜空在天幕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映射着,悬着一轮昆仑月,清辉如瀑,将宽敞的昆仑路淌成一条清波飞溅的天河,大衢两边霓虹闪烁,远处雪峰凸现粗犷的轮廓,恰似天上宫阙。我坐在吉普副驾驶座上,车如一叶轻灵的快艇穿越时空隧道,昆仑月依然是千载明月,这条天路上的传奇并未付于雪域烟尘,而在月晕混沌中渐次清晰起来。

我感到庆幸,当自己还在对青藏高原神秘憧憬和膜拜时,却有幸成为阴法唐将军麾下的工作人员,因为他在西藏传奇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从此我的视野、生活、创作乃至情感世界,无不深深地烙印上了西藏的痕迹。

奇遇、奇缘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

时光流年,20载岁月匆匆而过。接触愈久,愈被这代老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所倾倒,更被他西藏岁月的人生传奇深深吸引。

1990年7月19日,阴法唐中将时隔五年,以全国人大常委的身份进藏视察,铁道游击队最后一任政委、第二炮兵副司令员郑惕中将也一并同行。我又重操旧业,暂时扮演了阴法唐将军秘书的角色,由此拉开了八上青藏高原的序幕。

越野吉普在金轮宾馆雨檐下戛然停下。夜总会的霓虹将昆仑山秋夜调和成葡萄酒色的眩晕。挥手与况成明再见,匆匆乘电梯上楼,将采访包放回自己的608房间,便往中央大员来青藏铁路巡视常住的601豪华大套间走去。刚在大客厅里落座,阴法唐老首长便疾步走过来了,头戴一顶黑色呢子鸭舌帽,身着褐色的西服。从西宁到格尔木800公里的一天行程,下车伊始便去看望青藏总指和兵站部、西藏驻格市办事处的有关单位,脸庞上虽凸现一些老年斑,却不见耄耋之年的疲惫。看到我之后,他便招手叫二女儿建白:“来来来,帮我留张合影。14年前,我们就从这里上昆仑的。”

P1-4

序言

傅溪鹏

邓小平同志强调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要求我们的思想要更解放一点,改革开放的胆子要更大一点,建设的步子要更快一点,千万不要丧失机会

跨入21世纪以后,中国发展前进的步伐,经济建设的速度,越发加快;改革开放的格局,工农业生产的形势,越发看好;社会秩序的和谐,人民生活的提高,越发可喜。中华民族正走在希望大道上,中国人民正走在小康之路上……中国正逢前所未有的国强民富之盛世!

时不待我,机难再来。中国遵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方针,抓住了国内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国际上相对的和平发展的机遇,大力加快经济建设速度。新世纪以来,规模宏大,投资巨大的三峡水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起动建设,顺利进展,已呈现出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近年来,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和精力,“三农”形势大好……这些震撼国内外的世纪工程和快速的工农业建设都凝聚了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心血和汗水,集中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更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豪迈气魄和伟大智慧……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裕,也为作家储备了丰富的文学创作源泉,激发了作家高涨的创作热情。他们与时俱进,积极走入火热的生活,投身于火热的建设工地……

我们的党和人民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的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人民需要艺术,艺术需要人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江泽民同志说:“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胡锦涛同志说: “文艺……要反映生活,服务群众,创作生产出更多积极健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精神境界。”

近年来,中国作家协会加强了对作家创作的指导工作,先后举办了数届“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评奖活动,召开了“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创作研讨会,并设立了重点创作项目扶持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文学创作活动,推动了文学事业的发展。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历来也极为重视推进报告文学创作,先后举办了数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正泰杯”、“505杯”报告文学奖以及多次短篇报告文学征文活动,举办了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讨会等等,有力地推动了报告文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了报告文学创作。

新时代、新环境、新精神,呈现出了许许多多新的先进事迹和新的时代人物。他们是时代精神的代表,民族灵魂的精华,人民事业的英雄。国家、民族、人民和历史应该记录下他们的先进事迹、他们的心路历程、他们的伟大精神……有使命感的作家有责任去表现他们,讴歌他们。

