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苏黎世投机定律
内容
编辑推荐

荣登《商业周刊》畅销书排行榜!华尔街投资人士的必读书!亚马逊五星推荐!全球销售百万册!畅销二十余年!

本书是华尔街瑞士金融家们对于多年成功投资经验的深入总结,包括12个主要定律和16个次要定律,这些定律并不是教你如何选择投资项目,而是从近乎哲学的高度,告诉你投资或投机的心理要旨。它对于所有形式的投资都有指导意义。而且,这些定律与其他的投资建议类书籍上的内容很少有相同的,甚至很多是完全相反的。但是对于真正想通过投机发财的人来说,如何最理性的下注,如何赌赢,是最重要的。本书是投机人士的最佳指南。

内容推荐

  投资与投机有区别吗?没有!

不管我们把钱投在哪种市场中,都是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探讨投资技巧之前,我们先要学会投资智慧!

“苏黎世投机定律”是早期在华尔街股市从事股票投机,并希望因此致富的一群瑞士人所使用的术语。它包括一套实用且相关的定律,提供给任何投资者或投机者从事金钱游戏并控制风险的法则。

它专门讨论如何在投资中下注。它透露给投资人的是一些普遍有效的原则,直指一般投资人的错误观念,以及犯下错误时的脱身方法。它所包含的定律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最佳投资智慧。相信每位投资人每次阅读,都能从中获得灵感,发现更多的真理。

目录

序言

定律一 论冒险

定律二 论贪婪

定律三 论希望

定律四 论预测

定律五 论模式

定律六 论灵活

定律七 论直觉

定律八 论神秘主义

定律九 论乐观与悲观

定律十 论舆论

定律十一 论固执

定律十二 论计划

试读章节

洛布试着为她们选择投资机会,但是,洛布很快就明白了,原来她们头脑中早已打定主意,她们真正需要的是从洛布那里得到证实和确认。

洛布分别给她们起了绰号,一个叫清醒的西尔维亚,一个叫疯狂的玛丽。西尔维亚对钱的处理方式是想寻找一个安全的天堂,她希望把钱存入一个有利息的银行户头,而玛丽却喜欢冒险,她希望用很少的本钱来赚大钱。

她们并没有听取洛布多少建议,分别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投资。一年后,西尔维亚取回了本金和利息,并获得了一种舒适的安全感。玛丽却碰了一鼻子灰,她在一次市场变化中遭到打击,她买的股票跌了25%。

西尔维亚丝毫没有幸灾乐祸,当她得知朋友的不幸时,反而惊讶地说:“天啊,你损失了1/4的钱,太可怕了!”

一般的投机新手在第一次失败,特别是别人对她流露出同情的目光时,她们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损失而感到沮丧,并最终迫使她放弃继续的尝试。

但玛丽却懂得承受。她微笑着,泰然地说:“是的,我的确蒙受了损失,但是看看我得到了什么?”她趴在桌子上俯向她的朋友说,“西尔维亚,我有了冒险的经验。”

大多数人紧紧抓着安全,仿佛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安全看起来好像是最重要的,它能让你有温暖、舒适的感受,就像在冬夜里睡在暖和的床上,给你一种安宁和踏实的感觉。

大多数精神病医生和心理学家都认为安全是好事情,这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假设,也是心理健康的主旨。他们认为安全感对人的健康很有好处,而忧虑则对人有害。“如何停止忧虑而重新生活”是涉及这种学说的较早期的作品,而“松弛反应”则是较晚期的同类作品。虽然它没有提供任何可靠的证据,但是,人们却认为这种说法是真实的。它甚至被接受为真理。

冥想的追随者,尤其是东方的各种教派,则更进一步。他们珍惜安宁,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宁愿为此而忍受贫困。例如佛教徒就不争钱财,甚至放弃俗世的一切。他们认为,这样他们拥有的烦恼也更少。

苏黎世投机定律的哲理与此正相反。当然,免于忧虑在某些方面是好事。但是任何投机家都会告诉你,如果你一生的主要目标是避免忧虑,那么你将永远贫困。

生命应当是一场冒险活动,而不是一种单调的生活。冒险可以被定义为在一件事情的发展过程中,面对某种形式的危险,并试图征服它。此时,自然而然的反应就是忧虑。

其实,忧虑是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比如恋爱,假如你害怕承担风险而不投入,你将永远不会坠入爱河。你的生命可能会静得像池塘,永远也体会不到爱情带给你的美好感受。另一个例子是运动,运动常常使运动员甚至观众暴露于危险的处境之中,并产生许多的忧虑。对大多数观众而言,运动是次要的冒险,但对运动员而言却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冒险活动。如果某项体育运动没有任何忧虑可言,人们就不会去参与或竞赛。

