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创作过程中人生思考、心路历程、生活态度做的一小结,是对深爱着的这个民族及故园的世事纷纭和人生百态的感受、感悟、认识与理解。全书分为小说、散文、附录、后记四部分,具体内容主要有:哥哥的笛声、山情、京都宝刹雍和宫、那弯曲的磨坎坡、漫话藏族祝酒诵词、话说阿坝藏族风情等。该书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展现了东部藏区美丽的风光与藏族人民的风俗。
图书 | 山情(达尔基小说散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创作过程中人生思考、心路历程、生活态度做的一小结,是对深爱着的这个民族及故园的世事纷纭和人生百态的感受、感悟、认识与理解。全书分为小说、散文、附录、后记四部分,具体内容主要有:哥哥的笛声、山情、京都宝刹雍和宫、那弯曲的磨坎坡、漫话藏族祝酒诵词、话说阿坝藏族风情等。该书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展现了东部藏区美丽的风光与藏族人民的风俗。 内容推荐 阅读藏族散文家达尔基先生的作品是一种情趣的享受、灵魂的净化,也是胸臆的拓展,更是一种人文知识的充实。翻开清新扑鼻的卷页,遨游朴实无华的字行,犹如喝进去一龙碗新酿的青稞酒,清香中透溢浓情,自然中又燃烧烈焰。这是一幅浓抹淡妆、天公作美、倾心奉献的东部藏区山水画。这是一卷千姿百态、色彩斑谰、韵味十足的东部藏区风俗图。 目录 小说 哥哥的笛声 拜活佛 山情 祈祷 心曲 阿姨姆 田间絮语 虔诚 阿古多旦 信与不信的 散文 京都宝刹雍和宫 黑水芦花拾零 留在心上的倩影 深秋时节到五台 阳光下充满爱 毛儿盖拾零 那弯曲的磨坎坡 悠悠寒窗情 松潘藏族花灯 悠悠桑梓情皆在诗中流 漫话藏族祝酒诵词 概说大渡河 夹金山上放“龙达” 随班禅大师阿坝行 附录 着力写出生活的深沉意蕴 《捎去的情歌》前言 读叙事诗集《捎去的情歌》 话说阿坝藏族风情 一部经世致用的地情书 沃土奇葩 后记 试读章节 省政协的尼玛甲磋要回乡探亲。消息传来,把茸巴爷爷乐坏了。 他,突然忙碌起来:买哈达,取存款,又跌跌撞撞地来到公社红星小学,找到那扎着两根辫子,从师范学校毕业回来教书的珠么蹉老师,提出要孙儿退学回家的要求。珠么蹉老师惊诧地劝他不要误了孙儿的学业。可是茸巴爷爷却得意地一笑说:“我的孙儿要拜活佛。这次要来真活佛,我要把孙儿交给他。”说完,便强拖硬拉地把孙儿带走了。而珠么磋老师,却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天,是尼玛甲磋活佛接受故乡老少膜拜的日子。天空碧蓝碧蓝的,广阔的草原飘溢着甜甜的鲜奶味和嫩草野花的馨香。东方微微发白时,牧民们已骑上高头大马,高声吆喝着,把雪白的羊群和肥滚滚的牛马从圈里放出来,赶进绿色的草原。接着,他们又慌忙回家,穿起节日的盛装,怀揣洁白的哈达和用布精心包扎好的厚厚一叠钞票,朝县城涌去,去朝拜据说能消灾灭祸,给人吉祥幸福的真身活佛尼玛甲磋。 茸巴爷爷左手牵着把头剃得光光的小孙儿,右手摇着小巧玲珑的转经筒,怀揣着哈达和才从存折里取出准备上贡给活佛的五百元钱,颤悠悠地跟随在熙攘的人群中。“真有幸,快要离开人世了,还能朝拜指引通往天堂之路的活佛。”他乐悠悠地想。那古铜色的脸,笑得皱纹也平了。天空晴朗、高远。茸巴爷爷用手理了理宽大的藏袍衣角,飘然中喃喃地念起了六字真言。“是啊,现在已不同往昔,念几句真经,也不须胆战心惊了。民族政策已放宽,宗教信仰有了自由。”他得意地想着,情不自禁地拍着孙儿的光头说:“小宝贝儿,从今天起,你就会成为活佛收纳的小和尚了。以后,你要为自己立佛成仙努力呵。”那小孙儿仰起脸看着爷爷,眼中充满了不解的神情。 县招待所前的广场上,挤满了来朝拜活佛的牧民。房檐下的台阶上,尼玛甲磋活佛身裹红袈裟,慈祥地坐在一架竹藤椅上。他眯细着眼,看着来朝拜他的,诚惶诚恐地向他献哈达、虔诚地磕长头的牧民们。为了了却人们的愿望,他用右手手心在向他伸来的头顶上,轻轻地抚摸着,抚摸着…… 茸巴爷爷一边往人群中挤,一边想:“如果活佛收了我的孙儿,在他的培植下,能成仙立佛,那该多好呵!”由于兴奋,他竟不挤了,怡然自得地合上眼睛,想入非非。他来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高山峻岭,江河翻滚,宽广荒凉的旷野。他孤身一人地流浪着,辨不清方向。忽然,他看见了已变成活佛的孙儿,正双手合十,坐在华丽的莲花佛座上,为他指引着进入天堂的道路。接着,尼玛甲磋活佛也出现在他面前,右袖一扬,他那上贡给活佛的五百元钞票便金灿灿的在他面前铺了一条直达天堂的大道。他刚要踏上那金光大道,一声“爷爷”的喊叫声使他从幻觉中醒来,这是孙儿在叫他。