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路在自己脚下--我的英国MBA求学经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介绍英国MBA教育实际情况的读物,同时也是一部励志图书。书中记载了作者在一年求学经历中不畏困难、勇于拼搏、不断提升自我的诸多事例,读来让人精神振奋,深受启发。在书中不仅能感受到攻读MBA过程的艰辛,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它的乐趣。“一切都要靠自己,成功之路就在自己的脚下”——这便是作者想要真正告诉我们的。

内容推荐

作者以生动的笔触讲述了在英国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攻读MBA的真实经历。全书以时间为序,先后记述了从初期适应生活、承受巨大学习压力,其后逐渐适应、渐入佳境,直至最后信心百倍完成学业的过程。虽然本书是描述的是作者在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一年多的留学经历,但是同时它也是一部励志图书。

目录

前言

1 初到英伦——克兰菲尔德第一印象

2 正式课程的准备——Pre-MBA课程

3 新生适应周Orientation Week

 挥洒豪情——群雄初聚首

 菜鸟入门——前人的经验介绍

 克兰菲尔德的特色——我的第一个学习小组

 匪夷所思的表演——令人瞠目的班干部竞选

 鸡立鹤群的感觉——Orientation Week的感受

4 痛苦中前行——水深火热的第一学期

 走向深渊——MBA课程的第一周

 虎口拔牙——成立羽毛球协会

 不仅仅是紧张——第一学期的生活

 狼终于来了——我的第一个WAC报告

 真诚的帮助——一位特殊的英国朋友

 忙里偷闲——湿漉漉的剑桥之行

 见仁见智——看待不同媒体的MBA排名

 在绝望中生存——我的第二次WAC

 一山难容二虎——学习小组的分裂

 “审判日”的来临——迎接期末考试

 往事可堪回首——我的第一学期

 鹰隼试翼——第一学期的感受

 宝贵的喘息——圣诞节假期

 跨越国界的友谊一记两位外国同学

5 前途路漫漫——在低谷中坚持的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的开始——痛苦在加剧

 各国同学的大联欢——国际周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英国过春节

 与伦敦商学院的较量——Sports Day

 情人节里的WAC——低谷中的徘徊

 人力资源课的presentation——位特立独行的女同学

 最具挑战性的考试——记者招待会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谈谈我的军官同学

 难得的放松——最后的WAC Party

 焦头烂额——最难的一次书面考试

 痛并快乐着——第二学期的收获

 形形色色——我在克兰菲尔德的邻居们

 还愿之旅——假期旅行

6 春光无限好——渐入佳境的第三学期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制定团队创业计划

 更多的自主权——不一样的课程安排

 万象更新——克兰菲尔德的春天

 与外国人正面交锋——中国学生表现最活跃的选修课

 爱无国界——老外喜欢上了中国女孩

 皇帝女儿也愁嫁——深受就业市场影响的校园招聘

 学习绅士运动——参加板球队远征剑桥牛津

 在阿尔伯特歌剧院——那就是玛格丽特·撒切尔!

