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侯波与徐肖冰(瞬间与永恒)/大象人物聚焦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大象人物聚焦书系》之一。该书以简练的文字、丰富的图片为我们展现了摄影家夫妇侯波与徐肖冰的辉煌一生。除了正文外,还选摘了侯波与徐肖冰的生平大事记。该书图片说明力求改变通常的模式,从而较为活泼,也更具内涵,使一个人的一生多层次、多侧面而又生动地呈现出来。

内容推荐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采用了文图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来阐释图片,以丰富的图片来注解文字。那一帧帧名人的生活存照,那一张张旧时的珍贵老照片,正蕴藏着用再多文字也难以描述的内涵。

本套书能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加强对现实的深思,以及对当代知识分子,特别是时代知识精英的关照。

本书为该套书之一,主要展现了摄影家夫妻侯波与徐肖冰的传奇一生。

试读章节

1969年的一个伎晚,晕光闪烁,北京长安街上的喧闹慢慢沉寂下来,但劳累一天的人民总理周恩来仍在灯火辉煌的人民人会堂主持首都文艺界工宣队、军宣队和造反派参加的座谈会。周恩来扫了一下与会者,发现眼前这些人大都没有见过,熟悉的身影寥寥无几。他问:“新影厂有人来了吗?”

“未了。”一个穿军装却从未地过的人站起来回答。

“徐肖冰怎么样了?”周恩来又问。

“他的历史问题还没有查清,至今还找不到人证明他怎么参加革命队伍的。”

周恩来对徐肖冰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他一听新影厂的那个军代表的话,笑了,笑过之后正色道:“徐肖冰同志参加革命队伍足我介绍的,我就是他的介绍人。”

总理的一句话,“解放”了徐肖冰!事后,当徐肖冰得知周总理任一片混乱的年代里,为自己的清白历史作证,感动得热泪盈眶。

徐肖冰,1916年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传说桐乡县城因古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栖又名梧桐镇,当时的桐乡县城不大,人口不过千人,虽地处平原,也颇有水乡特色。城墙下,护城河微泛涟漪;城内小河曲折,石桥轻卧,杨柳依依。

徐家祖上有商铺,家底也颇殷实,但到徐肖冰祖父和父亲手上时,尽管还住在大宅子里,却只剩下临街经营的一个杂货店,特别是在徐肖冰之后,家里又添了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一个大家庭,日子过得十分惨淡。

也许是祖父深感文化的分量,在徐肖冰4岁时就搬来青砖,当地称“方砖”,让他练字。6岁时又送他进私塾启蒙。然而最让童年徐肖冰兴奋的,是去乌镇南栅外婆家。当时的乌镇因水利之便远比县城梧桐镇繁荣,在那里,不仅能喝上一碗外婆煮好的放上白糖的银耳汤,晚卜还可以在空地上看无声电影。

大概任徐肖冰兴高采烈地渴望看电影的时候,1924年,侯波出生在山西省夏县一个阎姓的家庭里。对这个长孙女的到来,长辈倒是十分欢迎,尤其是祖父阎老太爷,把孙女当“干金”,并亲自给她取名阎千金。(后来又曾用名阎锋,“侯波”是她到延安后取的名字)祖父见过世面,非常开明,他将女儿培养到师范毕业,而儿子——即侯波的父亲,念过几天书后便辍学了,让侯波的祖父大为失望。于是,阎老太爷把希望寄托在孙女身卜,到侯波该读书认字时,便毅然送孙女到自己女儿任教的小学去读书。

正当侯波在姑母身边认真读书时,家里却发生了一系列悲惨变故:先是姑母出嫁后随丈夫去了运城,侯波只好回夏县女子小学读书;不久,在太原做工的父亲,遭资本家暗害,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塌了下来。一时,祖母哭儿子哭瞎了双眼,祖父经此打击一病不起,母亲也在贫病交加下撒手人寰!几年的工夫,原本生活还过得去的阎家一落千丈!小小年纪的侯波便尝到了人间苦难!差不多与此同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已经侵占了大半个山西。在中共地下党的引导下,侯波决定和女子小学的几个同学一起上中条山参加游击队去。双目失明的祖母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瘦削的侯波,流着泪说,你去吧,也许这条山能找到一条活路。

13岁的侯波白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其实,徐肖冰看电影喝银耳汤的好日子并不多。父亲的小杂货店生意随着大量洋货的入侵变得更加惨淡,随着小孩子们一天_天长大,本来已很微薄的收入却年年在减少。徐肖冰16岁那年,母亲托乌镇娘家的胞弟想想办法,给徐肖冰找个地方“学生意”去。那时乌镇与七海的人脉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到上海学生意是很自然的事。徐肖冰清楚地记得:那天,“七舅父与母亲谈了好一会儿,出来了,笑着看我。母亲也出来,眼圈有点红,犹豫r一下,对我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你舅舅要把你带出去做事,你跟舅舅走吧。”’于是,徐肖冰拎着一个小包和网兜,坐小火轮从桐乡县走进上海滩,在舅舅的引领和保荐下,在天一影片公司照相科当上了学徒。

这是1932年的事。

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也算是个“新媒体”公司,能进里面当学徒,也是一件颇值得炫耀的事,当时教徐肖冰照相技术的,是一个叫陈祥兴的师傅,不久,徐肖冰便学会了照相的配药水、印照片、放大、修花点、修底版等一些暗房技术。但是,没想到后来跟小有名气的演员田方一起去抓了一次蚰蛐儿,就被老板开除出天一影片公司。后来,经左翼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介绍,徐肖冰又住制造国产电影录音机的地方打杂。之后,徐肖冰又进了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在那里,徐肖冰得到摄影师吴蔚云、杨霁明、吴印成三位老师指点,不仅学会了电影摄影技术,而且也大开眼界,大长见识。在摄影棚里,他结识了不少左翼艺术家,如夏衍、田汉、阳翰筝、赵丹等,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不到20岁的徐肖冰任摄影艺术卜不断长进,在思想上也渐渐倾向革命。

