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做自己的健康管家/健康新视野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四季如何养生的书,因为中医养生保健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这是一本让一家人都受益的养生大全,拥有此书,便拥有了一位家庭健康顾问。

本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养生专家张国玺教授在这本最新力作中,依据传统养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药物五个方面,告诉你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一套完整的养生方案。

内容推荐

二十四节气衣食住行的保健细节,四季气候条件对人体和情绪的不同影响,五种简单实用的养生手段, 三十余种常见中药的功效解秘,数十种行之有效的运动方法,数百种安全可靠的食疗和药补验方,数千年传统养生理论与现代医学成果的有机结合。

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养生专家张国玺教授在这本最新力作中,依据传统养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药物五个方面,告诉你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一套完整的养生方案。

作者告诉你,健康九成靠自己。只要快乐养生,就能享受健康。只要平时养生保健,疾病就能挡在门外。

目录

洪昭光序

快乐养生事半功倍/001

作者自序

倾听生命节律 自我管理健康/003

总论:健康九成靠自己  >001

 精神养生:要活好,心别小/002

 起居养生:顺应自然最健康/005

 饮食养生:管好自己一张嘴/009

 运动养生:动一动,少病痛/013

 药物养生:科学选药不滥用/016

第一部分 春季养肝重制怒  >021

一、精神养生:内心一片艳阳天/023

二、起居养生:早起晚睡,不忙减衣/026

 春季皮肤巧护理/028

 外出郊游六注意/031

三、饮食养生:顺应天时护肝脏/033

 立春多甜少点酸/034

 雨水健脾忌油腻/035

 惊蛰健体抗病毒/036

 春分提神防“春困”/037

 清明气血要和谐/039

 谷雨怡情养肝脏/040

四、运动养生:活筋动骨复“元气”/042

 伸个懒腰解春困/042

 无汗运动也健身/043

五、药物养生:滋肝补肾强心肺/046

 蜂蜜与王浆:延年益寿抗衰老/046

 丹参:活血化淤清心神/048

 肉苁蓉:“沙漠人参”有奇功/049

 山楂:健胃消食调脂药/050

 女贞子:滋补肝肾明双目/052

 杜仲:补肝益肾强筋骨/053

 山茱萸:滋补肝肾降血糖/056

 枸杞子:益肝明目抗衰老/057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优良药/059

第二部分 夏季养心宣阳气  >061

一、精神养生:“情绪中暑”须小心/063

二、起居养生:晚睡早起防日晒/065

空调仔细洗个“澡”/066

严防室内有污染/067

闭门不出损健康/070

服装透气而散湿/071

选戴帽子有学问/073

盛夏居室巧布置/073

不宜凉水常冲脚/074

鼾声如雷危险大/074

三、饮食养生:盛夏不妨多吃“苦”/076

立夏可多吃水果/077

大暑时节吃些“苦”/077

常吃鸭肉不上火/080

十种人无缘冷饮/081

荔枝食用宜与忌/082

辨别体质吃水果/083

酒后喝杯西瓜汁/085

日常食品可防癌/086

切莫乱喝“保健茶”/087

四、运动养生:适时适量多补水/090

夏练得法可益寿/090

夏季锻炼有讲究/092

“金鱼摆尾”治腰痛/093

五、药物养生:清热消暑防百病/095

 夏至高温防中暑/095

 端午时节艾飘香/098

 巧用香薷治感冒/100

 清凉消暑话薄荷/101

 不能盲目饮“花茶”/102

 香菇:抗癌食物最美味/104

 何首乌:善补肝肾益精血/105

 冬虫夏草:补肺益肾名贵药/107

 淫羊藿:滋补肾阳强筋骨/108

 黑芝麻:滋润强壮抗衰老/109

 茯苓:健脾益胃安心神/111

 大蒜:药食两用健脾胃/112

 茶叶:醒脑清神防血栓/113

