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部女神(中篇小说精选卷)/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小说通过马莲花千里跋涉的足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千里河西风情画卷。苍凉的戈壁让人慨叹,恶霸地主高深的宅院令人望而生畏,女主人幽怨的“花儿”给人希望!

本书为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之一,以现实生活中与人民群众紧密相关的事件为背景,被海内外五十多家报刊、网站连载,得到了读者的认可。

内容推荐

陈玉福先生辛勤创作、寒暑不辍,在其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出版了五百万字的作品。中国作家网、搜狐、新浪及《南京日报》、《贵阳晚报》、《兰州晨报》等五十余家海内外报刊连载过他的作品,反响强烈。他写故事曲折跌宕,时有妙笔,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塑造人物善于从侧面取势,大处着眼,细微处着墨,各色人物跃然纸上,历历如在眼前。因此,他的作品大多脍炙人口,让人爱不释卷。“1号”系列长篇中,有三部登上了全国百家书城十大畅销书排行榜。

甘肃人民出版社徇读者之要求,在陈玉福先生“1号”系列六部长篇小说中精选了四部,又在其他作品中筛选了中篇小说八部、电影文学剧本八部、短篇小说三十九篇,收入《陈玉福作品系列》,约二百四十万字,分八卷出版,以飨读者。

收入《陈玉福作品系列》中的中短篇小说和电影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二十七年来发表在《人民文学》、《小说》、《小说月报》(原创版)、《电影文学》等几十家刊物、报纸上的优秀作品。

目录

西部女神(1996年)

商界(1997年)

农民镇长(1998年)

苦涩的岁月(2004年)

人生有几搏(1999年)

虎缘(1995年)

红颜诱惑(2003年)

兰花白雨(1983年)

试读章节

市合成洗涤剂厂厂长迟浩从南方考察了一个多月后,在广州白云机场给当交警的妻子迟晶打了个电话,告诉了她回来的班机号和时间,让妻弟迟飞届时开车去接他。迟晶和天下所有妻子一样,唠唠叨叨了几句关切的话后,给迟浩报告了一条“特大新闻”。

她说:“市政府决定调你到市毛纺织公司任总经理……我没有闹错,是市乡企局黄局长亲口对我讲的。不过我告诉你,那可是个烂摊子。”

“虽然是个烂摊子,”他说,“可我也不能不服从调动……回去再说吧。”

中外合资新城毛纺织公司投资近两亿元,机器设备是花了两千多万美元从德国进口的,然而安装机器时上海的一位工程师说,这样的机器上海就有,而且只花两千万人民币就可以全部运转。

这件事让连任了三届的吴市长知道了,他大手一挥:“他懂什么?我上的是最现代化的生产线,快送他走!我亲自去请德国专家来安装……”

这样呼呼啦啦了两年才投产,由于流动资金严重缺乏,吴市长就批示:面向农村招工一千名,只要一个条件,必须带资金两万元,就可以转为城市户口。

吴市长这一招还真灵,流动资金问题解决了。于是乎,工厂就大张旗鼓地放炮、剪彩、开业,又呼呼啦啦了两年,历史的车轮就转到了1993年,新纺公司生产的价值五千万元的料子有三分之一压在库房里卖不出去,三分之一让人骗去追不回钱来,三分之一给人家顶了债务。

工人拿不上工资,只好回家,最可怜的还是那一千多农民工,花了两万元,城里人当上了,可如今却无家可归,父母还眼睁睁地巴望着儿女们能挣回钱来呢。

新上任的韩市长为了扭转毛纺织公司等三户大企业的现状,慧眼识英才,想到了著名企业家迟浩,于是做通了新纺公司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新城市乡企局局长的工作,让迟浩主持新纺公司的工作。他对市乡企局局长黄涛说:“三年内把三户企业中两户扭亏,我这个市长你就当定了!”黄涛很是感动,为了报答市长的知遇之恩,他就是肝脑涂地,也要干出个名堂来。这不,他同意首先在毛纺织公司开刀了,而要把这个烂摊子拾掇好非迟浩不可。

迟浩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中外合资新城毛纺织公司总经理这顶烫手的帽子。他说:“冲着你黄局长既是我的上级,又是我的好朋友这一点,这个烂摊子我干定了,还是你给市长的那句话,肝脑涂地,一年内让新纺公司活起来,让工人回来上班。”

迟浩上任的第一天,就领着办公室、生产科、总务科、财务科的几名科长在厂区里转了足足一天。

厂区当时的设计确实没少花功夫,但现存雄伟的大门上的“新城毛纺织公司”的铜字却只剩下“城”和“公司”三个字了。办公室姚玉丰主任说:“我马上布置重新换牌子。”迟浩认真看了一眼细高个、三十多岁的姚主任,马上想起了毛纺织公司的女总工杨帆来。她曾经说过办公室这位姚主任很勤快,工作很踏实,此人可用,就顺口问道:“李副总和杨工哪去了?”