讴歌他们,就是讴歌我们的祖国、讴歌我们的人民、讴歌我们的民族。

2006年的报告文学创作又有可喜的进步、成就、发展与创新,尤其在弘扬主旋律,高歌创建和谐社会方面,更有突出的表现。反映祖国经济建设成就题材的作品,从数量到质量上都有新的跃进……国家级报告文学刊物和文学出版社:《当代》、《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在发表和出版优秀主旋律作品’方面都加大了力度。特别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作家》文学月刊,从2006年1月起,特别增办了“纪实”专刊,扩大了报告文学优秀作品的发表阵地;长江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报告文学》月刊和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学》等文学月刊,在刊发报告文学作品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为报告文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做了不少工作。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继2005年举办雪凡尼杯“和谐美”全国短报告文学征文,2006年又举办了“是谁感动我们”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活动,在提倡短篇报告文学创作方面,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果,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对促进短篇报告文学创作,又有新的提升。当前,报告文学事业发展势头十分看好。

《2006中国报告文学年选》选编的《东方哈达》、《天使在作战》、《士兵在行动》、《百战奇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上马秘录》、《女缉毒队长的生死一搏》、《我的课桌在哪里》等,都是主旋律佳作的精品,在思想性和文学性的结合上具有较完美的表现。

著名部队作家徐剑亲历青藏铁路建设工地,在与建设者们的深入深刻交流采访后创作的《东方哈达》,讴歌了建设者们艰辛奋斗、不惜牺牲、大胆创新应用新科技的英雄精神和民族气概。青藏铁路终于通车了。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像一条云海中的哈达,迎接着四海宾朋,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良机……

著名部队作家康纲联创作的《百战奇路》,与《东方哈达》异曲同工,回忆讲述了50多年前,10万筑路大军修建川藏公路中,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惊天地撼鬼神的动人故事……

以创作“航天文学”而著名的部队作家李鸣生,披露再现了当年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与钱学森、李四光、钱三强等高级专家一起探讨决定研制发射导弹、原子弹,建立酒泉发射基地的神秘过程的《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上马秘录》,让读者读后如同亲历中国卫星上天中国发展强大的神秘一幕……

东海舰队著名作家铁流创作的《士兵在行动》,描绘赞叹了普通士兵朱桂全以极强的国防意识与民族使命感,自觉、刻苦的钻研精神,在海军舰艇的装备技术中创造出奇迹……

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安局缉毒队长刘静波,把她亲历的缉毒险路描述了出来,写成《女缉毒队长的生死一搏》,奉献给读者。这是一篇少有的独特的纪实作品,读来如临其境。作品历述了中国第一位女缉毒队长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神秘故事……一定会引发读者极大的阅读兴趣。

要建设,就需要有和平稳定的环境;要想有平安幸福的社会,就需要人们之间和谐友好相处。所以,今天,党中央才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

“年选”选编的张茂龙的《真情无价》、熊运福的《父恩浩荡》、王宏甲的《戚金潮的大山村》、王敬东的《拯救》、郭文杰的《嫩肩》和刘冰、包丽敏、刘宝库的《飞沙走石列车行》,都是属于倡导积极建设美好家园,相互救援,自立自强,人人献爱心的“和谐关”主旋律题材。

《真情无价》的主人公——私营企业老板叶胜康,在职工余兵违章操作造成重伤时,顾惜的不是自己的金钱,而是余兵的生命。他花去90多万元,及时救治余兵,使他完全康复。他还救助了不少职工……他高高举起“爱心”大旗,他是构建“和谐美”先行者。

一位失去双手的残疾山民,不顾自己的贫穷困苦,收养了两个弃婴,抚养她们长大,上学;在付出巨大父爱的同时,却丢失了婚姻家庭……这位具有崇高爱心的人,就是《父恩浩荡》中的主人公谢红军。

