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于丹为什么这样红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研究“于丹为什么这样红”的文集,具体收录了:《司马南五问于丹:是否因大众“媚雅”而火》、《问题的思考比批评于丹更重要》、《于丹是怎样炼成的》、《我为什么要批评于丹? 》、《面对“于丹现象”》、《章子怡VS孔夫子——谁胜? 》等文章。

目录

编者的话:读于丹,不能不读评于丹

序言:“于丹红”与“文化黑” 

“于丹红”

 于丹讲《论语》人选:我是怎样被“发现”的 

 北师大女教授于丹央视开讲《论语》红过易中天 

 于丹为什么这样红(于丹现象启示录①) 

 “鱼丸”为何爱于丹(于丹现象启示录③)

 我是一个传统文化的普及者(于丹现象启示录④)

 “于丹现象”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于丹现象启示录⑦)

 于丹自曝小时候很自闭四五岁就接触《论语》

 司马南五问于丹:是否因大众“媚雅”而火 

 于丹:大众传播之“傻瓜原则” 

 于丹:每个人的心中都需要一个“孔子” 

 《于丹(论语)心得》为什么畅销? 

 《于丹(论语)心得》被纠错出书于丹:我会认真学习 

 以宽容心看待恶搞于丹:恶搞不无可取之处 

 于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论语》 

 济南监狱组织服刑人员读《论语》 采用《于丹(论语)心得》

 李泽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 

 问题的思考比批评于丹更重要 

 心平气和看于丹现象 

“于丹黑”

 为什么老纠于丹的错, 

 历史学家朱维铮:于丹不知《论语》为何物

 于丹是怎样炼成的 

 十博士要于丹“下课” 

 中大博士生发起呼吁媒体应有良知不该炒作于丹

 徐博士驳于丹讲《论语》心得≠孔子精神

 无勇亦不惧? 

 《论语》是“热”不起来的, 

 于丹女士,如此解《论语》,您心安吗? 

 《论语》可以乱讲吗——批评于丹 

 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心灵麻药——读《于丹(论语)心得》感言 

 我为什么要批评于丹? 

 于丹对《论语》的一场喜剧性解构 

 我们要不要“国学奶妈”

 于丹走红未必因其深谙《论语》 

 于丹的背景和“鱼丸”的盲从 

 面对“于丹现象”

 于丹的“火”与大众观感的依赖性

 附录 “国学”质疑

 儒教复兴,谁能决定好坏? 

 倡扬国学,警惕“复古”与“装扮”

 孔家店无恙否? 

 “国学”质疑 

 解读“读经”运动 

 何必“复兴国学” 

 章子怡VS孔夫子——谁胜? 

 孔子将愚民思想播种给后代 

 孩子,不要跪 

 我的批判孔夫子及其儒家的网上宣言 

编者启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于丹为什么这样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闵良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848429
开本 16开
页数 2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6-5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26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