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蒙运动以来,大多数西方知识分子都认为宗教将走向灭亡。本书作者却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宗教在未来将会持久地存在。尽管世俗化在现代是一种主要倾向,然而它没有预示宗教的消亡。因为,当世俗化在一个社会的某些方面获得成功时,宗教抵抗就会出现。尽管随着世俗化的步伐,任何社会中的主流宗教组织总是逐步变得更世俗,但是,这不是宗教的终结,而只是各种宗教的命运在发生变化,因为已经变得太具此世性的信仰,将会被更具生气的、更少此世性的宗教所取代。
图书 | 宗教的未来/宗教学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自启蒙运动以来,大多数西方知识分子都认为宗教将走向灭亡。本书作者却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宗教在未来将会持久地存在。尽管世俗化在现代是一种主要倾向,然而它没有预示宗教的消亡。因为,当世俗化在一个社会的某些方面获得成功时,宗教抵抗就会出现。尽管随着世俗化的步伐,任何社会中的主流宗教组织总是逐步变得更世俗,但是,这不是宗教的终结,而只是各种宗教的命运在发生变化,因为已经变得太具此世性的信仰,将会被更具生气的、更少此世性的宗教所取代。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宗教的性质 第二章 关于教会、教派和膜拜团体 第一部分 宗教经济 第三章 信仰系列 第四章 宗教的地域性 第二部分 教派运动 第五章 永恒之旅:宗教异见和 分裂的缘由 第六章 美国本土的教派运动 第七章 教派的转型和向上发展:被遗漏 的机制 第三部分 膜拜团体 第八章 膜拜团体形成的三种模式 第九章 美国的膜拜运动:一份调查报告 第十章 美国的“客户型”和“受众型”膜拜团体 第十一章 膜拜团体成员:沸腾的二十年代 第十二章 科学学派:追求绝对清新 第十三章 超觉静坐会的兴与衰 第四部分 新成员的吸纳 第十四章 信仰的网络:人际关系纽带与膜拜团体 及教派的增员 第十五章 友谊、宗教和神秘性活动 第十六章 社会运动的数学推算:理论上的含义 第十七章 再思“观念变革” 第十八章 谁加入膜拜团体运动? 第五部分 宗教运动的各种资源 第十九章 世俗化、复兴与膜拜团体的形成 第二十章 加拿大的教会和膜拜团体 第二十一章 欧洲对膜拜团体和教派的接受度 第二十二章 反抗运动、压制性的社会制度与宗教 运动 参考文献 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宗教的未来/宗教学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罗德尼·斯达克//威廉姆·希姆斯·本布里奇 |
译者 | 高师宁//张晓梅//刘殿利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07695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71 |
出版时间 | 2006-12-01 |
首版时间 | 2006-12-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1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1 |
丛书名 | |
印张 | 4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0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