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杜郎口旋风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仅仅用几年的时间,解决了诟病已久的一系列沉疴,且走出了一条代表”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金光大道,这符合常规吗?

一个刚毕业仅四个月的清涩丫头,一跃成为“名师”,这符合教育规律吗?

一个错字连篇,甚至连”下水“作文都不会写的老师,能教出好学生吗?

一群号称教育”起义“的农民,能肩负起中国民族教育振兴的希望吗?

答案就在本书中。

内容推荐

  杜郎口中学地处茌平县最东部,与德州市齐河县毗邻。学校现有教职工105人,学生1260人,20个教学班。  近年来,在市、县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于全面推行了“三三六”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迅速由教育教学双差校,一跃成为全县教育改革的排头兵,连年被评为市、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教科所先后四次来校调研,省教育学院,聊城大学多次来校进行学术交流。现已接待市内外参观人员15000人,被省教科所称为农村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  所谓“三三六”自主学习新模式就是,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组合、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绝处逢生的杜郎口中学,经过了一个由“乱”到“治”,由“治”到“改”,由单项改革到整体改革的日臻成熟之路。

目录

序(滕纯)

引 言

第一章 关于杜郎口:一个教育记者的手记

杜郎口是一次发现

杜郎口是一枚硕果

这样的教育叫不叫“神奇”?

第二章 走近崔其升

崔校长的一天

谋事者就得苦其心志

课堂查体发现“癌变”

课改就是“教育长征?”

课堂改革的UFO:10+35模式

非常举措:0十45模式

改革就是从形式到内容:砸台设“坛”

领导就得有领导的样子

校长,我就想叫你一声爸

对话崔其升

第三章 为什么是杜郎口

课堂“奇观”诞生了教学神奇

杜郎口的学生娃

快乐课堂我称帝

如何让课堂收放自如

改革意味着的就是“超常规”

第四章 杜郎口模式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与反思

杜郎口模式的基本描述之一

杜郎口模式的基本描述之二

杜郎口模式所遵循的教学原则

第五章 向杜郎口学什么

泅溺之间:学习杜郎口,你准备好没有

给学习者的一点提示

怎样学习杜郎口?

第六章 杜郎口经验之于中国教育的启示

专家说:杜郎口经验带有普遍意义

他们已经行动起来

结语

附录一 媒体热评

附录二 杜郎口中学课堂实录

后记

试读章节

聊城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孟昭星对记者说,杜郎口的课改经验没什么神秘的,它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升学,二是辍学,三是乐学。孟局长很是幽默,他给记者打了个比方,说教学就像农民养猪,谁在最短时间养得最快最好就学谁的,空谈理论误国误人,教育需要的是崔其升这样的实干家,需要的是杜郎口这样在“寂寞”中顽强地坚守……

自2003年全茌平县推广“杜郎口模式”之后,2004年全聊城市整体推广杜郎口课改经验,孟局长在全市杜郎口经验推广大会上说:除非有比杜郎口更好的经验,否则必须学习杜郎口,“不换思想就换人”,坚定不移地推行杜郎口的教改经验。茌平县教育局张玉林局长向记者介绍说:经过一年的推广,整个茌平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相长,课堂变成了孩子们展现自己生命精彩的舞台。

茌平县城关小学的校长杨长菊说:杜郎口模式解决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以前学生是死学厌学,现在是乐学愿学,课堂效果前后有天壤之别。茌平县第二中学是一所距离县城更远的农村高中,校长王彬告诉记者:自从采用了开放课堂的方法,不仅没有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反而激发和提升了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学校的升学率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的提高。去年高考,学校有一位同学升入了清华大学,一个纯粹的农村中学能培养出上清华的学生,是不可思议的,也是破天荒的。

记者在杜郎口镇驻地采访了几个村民,他们提起杜郎口中学来无不交口称赞。一个摆水果摊的小贩忙活着招徕那些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她忙里偷闲对记者说,她有两个孩子都在杜郎口中学上学。记者问:“供两个孩子上学负担不轻吧?”她说,他们乐意上,再重也得供,她还告诉记者,就从杜郎口中学“改法”之后,周围的孩子都愿意上学,逃学和辍学的现在是少之又少。农村原来辍学严重,主要是孩子自身不想上,因为他们怕上也学不到东西,农村挣钱不易,为“白上”付出经济和时间代价,不值得。

杜郎口镇的李书记说:杜郎口中学已经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含金量最高的品牌,杜郎口中学不仅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整个聊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它产生的积极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李锦韬理事长曾两度去杜郎口,对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经验给予充分肯定,并在茌平县、聊城市教育局研究计划公开推广杜郎口课改经验的现场会,向全国推广杜郎口经验。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微服私访”杜郎口,看了禁不住连声赞赏,说杜郎口的教改将有力推动山东素质教育的发展,这种原创性的课堂模式是山东教育对中国教育的一大贡献。

山东省教科所评价杜郎口的教改,称“杜郎口中学教育改革触及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若干深层次问题,解决了若干重大问题,是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的农村教育的先进典型。”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光华要求专家要“对杜郎口教学模式深入研究”。

省教研室王景华主任用“十年磨一剑”来概括杜郎口几年的探索,他还打了个比方说:清末盛行“剪辫子”,民国初提倡“放大脚”,那样的运动解放的不仅是一代人的习惯,也是推进民族化进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观念变革。“杜郎口”堪比剪辫子、放大脚,它打破的是框子,打破的是两千年传统教学对孩子们的束缚,对教学观念的束缚,功不可没。我们长久皓首穷经没能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王景华主任还总结说,杜郎口的课改涉及到当前教育面临的五大问题:

第一个问题,学生课业负担减了以后,质量是不是一定下滑?

