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品读汉代风云
内容
编辑推荐

汉朝,一个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时代。一个个有深远影响力的历史故事。隐藏着多少世人所不知的秘密?期间帝王将相、谋臣武将谁是谁非、谁功谁过?帝家谁主沉浮?谋臣们谁才是“真正”的智者?武将们谁才是名副其实的将军?

再现汉朝金弋铁马、波澜壮阔的时段,品读大家感兴趣的汉代风云人物,探究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解密表象下的史实,以全新的视角去看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内容推荐

汉朝,将星云集。气吞山河的帝王雄主、志怀高远的谋士能臣、智勇双全的无双武将,共同驰骋在这片广袤的太地上,共同演绎着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时代。

刘邦为什么能从一介平民而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坐上皇位?为什么那些文臣武将们有些能建功立业,后又功成身退,名垂青史?有些人虽然立下了赫赫功劳,最后却不能安享晚年而被贬或是惨遭杀害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们的结局?是他们自身的因素还是他们的主子不会用人呢?

颠覆读者的思维定势,揭开历史真实的面目,所有秘密都将在这里得到解答,汉代英雄名将,不仅仅是您想的这么简单!

目录

上篇 闲聊汉代风云人物

第一章 坐看汉代帝家谁主沉浮

汉高祖:刘邦

西楚霸王:项羽

汉高祖皇后:吕雉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乱臣贼子:王莽

汉光武帝:刘秀

汉和帝:刘肇

第二章 解析汉代谋臣超人智慧

践行无为而治第一人:曹参

治世之能臣:萧何

略不出世:韩信

中国历史的一代奇人:陈平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圣:张良

善谋国不善谋身的“智囊”:晁错

第三章 领略汉代武将叱咤风云

汉朝大漠第一将军:卫青

一代战神:霍去病

飞将军:李广

一代将才:周亚夫

西汉最后一位名将:陈汤

绝域英才:班超

东汉中兴名将:邓禹

下篇 品读汉代春秋故事

第一章 细品汉代春秋演义史

成皋之战

井陉之战

白登之围与和亲政策

张骞出使西域

黄巾农民起义

第二章 揭示表象下的汉代秘史

韩信的错误

韩信是冤死还是该杀

一个王朝的背影:解密汉武帝

伴君如伴虎——汉武帝重臣的命运

李广何以难封侯

民族英雄——苏武

霍光:是忠臣,还是野心家? 

第三章 探究汉代历史疑问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汉武帝为何耗资巨大攻打匈奴? 

汉武帝忌恨司马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汉宣帝为何铲除霍光的势力? 

为什么说马皇后通达贤明?

试读章节

传说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统一天下以后,想起那些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文臣武将,禁不住心里不安起来,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多大本事,他的江山是全靠文臣用计,武将拼杀得来的,他们可以扶起我,也可以推翻我。现在天下已定,他们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留着他们终是祸患,万一哪天他们要造反,我该怎么应付?于是,他就想方设法要把为他打江山的功臣们除掉,这样他的心里才会平静。刘邦有这样的心思也说明他没有自信,如果他相信凭自己的魅力能够让那些功臣继续为自己卖力的话,那就没有必要把他们杀掉了。

刘邦首先将矛头指向了楚王韩信。韩信勇略超群,原是项羽的属下,在汉弱楚强的形势下背越助汉。他“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为刘邦战胜项羽立下了汗马功劳。对韩信这样功高盖世的开国元勋,刘邦首先把韩信由齐王改封为楚王,又由楚王贬为淮阴侯,又用陈平的计谋捉住韩信,废为平民,但汉高祖刘邦一直没有杀韩信,因为高祖曾与韩信有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吕后就偏偏把刘邦都不杀的韩信,用布兜起来,用竹签刺死,杀他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关于韩信谋反被杀一事,《史记》、《汉书》记载甚详,但告密者为韩信家奴,且为孤证,当时韩信闲居长安,手无兵权,靠什么来谋反?被擒后未经审讯即被斩,且刘邦平定陈稀在前,韩信谋反在后,如何成了里应外合?这其中确有可疑之处。刘邦平叛归来,“见信死,亦喜且怜之”。这话道出了多少背后的故事,自己不忍杀戮功臣,而自己的妻子却刚毅果敢地帮自己解了心中的疙瘩,自然不免思潮起伏,感慨万千。所喜者,功高震主的畏将已除;所怜者,大臣无辜被诛。不管是该杀,还是冤杀,剪除异姓王是刘邦的既定决策,是巩固汉室统治的需要。韩信作为实力最大的异姓王,即使不以谋反罪被杀,也将以其他形式予以剪除。

很多人都认为刘邦杀韩信是简单的兔死狗烹,其实则不然,韩信后来根本就不把刘邦放在眼里。刘邦曾经问韩信关于领兵打仗的事,韩信说刘邦只能带十万军队,而自己则多多益善,真是得意忘形,也太功高盖主了,刘邦听后能高兴吗?依据韩信的这个说法,刘邦是打不过他的,刘邦能不担心韩信谋反吗?

