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记故事简读
内容
编辑推荐

《秦始皇遇刺》、《主父偃其人》、《钩弋夫人之死》、《直臣汲黯》、《能臣韩安国》、《公孙贺其人》、《韩嫣的故事》、《桑弘羊其人》、《田蚧遭报应》、《胡建自杀》、《张骞出使西域》、《汗马功劳》、《李陵降匈奴》、《司马迁惨遭宫刑》……《史记故事简读》(周成华编写)将《史记》原著中文学性最强、撰著最精彩,意义最深邃的部分译写成白话文故事。

内容推荐

《学海扬帆》是面向广大学子和青少年编辑的一套跨越历史、地理和文化的业余读物。包括人类各阶段、各地域的传统、历史、战争、文化、文学、和文明的状况和发展、介绍了一些影响世界和历史的名人、是广大青少年和学子休闲阅读的佳品。

《史记故事简读》(周成华编写)为其中一册。

《史记故事简读》将《史记》原著中文学性最强、撰著最精彩,意义最深邃的部分译写成白话文故事。

目录

黄帝缔造中华民族

少昊的传说

颛□的传说

帝喾的传说

唐尧的传说

虞舜的传说

涂廪穿井

众功□兴

大禹治水

夏启继位

殷商的兴衰

殷末代帝王——纣

网开三面

太甲思过

岐山颂歌

受命之君

太公望

陪嫁小奴做宰相

商纣王丢了宝座

壮心不已姜子牙

牧野之战

名相管仲

天子无戏言

伯禽报政

荒服不朝

女三为粲

弭谤

立□鲁西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公旦未雨绸缪

中国文化的一大宗师——老子

孔门弟子多俊杰

能说会道的子贡

一次出使让五国情势丕变

荀子的故事

韩非的故事

秦豆曲土

郑伯克段

让国

掠美

子产以疾说平公

优孟哭马谏楚王

邹忌论琴谏齐王

苏代一言能兴国

孟子以义说惠王

被吃掉的孩子

严守节操

勾践复国

范蠡弃官经商

秦的起源

缪公称霸

诸侯争霸

秦缪公任用百里奚

昏庸无道的晋灵公父子

秦霸西戎

燕昭王求士师郭隗

秦缪公宽容得士

孟尝君幼时难父

威王论宝笼人心

郭隗抛砖引玉

齐桓公称霸

赵氏孤儿

赵太后爱子

齐威王论宝物

田穰苴严法斩监军

樗里子的故事

聂政与聂荣

范雎的故事

深谋远虑的司马穰苴

军事家孙武的故事

孙武演兵试宫女

吴起与卒同甘苦

匈奴的故事

李牧的故事

晏子的故事

小白先发制人

献公假途灭虢

牛贩子假扮使者

西门豹治邺

将相和

王翦的故事

管鲍相交肝胆照

晋文公以退为进

宋襄公争霸取辱

郑国渠

一饭三矢

李牧退匈奴

甘罗出使

李园乱楚

秦始皇的少年往事

赢政雄才大略统一中国

焚书坑儒

修筑长城

海外求仙

李斯上书秦王止逐客

投机政治家吕不韦

一字千金

宫闱事变

解印断交

白起因功而受戮

李斯逢迎而遭祸

陈涉一怒斩故旧

斩蛇起义

彼可取而代也

盗贼

厮养卒救王

兵反邯郸

陈之败

高祖之相

约法三章

智取成皋

成皋突围

高祖还乡

沐猴而冠

以死训子

后期者斩

彭城兵败

布衣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

背水一战

摧刚为柔

高祖迁都

诛杀丁公

楚王就擒

曲逆封侯

刘氏封王

韩信谋反

萧规曹随

善游击的彭越

一诺千金

叹狱

兄弟二人不相容

袁盎的故事

中行说反汉

贾谊的故事

冤死的晁错

文景之治

窦太后姐弟重逢

巨富邓通遭饿死

周亚夫拜将军细柳

冯唐论将文帝赦魏尚

大才子司马相如

飞将军李广

冒顿单于杀父自立

盘庚迁都

赵盾弑君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胡服骑射