姚主任满脸堆笑着说:“迟总经理,李总听说你要来就病了,现在在家休息呢。杨工给姑娘化验肝功去了,她女儿要上幼儿园了。”

“迟总经理”,迟浩脑中闪出了这四个字时,他知道自己不是迟厂长,而是迟总了,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和未见面的李总,还有杨工、姚主任他们共事了,心中一阵暗喜。

他和杨帆是1991年夏天认识的。分手后,几年没有见过面,直到他来到新城市后,才又相逢了。杨帆是他最信赖的异性朋友,这些,毛纺织公司的上上下下都不知道。

他想,她肯定是自己搞好新纺的好帮手。至于这个李副总嘛,那天晚上在郊外沙滩上杨帆告诉过他,这人五十多岁了,筹建毛纺公司到如今,一直是主管财务和基建的副总,两个儿子的住房全是包工队送的全市最豪华的房子,可自己却住的是市上分配的二室一厅的老房,沙发开洞了也不换,电视机还是十年前的那台十四英寸东芝。

此人没有什么工作能力,可市上居然有领导提出让他担、任新纺总经理。经过一番马拉松式的研究、再研究,最终在市政府常委会上没有通过,总经理虽然没当上,可还是由副处级升为正处级了。也就是说,这位李副总和迟总的级别是一样的。

杨帆告诉他这一切后,强调说,这家伙上头肯定有人,而且这些年来捞了不少钱。也有人告过状,可就是没有人来查。

“迟总。”姚主任这么一叫,迟浩才回过神来。姚主任介绍说:“这石雕是请咱们省里著名雕塑家创作的。”

迟浩发现,公司办公楼前是个荒芜了的花园,虽然刚刚进入初秋,可因为没有人浇水、除草,杂草和花秆黄黄的,没有一丁点儿绿意。花池中间是一座石雕,两名少女手托太阳静静地注视着前方。

迟浩想起杨帆说过这座“新纺的明天”的石雕,花了十五万多元呢!

迟总叹息了一声,和姚主任他们绕过办公大楼朝东走去,甬道、幼儿园、医疗所、图书室……这些都是企业的规划设计者们按正规企业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设计修建的,可惜这些二层三层不等的楼房均已面目全非了,而且门前杂草丛生。

五层职工单身楼更是惨不忍睹,一、二层的窗玻璃几乎没有了,三、四楼一半的窗户也是用纸板、三合板之类的东西挡风遮雨。走廊处由于水管泄漏,三、四层有四分之一的墙面让水渗得不成样子。

迟总发现一个窗户外面挂着红裤头,意识到这楼里还住着人。他摆手止住了姚主任不住声的介绍,走上了单身楼,那门虚掩着,迟总推开门后,只见一男一女正在床上滚着。

“这像什么话?”姚主任训斥说,“小王呀小王,你也该注意一下影响嘛。”迟总马上退出了房间。这个时候,他想起了杨帆,想起了与杨帆认识的那些日子。

P56-59

序言

编者的话

陈玉福先生辛勤创作、寒暑不辍,在其二十七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出版了五百万字的作品。中国作家网、搜狐、新浪及《南京日报》、《贵阳晚报》、《兰州晨报》等五十余家海内外报刊连载过他的作品,反响强烈。他写故事曲折跌宕,时有妙笔,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塑造人物善于从侧面取势,大处着眼,细微处着墨,各色人物跃然纸上,历历如在眼前。因此,他的作品大多脍炙人口,让人爱不释卷。“1号”系列长篇中,有三部登上了全国百家书城十大畅销书排行榜。

甘肃人民出版社徇读者之要求,在陈玉福先生“1号”系列六部长篇小说中精选了四部,又在其他作品中筛选了中篇小说八部、电影文学剧本八部、短篇小说三十九篇,收入《陈玉福作品系列》,约二百四十万字,分八卷出版,以飨读者。

收入《陈玉福作品系列》中的中短篇小说和电影文学作品,都是作家二十七年来发表在《人民文学》、《小说》、《小说月报》(原创版)、《电影文学》等几十家刊物、报纸上的优秀作品。在编辑《陈玉福作品系列》的过程中,出版社坚持收录“1号”系列的全部长篇小说。然而,陈玉福先生为了向读者朋友们负责,坚持只选了其中的四部,其严谨的态度诚足可贵。