六、长夏养生防“暑湿”/115

第三部分 秋季养肺防秋爆

一、精神养生:乐观豁达解秋愁/121

二、起居养生:充分睡眠防秋燥/124

 秋季养生防秋燥/126

 处暑当防“秋老虎”/129

 天凉不必忙添衣/129

 屋子亮一点,湿一点/130

三、饮食养生:滋阴润燥补气血/132

 滋补强体保健菜/135

 安全实用保健茶/136

 补益活血保健酒/137

 补气食品:健脾益肺补元气/139

 补血食品:促进造血益元气/140

 补阳食品:补阳助火增性趣/141

 补阴食品:生津润燥养阴液/142

 益心补脾话莲藕/144

 滋阴润燥话银耳/145

 一天十个枣,天天身体好/146

 果中神品数桂圆/149

 滋补食疗有禁忌/151

四、运动养生:适量运动重护养/153

 九九重阳宜登高/156

五、药物养生:养血滋阴润脾肺/158

 熟地黄:养血滋阴填精髓/158

 板蓝根:不能当茶随便喝/160

 人参:开心益智补五脏/161

 西洋参:补气养阴治气虚/163

 刺五加:健脾补肾强筋骨/165

 黄芪:强心益智抗衰老/166

 灵芝:提高人体免疫力/167

 山药:补脾养胃助消化/169

 当归:补血活血治痛经/170

 菊花:平肝明目解热毒/171

第四部分 冬季养肾强筋骨  >173

一、精神养生:神志安定防抑郁/175

二、起居养生:早睡晚起勤保暖/178

 三个部位需保暖/179

 冷面、温齿、热足/180

 排便禁言能固齿?/181

 小雪防治瘙痒症/182

 空气污染成“杀手”/184

 煤气中毒须警惕/185

 居室温度常变化/186

三、饮食养生:温补提高耐寒力/188

 立冬时节重进补/189

 小寒羊肉加蔬菜/191

 大寒逐渐减进补/191

 常吃橘子可防癌/192

 冬季瘙痒常饮茶/194

四、运动养生:适度锻炼少生病/195

 提肛练习治痔疮/196

五、药物养生:药食结合滋补肾/1 98

 冬至时节防中风/199

 “药酒”是药不是酒/201

 党参:善补中气益脾肺/202

 阿胶:补血滋阴功效好/205

 鹿茸:补肾壮阳强筋骨/207

 三七:散淤止血强心药/209

 天麻:平肝息风抗衰老/210

 五味子:益气生津补心肾/211

附 录  >213

人体重要脏器的养生保健/215

 心脏的养生保健/215

 肝的养生保健/219

 脾胃的养生保健/224

 肺的养生保健/229

 口腔的养生保健/233

 眼睛的养生保健/237

 鼻的养生保健/240

 耳朵的养生保健/242

 上肢的养生保健/245

 下肢的养生保健/246

 皮肤的养生保健/248

家庭常备的中药知识/253

 中药的起源/253

 中药的产地/254

 中药的炮制/255

 中药的药性(四气)/255

 中药的五味/256

 中药的归经/257

 中药的毒性/258

 中药的配伍/258

 中药配伍的禁忌/259

 中药的饮食禁忌/260

 中药的煎煮方法/260

 特殊中药的煎煮方法/261

 服用中药应择时/262

 中药加糖有讲究/263

试读章节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而养生必须顺应自然,不能违逆。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特点,自然界的万物就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顺应变化。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又可能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春天应调养情志以顺应气候变化的规律。从五行学说归类来说,春属木,人体脏腑的肝胆、七情中的“怒”均属木,所以春天是肝木旺盛的季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的描述:春天季节三个月里,是大自然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天地间自然界生气蓬勃,植物欣欣向荣。人们应当夜卧早起,在庭院里和绿化地带散步,舒缓形体,做各种拳脚体操活动等,以便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违背这个方法,那就会伤肝,到了夏天就容易得寒性的疾病。这是因为春天体内的阳气生成得少,供给夏季生长的物质不足,所以容易患虚寒性疾病。

