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还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叙述了一个经过十年寒窗从乡村进入城市的青年,为了偿还情感上的债务,被迫自谋职业;一个美丽聪慧的姑娘,为偿还欠债,自毁爱情,嫁给了债主的儿子……痛苦和绝望,煎熬和迷惘,折磨着一对有情人……

静观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感悟一条人人都无法逾越的铁的法则。

内容推荐

一个经过十年寒窗从乡村进入城市的青年,为了偿还情感上的债务,被迫自谋职业;一个美丽聪慧的姑娘,为偿还欠债,自毁爱情,嫁给了债主的儿子……痛苦和绝望,煎熬和迷惘,折磨着一对有情人……本书真实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二十世纪末陕北黄土高原城乡之间、贫富之间、新观念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读之令人深思。

试读章节

一九九六年秋。

时令已接近中秋,生长在黄土地上的谷子、玉米、高粱、糜子等庄稼逐渐开始成熟。秋风清爽,秋阳明丽,秋实喜人。在这令人欢欣的季节里,李勇——在地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这棵大树上成熟了的果子,坠落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他被分配到了李家坪乡。

他是有史以来县教育局分配给李家坪乡的第一位大学生。也是乡上教师中惟一从正规院校毕业的专科生。不用说,他进东风中学(乡办中学)是理所当然的,教师们都这样认为。李勇也这样想。

可是,出乎意料之外,开学的时候,李勇被分配到了一个叫张家湾村的小学里。

李家坪乡距县城二十华里,一条横贯东西的国道从这里经过。从乡政府所在地到西面的张家湾要翻两座大山,交通困难。这是一个许多民办教师都不想去的地方。

对于这个分配结果,李勇感到莫名其妙。乡办中学不是缺少合格的教师吗?难道专科生的水平连高中生、中专生、中师函授生的水平都不如吗?他感到有些茫然。

现实是:目前全县教育界师资布局严重失衡,百分之九十的优秀教师集中在县城。不仅如此,留在各乡镇的教师中还有一部分人继续想尽一切办法准备往县城调。县城成了他们心中的圣地。为了缓解乡镇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教育局把每年新接受的大中专生全部分配到了基层乡镇。但是,半年或一年后,其中的大部分通过各种渠道陆续调进了县城或调到了其他单位。基层乡镇的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乡村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和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家庭,千方百计把孩子转到县城上学。有些乡村家庭,丢弃土地,进城租赁简陋的住房,靠揽工、摆摊、蹬三轮车来维持生活,供养孩子上学。乡下人,从古到今总是要比城里入活得艰难。难怪人们削尖脑袋往城里钻!

李家坪乡自然也不例外。教育局考虑到这里乡办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就将李勇分配到了这里。但乡上掌握权力的人们,随心所欲地把他分配到了一所小学里。

尽管如此,李勇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他没有当官的亲戚,也不想提着东西去乞求教育专干或主管乡长,这是他的弱项!他只是怀着极其难受的心情,带着简单的行装,来到了张家湾小学。

学校的其他老师都是本村或邻村人。晚上,只有李勇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校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放学以后自己做饭吃。晨听书声,夜伴孤灯,工作认真踏实!他毕竟是一个诚实的人!

当然,他的心情是郁闷的。他在心里告诫自己:你已经是一个小学教师了,你必须承认这个现实。

不知不觉,七天过去了。

第八天,他突然收到了一封信:

李老师:

经我和你校校长协商,并经乡教育专干丁伟同意,决定借调你到东风中学任教。事先没有和你商量,我想你是不会拒绝的。请你接到信后,马上来我校报到,我们热切地等待着你。

东风中学校长:芦至诚  李勇阴沉的心情一下子云开雾散,阳光灿烂。他为之而振奋,走吧!芦至诚,他不认识。但他既然敢这样做,就证明他是一个讲公道、爱事业的人。

李勇去找校长。小学校长对他说:“芦校长在咱们乡可是德高望重!他向我开口借人,我不敢不借。再说,你离开这里,也是好事。我就不说假话了。路上多加小心!”