在甘肃的作家中,出文集者凤毛麟角。为什么不叫文集而称作品系列?是考虑到陈玉福先生还年轻,才四十五岁。喻意有二:一是作家创作刚刚上道,宽广的文学之路就在眼前;二是八卷之后还有十卷、二十卷,甚至更多……

这是我们的期待,也是读者朋友们的愿望。

《陈玉福作品系列》总策划:张旭东

后记

祝福与快乐(后记)

春节到了,诚挚的祝福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我的手机里,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欢乐。

南京的志军说:“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您的手机将出现鹅毛般的祝福,您的心情将以晴为主。受欢乐气氛影响,笑声将席卷您的周围。预计新的一年,您将一帆风顺,万事如意!”

北京的久辛说:“希望今天的您是快乐的,今晚的您是开心的,今夜的您是甜蜜的,今年的您是顺利的,今生的您是幸福的,今世的您是无忧的,看完信息的您是微笑的!祝春节愉快!”

上海的赵兄说:“春节到了,想想没什么礼物送您。干脆送您五千万吧。千万要努力!千万要进步!千万要健康!千万要知足!千万要记着我是您最好的朋友!贺新作《1号检察官》荣登全国百家书城十大畅销书排行榜第八位!祝新的‘1号’发射成功!”

广东的雨宝说:“每一朵雪花飘下,每一枝烟火燃起,每一秒时间流动,每一份思念传送,都代表着我对您的真挚祝福:春节快乐、佳作频出!”

冰城的高年说:“雨,给您滋润;雪,给您完美;霜,给您无瑕;冰,给您晶莹;我,给您祝福……书城排行榜上的‘1号’让朋友自豪,‘1号系列’让我们骄傲!祝春节快乐!再创佳作!”

出版社的宏发说:“我点击整个冬天,看到了您的笑颜;我复制您的笑脸粘贴在我的心间;我下载我的思念把它另存为永远;我打开我的手机给您最美好的祝愿:祝春节快乐!新的一年能收到您的新书稿!”

朋友热情而真诚的祝福,总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收获,汪晓军先生给我带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甘肃人民出版社决定给我出版文集!

我在兴奋之余更多的是诚惶诚恐,甚至有点无地自容。因为我深知自己的文字太粗陋了,怎么能以文集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呢?在朋友们的帮助鼓励下,我最终与甘肃人民出版社签约出版这套拙作。对此,我也找了点充分的理由。我毕竟在艰难的文学之路上跋涉了二十六个年头,如果不对自己的创作过程做个总结,不向关心我的朋友们做个全面汇报的话,也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就像一位辛勤耕作的农夫,萝卜白菜、小麦谷子、土豆玉米,“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通过面朝黄土背朝天、手心里起皮眼窝里淌汗辛辛苦苦的耕作,不管长的好赖、收成高低,总要收回来装进仓里,这样也求个踏实和衣食无忧。哪块地收成不好,哪个品种产量不高,在冬闲季节找找原因,总结总结经验,保证来年有更好的收成!一年的庄稼两年苦,光吃饱肚子还不行!科学发达了,社会进步了,还要走农业产业化、农业高效益的路子。我的创作跟农夫在田里劳作一样,光把二十六年的粮食装进仓还不行,还要求得大的进展、新的突破。我怎么在文学上能有所突破?这是拙作以文集形式出版后首先考虑的问题。经过虚心地请教专家和朋友,通过总结经验,我深感自己文化基础、创作理论的不足,生活阅历和创作素材的匮乏,我决定放弃我热衷了二十六年的文学创作!做出这个决定,绝不是想给新闻界的朋友们制造一个轰动性的新闻素材:“‘1号’作家封笔不写了!”一个作家,你不写作你去干什么?尤其是你陈玉福,你是一个没有工资收入的职业撰稿人,你不写了谁来养活你同样没工作的老婆和上大学的两个儿子?我在这里郑重地宣布:我真的不写了!不是永远不写,而是暂时搁笔!我要去家乡挂个芝麻绿豆大的小职务,到最基层的老百姓中间去,去体验生活,去学习生活。同时,我准备报考兰州大学文学系的博士研究生业余班,决心系统地学习一下文艺创作理论及其他书本知识,通过读书拯救我知识的贫乏,从而使我获得继续创造和不断思索的空间,让我的明天更充实。

