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寻找中国股市的超级大牛股/投资金钥匙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投资需要好公司,更需要好股票。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将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选股方法应用于中国股市的实战教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可投资的6类公司;理想公司的13个特点;读懂公司的13项重要数据;需回避的5种公司;市场中最愚蠢的12种认识。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将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选股方法应用于中国股市的实战教程。书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林奇的成功投资理念和切实可行的选股方法,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新兴市场的特色,采用“拿来主义”加以对照和应用,使得大师的选股方法对国内的投资者来说不再遥不可及。

对于正处在“黄金十年”的中国证券市场来说,尽管已经出现了不少涨十倍的大牛股,但未来出现大牛股的机会依然值得期待,本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寻找大牛股的超级路线图。

目录

第一章 可投资的6类公司

 引言:不同的公司提供了多样的投资机会

 一、稳定缓慢增长型公司

 二、大笨象型公司

 三、快速增长型公司

 四、周期型公司

 五、起死回生型公司

 六、资产富余型公司

 七、公司类型并非一成不变

 总结:对不同类型的公司应采取不同投资策略

第二章 理想公司的13个特点

 引言:只有与众不同才能出奇制胜

 一、名字听起来很傻,或很可笑

 二、公司的业务属于“乏味型”

 三、公司的业务“让人厌烦”

 四、从大公司中出来的新独立公司

 五、被人忽视的公司

 六、类似与有毒垃圾或黑手党有关的谣言很多的公司

 七、经营的业务让人感到郁闷

 八、处于一个增长为零的行业中

 九、它有一个“壁龛”

 十、人们要不断购买其产品的公司

 十一、它是高科技产品的用户

 十二、公司的职员购买它

 十三、公司在回购自己的股票

 十四、理想公司中的理想公司

 总结:好股票的特点

第三章 如何寻找Tenbaggers(一)——从家门口与身边找起

 引言:寻找Tenbaggers实战技巧

 一、新英格兰消防队员的故事:从自己身边发现Tenbaggers

 二、莱格斯牌丝袜的启示:Tenbaggers就产生在你的生活中

 三、狂涨的Tagamet:其实Tenbaggers就在我们熟知的工作领域

 四、留意一下:Tenbaggers随处可见

 总结:发现Tenbaggers其实并不复杂

第四章 如何寻找Tenbaggers之(二)——获得多样化真实信息的7条途径

 引言:寻找大牛股必须要有多样化的真实信息 

 一、从经纪人处获得更多信息

 二、给公司打电话

 三、学会倾听与辨别

 四、参观总公司

 五、了解公司人员的个人情况

 六、进行正式或非正式的调研

 七、阅读报表

 总结:发现Tenbaggers需要多看、多听、多走

第五章 如何寻找Tenbaggers(三)——读懂公司的13项重要数据

 引言:重视报表读懂报表

 一、占总销售额的百分比

 二、市盈率

 三、现金头寸

 四、负债系数

 五、股息

 六、派发过股息吗

 七、账面价值

 八、隐性资产

 九、现金流

 十、存货

 十一、养老金计划

 十二、增长率

 十三、净收益

 总结:结合中国国情读报表

第六章 需回避的6种公司

 引言:回避也是选择

 一、热门行业中的热门股票

 二、被吹捧为某某第二的公司

 三、多元化失败的公司

 四、被“小声议论”的公司

 五、名字花里胡哨的公司

 六、单一供应商公司

 总结:学会放弃

第七章 彼得·林奇的若干投资理论

 引言:股市实战经验的总结

 一、鸡尾酒会理论

 二、投资的分散与集中理论

 三、60%理论

 四、“铁镐和铁锨”理论

 五、“缺钱不要旅游”理论

 总结:投资理论要与时俱进

第八章 市场中最愚蠢的12种认识

 引言:最初对权威的怀疑始于假期打工期间

 一、股价已经下跌了这么多,不可能再跌了

 二、总能抄到股市的底部

 三、股价已经这么高了,怎么可能再上涨呢

 四、股价也就3元,还能跌到哪里去

 五、最终股价会回来的

 六、别人赚的就是我赔的

 七、黑暗之后总是黎明

 八、当股价反弹到10元时,将其卖出

 九、我有什么可担心的,保守的股票不会波动太大

 十、股市上涨,所以我一定是对的,股市下跌,所以我一定是错的

 十一、我持有太长时间了,不可能再等了

 十二、我已经错过了一只好股,一定要抓住下一个

 总结:愚蠢的认识恰恰可能自认为是投资经验

第九章 附录

 近3年平均股息率在1%以上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0%~20%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50%~60%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00%~130%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20%6~50%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60%~100%的上市公司一览

