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伪君子(莫里哀戏剧经典)/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伪君子》和《吝啬鬼》是17世纪法国古典喜剧大师莫里哀的两部著名喜剧。剧作结构完整精巧,情节集中紧凑,手法大胆夸张,在浪漫的喜剧色彩中夹杂着充满生活气息的闹剧成分,突破了古典主义的陈规旧习,将欧洲的喜剧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剧作发表后,虽已历经数个世纪,但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戏剧殿堂中两部不朽的经典剧作。如今,剧作中的两个主要人物达尔杜弗和阿尔巴贡,分别成了伪君子和吝啬鬼的代名词。

本书通过辛辣的嘲讽口吻、巧妙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安排,深刻揭示了17世纪欧洲教会的荒淫虚伪和贵族阶层的贪婪腐朽。

内容推荐

《伪君子》、《贵人迷》是喜剧大师莫里哀的代表作,体现莫里哀喜剧艺术的最高成果。《伪君子》的矛头直指天主教的精神统治,揭露假信徒的伪善面目和欺诈手段,嘲讽那些上当受骗者的愚蠢蒙昧。《贵人迷》写一个富有的市民儒尔丹先生,出于有了钱便要附庸风雅的心理,处处模仿贵族的行为举止和生活方式,梦想跻身于贵族行列,结果成为贵族诈取钱财和捉弄的对象。

目录

真正的不朽者/1

伪君子/1

贵人迷/8l

恨世者/177

名家评论/237

莫里哀生平和创作年表/239

试读章节

克莱昂特 姐夫,她是劈头嘲笑您一通;我无意惹您生气,但我要完全坦率地告诉您,她这样做也在情理之中。像您这样一意孤行,可曾有人谈论?难道今天真有这么一个人,能把您迷住,让您为了他而忘掉一切事物?您把他从穷困中解救出来,收留在家中还不够,怎么还糊涂到如此程度?……

奥尔贡 打住,我的舅爷,您并不认识您谈论的那个人。

克来昂特 既然您这么说,就算我不认识吧。可是话又说回来,要想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奥尔贡 您见了他的面,兄弟,准会喜欢,您感到的惊喜会持续不断。他那个人啊……哈!就是……一个人……总之,就是一个人。谁能很好遵循他的教导,内心就能恬静,视芸芸众生为粪土。不错,听他一席话,我就变了一个人。他教导我不要热衷任何事情,从内心根除一切友爱,眼看着自己的母亲、兄弟、妻子、儿女死去,我也同样漠然置之。

克莱昂特 姐夫,这可全是人的情感!

奥尔贡 哈!您若是看到我同他相遇的情景,也会产生我对他这样的友情。他每天来到教堂,一副和善的模样,双膝跪倒,恰好在我的对面,那么热诚地祷告上天,吸引了全场人的视线。他连声叹息,痛苦哀吟,卑恭俯首,时时刻刻亲吻大地。我要离开教堂的时候,他抢到前头,在门口向我献上圣水。我从处处模仿他的仆人口中得知,他有多么清贫,从前是什么人。我每次施舍,他都谦让,总要退还给我一部分,对我说:“这太多了,一半都还嫌太多,我不值得您这样怜悯。”他见我执意不肯收回,就当着我的面把钱分给穷人。最后,是老天让我把他接进家来,从那时起,家里一切似乎都兴旺起来。我看见他什么都责备,为了我的名誉,他甚至特别关心我妻子,还警告过我,有些人向夫人抛去媚眼,那股醋劲儿恐怕高出我六倍。而且,您都难以想象,他虔诚到了何等程度:微不足道的一点小毛病,他就自责犯了大罪;一件不起眼的事情,就足以让他大发雷霆;甚至有一天,他痛心疾首,说他正在祷告,因为他太生气,弄死了一只抓住的跳蚤。

