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在宇宙中。对人类而言,宇宙也是一个大环境。从广义上讲,环境有各个层次,小到地球、太阳系,大到银河系、宇宙。就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而言,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是确保人类正常活动和绵延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了让小读者从小对宇宙太空产生兴趣,了解宇宙太空知识,早日踏人自然科学的圣殿,王红编著了《宇宙太空(百科全书自然)》。本书图文并茂,叙述平实严谨,适合广大中小学生阅读,是一本很好的课外读物。
图书 | 宇宙太空(百科全书自然)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人类生活在宇宙中。对人类而言,宇宙也是一个大环境。从广义上讲,环境有各个层次,小到地球、太阳系,大到银河系、宇宙。就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而言,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是确保人类正常活动和绵延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了让小读者从小对宇宙太空产生兴趣,了解宇宙太空知识,早日踏人自然科学的圣殿,王红编著了《宇宙太空(百科全书自然)》。本书图文并茂,叙述平实严谨,适合广大中小学生阅读,是一本很好的课外读物。 内容推荐 王红编著的《宇宙太空(百科全书自然)》讲述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如此之伟大,又是如此之渺小。其伟大是因为她哺育了万物之灵——人类,人类对于宇宙来说也是神圣的,因为她是具有智慧的生命,而这种智慧到了一定的阶段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今天我们人类可以改造大自然和人类自身,明天我们就可以改造太阳系甚至银河系!地球因人类而逐渐“伟大”,太阳系因地球而更显自豪和辉煌,并因此曾诱使宇宙中的其他智慧生命有兴趣远道而来、登门造访。《宇宙太空(百科全书自然)》会告诉读者太空的秘密。 目录 宇宙概述 浩瀚的宇宙 宇宙的膨胀 宇宙空间是无限的 宇宙大爆炸一直在发生 探讨宇宙的边际 宇宙的“脸色” 宇宙还能再活300亿年 是否还有其他宇宙存在 天体篇 恒星 恒星诞生的奥秘 构成恒星的物质 恒星的结局如何 太空有多少颗恒星 春夜最亮的恒星——大角星 冬夜最明亮的恒星——天狼星 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恒星中最大的星和最小的星 红巨星和白矮星 超大密度的中子星 不断发出电磁脉冲信号的脉冲星 行星 众神信使——水星 光彩近邻——金星 红色战神——火星 火星发现人面像 “巨行星”——木星 有光环的美丽行星——土星 土星的庞大家族 躺在轨道上自转的天王星 海神的象征——海王星 什么是矮行星 什么是类地行星 穿梭如织的小行星 小行星:地球的大灾星 什么是拉格朗日点 地球唯一的卫星——月球 月球之谜 日食和月食 拖着美丽长尾巴的彗星 流星· 流星和流星体 流星雨与火流星 陨星· 划破长空的流星与陨石 星系· 璀璨的银河系 银河系有多少颗类地行星 星团里是怎样的 庞大的太阳系 万物之源——太阳 太阳系八大谜 太阳有“孪生兄弟” 星云 星云及分类 星座 本超星系团是什么天体系统 质疑冥王星 太空探秘 宇宙的陷阱——黑洞 黑洞越来越重 美天文学家发现特大黑洞 宇宙黑洞狂喷宝石 什么是反物质 什么是暗物质 暗物质探秘 暗能量探秘 虫洞探秘 时光倒流之谜 时光旅行是可行的吗 存在第二个太阳系吗 六个数与人择原理 超弦理论11维空间·多元宇宙 星际怪磁场探秘 科学家曾用灯光聚焦照射联络外星生命 地外智慧生命之谜 发给外星人的地球之音 神秘的太空信号 重力波探秘 微波背景辐射各向异性的发现 太空幻象扑朔迷离 银河系最终将被仙女星系吞噬 太阳系正通过强磁场神秘星际云 太阳风暴探秘 太阳系外行星植物可能为“黑色” 人类可能永远无法飞出太阳系 赫胥尔望远镜发现一个太空洞穴 黄道光之初探秘 “宇宙烟花”可持续10亿年 奇异的夜光云景象 天狼星系外星人传授古多贡人天文知识的传说 外星球绿孩子的传说 中国古籍中关于UFO的记载 神秘的杜立巴石碟 地球大气起源探秘 天外来客——宇宙射线 “伽马射线暴”探秘 地球太阳间发现定时开启的磁性隧道 坠落到地球上的陨石70%来自同一区域 可怕的太空杀手——电子 可在真空中生存的“太空动物”——水熊 宇航员在太空的真实生活 试读章节 宇宙是空间、时间和天地间万物的总称,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它包括地球和其他一切天体。宇宙也叫世界,按照我国古人的说法,上下四方无边无际的空间为“宇”,古往今来无始无终的时间为一‘宙”,宇宙即无限的太空世界。 关于宇宙的起源,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我国古人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伞一样盖在方形的地面上,太阳、月亮和星辰像爬虫一样在天空过往。 东汉时的“浑天说”认为,天包围着地,地漂在水中或者气中。 “宣夜说”可以称做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有卓见的宇宙观,它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中充满着气体,所有的物体都在气体中飘浮看。 现代最有影响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则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炽热的“奇点”,这个“奇点”上既不存在时间,也没有空间。后来,这个奇点发生了像核爆炸那样的物质爆炸,大爆炸之后,才有了宇宙的空间和时间,从此宇宙开始了漫长的演化。