赵孝成王怪梦

商鞅南门立木

商鞅变法

苏秦游说六国

张仪连横

孟尝君与他的门客

贤德的平原君

信陵君礼贤下士

完璧归赵

鸿门宴一

卧薪尝胆

田忌赛马

围魏救赵

孔子周游列国

庄子与楚王

屈原作《离骚》

纸上谈兵

扁鹊见齐桓侯

苍鹰郅都

指鹿为马

淳于髡的口才

秦始皇遇刺

主父偃其人

钩弋夫人之死

直臣汲黯

能臣韩安国

公孙贺其人

韩嫣的故事

桑弘羊其人

田蚧遭报应

胡建自杀

张骞出使西域

汗马功劳

李陵降匈奴

司马迁惨遭宫刑

试读章节

管仲认为,“顺民心”就是顺从民众求逸乐、富贵、安全、繁衍后代等四方面需求。而民众最基本的需求,就是丰衣足食。管仲有一句千古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认为,只要民富了,国富、政安、兵强、霸业这四方面都有了前提。因此他的改革切中要害,实事求是地从富民人手。

管仲的富民政策,以及相伴的富国政策,在使民众富裕和官府财政收入方面建立相应的机制。第一,建立封建农业税制的“按地的瘠肥程度征税”制度;第二,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第三,建立使职业世袭化以提高生产技能的“四民分业”制度;第四,运用以价格和货币流通量控制生产、消费、财政收入、外贸的“轻重权衡之术”;第五,建立以大力发展盐铁业和盐铁官府统购统销增加民间和财政收入的“官山海”政策和制度;第六,鼓励对外贸易和对外商业战争的政策等。

管仲对外贸易的鼓励措施有五项:第一,实施优惠的关税政策,鼓励商品进出口;第二,运用外交手段,保护进出日业;第三,以免费提供膳食的办法,吸引外商;第四,开展转口贸易;第五,灵活控制国内外市场,进行有利于齐国的国际商战,达到称霸目的。这些都不乏为当年从商的经验所得。

齐国除了自己把食盐远贩于内地各国外,还做转日生意。“有海之口,售盐于吾国,釜五十受,而官出之以百”。一釜(合今四升八合)盐进价五十钱,加倍转手倒卖,牟取暴利。

管仲的“外贸经”是灵活多变的。某商品国外便宜时,齐国就提高国内市场价,以吸引其流入;需要向外国推销某商品时,就改用“天下高,我下”的办法,吸引外商前来购买。

管仲还迫使敌国只能发展单一经济的办法,征服它们。例如鲁、梁二国素产一种厚实的丝织品绨,管仲便叫齐桓公穿上绨衣,并令群臣仿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绨衣成了齐人的时尚装束,需求量猛增。管仲遂许诺鲁、梁商人以千匹绨换金(青铜)300斤,使两国举国弃农织绨。然后管仲又叫桓公换上帛衣,齐国上下又改而流行帛衣,鲁、梁的绨顿时滞销,陷于饥荒,饥民纷纷流入齐国就食;鲁、梁只好向齐称臣。用同样的手段,管仲还造成莱、莒两国木材积压,粮价飞涨至齐国的27倍,其民也多归齐。

管仲在外贸方面的一般原则是:“善为天下者,谨守重流,而天下不吾泄矣。”即不使齐国的财富外流,而千方百计让外汇流入。

在国内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管仲也以国家所操纵的价格为调控手段。目的跟外贸时不同,不是坑算,而是理顺。用控制货币流通量来影响市场价格,以购销粮食去调节其他商品价格,这就是他的“权衡之术”。他说:“谷轻而万物重,谷重则万物轻;币重则谷轻,币轻则谷重。”他还说,调节货币和商品的比例关系,必须把握市场变化的准确时机,即必须“乘时进退”。所以,管仲把铸币权和货币发行权牢牢地控制在官府手中,并设立“轻重九府”机构,以调控国内外商品生产和流通。《史记》说他“贵轻重,慎权衡”即缘于此。

