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宁波帮百年来在教育事业上所作的贡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在丰富的史实基础上探讨宁波帮的教育意义,可以说为宁波帮研究填补了空白。全书大致分为两大部分:绪论之后的前七章以人物为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其助学、兴学事迹,逐一述评,阐发其功绩与意义,弘扬其教育精神;最后三章分别论述宁波帮在国外、国内及家乡助学、兴学的特点及其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相互关系。从代表人物到整个群体活动中,拓展和加深了对宁波帮这个群体的认识,也从中揭示了宁波市利用社会力量繁荣与发展教育的政策背景。
图书 | 宁波帮与20世纪中国教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宁波帮百年来在教育事业上所作的贡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在丰富的史实基础上探讨宁波帮的教育意义,可以说为宁波帮研究填补了空白。全书大致分为两大部分:绪论之后的前七章以人物为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对其助学、兴学事迹,逐一述评,阐发其功绩与意义,弘扬其教育精神;最后三章分别论述宁波帮在国外、国内及家乡助学、兴学的特点及其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相互关系。从代表人物到整个群体活动中,拓展和加深了对宁波帮这个群体的认识,也从中揭示了宁波市利用社会力量繁荣与发展教育的政策背景。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商帮桑梓地教育报国情 一 人文毓秀的宁波帮发祥地——宁波 二 文教之邦涵育百年儒商 三 宁波同乡会组织 四 宁波帮化“教育救国”、“科教兴国”为兴教报国 第二章 宁波帮率先掀开中国教育近代化序幕 ——以叶澄衷在上海捐资兴学为例 一 毕生遗愿办学堂 二 捷足先登兴新学 三 除旧布新载史册 附录一 叶澄衷传略 附录二 一个有大志的学徒 第三章 宁波帮播撒现代职业教育之火种 ——以吴锦堂创办锦堂学校等为例 一 教育救国的信念与锦堂学校的创建 二 实业教育的实践与锦堂学校的特色 三 锦堂学校的历史地位及开创意义 四 海外华侨教育的积极推动者 五 从办学活动看吴锦堂的教育思想 附录一 吴锦堂传略 附录二 吴公锦堂铜像记 附录三 驻日神户领事张鸿详驻日钦使胡维德咨浙抚文 附录四 录开锦堂学校捐款浙抚增咨度支部、学部文 附录五 委员陶慈溪县仲会详查明请奖详文 第四章 宁波帮巧解城市移民子女教育之难题 ——以旅沪、旅港宁波同乡会集资办公学为例 一 宁波旅沪同乡会与系列宁波公学 二 宁波旅港同乡会与系列宁波公学 附录一 宁波帮在上海办学事略 附录二 宁波帮在香港苏浙同乡会中的办学活动 第五章 宁波帮催苏新中国多项教育制度体系 ——以王宽诚捐资兴学为例 一 爱国爱乡 泽被桑梓 二 为华侨教育奠基给民办教育助威 三 合力创培华默默助社团 四 析产设基金为国育英才 附录一 王宽诚先生年表 附录二 王宽诚先生生平 附录三 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简介 附录四 中国科学院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贷学金管理细则 附录五 钱伟长:我与王宽诚教育基金会 第六章 宁波帮独创行业人才国际化培养新范例 ——以董浩云家族捐资兴学为例 一 雄心勃勃的海上教育计划 二 化作遗愿建航校子承父业慰先人 三 兴办高等海运教育彰显航海世家本色 四 创建中国高校首家航运博物馆 附录一 董浩云传略 附录二 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简介 附录三 有一种航海精神在这里闪光 第七章 宁波帮与政府联袂出资造就国际化人才 ——以包玉刚捐资兴学为例 一 捐资助建著名大学图书馆揭开历史新篇章 二 在浙江大学创设全国最早的留学生奖学金 三 在家乡率先捐资创办宁波犬学 四 倡议实施“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 附录一 包玉刚传略 附录二 包玉刚先生大事年表 附录三 包玉刚:经营航运业的心得 附录四 玛格丽特撒切尔:卓越冠群成就赫赫 附录五 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管理暂行条例 附录六 浙江大学包玉刚国际基金章程 第八章 宁波帮倾力构建国有公办民助教育新体系 ——以邵逸夫的邵氏基金会捐资兴学为例 一 毕生财富化基金奖与科教催后人 二 创建与教育部长期合作捐赠教育新模式 三 捐资兴学立丰碑散财有道显精神 附录一 李岚清为《邵逸夫先生赠款项目专刊》作序 附录二 邵方逸华助学金实施办法 附录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逸夫报告厅缘起 附录四 邵逸夫与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 第九章 宁波帮以“科教兴国”为己任 ——以曹光彪捐资兴学为例 一 拳拳爱国心殷殷教育情 二 捐资兴学催宁大造福桑梓强科教 三 筑巢引凤助浙大招贤纳才创一流 四 不吝亿金投清华引领业界兴科教 五 点面结合结硕果反哺科教育人才 附录一 曹光彪传略 附录二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曹光彪基金管理办法 第十章 宁波帮铺设面向未来的“希望工程”之路 ——以陈廷骅、赵安中捐资兴学为例 一 希望工程——宁波帮捐资兴学的又一重要领域 二 陈廷骅——希望工程最大的私人捐助者 三 赵安中——通过希望工程投资未来 第十一章 宁波帮捐助家乡宁波百年教育之辉煌 ——聚焦百年 教育为盛 一 宁波帮从历史中走来 二 宁波帮用捐资兴学演绎历史 三 20世纪宁波帮在家乡宁波捐资兴学之历程(1900—1949) 四 20世纪宁波帮在家乡宁波捐资兴学之历程(1950—2001) 第十二章 世纪兴教写春秋 以财育才傲商帮 一 大象无形:捐资兴学暗助百年大计 二 大音稀声:寓办学理念于捐建项目之中 三 大道无术:让财富在为国育才中升华 四 大动若静:把教育报国的责任传给子孙 五 大德无碑:上善若水留英名 六 大爱无边:商帮精神满乾坤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宁波帮与20世纪中国教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厥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0551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8 |
出版时间 | 2007-08-01 |
首版时间 | 2007-08-01 |
印刷时间 | 2007-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52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0 |
宽 | 164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