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国来信及百年名人墨迹/有万熹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十九世纪始,中国有了读天下、看西方的又一双眼睛。而中华民族这片新的视野,是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翻译家们开辟的。5000年前,传说仓颉创造了奠定民族命相的汉字,而百余年前的严复、林纾他们,让全天下的文字和文明,为中国所用。

严复和林纾,是饱有大丈夫情怀的大风流。他们之所以称“大”,是因为除了大翻译家之外,还是支持“君主立宪”的大改良家;是大诗人;是大书画家。通过林纾绘制的一帧山水画,和严复题诗的一帧书法,可以读到什么是大写的“人”。一诗一画,寸心或微命,却深深满满地荷载着华夏的“云水无数山”。

袁世凯的倒台,彻底浇灭了林纾风中残烛般的“君主立宪”希望。他揣着一颗奈何心,在奈何深秋,登上了北京的翠微山,让颠沛疲惫的心在山水之间小憩安放。山水果然可怡情。他在山上一住就是四天,饱览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灿烂景致。

第二年,林纾以数点笔墨,一帧书画,深情记录了他的翠微之旅。云海之上,峰峦蛮荒极天。近处,枫林出云,筑一片赪红屏障。赪红尽头,簇拥掩映一处楼台栋阁,栋阁最上面的一间,画面最富诗意:一屋一人一寒秋。

画中那一个人,正是林纾自己。他登顶翠微,天下小了,自己大了,有了山石身躯,云海襟怀。他饮大悲悯为大喜欢,在画上题诗一首:几度逢秋必忆家,乡园南望白云遮。登临却有哦诗料,霜叶红于二月花。

其中,“乡园南望白云遮”为点睛之句。“乡园”字面指他的福建老家,实指国家,因为大丈夫心中,家即国,国即家。假使山河完整太平,乡园应近在咫尺,何来“遮掩”。而“白云”,是作者在诗中借来传情的道具,天工巧夺。白云遮乡园,令人泪而无痕,言而无声。

此句穿越至宋代,有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无数山”同样天工巧夺。靖康之变后,宋朝苟活于南方,建都杭州,史称南宋。辛弃疾当时驻守江西赣州,“国破山河在”之悲闷塞胸,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首句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流淌的江水,行人的泪滴,辛弃疾写绝了道不尽的悲怆和忧伤。次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为千古绝唱。“长安”借指北宋帝都“汴京”,金人铁蹄之下的汴京,昔日的繁华、神圣与尊严,已无缘再望。他觉得自己很可怜,甚至朝着汴京方向延绵的无数山,也无限可怜。

林纾的“乡园”隔着“白云”,辛弃疾的“汴京”隔着“无数山”。杜甫呢?他是大诗人,晚年倚着星空北斗,回望长安。

杜甫晚年客居四川夔州,时值大唐日暮途穷,盛极而衰,他写了著名的《秋兴八赋》,写完了唐朝,也写绝了唐诗。“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身处不堪的晚唐,经历着不堪的境遇,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常与北斗七星一起,在空寂萧瑟中遥望万国来朝的帝都长安。我猜想,杜甫笔下的北斗七星,辛弃疾、林纾曾经深深久久地瞩视凝望。

林纾的“乡园南望白云遮”,还感动了一个人。这个人与林纾同是福建老乡,同是大翻译家,同样主张“君主立宪”,而且早已名满天下。这个人就是严复。1915年5月,名震九州的严复被袁世凯聘为宪法起草人。同年8月23日,筹安会宣布成立,严复顺理成章地当了筹安会的发起人和骨干。袁世凯的倒台,将严复推到政治风暴的中心。他一腔之冤,难敌万众之口,被世人谬指为“筹安会第一佞幸”。相比肝胆相照的林纾,严复的境况更加糟糕。看到林纾在那张画上的跋文“去年九月登翠微,红叶经霜赪红照眼,流连四日始归,亦客中排遣之一法也”,严复感觉林纾似乎在含蓄地提示自己,可游山水,觅诗料,排遣胸中的失落与孤闷。严复眼中,“一屋一人一寒秋”的那个人,是林纾,也是自己。他也是诗心盎然,于大悲悯中见大欢喜的大风流,他应景林纾的画意诗心,题了一首诗:

