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十年经典名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的40篇文章,记载的都是十年来震惊全市的著名案例,不少案件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著名作家《戴厚英之死》、国画《炮打司令部》真伪案,著名影星周璇遗产案、安徽民工魏广秀敲头案、证券明星管金生受贿案……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品都出自亲身办案的警官、法官、险察官、律师之手,他们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超的法律素养,从不同角度出发,为这些案件公正、妥善处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也必将吸引许多读者。

内容推荐

为了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中国”的活动正在逐步推进,广大法律工作者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在法律实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书的可称道之处是,作者们在承办案子之后,将所作所思记录了下来。他们所写的东西,有很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首先是因为他们的角色,这一点,使他们具有别人难以企及的优势,他们有机会介入案件处理的过程;出于职业敏感,他们很重视细节,这使他们的叙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他们懂得“法言法语”中词汇的差别,出自他们之手的作品,其可靠性是许多媒体似是而非的报道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他们的叙述,融进了对法律的理解和思考。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每一个案件的法律适用,与承办人对法律的理解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决定了案件的结果。因此,他们的叙述,有利于读者理解法律的真谛和内涵。

书中所述的案例,或多或少显现了矛盾交织的现状,也呈现了化解一些复杂矛盾的过程,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以及法律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之处。阅读这些案例,对读者理解中国走向法治的现状有一定帮助,对解读相关的法律也有帮助,同时,对于立法者也会有一定帮助,进而有助于立法质量的提高。

目录

序 /沈国明

邢警应是智慧的驾驭者——“10·11”特大凶杀案侦破指导

纪实 /张声华

特殊的“心理痕迹” /张声华

江淮才女——戴厚英被害侦破纪实 /吴延安

“提早来到”的激烈鏖战——侦破国内首例伪造信用卡犯罪纪实 /倪瑞平

海上缉私第一案 /倪瑞平

惊心动魄的二十三天 /杨 璐

运气背后的韧劲与艰辛 /王 军

雨夜飘失的白玉观音 /李家华

智逮水魔 /戴 民

子夜伏击圈 /曹声伟

国画《炮打司令部》真伪辨 /陈 旭

云都浴场赔偿案审理纪实 /潘福仁

明断周璇遗产案 /许伟基

一场双方都是受害人的诉讼——周沽名誉权案 /陈福民

为他撑起一把伞——强锡麟家庭继承案 /王立人

婚宴后的灾难——记上海市“10·31”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案处理始末 /袁启忠

严审“敲头案” /沈行恺

鸡蛋里挑骨头——辨析是存款还是委贷 /高境梅

福兮祸所伏——“碧纯”品牌侵权案审理纪实 /谢 晨

一张照片引起的官司 /杨泉宝

由人治走向法制——两起“民告官”案件 /蔡绍祥

掀开尘封的案卷——三起无罪的判决 /林祖彭

谁知我心?——记忆犹新的案件 /朱洪超

一场本不该打的官司——为黄梅戏《红楼梦》艺术顾问余秋雨正名 /江 宪

与烦恼打交道——为周励、刘嘉玲、潘苹解烦记 /陶武平

为“银河”一辩 /郭 方

细说十年陈案——1988年“3·24”特大列车相撞事故涉外赔偿案追记 /傅玄杰

化千戈为玉帛——游本昌名誉侵权案胜诉记 /李国机

惊心动魄六个月——为大港收购爱使提供法律服务纪实 /吕红兵

新领域 新感受——跨国兼并法律服务 /史建三

尴尬的诉讼——代理屈臣氏侵权案始末 /翟 建

让法律评判“功”与“罪”——为“星期天工程师”韩琨辩护 /郑学诚

为上海玩具公司扳回两起“冤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段祺华

智审“证券明显”管金生 /王建平

一起局级干部受贿出逃案的侦破 /卢承德

酗酒后的凶案 /陈为钢

中国,对毒贩说不 /周永年

试读章节

    奔赴云南边陲

此次全国刑侦专家诸葛亮会后,我们决定移师云南。根据专家明德茂云南回来后确定的失枪地,我带领三支队副支队长毛立章、探长顾智敏于12月16日飞至德宏州潞西县轩岗乡。当地的公安部门很热情地配合我们工作。县公安局迅即召回了两年前参与破案的人员,因为当初负责破案的所长和人员大多已调走,连破案的材料也在一次大火中被付之一炬。

我首先向失窃者轩岗乡原党委副书记李发宗了解了失枪情况。他也因丢枪过失被撤职调至县城。老李向我回忆了两年前丢枪的经过。那是个秋高气爽的秋夜,那天参加派出所组织的抓赌行动,至深夜12时回到家后,因为疲惫,随手将五四式手枪挂在了靠窗不远的墙上的铁钉上,一觉醒来后发现枪支丟失,怎么也找不到了。后来组织了人员全力侦破亦未破案。最后分析可能是报复作案,因为工作关系得罪人多,定性为故意报复。结果久侦不破,一直悬而未决。