“六淫”致病也与季节有密切关系,如春季多风病,易患伤风感冒。然而“六淫”邪气侵袭人体,并非一定发病。人体正气充足,阴阳协调,脏腑的功能正常,抗病能力就强,就不会生病。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道理。反之如正气不足,脏腑虚弱,抗病力差,外邪乘虚而人,导致阴阳失调,发生疾病,即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总之,疾病的发生与否与人的正气盛衰有关,调养情志是关键。

在春季,患有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肝病(肝郁气滞)和脾胃病(肝气犯胃)的部分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低落、烦躁易怒、胸胁满闷、胃脘胀痛等情况,应特别注意精神上的调养。

具体地说,在思想上要开朗、豁达,要使自己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第一,遇事须戒怒。

“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罪魁祸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怒不仅伤肝脏,还伤心、伤胃、伤脑等,导致各种疾病。《老老恒言·戒怒》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古人的这些论述充分指出了恼怒伤身的严重危害性。

怎样才能戒怒呢?首先,要学会自我控制。当你怒从心头起的时候,赶快提醒自己,吵架只会给双方带来更多的烦恼。这样,就不会使用粗鲁的语言,更不会采取粗暴的行动。在电影《林则徐》里,林则徐在墙上贴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两个醒目的大字——“制怒”,就是借用无声的文字语言来控制自己的怒气。

其次,可以运用疏泄法,即把积聚、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但必须学会正当的途径和渠道来发泄和排遣,决不可采用不理智冲动性的行为。否则非但无益,反而会带来新的烦恼,引起更严重的不良情绪。疏泄情绪的方法很多,如找朋友谈谈自己心中的苦闷,去健身房去健身,到丛林中或湖泊旁跑步,或到无人处去大哭一场等。

还可以采用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入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与不良刺激因素脱离接触,从情感纠葛中解脱出来,或转移到另外事物上去。

闭目定志法也有不错的效果。当自己感觉焦虑不安、烦躁易怒时,可采用闭目定志法。具体方法是闭合双目,然后凝神定志,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调整呼吸上,使呼吸均匀和缓,有“气沉丹田”的感觉,10~30分钟即可使人情绪逐渐平静,心平气和,精神内守,坦然舒畅。

第二,培养开朗的性格。国外有人调查80岁以上老人的长寿秘诀,结果发现其中96%的寿星都是性格开朗,富有人生乐趣。开朗性格的培养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俗话说:“秧好一半禾”,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就好比处在播种到出秧的这个阶段,这个时期的性格培养对一生有重要影响。  第三,协调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处理得好,就会引起愉快的情绪反应,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意感,心情自然恬静舒畅。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则会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使人不安、不适、不满,心情必然抑郁烦躁。首先,对自己评价越客观,要求越严格,人际关系就越容易协调。其次,充分理解与自己经常相处的人,避免因互不了解而产生不协调。

第四,“知足常乐”,不过分追求名利和享受。《黄帝内经》说:“高下不相慕”,“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意思是,不论别人地位高低,都不倾慕,对自己的吃穿和小环境总是心怀满足。总之,只要体会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就能获得生活和心理上的满足。

第五,让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寿亲养老新书》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弃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十乐”,即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在日常生活中读书、绘画、书法、雕刻、音乐、种花、钓鱼等活动都有怡情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

第六,让自己幽默风趣些。幽默的直接效果是产生笑意,笑是一剂健康妙药。有实验证实:用语言逗一个高血压患者发笑,可以使血压下降,使脉搏减慢。笑,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美好情感。笑可消除烦恼——喜上眉头,甜在上头;笑有益健康——笑一笑,十年少;笑能化解矛盾——相逢一笑泯恩仇;笑是给胜利者的最高奖赏——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笑还是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它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使人安定,改善睡眠。笑还能刺激大脑产生内啡呔,这种物质可以产生愉快感,有效地减轻疼痛。

P23-25

序言

这是一本关于四季如何养生的书,因为中医养生保健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

这是一本让一家人都受益的养生大全,拥有此书,便拥有了一位家庭健康顾问。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是社会第一资源,健康是国民第一素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定义,健康分躯体、心理、社会人际适应和精神道德四个层次,健康是这四个层次的良好和完满状态。

