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并收获牛股是每一位投资者的梦想,但很多投资者往往与牛股一次次擦肩而过。本书立足于“从生活信息中发现牛股,利用简单知识发现牛股”这一出发点,通过作者10多年的专业研究经验,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一些选择并抓住牛股的方法和思路。本书可供活跃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各类投资者阅读。
图书 | 牛股指南(中国股民选股必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发现并收获牛股是每一位投资者的梦想,但很多投资者往往与牛股一次次擦肩而过。本书立足于“从生活信息中发现牛股,利用简单知识发现牛股”这一出发点,通过作者10多年的专业研究经验,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一些选择并抓住牛股的方法和思路。本书可供活跃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各类投资者阅读。 内容推荐 发现并收获牛股是每一位投资者的梦想,但很多投资者往往与牛股一次次擦肩而过。其实,我们回首1996年牛市以来的一只只大牛股便可发现。只要多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多思考一些成功企业,多留意一下身边信息,就可以轻松俘获很多大牛股。 本书立足于“从生活信息中发现牛股,利用简单知识发现牛股”这一出发点,通过作者10多年的专业研究经验。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一些选择并抓住牛股的方法和思路。 目录 第一章 牛市记忆/1 第一节 1996年的牛市记忆/2 第二节 2000年的牛市记忆/9 第三节 2006年的牛市记忆/18 第二章 牛市牛股/27 第一节 1996~1997年:深发展与四川长虹/29 第二节 1999~2001年:东方明珠与海虹控股/44 第三节 2006年至今:驰宏锌锗、宝钛股份、万科与招商银行/58 第四节 2003~2005年:“非典型牛市”中的贵州茅台、苏宁电器与张裕/74 第三章 知识准备/89 第一节 政策为纲:看大势,赚大钱/92 第二节 看图说话:读懂基本信息/106 第三节 典型故事:赚钱有风险/110 第四章 简单致胜/119 第一节 品牌的价值:消费中收获牛股/119 第二节 职业的价值:买熟不买生/130 第三节 “白马”的价值:主流最好把握/139 第四节 便宜的价值:降低风险是获利前提/148 第五章 专业致胜/163 第一节 掌握专业名词的内涵/163 第二节 学会阅读研究报告/180 第三节 千方百计走进(近)上市公司/210 附录一 2007年投资策略报告/219 附录二 中国崛起时代的“漂亮50”/253 试读章节 2.看门道而不是看热闹 投资者一定要读这样的赚钱故事,也一定喜欢这样的故事,特别是常常被书中令人兴奋的赚钱情节吸引,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一个可笑的事实是:读者的注意力往往太过于集中于故事的变化和结果,反而忽视了那些赚钱经验的总结。这或许就是看热闹与看门道的区别吧。赚钱的故事通常也会写得跌宕起伏,但我们不是要看大师们什么时候赚钱了,什么时候赔钱了,而是要看赚钱是因为什么?赔钱是因为什么?当时的市场状态是怎样的?还有一些其他更深刻和重要的东西。 这里,我们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另一位传奇人物——彼得·林奇的赚钱故事,作为一个样本,我们来看看到底要从彼得·林奇的故事中学到什么。 案例:彼得·林奇投资传奇的启示 (1)人物简介。 彼得·林奇是华尔街著名投资公司麦哲伦公司的总经理,他管理的基金成为国际上最成功的基金之一,因此,《时代》周刊称他为“第一理财家”,《幸福》杂志则赞誉他为“股票投资领域的最成功者”。国内出版的一本书《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在封底写道:“彼得·林奇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乔丹对篮球的贡献,他把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把投资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事实上,彼得·林奇和投资者更加熟悉的巴菲特一样,都是价值投资哲学的奉行者和坚持者,他始终坚持认为:“要投资于企业,而不要投机于股市。”通俗地说,就是买股票是买企业,而不是买一个符号,更不是买一个筹码。 (2)投资业绩。 1977~1990年,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职务的13年期间,由他管理的基金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基金的旗舰基金,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也是当时投资业绩第一的基金。当然,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不仅仅来自于收益,也来自于新投资人的不断加入,但彼得·林奇13年的年平均资产报酬率达到了29%。 (3)大师的建议。 彼得·林奇有句名言:“只要用心对股票做一点点研究,普通投资者也能成为股票投资专家,并且在选股方面的成绩能像华尔街的专家一样出色。”可以说,彼得·林奇是一位坚持从生活中、从职业中、从周围多数人的习惯中发现tenbagger股票(10年涨10倍的股票)的。并且曾经在很多场合提出了股票投资的“四个不要”的基本原则: 第一,不要相信各种理论,因为理论更多是用来解释市场的,而不能预测市场变化。 第二,不要相信专家意见,因为利率和股市之间虽然确实存在着微妙的相互联系,但却很难用金融规律来提前说明利率的变化方向。 第三,不要相信数学分析,因为“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第四,不要相信投资天赋,因为在股票选择方面,没有世袭的技巧。 彼得·林奇在自己写的一本书中总结了很多投资成功的道理,也介绍很多从生活中发现投资机会的例子,还对不同的公司做了分类,对愚蠢的投资认识做了批评,这些更多的详细内容其实就是本书读者需要进一步学习的东西。这其实又回到作者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做好股票投资是需要认真学点东西的,就像一个家庭主妇熟悉菜市场一样,知道如何选择蔬菜,知道自己熟悉的蔬菜到底应该卖多少钱。 二、尽可能找些赔钱的故事来读 赚钱的故事大家往往愿意拿出来说,赔钱的则不同,要么深深地藏在投资者心灵深处,要么被大大的缩小和忽略,于是赚钱的故事到处都是,赔钱的故事则显得非常稀缺。因此,对于一个投资者的成长与成熟而言,读几篇赔钱的故事远比读几十篇赚钱的故事要强百倍。 第一,到网络上寻找那些袒露心扉的赔钱故事。这种故事通常很少公开发表,也很少有公开讲述的,所以一般只能在网络的论坛或某些博客上找到。 第二,赚钱的故事中往往会有一些篇幅不长的赔钱故事。很多赚钱的故事中都有这样的情节,就是主人公怎样从买股票赔钱的悲惨经历中爬起来,经过认真学习和总结后在股票投资方面获得成功。那么对于这样的故事,我们建议大家可以略读如何赚钱的经历,而要详细阅读赔钱的悲惨故事,或许这样的文字很少,写得也不是十分详细,但还是要认真研读,特别要认真研究主人公的经验教训和总结,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P112-115 书评(媒体评论) “只要用心对股票做一点点研究,普通投资者也能成为股票投资专家,并且在选股方面的成绩能像华尔街的专家一样出色。” ——著名投资大师彼得·林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牛股指南(中国股民选股必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银国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07910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5 |
出版时间 | 2007-05-01 |
首版时间 | 2007-05-01 |
印刷时间 | 2007-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30.91 |
丛书名 | |
印张 | 8.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8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