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残照记(1840-2000年中国人最后的非常话语)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截取了1840-2000年中国名人最后的非常话语,来总结他的一生——以慈禧、道光为代表的帝王执政、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同治重臣,以段棋瑞、冯国璋为代表的北洋枭雄,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锋等——并透过这个人在历史大背景中的多舛命运,来反映历史变幻莫测的玄机。

内容推荐

临死前,他们说——【李鸿章】我做了一辈子的裱糊匠;【黎元洪】革命为了迫不得已之事;【鲁迅】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人之将死,其言必善,此一语可以定乾坤。本书截取百年来中国近代名人临死前的非常话语,来总结他的一生——以慈禧、道光为代表的帝王执政、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同治重臣,以段棋瑞、冯国璋为代表的北洋枭雄,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锋,以吴■、陈寅恪为代表的传统文人等——并透过这个人在历史大背景中的多舛命运,来反映历史变幻莫测的玄机。从他们最后的非常话语中,可以见出近代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目录

政事第一

革命第二

儒林第三

文苑第四

英风第五

武运第六

神伤第七

廉耻第八

试读章节

◇黄宾虹——二月杏花八月桂

在现代美术界有“北齐南黄”之说。北齐指的就是一代大师齐白石,南黄指的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和绘画理论家黄宾虹。黄宾虹的山水画以浑厚的笔墨层次,表达他对山水自然丰富的视觉映象和内心感受,并达到蕴含力量而不粗疏、高雅文气而不纤柔的境地,具有浑厚华滋的个人特色。

黄宾虹,早年为贡生,酷画,任小官吏。后弃官参加反清活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以康有为为首的在京会试举子一千三百人“公车上书”。黄宾虹在家服丧期间听到这一消息,激动地致信康、梁,赞同他们的变法主张。这一年夏天,变法维新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谭嗣同,因事经贵池赴上海,黄宾虹知道后,特赶赴贵池与他会面。后来,黄宾虹回忆谭嗣同时常说,谭嗣同是豪侠之士,维新爱国,可敬可佩。1898年冬,黄宾虹得知谭嗣同是年9月已被那拉氏杀害时,放声大哭,愤然写下了“千年蒿里颂,不愧道中人”的挽诗。

在西子湖畔的栖霞岭,黄宾虹有了一个自己的庭园,并亲手种了两株青桐。他可以在岚翠掩映的寓斋几案间,怡然自得读书作画了。他可以邀请邻家的老农来坐坐,谈谈农事和地方上的事情了。他可以在春日的暖光里与小孙孙玩螳螂,开心得笑出声来了。依他的阅历,完全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地“闭门造车”了,但他仍不时到栖霞岭的丛林中走走,钩取一二盛景,孤山、玉泉、灵隐、天竺也是他常去的地方。“爱好溪山为写真,泼将水墨见精神;兴来鹿木亭中坐,着意西湖万柳春。”在杭州的日子,或许是他人生最舒畅适意的一段。一个新的飞跃在即。

从八十九岁的秋天直到九十岁的夏天,黄宾虹因患白内障双目视力急剧下降,读书和写作只有借助于放大镜,然而就在这段半失明的时间里,画家的艺术和思想奇迹般的臻于化境。一首七言长诗《画学篇》,高度概括了他的绘画思想和艺术史观,在“目生内障,字近涂鸦”的情况下,亲手抄送好友以共勉。黄宾虹此时的画,已不再是用手画,而是用心在画。在目力不济的昏暗中,以他八十年书法的用笔基础,挥写着他的澄明的心境,于无法中有法,乱而不乱,不齐之齐,不似之似,笔墨达于出神入化的境地。这一时期的作品,更趋抽象,更加黑重。经过一生不间断的努力,黄宾虹终于找到了一种黑厚浓重的风格面貌,实现了自己“浑厚华滋”的审美理想,成为近代山水画的一代大师。

在生命最后的几年中,他预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在目力非常不济的情况下,仍摸索作画,日不间断。九十岁时,黄宾虹割除了白内障,双目复明,兴奋之余,作画更多。即便在他九十二岁病重,再不能握笔的时候,他还用手指在被子上点点画画,说是在画山水、画梅花。弥留之际,他吟出“呸!何物羡人,二月杏花八月桂;呸!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大师最后偈语也如弘一法师“悲欣交集”一般,令人怅惘。

◇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解放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天妒英才,缠绵病榻十五年,1954年底,林徽因最后一次住进了医院,随后,梁思成也因病住进医院,病室就在林徽因的隔壁,因此,他会每日前去探望爱妻。3月31日,林徽因已处于弥留之际,梁思成来到妻子病床前,放声痛哭:“受罪呀,徽,受罪呀,你真受罪呀!”夜深,林徽因对护士说:“我想再见见思成,有话对他说。”护士说,太晚了,明天吧。4月1日凌晨,这位集才气、美质、傲岸性格,也集热爱与事业于一体的绝代佳人,未及说出心中最后的话,即离开人世。

李健吾曾说:“林徽因的聪明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绝顶聪明,又是一副赤热的心肠,口快,性子直,好强,几乎妇女全把她当作仇敌。”著名哲学家金岳霖一直恋着林徽因,以至终生未娶。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林徽因既逝,金岳霖挽之日:“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来自林徽因一首诗中的名句:“你是人间四月天。”

◇郑振铎——这次是真的走了

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他出生于贫苦的家庭,1917年,靠亲友帮助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读书,毕业后曾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1920年11月,和茅盾、叶圣陶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刊》。1922年接替沈雁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积极倡导写实主义文学和为人生的血泪文学。他撰写的八十万字的巨著《文学大纲》,可以说是第一部真正的世界文学通史。郑振铎在三十年代出版的70万字的巨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是解放前国内篇幅最多、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学史专著。同时出版的《中国俗文学史》也是我国第一本民间文学史,而且迄今尚无可以替代之书。

解放后,郑振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1958年10月17日,郑振铎率领我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阿富汗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临行前,他向母亲告别:“妈,我走了。”又和妻子说了声:“我走了。”到了机场,因雾大无法起飞,于是返回家中待命。午后,通知说可以起飞,临行前他又对母亲和妻子说:“这次,我是真的走了!”在飞往莫斯科的途中,郑振铎所乘坐的图107不幸失事,机毁人亡。

P108-1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残照记(1840-2000年中国人最后的非常话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西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053127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45
15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