著名部队作家王宏甲精彩的短篇《戚金潮的大山村》,描述了山民戚金潮带领大山村从贫穷走向富裕,奔上小康之路的故事。这是中国建设新农村的典范……

如何唤醒贫穷落后的“乞丐村”村民摆脱愚昧,树立自信、自力更生的意识,引导他们去建设自己的家园……《拯救》,描写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嫩肩》中的年轻人李正立,在家庭遭遇巨大不幸时,谢绝他人的帮助,自强自立,以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家庭重担,为老人送终,为弟妹成长上学和自己的继续求学升上大学,打工挣钱,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难痛苦的故事。令人读后,心灵会受到激烈的巨大冲击……  2006年4月9日,新疆和甘肃河西走廊遭遇特大沙尘暴,铁路被沙尘掩埋,列车车窗玻璃被打碎……《飞沙走石列车行》描写了两趟列车受到这次沙尘暴的惨烈袭击,损失惨重……在灾难中,车厢里的共产党员、列车乘务员、好心勇敢的乘客们的那种敢斗风沙、互相救助的崇高爱心,正是有力地表现了我们社会提倡的博爱“和谐美”精神……(可惜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只选了第一趟列车的故事)

年轻作家朱晓军在《天使在作战》中刻画的白衣天使陈晓兰,为了患者的健康和利益,顽强持久毫不妥协地同医疗战线上存在的触目惊心的非人道行为和丑陋的腐败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其故事撼人心肺,十分值得一读。这篇文章旨在警醒社会,警醒一小部分医护人员千万不能从“白衣天使”沦落为吸血的魔鬼……

写“希望工程”文学而著名的部队作家黄传会,把笔锋转向了进城打工族的子女们读书难的问题上……他的《我的课桌在哪里》,反映了打工子弟对知识的渴求,上学之困难,打工子弟学校办学之艰辛与他们的奋斗精神等。文章呼吁社会、政府给予关注和支持……

四川著名女作家李林樱是环保题材报告文学创作的丰收者。她创作的长江、黄河源头等环保题材的几部报告文学大作,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今年,她在上海文汇出版集团出版的《黄河万里生态灾难大调查》,更是一部力作,社会影响极大,读后受益匪浅:读者不仅能够了解黄河生态现状,国家投入的治理力度,治理中的许多感人的英雄人物,还可获得许多自然科学知识……

女作家裘山山10次进西藏,在作家中实属少见。她下笔的不仅仅是青藏高原的风光,而且描述了所接触交往中的许多人物,写出了他们的心态与精神。她的《沿着雪线走》,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动……

飞行50年之久的美国U一2高空侦察机,在世界各地的冲突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为美国决策者提供了关键的情报……但在高空逞威的U一2侦察机,却屡屡在中国上空被击落……读者如要了解其神秘过程,可读我们“年选”选编的钟兆云创作的《美国u一2飞机葬身中国的台前幕后》。

1976年7月28日凌晨0时42分53.8秒,中国唐山在一阵蓝光闪过后,大地震顿时把它化为废墟,几十万生命灰飞烟灭……然而,紧挨唐山的青龙县却出现了奇迹,除了房屋倒塌之外,只有一人被压死……作家张庆洲的《青龙县抗震奇迹考》,为读者再现了当年的奇迹。

《红顸富商与涉黑老大》和《毒品·性·阴谋》披露了今天社会的阴暗面。选编此两文的目的,是为社会为人们再敲一次警钟……

《2006中国报告文学年选》精心选编的19篇佳作,是从去年底到今年第四季度间一大批长、中、短篇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来的部分精品,十分值得读者一读,从中可以感受国家、社会的脉搏跳动,了解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引发有益的思考。

但愿我们的期盼成真。

2006年深秋于北京古泉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6中国报告文学年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溪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48539
开本 32开
页数 5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8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7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3: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