 创业者不问出处——企业家们的故事

 MBA课程的咨询实践——Business Check-up

 不虚此行的“假戏真做”——Mock Interview

 最重要的体育赛事——MBA世界杯足球赛

7 曙光在前头——信心百倍的第四学期

 克兰菲尔德的夏天——幸福生活刚刚开始

 中为洋用——教外国人学中文

 充满乐趣的咨询项目——Click to kick

 始终不变的内容——依旧让人筋疲力尽的学习

 校园里的新面孔——MBA课程的交换学生

 客串摄影师——为铁人三项赛拍照

 面试中国教授——感受中外商学院的一些重大差异

 欧洲MBA的体育盛会——MBA帆船比赛

 一鸣惊人——在板球比赛中的锋芒毕露

 灵光一现——最精彩的一次课堂发言

 哦,永远的尼斯湖怪——苏格兰之行

8 功成行满成正果——课程的结束

 Lift Off——MBA课程的最后一堂课

 永远不变的主题——MBA家庭和爱情

 峥嵘岁月再回首——我的收获

9 西行归来——在国内的求职和发展

 回国后的重新适应——选择北京

 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谈在国内的求职经验

后记

试读章节

2002年夏季的一天,告别了家人和朋友,我终于踏上了前往英国的联程航班,心情既有些紧张也有些兴奋。在香港转机后,航班一直在黑夜中飞行,飞机在清晨四点多到达伦敦希斯罗机场。此前,我和学校联系了接机事宜,但飞机竟然比航空公司原先告诉我的时间提早了近一个小时到达。没办法,只好等。我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地推着行李车在机场游荡了几十分钟。大约五点三十分,就在我和学校约定接机的时点,我看到一位中年人拿着我的姓名牌出现在机场的出口,便主动上前与他攀谈,果然他就是克兰菲尔德大学派来接我的司机。英国人准时的习惯果然名不虛传。当这位司机把汽车停在我面前时。我有点吃惊,那是一辆奔驰320,克兰菲尔德竟然派了一辆高级轿车来接我。后来我从一些同学那里了解到,接机时有的人乘坐的是Jaguar(美洲虎),有的人乘坐BMW(宝马),反正无一例外都算是高级轿车。克兰菲尔德对MBA学生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上车后,初到英伦的兴奋让我毫无倦意,就和司机开始闲聊。很快,我发现司机有时听不清楚我的英语,要我重复一遍。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这就是我语言问题的开始。克兰菲尔德大学在伦敦西北约七十五公里处一个被农田和牧场环抱的地方。到了目的地,时间是周六的清晨六点半,整个校园还沉浸在夏末秋初的甜美酣睡中,四处见不到一个人影。司机把我送到学校保卫处的值班室,值班室的人又开车把我送到新生接待处。由于太早,我只得一个人无聊地坐在新生接待处,随便翻了翻报纸,等了一会儿还是不见任何人出现,饥饿感和睡意开始袭来。就在我快要睡着的当口,有人给我送来了饼干和热红茶,让我有些感动。好不容易熬到八点半,接待处终于有人上班了。一位女士向我表示了歉意,她告诉我今天不仅是周末而且还是公共假日,所以没有人在接待处值班。填好几份表格后,保卫处值班室的人送我到早就预定好的学生宿舍。打开房门一看,房间的面积出乎我的预料,大约有十五平方米的使用面积,比我想象中的大了许多,而且设施齐全。

收拾好宿舍,我四处走动了一下。我住的这一层共有七个房间,一个公用厨房、两个浴室和两个洗手间,厨房里各类设施齐全,而且面积较大。不久,我联系上了一位上一学年的学兄,他开车带我去附近的TESCO超市买了一些食品。在超市里,我发现英国大多数食品的价格都是国内同类商品的五倍左右,尤其是我喜爱的新鲜蔬菜的价格甚至十倍于国内——一根新鲜的黄瓜要80便士,差不多是人民币12元,只有那些用饲料喂养的禽蛋肉类价格大约比国内贵一倍多,属于价格差异最小的商品。但凡第一次在国外购物,总会不自觉地把国外商品与国内同类商品进行价格对比,对于像我这样的自费留学人员来说,这种对比往往让人感觉痛心疾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英国的超市购物,虽然商品的价格比国内贵很多,品质却让人绝对放心,不会有假货或过期的商品。随着购物次数的增加,我很快就不再把英国的价格折算成人民币,因为这么做完全是自寻烦恼,没有任何意义。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仅发现英国有两样东西比中国便宜。一是二手车,在英国,只要几百英镑就可以买到一辆性能良好的二手车,但也有人运气不好,花上千英镑买的车没用多久就坏了;二是高尔夫球,在中国被标榜为贵族运动的高尔夫球,在英国只是一项平民运动,大多数人都玩得起,而且高尔夫球装备的价格也比中国低得多。P1-3

序言

从英国回来已经有一年多了,这一年多来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把我在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的经历写出来。正好利用2005年上半年王作项目的空闲时间,我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自从我读完了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的MBA课程后,我有时会问自己,为此付出的经济和精神上的代价是否值得?经济上的投资是巨大的,学费和书本的花销外加生活费用,一年的课程总开支超过四十万元人民币。在学习期间,基本没有收入却开销巨大的生活,意味着MBA学生在毕业后将面临沉重的负担。在这一点上,我和那一年一百多个学生中的多数境遇相似,也和校友中很多人毕业时的情况没有太大区别。

钱可以由时间来补偿,但精神和社会上的投资却不能被忽视。我的女友一一后来成为我妻子的芳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饱受相思之苦,由于学业极其繁重,我对于思念的感觉反而没有她那么强烈。我们主要是每个周末通过Yahoo Messenger聊天两个小时,电话也打得不多,因为我没有时间。记得自己曾答应她。尽量抽出时间和她联系,但我仍没有全部实现自己的诺言,因为学习量实在是太大,每晚要学习六个小时或更长,周末还要准备下一周的学习,一年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这样紧张繁忙。