当然,我们也经常需要安宁。可是从晚上的睡眠中,我们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安宁——加上在大多数日子里,我们很多时候都处于安宁的状态。因此对一般人来说,安宁已经足够多了,我们更多人需要的是冒险。

弗洛伊德就懂得冒险的需要。虽然他对生活的目的有错觉,但却不以为生活的目的是在追求安宁。甚至,他取笑瑜珈派和其他东方的精神宗教,把它们视做心理健康学派中的“求取安宁”者。瑜珈派生活的目的就是忽视所有的事物以取得内心的宁静。正如弗洛伊德在《文化与不满》一书中特别提到的,任何完全达到这样目标的人,“已牺牲了他的生命”,那为的又是什么呢?“他只不过得到了安宁的快乐”。  这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冒险会使生命更有价值。冒险的途径是把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

洛布了解这一点,因此他不赞成西尔维亚把钱放在银行账户里。

即使利率相当高,你又能得到什么利益?在年初你给银行100美元,一年后它还你100美元,算是一笔大交易吗?多么愚蠢!

的确,你的100美元资本差不多被保证不会遭受损失,至少在西方工业国家中任何一家有声誉的银行都会有如此保证。除非遭受到一次重大经济灾难,否则你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是乐趣在什么地方呢?

这绝不是致富之道!

就算有5美元利息,那也是要纳税的,或许税后所剩下的部分刚好和通货膨胀相抵消。采取这种投资方式不可能使你的财务状况有任何的改变。

P4-7

序言

瑞士,这是一个贫瘠而多岩的小国,国土面积仅相当于美国缅因州的一半。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它可以说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没有石油,没有煤炭,甚至在农业方面,它的气候和地形也不适合大多数农作物耕作。

三百多年来,它没有卷入任何一场欧洲战争,主要原因是,没有哪一个侵略者会对这块土地产生兴趣。

但是,瑞士人在世界上是最富有的国民之一。按照国民人均收入来看,它相比于美国、日本这样的经济强国一点也不差。瑞士法郎也是世界上最强势的货币之一。

瑞士人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因为他们是天生的最聪明的投资家、投机者和赌徒。

本书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像瑞士人一样投机赚钱。

听起来,这本书对每个人都适用,因为每个人都想赚钱。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赌,或善于去赌。对于这一点认识的不同,造成了人们在现实中的很大差异。

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富有,但却很少有人愿意去赌,这是可以理解的、毋庸指责的。因为我们所接受的许多道德观念都教导我们:冒险是愚蠢的行为,一个明智的人不应当对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事物下赌注,一种安定而无聊的生活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其实,每个人都懂得权衡得失,如果你听从以上观念的谆谆教诲,反对投机或赌,那么本书对于你就没有多大的用处。当然,除非你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不在乎承担合理的风险,或者有更大的冒险精神,那么,这本书正适合于你。《苏黎世投机定律》一书中所讨论的风险与风险管理的真知灼见值得你认真学习。它一定会帮助你在投机中取胜,你所得到的一定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总而言之,它会使你富有!

本书对投机做了最广义的诠释。在本书中我们会时常提到股市,但却不仅限于此。书中的各项定律也适用于期货、艺术品投资、不动产投资、日常生意甚至牌桌上的游戏。总之,这些定律将指引你在金钱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一般人都赞成这样的观点——生活就是一场赌博,虽然许多人不太喜欢赌,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尽可能避免去赌。但是,另一些人却相反,这正是瑞士人的个性。

并不是所有的瑞士人都拥有这种特质,但大部分瑞士人爱赌的个性,使之成为一种国家特性。如此多的瑞士人成为世界银行家,不是因为他们整日困守斗室,而是因为他们敢于面对风险,并加以管理才使之获得成功的。

世界到处都充满冒险的机会,瑞士人当然有能力将风险降到最低点,但是他们也知道,如果这样做,也将希望降到了最低点,最终只会一事无成。

你要在生命中获得任何成就,无论是财富、个人地位还是你可以定义的任何一种收获,你都必须为此投入物质或感情上的成本,金钱、时间、爱或者任何其他什么东西,这是宇宙中不变的定律,没有一种生物例外。毛毛虫要想变成蝴蝶,必须不断地长大、长胖,冒着被鸟儿吃掉的巨大风险,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自然规律。