我听罢要求亲自去现场观察。去老李家时,我发现他的家是在乡政府的大院内,且又是最后一排房屋,走进去有一段很深的小路,直觉号诉我不像外来人员作案,一定是熟悉地形的人干的。来到那间失枪的卧室,我仔细查看了挂枪的钉子周围,至今还遗留有划痕,根据推断这是偷枪者用竹竿伸进来钩枪时留下的痕迹。卧室在一楼,窗口也不高,窗外有堵破败的围墙,墙后是一片农田和大山,山上是景颇族的寨子,窗下有个小坡,从通往寨子的小路上很难发现窗前的小坡。

据丟枪者老老李介绍,当初窗外有根丢弃的3米长的竹竿,追查是谁家的竹竿一直无人承认。当初怀疑是这排房屋第一户人家的,但该户矢口否认,调查后排除了作案的可能。老李还说当初乡政府大院有30来户人家,现在搬走了不少。

我综合现场勘查和访问知情人后,得出了是顺手牵羊的盗枪案,对象是本地人,且有盗窃劣迹的结论。其理由:首先是老李平时枪都放在枕下,只是偶然一次深夜挂在墙上,报复者不可能知道老陈就这一晚把枪挂在墙上;其次是这条路外人不熟悉地形,一般不会深入至这幽深的小路。为此,我决定改变侦查方向,围绕有盗窃劣迹的本地人开展调查。

在当地派出所的积极配合下,根据年龄段的劣迹人员,一共排出了数百来人。我认为山寨里的人是重点,因为只有在深夜山寨里的人才会走这段小路,回寨子路过此窗口时发现墙上有枪顺手用竹竿挑走的可能性颇大。当地派出所的同仁告知我们,这山寨里的人很厉害,有次外地检察院的人没有打招呼直接进寨子里抓人,结果被一帮寨里的人用锄头、农具团团围住,结果只得放人悻悻离去。

争取老百姓的支持是中国破案的特色,也是破案的关键所在。为了能得到当地村民的支持和一办助,在当地派出所所长陪同下,我们特地去拜访了山上景颇族山寨的村长和山下傣族村的村长,我言辞恳切地向他们介绍了案情,强调了破案的重要性,同时又请他们一起喝了酒。当地喝酒用的是大粗瓷碗,我真诚地向村长及村民们敬酒。表示添麻烦了。为了破案“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地一饮一大杯,对方见我们如此怀有诚意,酒过三巡之后,便拍胸脯保证道:“王总队长,如果需要我们帮忙,只要你一声吆喝,不管抓谁,我来带路,保证你不会有麻烦。”听罢,我一仰脖子又是一大杯“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没想到那地方土酒后劲特厉害,我回到住处头晕得厉害。虽然人难受,但心里却踏实了许多。

我们住在当地县公安局的招待所里,条件很简陋,没有洗澡间,公用厕所臭气熏天。这些都无所谓。最困难的是每天出去走访交通不便,一走就是大半天,时间都浪费在路上。当地派出所很热情,把所里惟一的一辆五六十年代上海早已淘汰的三轮摩托借给我们。这辆破车真可谓是“懒驴上套屎尿多”,不是发动不起来,就是半路熄火。一路风尘东奔西窜,有时熄火只能下车人推车;有时下雨,泥泞小路“步履蹒跚”,还溅了一身泥。在华侨农场和山上山下寨子里共排出了上百个怀疑对象,逐一排查。靠这辆破车帮忙,带回对象,在山上派出所的破房里连夜询问,还常常停电,我们只能点上蜡烛作笔录。还有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当地的土话我们一点也听不懂,简直比英语还难懂,好在有专人陪同,他既当司机又作翻译,没日没夜令人感动。

由于长期白天黑夜连轴转,加上吃不习惯,当地的菜辣得受不了,有时只能买方便面充饥,吃得上火便秘。这时,我最先发起了烧,毛立章第二个发烧,后来顾智敏也发烧了,烧到39℃,白天到医院吊盐水,吊好了坚扑走访排摸,3人带病奔波。我们的工作劲头和吃苦精神令当地公安同仁深深感动。他们说没想到养尊处优的大城市人还这么吃得起苦。

通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调查,上百名对象逐一排查,结果大多被否定。还有几名对象不在本地,难以查实,尤其是一位重点贩毒贩枪对象颇为可疑,但他已出境去了缅甸。无奈,我们请求当地公安布置了力量,一旦发现他回来立刻扣押。我们从当地带回了894名失枪期间到过当地或与当地有密切联系的各省、市人员名单,以便回上海后分头查证。