七载江头见好春,无端来踏帝京尘;

累累难了寻常债,碌碌真随十九人。

高咏怜君诗笔健,剧谈应共岁华新;

元宵莫惜垆头醉,长夜漫漫渐向晨。

严复这首诗,佰得细细品味。

P51-53

后记

遇见

将近不惑之年了。渐渐觉得把人生看得很重,把脚步绷得很紧,只顾从一座山头攀向下一座山头的自己,懂得放慢脚步,与自己的心和自己之外的世界坦然对话了。一曲溪流,一垒顽石,一棵浑然虬劲的古松,一群四下惊起的乌鹊,数只游弋盘旋的雄鹰……都会妆点胸头的远晖,都会幻化数点可人,入心入梦。

将近不惑之年,脚下的路,渡头的桥,对岸的峰,一如从前,宠辱不惊。渐渐明白,远方太远,悲欢合铸的人生,仓惶如白驹过隙,永远无法全程丈量。于是,收敛血气与方刚,放下自负和轻狂,慢下来,静下来,反而在落日飞霞,平湖秋月的宏阔绚烂中,捧出自己的心。心与天地越近,世界在眼前越是豁然开朗。原以为遥不可及的梦想,似又咫尺可触。

以前夜晚无法入睡,就开始数羊,数牛,数星星。这法子往后越来越不管用,只能在不安中边数边失眠。现在,我会起身盘膝,掌心向上,右掌托左掌自然放置大腿之上,左右手大拇指相连,放松全身,微闭双眼,眼观心,心观身。不久,每个毛孔都被打开,都在呼吸。方寸皮囊,以及脉搏心跳,渐渐若有若无。与此同时,眉心微微灼热,似开天眼,洞见无限光明,天、地、人,清净如一,同体不二。然后呢,自己枕着朝阳,从酣畅大觉中醒来,在映窗摇曳的生机相伴中,开始新的一天。

大概高中时,父亲问我能否闻到酒香,我摇头。他告诉我,他十七、八岁时,能闻见扑鼻酒香,馋得慌。大学毕业后,我开始在各种应对场合,与各色人等喝酒。我打小吃素,形质文弱。当时的豪饮,只是藉酒在朋友面前壮自己的胆魄和血性,还在告诉其他人,我可以一杯接一杯清醒地喝下去。的确,年少时海喝暴殄天物,鲜有大醉。

后来,渐渐在前人的酒盏中,照出了自己的鲁莽。譬如李白,常常跟自己干杯,悲欢自酬,他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他饮酒花间,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哪,自己心胸阔了,天地自然小了,高处微寒,与自己对酌,暖和。我开始觉着饮酒独酌,甚妙。还有,王维跟元二喝兄弟酒,嘱咐他“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刘禹锡跟白居易喝的也是兄弟酒,他被贬23年回到扬州,物是人非,如烂柯一梦。白居易不改初心,好酒好菜载歌载舞款待他。刘禹锡的心暖化了,眼里转着泪珠儿回敬了白居易一杯,真情难已,吟唱出了他的传世名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杜甫也无酒不欢,他的人生境况与大唐由盛而衰的时局一般。他不得志,心里却装着家国天下,“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即可佐证。他收到唐军平定安史之乱、收复河南河北的捷报,喜出望外。他在诗中写他的妻子“回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其实是在写他自己的心情。他也喝酒庆祝,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还有“夕阳山外山”下,踱步于长亭外、古道边的那个李叔同,也写到了酒,“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酒”入到李叔同词里,已不只是酒,而是万千世界,是大悲悯。

现在喝酒少了。酒是和着阳光空气日月精华的天赐甘露,酒能将人带至梦与现实之间,定当珍惜。说酒喝得少了,其实是喝酒开始挑剔了,得看跟谁喝,得看那浊酒杯里,盛着什么样的情分。