瑞士人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看到了这一点,并且总结出了有意义的结论:人的一生不能逃避风险,而应当谨慎地投入风险。小心地去赌,保持收益大于损失的原则,去赌,去赢。

真的能做到吗?是的,即使是赌也是有公式可循的。这里用“公式”也许不准确,因为这似乎是在暗示一种机械式的行动,最好用“哲学”一词。这种公式或哲学涵盖了12个深奥而神秘的投机定律。

但要注意,刚知道这些定律时,你可能会感到很吃惊,它不像任何投资顾问给出的投资建议,恰恰相反,它甚至与一般的投资建议完全相反。成功的瑞士投机者几乎不太注意那些一般性的投资建议,他们有自己更好的方法。

“苏黎世投机定律”一词来源于瑞士证券和期货投机俱乐部,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华尔街收集而来的。我的父亲是其发起人之一。它不是一个正式的俱乐部,没有俱乐部章程,不收会费,也没有具体的会员名单。它是由一群志同道合、希望发财的男男女女所组成的,他们认为没有人能靠打工赚取薪水而致富。他们不定期地在奥斯卡代尔莫尼克或其他华尔街的酒吧聚会。这些聚会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一直没有间断过。

他们谈论的话题很多,但主要以风险投机为主。当《苏黎世投机定律》开始编纂时,我向父亲提出了一些他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的父亲是一位瑞士银行家,他生在苏黎世,长在苏黎世。出生证上的名字是弗朗兹·亨利奇,但在美国,大家都叫他弗兰克·亨利。在他去世时,讣文上记载着如下文字:他是一名瑞士银行家、苏黎世金融界巨头、纽约分行主管。父亲还曾经嘱咐我,要我在他的墓碑上刻上这样一句话:“他因赌而获胜。”

在我读中学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开始向我讲述投机之道了。他在检查我的成绩单时经常表示不满,认为课程不完整。“他们没有教你最重要的事。”他说,“投机,怎样冒风险,怎么获胜。一个生长在美国的小孩子不知道怎样投机,就像是有金矿而没有铁锹。”

当我在大学求学和在部队服役期间,开始为自己选择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说:“不要整天想着薪水,没有一个人能靠薪水发财,倒是有不少人因此而一贫如洗。所以你必须为自己放手一搏,投机才是你所需要的。”

我信服并接受了这些标准的瑞士语言。它们成为我接受教育中的一部分。当离开部队时,我身上已经有了几百美元的积蓄。我听从父亲的劝导,避开了积蓄——这是他最不屑做的事。于是我把钱投入股市。我赚了些钱,但也输了一些,平衡得失之后,最后手上还是差不多那么多钱。

当时父亲在股市中的手气也不好,但在另一方面的投机冒险活动中,他从投资于加拿大铀矿的股票中赚了一大笔钱。

“这是为什么?”我问他,“我投资很慎重,但没有收获,而你买块牧场却能发财,难道还有什么是我不了解的?”

“你必须知道如何去做。”他说。

“好,那你教我。”

父亲沉默了,看起来有些为难。

凡是从他脑袋中流露出来的,都是些投机的规则,这是他一生的经验。这些法则处处存在,为很多人知晓,却很少有人能明确地表达它们。在他的一生中,从17岁当学徒开始,他就相信并早已接受了这些法则,但一直无法做出明确的证明或分析。

父亲曾向华尔街的朋友询问,他们好像也不太说得清这些法则。但就从那时起,他们便试图将这些法则拆散,并澄清它们。开始时,他们把这些法则当做娱乐,但逐渐地,有些东西变得明确了。他们养成了在从事投机时的一种习惯,即对自己和彼此质疑:“为什么你现在买黄金?……为什么你这样做而不那样做?”他们迫使每个人说出自己当时的思路,并总结为他们的指导原则。

一系列的规则逐渐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得更简短、更尖锐、更有条不紊。已经没有人记得是谁完成了“苏黎世投机定律”,但这个名称已经众所周知,一直沿用到现在。

近几年来,这些规则的内容并没有太大改变。一般认定这就是最后的形式,即12条主要定律和16条次要定律。

它们的价值是数不清、道不完的。每次读它,感受都在不断增加。其中确实有真理存在,它不仅是一种投机哲理,实际上也是一条成功之路。

它确实已经使许多人致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苏黎世投机定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马克斯·贡特尔
译者 高颖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774432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3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8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06-2662
版权提供者 北京版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