还有件事也值得一提,春节前我把家搬到了雁滩一处颇为安静也十分满意的新居里,并且拥有了一间书房。现在我就坐在新居的书房里,书房没有名字。不是无名可取,一帮朋友们给我“暖房”时取了不少名字,什么“1号斋”啦、“文新阁”啦等等,有位老兄则说什么斋也不要,干脆叫“1号车间”算啦,因为“1号系列”长篇小说就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我说,我不赶这个时髦,啥名也不叫,就叫书房,因为我太喜欢书房啦!接下来,他们为我布置书房。在这个二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他们为我摆放了三盆花一个盆景。书桌旁的花是永泽兄弟拉来的,足有两米高,宽大的碧绿的猪耳朵似的叶片密密麻麻,像个绿色的立柱。这才几天,新的叶片就长出来了。新叶片带点绛红色,大概是阳光充足的原因吧,比旧叶片圆,像芭蕉扇。书桌上的两盆君子兰是范文兄送来的,其中一盆刚到时含苞待放,今天已是繁花似锦了。还有一盆漂亮的大盆景,这是尚俊夫妇花大价钱买来的……我爱我的书房,更爱朋友们送来的这些春意盎然的花,这些花让我的书房、客厅和所有的房间里充满了勃勃生机。

搬到新居后,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汪晓军先生和策划编辑张旭东先生的一再鼓励下,我把1978年到2004年二十六年间发表在报刊上的近百篇短篇小说、三十部中篇小说、二十部电影文学剧本翻了出来,并请人按题材打印出来交到了出版社。张旭东先生从中选了三十九个短篇、八部中篇、八部电影文,学剧本,形成了《西部狼》、《西部女神》、《人生有几搏》等精选集子。在《西部狼》中,有些短篇小说我是不满意的。尤其是二十多年前发表过的一小部分,我是不主张入选的。但是,旭东先生说,恰恰是你认为不中意的几篇,才是最有说服力的。你不是一生下来就成为作家的,作家生产作品和成长的过程就是从蹒跚学步开始的。他的这些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最初的想法是在“l号系列”长篇小说中选出四部就可以了,其余的如中篇小说、电影剧本、纪实文学和短篇小说就不结集出版了。尤其是短篇小说,虽全发表在不同时期的报刊上,可滥竽充数者居多。旭东先生说:“此言差矣!你的文学就是从二十六年前那篇不像样的短篇小说开始的。别好了伤疤忘了痛,别有了点所谓的名气就忘了过去。如果说文学是你的爱人的话,那么,二十年前的文字就是你的‘初恋’。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一个作家忘记‘初恋’就意味着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你尤其要把短篇小说整理出来,这个集子不但有现在的好作品,还要有二十多年前的差东西。你陈玉福的文学之路,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不错,文学是我的“初恋”。我的回忆录里,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文学这个恋人。二十多年前的文字,是稚嫩的是粗浅的,甚至是缺乏思想的。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没有那些粗陋的文字,就不可能有我的今天,也不可能有我今天读者还喜欢的“1号系列”长篇小说。我的文学之路从十八岁开始,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过来的,很辛苦,真正走了二十六个年头。我的写作环境也一样,开始在乡下的烂泥巴房子里,在煤油灯下……现在到了繁华都市很雅致的书房里。所以,这套文集中,除《长篇小说精选》4卷(《1号通缉令》、《1号别墅区》、《1号专案组》、《1号检察官》)外,才有了《短篇小说精选卷》、《中篇小说精选卷》、《电影文学剧本精选卷》和《纪实文学精选卷》。

说几句题外话。我的朋友们中间,有不少人是我“1号”系列长篇小说的忠实读者,还有不少是我的学生。他们来信让我谈谈创作经验。我每打开一次信箱,都能看到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们发来的热情洋溢、异彩纷呈的邮件,这都使我很感动。但是,非常抱歉,我没有一一回复这些敬爱的朋友们(包括我的学生),通过本文集,我想告诉朋友们:当一个作家并不难,难在不能坚持、没有恒心。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就能成功!我把《陈玉福作品系列》八卷粗陋的文字,把这些虽发表过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的东西汇集成册,作为礼物送给你们,希望你们批评指正,并谢谢你们的关心和支持。

最后把本文开头朋友们发给我的祝福转发给大家:祝我亲爱的朋友们读者诸君们万事如意!

陈玉福于2005年春节于兰州雁滩深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部女神(中篇小说精选卷)/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玉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6032947
开本 32开
页数 3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04
14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