 近3年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超过130%的上市公司一览

 178家ST类公司概览

后记

试读章节

四、从大公司中出来的新独立公司

彼得·林奇认为,从美国历史上看,采取抽资摆脱做法独立的子公司最典型的要数“小贝尔七杰”,也是这一类公司中发展最好的典型。这七家公司都是从AT&T分裂时成立的,即:美国技术公司(Ameritech)、大西洋贝尔公司(Bell Atlantic)、南方贝尔实验室(Bell South)、尼克斯(Nynex)、太平洋计划发展公司(Pacific Telesis)、西南贝尔公司(Southwestern Bell)以及美国西部公司(US West)。虽然母公司表现疲软,但1983年11月至1988年10月,“小贝尔七杰”的股票平均收益率达到114%,加上这几家公司的股息收入,则其总收益超过了170%。这个回报率大约达到市场平均水平的两倍,而且超过了绝大多数知名的共同基金。

从大贝尔母公司独立出来后,“小贝尔七杰”成为7家区域性的公司,他们在经营各方面均获得了更多的独立性与主动权。他们有能力增加公司的收益、削减成本,并进而获得更多的利润。这些公司不仅可以经营地方性和区域性的电话业务、电话黄页业务,还可以从AT&T的长途电话收入中提取50%的收入。

对于拥有AT&T母公司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既可以卖掉AT&T的股票,也可以继续持有AT&T的股票,并获得新独立的小贝尔公司的股票,或者全部卖掉AT&T的股票,然后只保留小贝尔公司的股票。如果投资者认真研究过,最佳的选择应该是全部卖掉AT&T的股票,而尽可能多地持有小贝尔公司的股票。

那么,为什么从大公司中出来的新独立公司往往发展会更好而更值得投资呢?林奇认为,大型母公司不希望在对子公司抽资后,看到它们陷入困境,因为这样可能会使母公司处于受公众批评的不利境地。因此,打算接受这种做法的子公司,通常既具备良好的资产负债表,又为成为独立经济实体做好了准备。一旦这些公司从母公司中独立出来,它的管理人员就能够自由地对公司进行管理,可以削减成本,采取能提高当前和长期收益的有创造性的改革措施。

但是,由于送给股东们用来解释抽资摆脱做法的说明书,通常准备得仓促、朴素,也不作包装,因而新独立公司往往被人误解,且总是得不到华尔街的注意。对新独立公司的股票常常被用作红利或股息送给母公司的股东,机构投资者对此更是不屑一顾。而所有这些,林奇认为这正是新独立公司值得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反垄断法等原因,在美国,一家发展过大而对市场形成垄断的公司往往会被分拆。彼得·林奇认为,被分拆出来的“小公司”恰恰是投资者大可关注的潜力股。在中国证券市场上,由于市场发展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出现类似这类公司,但我们相信今后也将出现相应的投资机会。

不过,在我国市场上,倒是可以关注另一种相反的情况,即回购“小公司”,为“大公司”上市让路,或为大公司免除同业竞争的证券市场“私有化”浪潮。如扬子石化、齐鲁石化等为了中国石化不得不退出市场;山东铝业、兰州铝业等不得不因为中国铝业从香港市场回归而从市场退出。

我们相信,“中石化系”的另一些关联公司如上海石化、仪征化纤,“中铝系”另一些关联公司如包头铝业、焦作万方等,都有被母公司“私有化”而最终退出市场的可能。随着中国石油等大型国企的“回归”,市场上还必将有更多的公司从市场上退出。

通过“私有化”退出市场,往往有两大路径:一是中铝系的换股模式。曾经的上市公司山东铝业和兰州铝业,由于其母公司中国铝业从香港回归,两家公司的股价均被同时换成中国铝业的股份。应该说,投资山东铝业和兰州铝业,并在换股后持有中国铝业的投资者,是2006年和2007年大牛市行情中获利10倍以上的大赢家。二是中石化系的现金溢价模式。齐鲁石化、扬子石化等4家中石化系公司均由于“私有化”而退市,投资者不仅从退市前的股价上涨中得到了相当大的差价收益,而且还在最后的退市价上获得了20%以上的溢价。

从实际情况看,不管是在当时一路大涨的价格基础上置换成新公司股份,还是最后加上20%~30%不等的溢价而退出市场,投资这些可能被“私有化”的“小公司”,往往意味着不错的获利机会。