刘邦的怀疑猜忌和残酷无情,使得将士和功臣们人心惶惶,唯恐有一天会被他消灭。

公元前196年,当另一将领夏侯陈稀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废为庶人,发配蜀地。为根除遗患,吕后指使彭越之舍人,再告其谋反,杀彭越,夷灭宗族。

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竞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韩信、彭越三个月内先后被杀,使与二人同功的淮南王英布十分惶恐。英布收到刘邦赏赐的用彭越尸体制成的肉酱后,为防备自己亦遭暗算,遂秘密征调本国兵马,增强守御。事发后,即于十一年七月起兵。英布率军首先东向进攻荆王刘贾,随后,渡过淮河,进击楚王刘交。十二年十月,与前来征讨的刘邦军会战于蕲(今安徽宿州市东南)西(参见蕲西之战)。英布兵败,率残部南逃,被长沙王吴芮之子诱杀。刘邦改立其子刘长为淮南王,侄儿刘濞为吴王。

英布被除,使势力较强的燕王卢绾惶恐不安。十二年十一月,绾为避免殃及自身,曾秘密派人联合陈稀,企图坐观成败。事发后,刘邦两次召见卢绾,绾称病不至。同年二月,刘邦立其子刘建为燕王,命樊哙、周勃率军攻燕都蓟城(今北京市西南),大破绾军(参见蓟之战)。卢绾败,逃人匈奴。这样,在汉朝建立的短短7年之内,刘邦就利用各种借口,除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芮外,异姓诸王均被刘邦剪除。

在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为了确保汉朝万世江山都是刘姓一家天上,刘邦特意宰杀白马,与群臣歃血为盟:“从今以后,非刘姓者不能称王,谁若违背此约,天下可共起而击之!”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刑白马盟”。矛头所指,显然是诸吕,即防止诸吕篡权。到刘邦死时,被封的同姓诸侯王共九个。只是异姓诸侯王虽被剪灭了,但中央集权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从而埋下了“七国之乱”的祸根。

平心而论,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的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对巩固新生的中华帝国,维护中国的大一统,在客观上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残杀功臣、铲除异己的政策,其目的是极端自私自利的,那就是维护刘姓一家的独裁统治。

P10-12

序言

大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400多年,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其初步奠定了中国后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从此使“天下一统”的观念深入华夏各民族的内心深处,并且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对周边地区甚至远至中西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比比皆是,汉代的风云人物更是比肩接踵。汉代,一个人才辈出、英雄辈出的年代,那些辅佐高、惠、文、景数代皇帝的功臣们,他们开天辟地,建功立业,才成就了汉代史的辉煌盛世。他们为中国的历史添上了光彩的一笔,更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历史阶段,它又隐藏着多少世人所不知的秘史呢?期间的帝王将相们谁是谁非、谁功谁过?……这些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

在那个时期,刘邦为什么能从一介平民而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坐上皇位?为什么那些文臣武将们有些能建功立业,后又功成身退,名垂青史?而有些人虽然立下了赫赫功劳,最后却不能安享晚年而被贬或是惨遭杀害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们的结局?是他们自身的因素还是他们的主子不会用人呢?那个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历史风貌让人无限向往,很多风云人物的身世、成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谜,有待我们翻开史书细细品读。

坐看帝家谁主沉浮,解析谋臣的超人智慧,领略武将的叱咤风云。现在,我们再次掀起汉朝历史画卷,聊一下汉代的风云人物及汉代历史事件。透过重重迷雾、拨开层层外衣,拂去岁月厚厚的尘埃,让我们用新的视角去看看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让你看到顶尖英雄人物更真实的一面。

《品读汉代风云》一书,通过对汉代帝王将相、一些重大事件和汉朝秘史的品读,让我们再现帝王将相的智慧精华,这些或喜或悲、或高亢或低回的经典场面,这些起伏跌宕、气吞山河的英雄人物,将会引发读者对历史的兴趣。本书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刻地探讨汉朝历史,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更好地了解汉朝历史。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品读汉代风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33464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4.0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9
16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