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是从我们居住的地球开始的,扩展到太阳系,又到银河系,然后扩展到河外星系等等。 宇宙是由恒星、行星、卫星、星云以及穿行于太空中的星系构成的。假如你能以每秒30万千米(光速)的速度去太空旅行,那么从地球到太阳,你要花8分钟。接着,从太阳到银河系中心,将要花上3.3万年,而穿越整个银河系得花200万年。若进一步穿越银河系所在的室女座星群就得花上5亿年。如果要进入到宇宙深处,科学家预算大约要200亿年。事实上宇宙还在不断地膨胀,宇宙之大,远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范围。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银河系中最老的恒星的年龄为125亿年左右,那么,我们可以知道,宇宙的年龄至少应该在125亿年以上。 目前测算宇宙的年龄有三种方法: 一种是逆推算宇宙膨胀的过程,根据宇宙的膨胀速度(即哈勃系数和减速因子),计算从密度达到极限的宇宙初期到扩展为如今这种程度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即为宇宙年龄。 二是根据恒星演化的情况求恒星的年龄。通过理论推导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就可以知道恒星这个天然的原子反应堆的结构和它的发热率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将观测和理论相核对,就可求出恒星和星团的年龄。再由最古老的恒星年龄推算宇宙年龄。 第三种是同位素年代法。这种方法已广泛运用于测定月岩和陨石的年代。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生的自然衰变,由衰变减少的情况推测母体同位素的生成年龄。放射性同位素只有在特别激烈的环境中才能生成,所以一旦被禁闭在岩石中就只有衰变了。测定母体同位素与子体同位素之间的量比,测定具有两种以上不同衰变率的同位系的量比,就可以决定年代,由此推算宇宙的年龄。 宇宙中的任何东西都在运动。每一个行星及其卫星,宇宙空间里的每一个岩石块,每一颗发光的星体,都在绕自己的自转轴旋转。这些物体在自转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空间运动。 总而言之,宇宙是无限的,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有限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观测和探索。 序言 宇宙是广袤浩瀚的。在广袤浩瀚的宇宙中,弥漫着众多的星系、星云和形形式式的其他天体。宇宙是充满神秘的。在充满神秘的宇宙中,有着众多神奇的科学之谜。 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如此之伟大,又是如此之渺小。其伟大是因为她哺育了万物之灵——人类,人类对于宇宙来说也是神圣的,因为她是具有智慧的生命,而这种智慧到了一定的阶段将呈几何级数增长,今天我们人类可以改造大自然和人类自身,明天我们就可以改造太阳系甚至银河系!地球因人类而逐渐“伟大”,太阳系因地球而更显自豪和辉煌,并因此曾诱使宇宙中的其他智慧生命有兴趣远道而来、登门造访。然而,地球终究是渺小的,因为她对于宇宙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有可无,就像茫茫大漠中的一粒砂子,更何况智慧生命并非地球所独有,一个银河系就有150个左右的星球可能具有智慧生命,而宇宙中就有数不清的银河系,这还仅仅是我们已经知道的属于自己的一个宇宙。 人类的发展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更是了解宇宙、认识宇宙的过程。古往今来,无数圣贤名哲、帝王将相面对浩瀚的宇宙,望而兴叹: 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谁知天地初创时,开天化地为何人? 如果说人的一生就是想领悟自己是谁的过程,那么人类的历史就是希望领悟宇宙的过程。因此,人类追求永恒真理之梦是从没有放弃过的。 科学是现代人类探索宇宙的工具,科学的发展使我们不断了解宇宙、认识自己。因此,科学之梦也就是追求终极宇宙之梦。 人类已知的所有理论,都与万物一样有生死变化之相。万物有生有死,理论有生有死,任何理论从它诞生的开始,就存在的前提条件,只要有前提条件,那么它就开始进人生的阶段,只要是出现生的概念,那么它就会存在死亡的一刻。 人类生活在宇宙中。对人类而言,宇宙也是一个大环境。从广义上讲,环境有各个层次,小到地球、太阳系,大到银河系、宇宙。就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而言,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是确保人类正常活动和绵延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了让小读者从小对宇宙太空产生兴趣,了解宇宙太空知识,早日踏人自然科学的圣殿,我们倾力编写了《宇宙太空》这本书。本书图文并茂,叙述平实严谨,适合广大中小学生阅读,是一本很好的课外读物。 限于时间和学识,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敬请专家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宇宙太空(百科全书自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红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4048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4 |
CIP核字 | 2013203576 |
中图分类号 | P15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