第二个问题,条件差,投入少,农村边远学校是不是质量就一定上不去?

第三个问题,教师基础差,素质跟不上,是不是就没有变化,是不是质量就上不去?

第四个问题,生源差,学生基础差,是不是就没有改造的机会,质量也必须上不去?

第五个问题,素质教育在学校这个层面,究竟怎么去抓?

带着这些问题,就让我们最先走近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缔造者——校长崔其升。

P24-26

序言

我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近五十年,我的座右铭是:每到一地,必进学校;每进学校,必进课堂。几十年来,我到过全国二百多个县市,考察探访过国内外千余所学校,进课堂听过两千多节课,杜郎口中学是近年来引起我视觉兴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学校,·这不但是因为它地处偏僻的乡村,条件艰苦却闯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育人教书”之路,更在于该校将“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到了实处。

长久以来,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常常处于素质教育与升学率不能协调的两难境地。我常听到一些一线教师感叹,素质教育的道理谁都明白,但升学率的弦也不能不绷紧,因为前者是很难在较短的时期显示其意义的,而后者则是社会评价学校最有力的数字指标。我还注意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许多出身农村的考生往往能以高分考入名牌大学,但是他们中的不少入却在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学体制中乱了方寸,不仅缺乏创造思维能力,毕业时成绩也平平,泯然众矣,让人痛心。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素质教育的缺失,孩子们的心理并不成熟。这几年,当给孩子们“减负”成为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时,人们大都忽略了其实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减负”,因为农村的孩子囿于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以及改变人生轨迹的现实压力,往往更易于沦陷于题海战术、苦学苦练的负担之中,素质教育对他们而言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命题。在这个意义上,杜郎口中学的横空出世便体现出非同一般的价值意义,其本土性、原创性与时代性是非常值得全国的教育工作者思考、学习、借鉴的。

杜郎口中学的校长崔其升也是带着升学率的焦虑就任的,当他为学校的前途莫测而苦恼时,学生们的一番戏语却成就了他剑走偏锋的课改之路。他问学生上课为何不能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有的学生说:“老师讲的还不如我讲的好呢,有什么好听的?”于是,崔其升就试着让学生自己讲,果真效果不错。这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兵教兵”、“兵练兵”的尝试很符合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又暗合新课标的思路。此后,杜郎口中学陆续摸索总结出的“10+35”、废除讲台、“三三六”教学模式等无一不以解放学生的“生产力”为出发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升学率的指标也是过硬的。而最最让人钦佩的是,杜郎口中学赋予了学生以自信、自尊的人生态度,为他们今后一生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听说,不少毕业于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到了新学校,因为不适应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找校长老师,要求变革。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杜郎口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课堂。三面全是黑板的教室、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大胆张扬的青春个性、人头攒动的听课场面都让人叹服不已。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相信我们对农村孩子木讷、内向的习惯印象有多么偏颇。英雄莫问出处,杜郎口虽然是扎根乡土实践的教育典型,但我想,它的示范意义应该是更广泛的,不管是乡村还是城市,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

马克思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这个经典论述对我们深刻理解课堂的本质具有指导意义。一名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12年问在课堂上课的时间大约有13000节课时之多。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初期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每一节课是一个教学单位的时间。在每一节课的时间里,学生是“积极存在”还是“消极存在”,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这决定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的价值就在于激活了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里的“积极存在”,自主的、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品德、体力得到了全面发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敏感的青春期,解决了初中阶段“两极分化”的难题,实现了“三无”:无厌学生,无学困生,无辍学生。杜郎口中学是继洋思中学后的另一个奇迹。该校办学条件简陋,根本没有任何现代化教学设备。杜郎口的成功,是对城市里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到牙齿(连校门都是智能化的)的学校的挑战。  从杜郎口参观回来后,我一直心潮澎湃,那种激动之情是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实的教育同人们难以体会的。如何总结和推广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经验是我最近思考的一个热点。现在好了,《中国教师报》的李炳亭先生编写了这部书稿。《杜郎口“旋风”》这个书名已经充分体现出了杜郎口中学课堂改革的锐气和锋芒,而书中大量第一手的采写资料以及附录的杜郎口课堂教学实录等内容,对于读者认识杜郎口改革的背景、师生筚路蓝缕的艰辛以及课堂改革的具体思路等有很大的帮助,也大大方便了那些因为条件限制而一时无法亲自去杜郎口考察的校长和教师们。

           2006年6月26日于北京昆玉河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杜郎口旋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炳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925988
开本 32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3
出版时间 2006-07-01
首版时间 2006-07-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2
出版地 山东
210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2: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