小的时候,总盼着自己赶快长大。就像那离岸的船只和放飞的风筝,满满的心力,只倾注于大海与蓝天。将近不惑之年了,渐渐懂得回头看,咀嚼深情。亲人的问候,儿女的笑脸,友人递来的包裹,静坐时雨打屋檐的天籁,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曾经与父兄亲友的一餐饭、一席谈,竞都会令我久久沉湎,竟会令我热泪盈眶。我小时候总爱哭,父亲说我是好哭的刘备。成人后的许多年里,男儿内心熊熊火焰燃起,把那点泪水都烤干了。甚至有时想哭都哭不出泪来。倒是近年,眼泪不知不觉多了起来,我又开始觉得父亲讲得有理。

有时我觉得红尘中的人,一个一个奔走颠簸,都是跟自己走散迷失的孤儿。因此,人生的终极目的,是遇见自己,跟自己结伴而行,超越六道轮回,终了到极乐世界。不然呢,就继续投胎转世,继续奔走颠簸,继续找寻自己。佛陀苦修六年,他遇见了自己,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涅粲成佛。还有姑苏寒山寺的寒山和尚,他也是遇见自己的大成者,否则怎么会有“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这般饱满的诗句呢?弘一法师从红尘深处走来,已经离自己很近,他说过“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可惜他的绝笔令人费解:悲欣交集。

我庆幸自己首先遇见文字。仓颉造字,从天地日月、自然万物中撷取精华。这方块汉字,注定一出生就与宇宙万物同体不二,是中国人心头常在的佛陀。藉之书写、吟咏、文章,正是修行的至妙法门。

将近不惑之年了,文字相伴,给予我渡海的舟楫。我渐渐觉得,心安稳处,另外一个自己,正依稀可见。

目录

有万意书系总序

文字棒喝(自序)

真欢喜

火轮车畔是阳关

慧敏

素净

千家长有欢乐色

紫阳

和氏璧后

云水无数山

典故

尚德崇文

狷介

蘧草

文玩

道在渊鱼

我亦关西老健儿

差缺

青涩大佬昌硕曾梦

闲话

永安

满纸云烟风流事

摩曼之恋

汲古

“洗辱牌”前成才的樊增祥

后记:遇见

序言

文字棒喝

民国的风徐徐吹来,许多风月好事,真个儿“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更何况,一片一摞纸笺尺牍,笔渲墨沈,满溢着百年间大师巨匠的心痕手泽。这风带来的,除了浪漫,还有白纸黑字的真实。于是,我成了一名贪婪好奇的孩童,左宗棠、张之洞、俞樾、沈曾植、沈葆桢、康有为、梁启超、李叔同、严复、林纾、唐绍仪、于右任、胡汉民、戴季陶、蔡元培、茅盾、徐志摩、陆小曼等化身烟云纸笺,接踵而来,装点着我梦中的童话世界。

讲实话,这是一个既愉悦又不安的过程。双手捧起多少愉悦,双肩就担起多少不安。浅薄的自已,常常拖着一颗煎熬的心,在泥泞滂沱中挣扎跋涉,长久长久。以百计的民国时期大人物,一个个都来了,一个个都上了主席台。他们坐在那里,不喧闹,不发声,不用麦克风,却个顶个儿有力量。他们人像是钉在了地里,家国天下的大丈夫情怀和诗文才情,却蔽日弥天。我一个人站在台下,头皮重得似灌了铅,颓颓然,耳边充斥着无声的问责。

突然,来了一个日本人。他没有打破台上的安宁,却在我的伤口上灌了一把炙烧的盐,给我当头一棒。这个日本人名叫宫岛诚一郎,120年前,即甲午战争前夕,是日本外务省的外交官,职责范围也涵盖对中关系,与当时中国驻日大臣黎庶昌交情甚笃。宫岛诚一郎是中国文化的超级大粉丝,精书法,通诗词音律,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味十足的字号:栗香。“栗香”者,以无用之用,济苍生,利天下,兼融儒释道精粹,且有颜色,有馨香,画意盎然。