克莱昂特 天哪!姐夫,敢情您疯了,说出这种话,莫不是拿我开心?这些纯粹是戏言,您还要当真?……

奥尔贡 兄弟,您这样讲,让人觉得是一种自由思想,这是您灵魂的一点魔障。我规劝您不下十次,您可千万别惹出祸端。

克莱昂特 又是您这路人的老生常谈。他们希望人人都像他们一样,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如果心明眼亮,那就是自由思想。谁不赞赏弄虚作假,谁就是不尊敬、不信奉神圣的事物。算了吧,您无论说什么,也绝吓不倒我;我说话我清楚,我这颗心上天可鉴。你们这些装腔作势的人,我们决不甘当你们的奴隶。世上有假勇士,也有假信徒。正如人们所见;在通往荣誉的路上,真正的勇敢者并不是那些大喊大叫的人,同样,我们应该亦步亦趋跟随的真正信徒,而绝不是那些装神弄鬼的家伙。怎么?虚伪和虔诚之间,您就一点也不加区别?您要同样赞颂假面具和真面孔,用同样的语言描述这两者?将虚假和真诚等量齐观,将表面现象和真实情况混为一谈?同样看重人形和鬼影,同样看重真钱和假钱?大多数人生来也真古怪,从来不见他们表现出正常的天性!理性对他们而言范围太窄,他们总要超越每一种限定。就是最高尚的事物,他们也往往搞糟,只因他们总想使之登峰造极,无限夸耀它。姐夫,这些我是随口说说,您不必在意。

奥尔贡 是啊,毋庸置疑,您是大家尊敬的博士;世间的学问,集于您一身;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唯一智者,唯一的明白人,是当今的先知和贤哲。同您一比,人人都成了傻瓜。

克莱昂特 姐夫,我根本不是什么受人尊敬的博士,我这一身,也没有集中所有学问。不过,我的全部知识,一言以蔽之,就是能分辨真伪。在我看来,任何杰出人物,都比不上笃诚的教徒值得钦敬,世上任何东西,也不比笃信上帝的真正热忱更美、更高尚;同样,在我看来,那种表面伪装的虔诚者、那种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那些欺世盗名的假信徒,比什么都更可恶!他们亵渎神明,包藏祸心,非但不受惩罚,还随意嘲弄世人最神圣的事物!他们利欲熏心,把虔诚当做技能和货品,要用虚假的眼神和佯装的冲动,刁买名誉和信诚!我要说,别看那些人表现出非凡的热情,他们通过上天的路追逐的却是功名利禄;他们那样热诚祈祷,每天又在讨封求赏;身在朝廷任职,还时时宣扬退隐。他们善于按照自己的罪恶活动,来调整他的热忱!他们非常暴躁,报复心强,不讲信义,又诡计多端,想害一个人毫不手软,还明目张胆用上天的利益掩饰他们恶毒的私念,而他们狂怒起来尤其危险,只因他们拿起人们敬畏的武器打击我们,凭着人们赞赏的激情,要用神圣的利剑杀害我们!这种虚伪的品性,我们见得太多了。不过,真正的诚信之士也不难辨认。我们的时代,姐夫,向我们展示的诚信之士,堪称我们的光荣典范。譬如阿里斯通,譬如佩里昂德尔、奥隆特、阿尔西达马斯、波利多尔、克利唐德尔,称呼他们诚信之士,绝不会有什么异议。他们品德高尚,但绝不张扬,绝不摆出不可一世的派头,他们的虔诚很有人情味儿,很容易亲近。他们也绝不事事监察我们的行动,认为纠正别人未免显得太骄傲,还是应该通过自身的行为责备我们的行为,把高谈阔论的机会让给别人。他们并不看重表面的缺点,对人还是往好的方面判断。他们绝不结党营私,绝不搞阴谋诡计;大家都看得见,他们一心一意,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他们也从不迫害一个犯了罪过的人,仅仅痛恨罪过本身,恰当地维护天意,绝不显出极度的激愤。这些才是我敬佩的人,这才是应有的行为;总之,这才是应当推举的表率。而您那位先生,老实说,并不属于这种典范;您称赞他的虔诚,固然是一片诚意,可是我认为,您是让虚假的光彩晃花了眼睛。

P24-27

序言

创建于一六三四年的法兰西学院,始终保持四十名院士,去世一位补选一位,世称“不朽者”。法兰西学院的大厅,立着一尊莫里哀的雕像,基座上刻着这样的铭文:“他的光荣什么也不少,我们的光荣却少不了他。”