他睁开眼一看,珠么磋老师带着沉重、忧伤的面容站在面前。茸巴爷爷冷淡地向她点点头,用一种得意和嘲讽的神态笑笑,牵着孙儿飘然走了,向人群里挤去。 来到尼玛甲磋活佛面前,茸巴爷爷便双膝落地,两眼盯着地面,高举双手把那洁白的哈达献上去。接着,又从怀里掏出那一叠五百元的钞票,又举起双手献上去。但是活佛右手轻轻扬了一下,回绝了。活佛不收,是不能勉强的,这是规矩。然而,这却使茸巴爷爷大为失望。不,非常伤心。但他还是跟着那些拼命向活佛磕着长头的牧民们,磕起头来,非常虔诚。 尼玛甲磋活佛从茸巴爷爷的背上看过去,忽见在他右边几米远的地方,站着一位穿着干干净净藏袍的圓脸短辫的年轻藏族姑娘。她那红润的脸上带着忧伤,痛苦地望着那一片直起身,又弯下去的人群,并不时向他投来愤恨的目光。活佛转向旁边的侍从:“她是谁?”侍从说:“是公社小学的珠么磋老师,一个藏、汉文教学工作成绩显著的先进教师。”活佛点了点头,眼睛眯得更小了。 茸巴爷爷磕完头,又按着孙儿的头向尼玛甲磋活佛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他来到活佛面前,虔诚地说道:“慈悲、万能的活佛啊!请您收下我这孙儿吧,万望得到您的保佑。”他把小孙儿推到活佛面前。活佛站了起来,和蔼地牵起茸巴爷爷推过来的孙儿的小手,喃喃地说: “好,好!我收下,我收下。”然后,他牵着那个小孙儿走到珠么磋老师面前。尼玛甲磋活佛很有礼貌地合掌向珠么磋老师致了意,又从怀里摸出一条洁白的哈达:“老师,辛苦啦!请收下我的心意吧!”当珠么磋老师激动地把活佛递过来的哈达收下时,他笑了。接着,他又和蔼地把茸巴爷爷的小孙儿推到珠么磋老师身边,说:“还有这个小孩。老师,只有您们党派来的教师,才能给草原的新一代插上高飞的翅膀。”珠么磋老师一时不知所措,呆了一下,而后诚恳地向尼玛甲磋活佛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便牵过小孩。她俯下身,亲切地吻了一下小孩的脸蛋,转身拉着孩子向人群外走去。 茸巴爷爷木然地望着活佛所做的一切,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许久,他才眨眨眼睛,向珠么磋老师望去,自言自语地说:“怎么,难道那黄毛丫头老师也成了法力无边的活佛么?……”(P6-9) 后记 我曾经颤巍巍地敲响过文学这个神圣而缤纷的殿堂之门,她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并抚慰了我这个孤寂的灵魂。 可如今,我时常感到,那稍纵即逝的艺术之美和激动不已的创造灵感,似乎与我渐行渐远。在惆怅之余,我又不甘心如此轻易放弃。于是我甘冒世人和时间的严厉惩治,怀着惶恐之心,将十余年来发表在各地的小说、散文数十篇,视拙作为珍品,结集成册,取名《山情》,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山情》不仅是对我自己创作过程中人生思考、心路历程、生活态度作一小结,更为重要的是对我深爱着的这个民族及故园的世事纷纭和人生百态,按照自己的心理感受与感悟、认识与理解。我试图在作品中揭示社会生活多方面的矛盾冲突,表现传统愚昧的观念与发展变革的艰难碰撞,反映新旧文明冲突的尖锐交锋,探究藏民族厚重历史与现实心理的观照,探索其独特心理性格与漫漫人生真谛,展现社会变革、发展进程的艰难曲折与种种矛盾,以及故园山光水色的奇秀壮美……然而,是否真的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和如此的效果,还得请诸位读者来评点。 该书得以面世,全靠四川大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楼晓老师、成都宁强印务有限责任公司的李静秀和但国强二位好友的帮助与关照,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达尔基 2006年5月5日于马尔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山情(达尔基小说散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达尔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43643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9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03 |
宽 | 138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