          P90-P92

序言

    序

        沈国明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那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为了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中国”的活动正在逐步推进,广大法律工作者以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在法律实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书的可称道之处是,作者们在承办案子之后,将所作所思记录了下来。他们所写的东西,有很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首先是因为他们的角色,这一点,使他们具有别人难以企及的优势,他们有机会介入案件处理的过程;出于职业敏感,他们很重视细节,这使他们的叙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他们懂得“法言法语”中词汇的差别,出自他们之手的作品,其可靠性是许多媒体似是而非的报道所无法比拟的。而且,他们的叙述,融进了对法律的理解和思考。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每一个案件的法律适用,与承办人对法律的理解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决定了案件的结果。因此,他们的叙述,有利于读者理解法律的真谛和内涵。

年轻时阅读莎士比亚名著《威尼斯商人》,其中假扮成律师的鲍西娅以一磅肉不能带出一滴血,宜对夏洛克根据合同割去安东尼奥一磅肉的要求,让我深感鲍西娅的智慧,同时,对法律的奥妙产生浓厚的兴趣。现在,阅读本书中法律工作者自己撰写的案例,多少也能感受到鲍西娅式的智慧,激发人们对法律的兴趣,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

作者们的记录留下了法治前行的痕迹,也为进一步完善法制提供了来自实践的依据。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法治取得了为世人公认的巨大成就,我们置身于这项事业,能真切感受到它的进步。但是,我国的法制建设毕竟时间短,又经历着社会转型,面临不同价值观的冲撞,使法律的制定极具挑战性,对每一部法律,社会的认可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我打个不尽恰当的比喻,过左的立法是“焦点透视”,现在则更像是“散点透视”,各种矛盾互相交织,通过立法来化解矛盾,需要顾及的因素比过去多得多,化解矛盾的手段也更趋多元,而且要多种手段并用,甚至需要开通更多化解社会矛盾的渠道。实践中,已经出玑了多种化解矛盾的制度性、非制度性渠道,以诉讼和非讼的方式解决矛盾已经很日常化。

书中所述的案例,或多或少显现了矛盾交织的现状,也呈现了化解一些复杂矛盾的过程,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法律法规存在的缺陷,以及法律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之处。阅读这些案例,对读者理解中国走向法治的现状有一定帮助,对解读相关的法律也有帮助,同时,对于立法者也会有一定帮助,进而有助于立法质量的提高。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曾先后编辑出版了《名律师谈名案》、《资深法官审名案》、《资深检察官办名案》、《资深警官查名案》等书,形成了上海名案审理系列丛书,这次,在上述四本书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这本《上海十年经典名案》。真正称得上经典案例的应当是在适用法律上具有典型意义的,而本书则更多是以社会知晓度为标准来进行遴选的,书中所选的案件,当年曾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有的甚至家喻户晓,但是依学术价值来衡量,也许评价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决定了本书不是学术著作,编者希望它拥有广泛的读者群,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让更多的人能够逐步理解法律的精神,接受法律文化的熏陶。

中国社会发展的快速,使人们对法治的认识、期望与当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作为编者,我们还会继续关注法治的进程、关注司法实践,继续进行案例的选编工作,我们会逐步提高选编的标准,尽可能让今后所选的案件,在促进国家长治久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在理论层面也有意义、有影响。让我们的丛书,就这样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走向成熟。

后记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

十年,在人类的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可是在最近十年中的上海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在不断更新,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上海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特大型城市,又处于转型的过程之中,在城市管理、社会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问题,而各种矛盾的解决,都需要用法律去调节,更需要包括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等广大法律工作者的辛勤工作。

本书收录的40篇文章,记载的都是十年来震惊全市的著名案例,不少案件在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著名作家《戴厚英之死》、国画《炮打司令部》真伪案,著名影星周璇遗产案、安徽民工魏广秀敲头案、证券明星管金生受贿案……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品都出自亲身办案的警官、法官、险察官、律师之手,他们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超的法律素养,从不同角度出发,为这些案件公正、妥善处理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也必将吸引许多读者。

近年来,在沈国明主任、潘福仁院长等带领下,在社会各界支持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先后出版了《名律师谈名案》、《资深警官破名案》、《资深法官审名案》、《资深检察官办名案》、《名律师访谈录》等五本书,得到了社会名界的好评和认可,也是我们以绵薄的力量为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作出的一点小小的贡献。

在《上海十年经典名案》出版之际,我们要感谢支持本书出版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领导和出版社的同事们,以及所有支持本书出版的朋友们。

我们还不能忘却已逝的,为上海法制建设鞠躬尽瘁,为本书的出版作出不小贡献的易庆瑶同志和李国机律师。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建设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而共同努力。

               董炳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十年经典名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国明//潘福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19739
开本 16开
页数 5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7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0.5
丛书名
印张 3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9
17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8: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