意味深长的题词!须知莫里哀根本不是院士,连一点儿参加竞选补缺的可能性都没有,然而,与他同时代的院士前仆后继,算起来至少也有上百位,可是又有几个现在还为世人所知呢?从这个意义上讲,莫里哀称得上真正的不朽者。

莫里哀是为喜剧而生的,他是天生的喜剧天才,可以说没有莫里哀,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就只有悲剧,而没有喜剧了。莫里哀以其天才的创新,开辟出一条堪与悲剧相媲美的古典主义喜剧之路,这便是他的功绩。无怪乎有这样的传说:在莫里哀去世之后,路易十四曾问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家布瓦洛,自他亲政以来,在文学上谁为他带来最大的光荣,布瓦洛则脱口回答:“是莫里哀,陛下。”

创新之路向来艰难险阻,不但遍地榛莽,还有毒虫猛兽出没,如果不是肩负天才的使命,有着坚忍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那就绝难闯出喜剧的一条新路来,这就是莫里哀战斗的一生给我留下的总印象。

他入世之初,首先就要摆脱父亲给他安排的命运。父亲要儿子当律师,或者做个富商,继承父业,担任宫廷内供之职。然而,莫里哀本能地迷上戏剧,不惜付给父亲二十一年的抚养费用,也要组织剧团,离开安逸的家庭生活,走上巡回演出的流浪之路。

他流浪演出十五年,还因欠债坐过牢,历尽艰辛,直到一六五八年才返回巴黎,有机会进罗浮宫,在年轻而开明的路易十四御前演出喜剧《多情的医生》,获得极大的成功。剧团赢得国王的欣赏,很快更名为皇家剧团,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小波旁宫剧场。

莫里哀和皇家剧团即使有了国王做靠山,也不是一帆风顺。宫廷以王太后为首的保守势力,教会以巴黎大主教为代表的天主教势力,以及那些在莫里哀剧中对号入座的权贵,都成为莫里哀的死对头。他们联手攻击、非难莫里哀的剧作,阻挠演出,如《可笑的女才子》一时遭受禁演,《太太学堂》引起一阵狂风恶浪。尤其是《伪君子》的演出,莫里哀为之抗争了六年,上书国王三份陈情表,这更能说明敌视莫里哀喜剧的势力多么猖獗。莫里哀在第二份陈情表中写道:

我恭候陛下垂问此事,发旨明示。不过,陛下,假如让达尔图夫之流得逞的话,那么我想都不要想写喜剧了,他们肯定更要明火执仗、变本加厉地迫害我了,出自我手笔的东西再怎么有益而无害,他们也要横加指责。

唯愿陛下仁心保护,让我免遭他们疯狂的毒手。愿我在陛下大获全胜、凯旋还朝的时候,能庆贺这种丰功伟绩,以健康的欢乐来解陛下的征战之劳,博得能令全欧洲颤抖的君主的开怀一笑!

莫里哀虽未遭受毒手,但是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正当盛年,五十一岁他就倒在舞台上。

一种能给人带来欢笑和教益的喜剧,何以激起那么多权贵的猛烈攻击,必欲置作者于死地而后快呢?看一看莫里哀的新喜剧触碰了什么,又为喜剧艺术增添了什么,就可能明白他为何会有这种种遭遇。

莫里哀的新喜剧,有别于在他之前和同时代的喜剧。那时的喜剧,仅仅将人物置于滑稽可笑的境地,沿袭着“闹剧”(farces)的传统。莫里哀早期的创作,如《冒失鬼》、《情怨》等,还没有脱离闹剧的窠臼,所表现的那些可笑的情侣、仆人、使女、学究、冒充好汉者,都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人物形象。同时代的悲剧则分析和表现人的复杂情感:爱恨情仇、追求荣誉、渴望报复、争权夺利,这些情感的撞击,构成了戏剧冲突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悲剧虽然处在历史或传说的背景中,却基于对人的研究和心理分析。