对于富商大贾的迅猛发展,有可能在经济和政治实力上对君权构成威胁。管仲对他们也采取了限制措施,就是用提高粮价的方法,使他们经营的其他商品贬值,利润减少。

管仲除了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军事制度外,还教齐桓公以刑赏为手段使臣民效命,进一步强化了君权。

为了解决武器装备不足问题,管仲革除商周以来一律肉刑的制度,.实行用武器装备赎罪的规定。一副犀甲加一支戟,就可以赎死罪。一副革盾加一支戟,就可以赎肉刑之罪。一定量的铜铁,就可以赎五刑外的小罪。并规定凡打官司,必须先交纳12支箭作为诉讼费。于是,齐军“甲兵大足”。当然,这一制度的受惠者,仅限于少数具有经济或超经济优势的贵族、官吏、奴隶主和富商等。

管仲为了提高统治机构的威信和效率,实行“察能授官”和各级官员荐贤举能责任制,规定不论出身,只要聪明好学、孝友义行、武艺出众者,均可被选用,并以刑罚强令各级官员如实举报人才和不孝不友、横暴乡里、违抗官府者。这样就形成了“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和“故民皆勉为善”的良好局面和风尚。

管仲还建立对官吏进行考绩的“三选”制,多少防止了官员的舞弊堕落,规定每年各级长官必须推荐有政绩的下属官员。齐桓公亲自考察这些被推荐者,再让他们回岗位进一步测评,其中佼佼者,拔为上卿佐吏。这种“三选制”,是后代官吏考绩制度的标准。

管仲对经济、政治、军事一系列的改革,使齐桓公凭借齐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巧妙的外交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有幸请到了管仲这个奇才,管仲也以此为契机施展才干实现了生平抱负。一个不可不提的人就是鲍叔牙,他力荐管仲为齐桓公宰相,知人尊贤,自己甘居其下,可谓慧眼独具,胸襟海阔。故管仲叹服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虽然鲍叔牙有恩于管仲,但管仲并不徇私情,他病危时,齐桓公问接班人,管仲说鲍叔牙嫉恶如仇,不宜执政,举荐了别人。所以后人把这样的纯洁友谊称为“管鲍之交”。管仲的辉煌业绩,跟鲍叔牙这种豁达大度,尊贤用能是分不开的。

叔虞是周武王发的儿子,周成王诵的弟弟。当初,发和叔虞的母亲邑姜幽会时,邑姜梦见上天对发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地赐给他。”等到邑姜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虞”,所以就给儿子取名叫“虞”。

发去世以后,诵继位。这时唐国发生内乱,周公旦率领军队消灭了唐国。有一天,诵和叔虞做游戏,两个人玩得十分开心。突然,诵把一片桐叶削成硅的形状,然后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封你吧。”

站在一边的史官史佚马上走向前,请求诵选择一个吉日,按规定的礼仪封叔虞为诸侯。诵很不高兴,说:“我只是和他开开玩笑罢了””

史佚认真地说:“天子无戏言。只要话说出口,史官就要记载下来,按礼仪完成它,用乐章歌咏它。”P41-43

序言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52万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书将《史记》原著中文学性最强、撰著最精彩,意义最深邃的部分译写成白话文故事。精练生动的文字、科学简明的体例、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元素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同时,大量精美的图片,既使本书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又与文字互为补充与诠释,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实立体的历史博物馆,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历史,获得更多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

衷心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使您在品味国学博大精深的同时,能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智慧甘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记故事简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成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163888
开本 16开
页数 4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4.2-49
丛书名
印张 3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1
172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