经历了600万年的进化,大自然把人类的健康决定权交给了人类自己。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扶正固本,阴阳平衡。按照古人的教导,我们可以得到快乐而从容的人生,正应了一句话: “最古老的是最永恒的,最经典的恰是最时尚的。”因此,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药王孙思邈高寿101岁,他说:五福寿为最。怎样得寿呢?孔子说:仁者寿。现代医学已证明,在健康四大元素中,父母遗传占15%,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医疗条件占8%,而个人的生活方式占60%。因此,关键在自己,健康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健康生活方式这一元素中,合理膳食占13%,心理平衡占30%,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占17%0也就是说,心理平衡是最关键的,这与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试想,医疗只占8%,而我国2005年卫生资源消耗已高达10026亿人民币,而心理平衡占30%,却不用花多少钱,健康和长寿的钥匙却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科学研究表明,1元钱的预防投入,节省8.59元的医疗费,相应节省100元的重症抢救费。预防不光是经济上省钱的问题,采取预防措施以后健康了,自己少受罪,儿女少受累,节约医药费,造福全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要养生,一定把养生变成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从养生中获取快乐,获得享受。只有如此,养生才能放下包袱,持久地进行下去,收到真实的功效。千万不要把养生定成自己的任务。

如今,“养生保健”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话题。但是,很多媒体今天说这个,明天说那个;今天说这不能吃,明天说那也要忌嘴,弄得老百姓一头雾水不算,还给“养生”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提到“养生”,就让人高兴不起来。

令人欣喜的是,本书作者张国玺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养生专家,作为中国首批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在老年保健和四季养生方面取得了许多独到的研究成果。近几年通过电视台、广播、报刊和健康讲座等方式,热心向广大群众传播养生保健知识,受到大家的欢迎。这本新书,是张国玺教授在我们数千年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整理出来的一部科学实用的养生保健佳作。它从精神养生、起居养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药物养生五个方面入手,详尽介绍不同季节里气候变化对人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介绍不同季节中人们应该注意的居住、穿着、睡眠、出行、运动、饮食、药补以及常见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各种养生保健知识。真正做到了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践,真正抓到读者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在众多的养生理论中,张国玺教授的养生方法却让人耳目一新。使人们在纷纷扰扰的“养生论”中幡然醒悟:原来,养生也可以如此快乐。读者拥有了这本书,就拥有了一位家庭健康顾问。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洪昭光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关于四季如何养生的书,因为中医养生保健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

这是一本让全家人都受益的养生大全,拥有此书,便拥有了一位家庭保健顾问。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洪昭光

张国玺教授从事老年医学、延缓衰老及传统养生保健的研究工作20余年,在养生益寿方面颇有建树。他的新书《做自己的健康管家》,从中国传统养生学角度对四季的养生特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科学性强,既体现了传统养生学的理论,又结合现代医学的科技成果,是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养生学著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该书的出版一定会使广大读者朋友受益。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及康复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保健会诊专家周文泉

张国玺教授是大众健康教育的热心人,也是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的一位老朋友。他多次做客《健康之路》,是观众非常欢迎的一位嘉宾,他以多年对中国人群生活方式的了解和对养生保健的研究,把深奥的养生知识讲得非常生动并且浅显易懂,每次做节目都能给大家带来惊喜。这本新书凝聚着张教授多年养生研究的心血,书里面所提到的中药偏方和食疗验方简单实用,读者摆在案头,不啻是给自己和家人请了一位全能的养生保健顾问。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制片人段忠应

张国玺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的养生保健专家,他的这本新书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健康观念——做自己的健康管家,对我启发很大。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平时工作再忙,压力再大,都不能忘记,健康才是第一位的财富。一时一地的名利再多,都很难抵消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损失。这本书里头介绍的养生保健方法非常简单,大家不妨试试。从现在开始,每天抽一点时间照着做,只要长期坚持,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著名表演艺术家 唐国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做自己的健康管家/健康新视野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国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38112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3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