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人想去国外名校攻读MBA,我有时会警告那些想去读MBA的人——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投资,不管是金钱上还是精神上。然而,他们中的所有人几乎都对我的警告置若罔闻,就像出国前在互联网上与那些MBA毕业生聊天时我自己的反应一样。“不会那么糟糕的。”每一个决心攻读MBA的人都会这么说。但可能就是那么糟糕,或者更糟。

我走上MBA之路的理由并不复杂。出国前从事了五年多的金融工作,那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感到自己在那家金融企业的前途有限。而且,我深刻感受到,如果要在职业生涯中有进一步的发展,自己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提高,而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的公司不可能提供我所需要的系统性职业培训。在充分认识了自己的需求和不足后,我决心去攻读MBA学位。去哪里学MBA呢?我基本没有考虑国内的商学院,主要是我感觉国内MBA教育的内容与实践脱节较大,而且入学门槛中的一些考试要求,在我个人看来有些不可理解。于是,我把眼光投向了海外,希望海外深造的经历能提升自己职业发展的潜力,我的这种想法在出国攻读M.BA的人群中,应该比较有代表性。当下定决心选择国外名校后,我开始了认真的准备。首先考GMAT,然后是TOEFL,接着是选择商学院、写申请文章、面试……整个过程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精力,当然还有金钱——每所商学院的MBA申请费平均都要200美元,后来我才发现这个选择其实是一条不归路,只有一直走下去。和很多人的想法一样,我当时的首选是美国,但突然发生的“9.11”事件打乱了我的计划,我开始把欧洲纳入视野。终于,在2002年的春季,我拿到了四个学校的入学通知,美国和英国的商学院各占一半。其中一家美国商学院排名全美前二十位之内,但极其昂贵的费用让人望而生畏(两年课程的总开支不少于八十万人民币,或者更高),虽然可以贷款上学,但外国MBA毕业生在美国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我一毕业就会成为一个不小的“负翁”。最后,从各种国外媒体和网络沦坛上获得的信息,让我决心选择欧洲。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一流商学院虽然同样费用高昂,但学制相对较短,因此实际开支和机会成本都相对较低。恰好我的一位朋友毕业于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名牌商学院,鉴于他的介绍以及克兰菲尔德对我有问必答的友好态度,我最终选择了去克兰菲尔德攻读MBA学位。

我在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的MBA学习是一次可怕的经历,其间充满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挑战和艰苦,但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下面的这些文字,主要就是描述我在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一年多的留学经历。

后记

“海待”的出现不禁让人开始怀疑出国留学的意义,MBA学习究竟能有多大的价值?在我看来,主要还是其本身的目的。只有那些充分了解自己、有着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的人,才能从MBA教育中最大程度地获益。MBA教育比较适合那些对各学科——管理、人文、科学等都有兴趣的人,对那些单纯想去做学问的人来说,选择MBA并不明智。当然,对所有希望攻读高质量MBA课程的人而言,足够的经济实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的MBA到底值不值?我和我的同学们都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尽管代价沉重,但克兰菲尔德MBA的学习改变了我的生活,MBA的经历对我有着重要的意义——MBA经历启动了一种新的思维、学习和探索的方式,我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方式都与以前不同了,这向我提出了挑战,随后又向我工作的企业和共事的同事提出了挑战。只要操作得当,MBA是一项让人终身受益的投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长期的、一生的影响,我们应该以长远的目光来评估MBA教育的价值。MBA经历中真正能够经久不衰的,不是课程中学到的学术性知识和技能,而是MBA课程带给人的种种体验和感悟。因此,我的MBA绝对是物有所值。和我的许多MBA朋友一样,在MBA学习后的工作中我开始享受到一定程度的自治。我时常可以看到很多鲜活的例子,显示出管理教育所带来的直接和长期的价值,不仅是对个人,也包括对企业。管理教育在帮助个人成长的同时,这些人不可避免也会帮助企业成长,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这需要时间来发展,除非企业主动干预这一进程。发展的最佳状态是个人的长期成长以及人和组织价值的同步发展,这才是一种“双赢”的结局。

最后,我想用克兰菲尔德MBA常用的一句话与所有的读者共勉——“Be yourself!Nothing is impossible!”

罗威

2007年5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路在自己脚下--我的英国MBA求学经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28431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8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9.561.8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7: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