黎庶昌两度出使日本,他没有带大棒,没有带金元,带去了“无用至用”的中国文化,在日本培养了一大批中国式文人,其中不乏政要名流。宫岛诚一郎、胜海舟等,即其中的佼佼者。每当枫叶照眼、秋深登高的时节,黎庶昌都会在日本举办重阳雅集,雅称“红叶之会”。那是中日邦交共同的文化盛会,大家饮绍兴花雕,吟和唱赋,乘兴而歌。一次重阳红叶会上,黎庶昌先拨头筹,为在座日本政要作了一首律诗。宫岛诚一郎立刻操持花笺毛笔,步黎庶昌重阳韵,手书七律五十六字,洋洋洒洒:

邻吏有道两心藏,

欲和最难金石章。

绍酒浇胸排磊块,

使星照座放光芒。

七年佳节欢三度,

此夕群贤醉一堂。

何料大邦文字友,

重持龙节到扶桑。

和黎莼斋君重阳韵,席上诚一郎未定草

宫岛诚一郎于这首律诗的款识为:和黎莼斋君重阳韵,席上诚一郎未定草。“莼斋”是黎庶昌的字,“黎莼斋君”是对黎庶昌的尊称。“席上”说明是宴席期间的即兴之作。“未定草”一则说明即兴草稿;二则说明宫岛诚一郎对中国诗词的热爱与敬重。他即兴而就的诗,可能在平仄、押韵、遣词等方面尚待推敲。

这首宫岛诚一郎自谦的“未定草”,和黎庶昌重阳韵的律诗,堪称一流。尤其“绍酒浇胸排磊块,使星照座放光芒”与“何料大邦文字友,重持龙节到扶桑”两联,充满对黎庶昌、对清廷大邦的溢美敬重之情。

宫岛诚一郎不但自己热爱中国文化,亲善中国,还派儿子宫岛大八到中国留学。宫岛大八来到中国,在保定莲池书院求学,师承曾国藩高足、莲池书院院长张裕钊。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宫岛大八无奈回国,子承父志,开中国语私塾“归咏舍”,后更名“善邻书院”,大力宣扬中国文化。

“一纸飞鸿”真是好,四个字毛笔书写,放在一起,已是美不能言。四个字连起来发音和方块汉字撞击心灵漾起的心澜,更是绽放的花,带给人莫能言表的生气与美好。整整两个甲子了,栗香君和黎莼斋君重阳韵诗札,已洗净昔日战争的尘垢,一纸飞鸿,来到我们面前。这满纸的中国字和中国诗的气概,电闪雷鸣一般,怎能不令每个中国人触目惊心!

两千年前,司马迁被汉武帝施了宫刑。可司马迁是真血性,是大男儿,他写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中国文化根脉延绵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包括百年前与栗香君、黎庶昌等同时代的一大批文人,譬如吴宓、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等;譬如蔡元培、辜鸿铭、李大钊、胡适等,他们的道德文章、家国情怀都闪耀着《史记》作者的光芒。之后呢?我们与我们与生俱来的文化内核走失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在发展图强的道路上,我们学了《笑傲江湖》中华山派的岳不群,自断其根,企图练就绝世武功,这愿望可能实现吗?

笔者以为,栗香君穿越百年的一纸飞鸿,除了带给我们昔日辱与痛之外的些许温暖,还应该成为时下中国人的一面镜子。几十年来,几代国人,拥有繁华的同时,远离了谁?又浅薄了什么?

甲午夏日

王双强于有万惠

内容推荐

王双强编著的这本《民国来信及百年名人墨迹》收入了民国名人手札60多封,包括沈曾植、林纾、严复、章士钊、叶恭绰、章炳麟、于右任等人的手札和其他书法形式(对联、诗文等),文后有注释和赏析文章,是学习书法和文字的最佳读本。

编辑推荐

王双强编著的这本《民国来信及百年名人墨迹》书写了晚清及民国文人名士修身立德、崇文重道的故事,并收录了百年名人墨迹,诸如左宗棠、严复、沈葆桢、曾纪泽、章太炎等名士手札,反映了当时群英荟萃、思想纷呈的社会面貌,并深刻地解读了晚清至民国的文人名士们,以文道德修、家国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国来信及百年名人墨迹/有万熹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双强
译者
编者 王双强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608233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5-03-01
首版时间 2015-03-01
印刷时间 201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2015033638
中图分类号 K820.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0
18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