五、被人忽视的公司

彼得·林奇认为,如果找到了一家几乎不曾被机构投资者问津的股票,你也就找到了一家可能赚钱的个股。当你找到了一家既没有被分析家访问过,又没有专家愿意承认知道它的公司,那你赚钱的机会又增大了一倍。

林奇承认,当他与某家公司员工的谈话中,得知专家上一次在该公司露面的时间是在3年前时,他几乎不能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他认为,这样的公司较多发生在银行、保险公司中,原因在于这类金融机构有上千家,而华尔街却仅关注其中的50~100家。

另一方面,林奇也关注曾风行一时而目前已被专家们抛在脑后的股票,如他曾经以这样的思路在克莱斯勒和埃克森石油公司的股票上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对彼得·林奇所讲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解:第一,这种情况发生在美国,而对目前的中国则要具体分析。毕竟,中国证券市场还很年轻,不能完全与已经成熟的美国证券市场相提并论。在美国等成熟市场,由于市场机制完善,投资者成熟,上市公司规范,上市公司数量足够多,市场完全开放,投资者确实可以从一些无人关心的冷门股中找到大牛股。

而在中国的情况并不完全如此。如果投资者购买的是一家没有被任何机构看好的公司,那很可能意味着这是一家业绩很差或没有任何发展前途的公司。毕竟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数量还是太少,还不足以到让众多机构忽略一家很有潜力公司的地步。相反,我们恰恰需要关注那些受到机构投资者关注的公司。

当然,我们需要的是:在机构刚刚进入,股价处于绝对低位或相对低位时,去发现这样的公司。为此,也给投资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你必须关心机构投资者的动向,必须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随时注意基金等机构定期公布的投资组合……

如果说我们需要关心基金等重仓股动向的话,那么更要关注的是那些目前基金正在增仓,现在还不是重仓股,但今后有成为基金等机构重仓股潜质的上市公司。中小板公司中的航天电器、思源电器、苏宁电器等这样一些成为长线牛股的品种,就是由于基金等实力机构在这些个股上大量建仓。中材国际也是随着银行系工银股票型基金的增仓,有越来越多的基金把它纳入到重仓股之中,其在二级市场的出色表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投资者还得正确理解林奇所讲内容的精髓。我们认为,其精髓在于股票投资不能去赶热闹,“追涨杀跌”者注定将成为市场上的失败者。

我们需要的是提前布局,提前发掘有潜力、最终会得到机构投资者认同的潜力股,而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凡是机构投资者看好的,我们坚决不看好;凡是被机构投资者不看好的,我们坚决看好”这样的思路。否则,林奇的话反而会给投资者以误导。

P40-43

序言

以大师理念寻中国牛股

“用华尔街的行话来说,‘Tenbagger’是指价格可以上涨10倍的股票。我怀疑这个高技术含量的术语是借自棒球运动中的说法。……以我的经历来讲,一只股票能够上涨4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能上涨10倍则相当于在棒球比赛中打出了2.5个本垒打。其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曾经在股票市场上买到过‘Tenbaggers’,你就可以知道这种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多么地具有吸引力。”

——国际投资大师彼得·林奇

一、为什么说中国股市可能出现“Tenbaggers”

一个股票在10年中能涨多少?答案是:899倍!这意味着如果你在1989年的年初投入1000美元,到1999年年末,总市值将达到890万美元。这不是故事,而是真实的事实:在1989~1999年的10年中,美国市场涨幅最大的I)eU公司,其10年的回报率是899倍。而中国投资者熟悉的微软公司、英特尔公司等,也都在10年中出现了惊人的涨幅。表1中列举出20世纪90年代投资美国证券市场最赚钱的部分公司。

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也在中国股市出现?我们认为,作为开始与国际市场渐渐接轨,有强劲经济增长作后盾,有日益增多的机构参与,并不断走向国际化的中国股市,完全有可能出现连续数年的大行情,并出现涨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股票。这是因为:

(1)经过2001年以来漫长的5年调整后,中国股市正在步入新一轮的大牛市上升通道中。随着QFII、保险、企业年金、社保等资金的介入,中国证券市场正在快速走向机构化、国际化。加上目前已占机构投资主体的各类投资基金,未来的证券市场将完全是机构博弈的场所。我们相信,在这样的市场背景和投资主体下,在今后的三五年中,目前股价可以翻10倍的股票将不会是“天方夜谭”。

(2)从大的题材配合上,我们认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未来行情重大的助推器。最大的市场主题也有望紧紧围绕上述两大世纪性、世界性的题材展开。