第二天早上,李勇就用自行车载着简单的行李,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出发了。一路上翻山越岭,风尘仆仆。下午三点,他来到距县城二十里之遥的东风中学。

东风中学,一听这个名字,你就会猜想到她是乘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东风诞生的,至今已有二十五个年头。铁锈斑斑的大门上空,高悬着四个漆皮剥落的大字,仿佛正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她所经历的风雨沧桑。

当李勇走进大门的时候,一种意想不到的热烈而繁忙的气氛迎面扑来:在门窗破烂的窑洞旁边,一位木匠师傅正在用力刨一段木头,黄豆般大小的汗珠正从他的额头上滚落下来。一朵朵雪白的刨花从刨子中飞出来,落在地上的“花丛”中。校园里。刚刚装好篮板的篮球架躺在地上,好像要努力爬起来似的;白生生的篮板上,用墨汁画上了一个方框,十分醒目。校园的围墙边,几个老师正带领学生修补残破不堪的围墙。在一个大豁口跟前,一位高身材的老师一边砌石头,一边高声喊道:“再来一块石头!”

李勇支好车子,问木匠道:“师傅,你知道芦校长在哪个办公室?”

木匠停下手中的刨子,抬头看了李勇一眼,扭过头喊道:“芦校长,有人寻你!”

李勇也跟着转过头,看见墙边那个高个子老师丢下手里的泥铲,转身朝这里走来。

李勇乘机打量着他,只见他刚理过发,其他部位都理得很短,惟独头顶上留着较长的头发,形成一个圆盖。在头顶偏左处,分了一条缝,头发向两边分开。这显然是业余理发师的杰作。和现在时兴的发型比起来,显得不伦不类。他的上身穿一件蓝色的中山服,领扣扣得紧紧的;下身穿一条黑条绒裤子,裤管很短;脚上穿一双黑布鞋,显得很笨拙。衣服上到处是泥点子。走到跟前,李勇才发现他脸色黑黄,身体很瘦。

“李老师,真没想到你来得这么快!我代表全校师生欢迎你!”

芦至诚说着,满是泥浆的手紧紧地攥住了李勇的手,手掌的粗糙和坚硬几乎使他受不了。他不由得瞥了一眼他的手,只见手指又粗又短,手上布满裂纹,看起来很脏。

“谢谢你,芦校长!”

“来,你回来。”芦至诚放开手,走进旁边窑里。李勇跟着走进去。芦至诚拉开抽屉拿出一摞课本和教案本,说:“教导主任请了假。我们事先商量了一下,决定让你担任初三班主任,兼带初三班的语文、数学,初二班的物理,初一班的历史。担子是有点重,你看怎样?”

还能说什么呢?士为知己者死!李勇接过课本和教案本:“芦校长,你就放心吧!”

“那好,咱们下午再谈。今天的劳动你就不要参加了。”芦至诚眼睛里露出了满意的神情:“你的办公室就在二斋第一个窑洞,我已让刘老师给你去收拾。你把铺盖拿上去安顿一下,然后就抽空备课,明天早上准时上课。”

芦至诚说完,又去垒墙了。

李勇把铺盖卷卸下来扛在肩上,从大门旁边的一条斜坡上爬上去,一排窑洞展现在眼前。第一眼窑的门开着,新糊的窗纸格外显眼。

这大概就是我的办公室!李勇走进门去,只见脚地扫得干干净净,窑掌的炕壁上整齐地糊了一圈旧报纸,一个姑娘正蹲在跟前往上贴一些旧挂历上的彩色画页,听见脚步声,她回过头来。

“你是李老师吧?”

“我就是李勇。”李勇说着,把铺盖卷和课本教案本放在炕上。

“刘老师,你歇一会,让我来。”

“你路上累了,你歇一会吧。”她说着,又转过头去,一边继续往上贴画页,一边问:

“你今年刚毕业?”

“嗯。”李勇在窗前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下来。

“什么学校?”

“地区师专。”

“学的什么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你呢?”李勇反问道。P3-P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还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康世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50788
开本 32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