传统喜剧囿于固定格式,人物没有个性、脱离现实,只为逗乐而闹,难登大雅之堂。莫里哀看到喜剧的弱点,恰恰是缺乏悲剧的那种以人为本的活力、那种人物心理的真实。于是他从这方面着手,要创造出与悲剧比肩而立的新喜剧、大喜剧。创新喜剧,就是重在考察人的性格和社会风气,以分析人的心理和情感为基础,在精神层面上将喜剧提升到悲剧的高度。

莫里哀曾率领剧团,在法国民间闯荡了十几年,零距离接触了法国社会和各阶层人物。他不愧是个明察秋毫的观察者,看透了千奇百怪的世相、形形色色的人心。人性的弱点和误区有两种表现:可悲性和可笑性。悲剧作家发掘可悲性,将它搬上舞台达到悲剧效果;莫里哀则深挖可笑性,追求喜剧效果,创作出新喜剧。

新喜剧在舞台上呈现出新面貌:人物活了,都有了鲜明的个性;他们心理的变化、情感的交融与冲突,表明他们生活在现实中,体现出时代的真实。

新喜剧的这种贡献非同小可,喜剧艺术终于能与悲剧艺术并驾齐驱,两者共同创建了古典主义戏剧的鼎盛时期。

不过,比起古典主义悲剧来,莫里哀的新喜剧更加贴近社会和现实生活,充满了冷嘲热讽,更加有力地鞭笞人性的弱点,抨击社会的弊端。如《可笑的女才子》,直刺当时上流社会附庸风雅、矫揉造作的风气;《太太学堂》则批判封建社会压迫并束缚女性、实行愚昧化教育,呼吁爱情与婚姻的自由;《伪君子》更是揭露天主教的精神统治,摘掉那些所谓虔信之徒的假面具,让人看清他们虚伪和狡诈的真面目;《贵人迷》讽刺儒尔丹一类暴发户,有了钱便忘乎所以,梦想跻身上流社会,处处模仿贵族,结果成为贵族欺骗和捉弄的对象;《恨世者》的主人公是一个高尚正直的人,不为庸俗无聊、阿谀逢迎、欺世盗名的上流社会所容,成为滑稽可笑、愤世嫉俗的典型,这是对贵族社会恶劣风气的无情讽刺。

莫里哀在他的喜剧作品中,深挖那些权贵最阴暗的心理,将他们的灵魂里最龌龊的东西暴露在广大观众面前,这就势必触怒那些权贵。这也就不难理解,法国的权贵们为什么对莫里哀恨之入骨。因为这一点,莫里哀的好几种剧目遭到禁演,他为《伪君子》抗争了六年,才让它最终解禁。为了新喜剧发展,他一方面全身心投入创作和演出中,另一方面又要同保守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结果心力交瘁,盛年身殒。喜剧大师的一生却是一场悲剧。

莫里哀的喜剧之所以有别于闹剧,就在于他以喜剧的形式,表现了社会生活中的悲剧内容,正如《歌德谈话录》中指出的:他的喜剧“带有高度悲剧性”。他塑造的许多典型,都具有不朽的生命力,如达尔图夫、阿巴公分别成为“伪君子”、“吝啬鬼”的同义词。这些人物身上所体现的人性弱点:贪婪、虚伪、阴险恶毒、爱慕虚荣等,也超越时空,在当今中国的社会还有现实意义。这些喜剧人物登上中国舞台,对号入座者会大有人在。

不朽的莫里哀!

二○○七年九月 于北京花园村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还要再谈论莫里哀。过了二百五十年,一部文学作品还保持如此清新。如此自然,如此真实,还能对我们的思想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这不令人赞叹吗?没有一个词语变得乏味,没有一种表达方式老化,也没有一句引人发笑的俏皮话过时。

——【法】保尔·莱奥托

莫里哀属于那个世纪,他一生描绘了某些特殊时期与世风,然而,他更属于所有时代,他是体现了人性的人。

——【法】圣伯夫

莫里哀实在太伟大了,我们每次重读他的作品,总要感到一种新的惊奇。

——【德】歌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伪君子(莫里哀戏剧经典)/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莫里哀
译者 李玉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44835
开本 16开
页数 2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34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