(3)大行情发动的契机之一“股改”。我们认为,从2005年5月正式开始的、作为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最大一次证券市场改革的“股改”,不仅牵动着7000万股民的心,还同样牵动着国家最高决策层;这样的“股改”,不仅仅牵涉到证监会这样的职能部门,还不可避免地牵涉到国资委、保监会、银监会等相关部门:这样的“股改”,各地方政府同样被发动,股改的进度与“成绩”甚至被纳入政府部门的政绩与考核之中,为此,相当多的地方政府甚至列出了辖区内公司股改的具体时间表。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证券市场已完全不是创办之初“搞不好就关”的市场了,而成为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股民共同关心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证券市场已不是极少数人“寻租”暴富的场所,也不是单纯国企解困的“工具”,而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投资场所。

(4)大行情发动的契机之二,则是人民币升值。在日本、韩国、巴西等国家,都有在本国币值一路升值背景下,股市大幅上涨的经历。同样在中国,人民币已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一个升值周期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必将不断推高中国股市向上攀升。

二、国际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值得借鉴

如果相信中国股市也有会有大行情,那么。显然去寻找具有最大潜力的股票将成为最重要的事情了。怎么去寻找翻10倍的股票呢?如何去寻找中国股市的“Tenbaggers”?我们认为,随着中国股市日益国际化与机构化,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对我国的投资者就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寻找到了彼得·林奇。以及他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One Up On wall Streethow to use whatyou aJreaol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一书)。我们尝试用他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去寻找中国股市的“Tenbaggers”!所幸的是,正如one up on wall Street一书所承诺的那样,这是一本专业的投资人向读者共享成功秘密的书。

彼得·林奇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被美国基金评级公司评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1977~1990年。彼得·林奇在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人职务的13年间,该基金的管理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值至140亿美元,13年间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1989年,彼得·林奇与约翰·罗瑟查尔德合著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就是这一本书,到2000年的11年间,其销量超过百万,成为《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

此文最初发表于大牛市来临前的2005年的12月3日《金融投资报》(此处有删节),文中提出的很多预言,如大牛市发动的两大契机、大量翻10倍大牛股出现的观点等,已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被完全证实。而作为大牛市世界级的两大炒作题材——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我们认为也必将在今后的行情中被证实。

正因为如此,我们把当初发表时几乎无人喝彩的这一篇文章,拿来作为这一本书的序。

后记

又是一个轮回。在经过了漫长的5年熊市煎熬后,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再度迎来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行情。面对国际上早几年就已开始的大牛市,美国人哈里·S·登特在所著的《下一个大泡泡:如何在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中获利》这本书中,甚至认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次战略性投资性大机会。他所作的惊人预测是:在2010年前,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将分别暴涨到40000点和13000点,这一指数大约是其书出版时相应指数的4到7倍,也相当于目前点位的3倍和5倍。基于他所认为的全球性超级大牛市的因素之一是“人口红利”,他由此认为在美国2010年步入熊市后,中国的大牛市仍有望延续到2020年。因为,中国人口出生高峰要比美国长10年。

在这一轮新的牛市中,表面上看,市场还是那个市场,股票大多还是那些股票。但其实,在经过了熊市的大洗礼后,证券市场的很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市场主力变了:由“庄家”、“券商”变成了各类“公募”、“私募”、QFII、社保、年金、保险等等;投资理念变了:由“听消息”、“坐庄”变成了“估值”、“组合配置”等等;证券市场环境变了、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变了、甚至投资者队伍也完全变了

当然,不变的是人的“贪婪”与“恐惧”的本性,不变的是对市场分析的流派依然只是“基本派”与“技术派”,不变的是股市赚钱的最基本方法仍是低位进高位出……

可以说,“变”与“不变”,正是证券市场的魅力所在。为了应对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一方面,我们需要学习经典的投资理论,需要借鉴国外投资大师们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不管是“学习”还是“借鉴”,投资者又必须以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本书,正是试图在中国投资者如何向国外投资大师“学习”和“借鉴”方面进行的一个尝试。

感谢地震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感谢《证券市场红周刊》江涛老师在成书过程中的辛勤工作,也要感谢《金融投资报》,尽管本书增加了很多信息和内容,但最初的很多内容正是首先在这份报纸上连载的。最后,也要感谢远在美国的彼得·林奇先生,正是他那一整套独特的投资理论,启发了我的写作灵感。

金益

2007年12月于上海陆家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寻找中国股市的超级大牛股/投资金钥匙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833145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30.91
丛书名
印张 1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