1934年徐肖冰在上海义一次失业,恰好摄影师吴蔚云受聘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电影股,于是就把徐肖冰也带到武昌。可是一到那里,发现这个地方竟是个反动的文化机构!几个月后,徐肖冰悄悄让住上海的吴印成老师给他发一封电报,说祖父去世让他赶快回去料理后事。这才脱离虎口,与这个反动文化机构一刀两断。

徐肖冰从武昌回到上海后,就在明星影片公司二厂给摄影师吴印成当摄影助理,但不久明星影片公司二厂却因拍摄《生死同心》、《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进步影片而被迫关闭。失业的徐肖冰只得随吴印成离开上海,受聘于山西太原的西北电影公司。

山西西北电影公司是阎锡山创办的一个文化公司。到太原后,徐肖冰接手的第一个任务是去拍摄有关阎锡山的电影纪录片,当时阎锡山正值大病初愈,坐在轮椅上,只拍了在院子里溜达的几个镜头。后来,吴印成和徐肖冰又参加了电影《塞外风云》的拍摄,但拍到一半,卢沟桥响起了枪声,电影的拍摄被迫中止。徐肖冰按捺不住自己的爱国激情,只身上前线去拍摄抗日纪录片。在前线,徐肖冰见识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风采,也深深地为八路军的抗日热情所感动! “我要参加八路军”成了年轻的徐肖冰内心的一种强烈呼唤。

回到太原,徐肖冰找到八路军驻太原办事处,向办事处秘书赵品三同志倾诉了自己的心愿。赵品三让他耐心等待。但左等右等,一直没有见通知来,徐肖冰从好再次往八路年办事处跑,恰好那天周恩来同志住办事处,于是赵品三对徐肖冰说:“你的情况我已经向周恩来副主席汇报了。今大你来得正好,周副主席要见你。”

周恩来握着徐肖冰的于说:“欢迎你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需要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人。至丁拍电影嘛,现在我们条件还不具备,我知道电影的作用很大,我们党可以先花点钱搞一个电影队,以后可以逐步扩大我们的电影队伍!”周恩来亲切的态度和对电影事业的高瞻远瞩,让年轻的徐肖冰信心倍增。此时与周恩来的握手,改变了一个年轻人以后的命运,将徐肖冰的人生之路引向光荣和光明。

1937年9月,初秋的阳光洒任山两太原这个古城的每个角落,徐肖冰带着一分激动,带着吴印成送给他的照相机和从西北电影公司借来的摄影机、胶片,来到八路军太原办事处,成为八路军的一员!

P2-12

序言

大象人物聚焦书系

这是一套突出历史照片和图片资料的人物聚焦书系。

都说眼下属于图像时代。此话颇有道理。且不说电视、电影、光盘等主导着文化消费和阅读走向,单单老照片、老漫画、老插图等历史陈迹的异军突起,便足以表明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文字里感受生活、感受历史,他们越来越愿意从历史图片中阅读人物、阅读历史。的确,一个个生活场景,一张张肖像,乃至一页页手稿,往往能蕴含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更为特别的内容,因而也更能吸引读者的兴趣,诱发读者的想像。

这些年来,每次出国访问,总要买上一些图书。在它们中间,我特别喜欢文字简练、图片丰富并且两者相得益彰的人物图书,如《凡高兄弟》、“弗吉丽亚‘伍尔芙》等。这些图书,在结构、编排、开本诸方面,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受到这些图书的启发,我产生了编辑一套人物画传类型的丛书的想法。非常幸运的是,我的这一想法,得到大象出版社诸位朋友的热情支持,这便是“大象人物聚焦书系”的由来。

说“聚焦”而非“传记”,是因为严格地讲,书系中的作品并不是完全按照传记的方式来写人物,而是尽量以人物一生为背景,来扫描、来透视作者最感兴趣也最能凸现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某片断几年前在“沧桑看云系列”中,我曾采用过这种写法。这样的文字假如能与历史照片、图片找到合适的形式结合起来,当然也就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画传。同时,在正文之外,本书系还特意以“补白”方式选摘传主的自述、他人的评点等文字。图片的说明也改变通常的模式,尽量使之较为活泼,更具内涵。我想,这样的编排,能够使一个人物的一生,在较小的篇幅中多层次、多侧面、更生动地呈现出来。

任何形式的聚焦,都是为了凸现历史场景中不同人物的生存状态。审视他们,实际上也就是在审视现实中的知识分子本身。这便是我对这套描述历史人物的书系情有独钟、乐此不疲的原因。

2000年、2001年两年里,我先后完成了对巴金、梁思成、丁聪等十位人物图书的出版。我很高兴这一图文并茂的形式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行家的好评,为此,自2O02年起,我将广邀新的作者加盟,“书系”不再仅限于我个人的创作,而是由更多的作者来描述更多的人物。我的设想是,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该书系能够以它特有的形式,构成百年中国历史人物的斑斓长卷。

愿这一设想早日成为现实。

20O1年12月25日,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侯波与徐肖冰(瞬间与永恒)/大象人物聚焦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钟桂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748509
开本 16开
页数 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
丛书名
印张 6.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1
181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