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互动与耦合(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学术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短短二十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渐进式改革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总体上是由政府强制推行的,主要表现为正式制度的人为改变,而不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随历史、经验和技术等条件的变化所进行的协同演进。本书稿以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耦合关系为主线,选取了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习惯习俗和宗教等与经济发展较密切的非正式制度进行剖析,对非正式制度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以及经济发展增加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全书以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耦合关系为主线,选取了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习惯习俗和宗教等与经济发展关系较密切的非正式制度进行剖析,对非正式制度影响经济发展的机理以及经济发展增进非正式制度变迁的原因等方面进行探讨。

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大部分,在人类行为的约束体系中,非正式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与作用,在正式制度形成和得以实施之前,人们的经济行为往往依赖于非正式制度来维持和约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即便是在最发达的经济体系,非正式制度也约束着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空间,而正式制度只决定着行为选择总体约束的一小部分。因此,研究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剖析其运行机理对于促进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关注制度而产生和发展的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全面地纳入了其分析框架,认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但对经济发展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关系的关注不够。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十分突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主体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习惯习俗和宗教等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非正式约束将发生边际性的调整,这将不断涌现新问题,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在非正式制度影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的作用非常重要。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作用是双重的,一种成功的意识形态能够通过交易费用的节约、克服“搭便车”等来促进经济的有效增长和发展;相反,失效的意识形态则成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使社会成员相信现行制度是公平的,并促使人们自觉地不违反规则和产权,将大大减少对规则和产权的费用,从而维持现存制度的成本便会降低,人们的“搭便车”行为将大大减少。一个国家要维持相对稳定性,使公民不成为搭便车者,就要反复用灌输的方法使公民接受其意识形态,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意识形态的投资。

路径依赖原理告诉我们:历史是至关重要的,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文化传统的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可小视。社会经济发展是深深地植根于非正式制度特别是社会文化制度的沃土之上的,文化制度具有不可移植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照搬照抄别国的文化。适宜的文化制度安排,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提供社会发展的价值坐标,而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种终极理念。经济发展离不开该地域的文化及文化传统,从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革命以及文化传统的现代化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现代社会,文化传统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是:文化传统通过其长期积习而成的观念,对生活在本区域内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也就决定了各经济区域制度创新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进而最终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水平。与此同时,文化传统也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处于发展和变迁之中。中国文化传统与渐进式改革道路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摸着石头过河”、“双轨制”等举措是适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明智之举。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应当弘扬其精华,清除其糟粕,使人们观念不断进行边际演变和边际替代。

……

全书除导论外共八章,分为三大部分,基本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本书第一部分,是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复述和梳理,如制度的定义、构成及其本质,非正式制度的特征和作用,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现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

第二章到第七章是本书第二部分,分别就非正式制度中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习惯习俗和宗教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共分六章进行了探讨。

第八章是本书第三部分,是全书的总结。认为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是一种互动与耦合的关系,非正式制度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增进非正式制度变迁;非正式制度各因素之间也是一种互动与耦合的关系,彼此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努力增进非正式制度变迁,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目录

丛书总序

摘要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反思

二 对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探究

 第二节 一个鸟瞰:文献检索与评析

一 国外早期的研究

二 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注

三 国内学术界研究现状

四 简要的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基本结构

三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一般的理论说明

 第一节 制度及其分类

一 制度的定义及其本质

二 制度的构成

三 非正式制度、文化与社会资本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关系

一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区别

二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联系

三 非正式制度的特征及作用

 第三节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一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简要回顾

二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分析

三 制度与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 意识形态: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

一 意识形态范畴溯源与梳理

二 意识形态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阵地

三 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功能与绩效

一 意识形态的一般社会功能

二 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第三节 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一 意识形态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相关例证的说明

三 经济发展促进意识形态的变迁

第三章 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客观背景

 第一节 路径依赖与历史的重要性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分析框架

二 历史至关重要

 第二节 文化传统的特征

一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文化传统因素

二 文化传统的界定及特征

 第三节 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

一 文化传统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二 渐进式制度变迁的文化传统意蕴

 第四节 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 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二 中国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价值观念:经济发展的价值支柱

 第一节 价值观念的一般界说

一 价值观念的含义

二 价值观念的作用和评价标准

三 社会价值观念

 第二节 价值观念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一 价值观念的结构和功能

二 价值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 价值观念影响经济发展的环节和途径

四 价值观念影响经济发展:以日本和美国的比较为例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价值观念变迁

一 经济发展与价值观念变迁的历史唯物论解释

二 价值观念变迁的动力: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

 第四节 价值观念与制度变迁

一 价值观念与制度变迁:哈耶克与诺斯

二 价值观念与制度变迁:加速亦或延缓

第五章 伦理道德:经济发展的精神构件

 第一节 经济学的伦理传统

一 经济学与伦理学关系的演变

二 伦理传统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与伦理的互动:经济的伦理与伦理的经济

一 利益:经济与伦理的中介

二 经济的伦理

三 伦理的经济

四 经济与伦理互动需要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融合

 第三节 伦理道德:经济发展的精神构件

一 道德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 伦理道德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追求

三 伦理道德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四节 经济发展与道德风险规避

一 道德风险及其产生机理

二 道德风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 防范和规避道德风险

第六章 习惯习俗:经济发展的潜在镜像

 第一节 从图腾禁忌到习惯习俗

一 图腾和禁忌的产生

二 禁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三 禁忌向习惯习俗乃至习惯法的转变

 第二节 习惯本质及其特征

一 人类行为的习惯性

二 习惯的特征

 第三节 习俗的演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 习俗的本质及其特征

二 习俗与经济发展的互动

 第四节 惯例的价值

一 演化经济学对惯例的关注

二 影响惯例形成的因素

三 惯例的价值

第七章 宗教: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第一节 宗教与经济发展:韦伯的论证和巴罗的附议

一 韦伯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二 巴罗的验证:宗教是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非物质因素

 第二节 宗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 宗教的本质、起源及其功能

二 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基础

三 宗教对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

四 宗教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 宗教经济:宗教与经济的结合

一 宗教因素与市场经济的历史联系

二 宗教经济的特征:以崇尚神明的神圣事业为基础

三 宗教经济化,我们还有信仰吗

 第四节 宗教随着经济发展发生变迁

一 宗教的改革与进步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

二 宗教向世俗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三 宗教信仰的功能有所减弱,文化的功能明显增强

四 各宗教之间出现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趋势

第八章 总结与结论

 第一节 制度耦合、制度冲突与制度绩效

一 制度耦合

二 制度冲突

三 制度绩效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互动与耦合

一 非正式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

二 非正式制度影响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绩效

三 经济发展增进非正式制度变迁

四 构建经济发展与非正式制度耦合的全面发展观

 第三节 保持制度相容,增进非正式制度变迁

一 保持制度相容,增进非正式制度变迁

二 简要总结与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互动与耦合(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学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文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60978
开本 32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8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