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潘基文(联合国掌门人)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联合国秘书长选举的历史上,难得有这样一位秘书长,能够得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支持,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随着他的竞争对手全部退出,在正式投票前只剩下一名秘书长候选人,这在联合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他是一位一位资深且十分熟悉联合国事务的外交官。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出身韩国,长期处理朝鲜半岛事务,斡旋日韩、美韩关系,更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因此更熟悉全球的安全问题。他,就是潘基文。

内容推荐

潘基文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对于联合国和东亚来说有着双重意义。虽然成为联合国秘书长意味着他必须放弃自己的国家立场,投身全球事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断言:这也是东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一个契机。

潘基文有着10多年联合国工作的经历,是一位资深且十分熟悉联合国事务的外交官。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出身韩国,长期处理朝鲜半岛事务,斡旋日韩、美韩关系,更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因此潘基文将更为熟悉全球的安全问题。在未来联合国的重点工作中,潘基文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录

序 言 潘基文:让东亚影响世界

第一章 “英语神童”外交梦

 聪颖的“英语神童”

 职业外交官

 公认的“美国通”

 朝核斡旋人

 外交梦始于肯尼迪

 链接:潘基文简介

第二章 “预选赛”独占鳌头

 “接班人”提前试剑

 遴选中的“权力走廊”

 大国态度耐人寻味

 选举过程比往年公开

 竞选更像“抽彩票”

 争当安南接班人

 “预选赛”独占鳌头

 竞选上演“独角戏”

 潘基文为什么能赢?

 链接:竞选期间韩国外援表

第三章 新秘书长的“权力解析”

 什么样的人能当选?

 新秘书长是如何选出的?

 联合国秘书长的职责与作用

 新任联合国秘书长走马上任

 是谁推选了潘基文?

 角力新秘书长的背后

 秘书长“权力解析”

 是“秘书”还是“长”

 潘基文当选意味着什么?

 链接:联合国秘书长享受何种待遇?

第四章 夫妻同是“韩国名片”

 口才出色记忆超群

 “和事佬”潘基文

 最优秀的协调者

 温和不代表不果断

 每周4小时恶补法语

 少说多做的外交家

 韩国欢庆家乡人当选

 最后一天上班感到凄凉

 夫妻同是“韩国名片”

 链接:潘基文祖籍可能在福建

第五章 登上世界“权力之巅”

 前路多艰的执政苦旅

 新秘书长的突出品质

 待解的三大课题

 架桥梁还是走钢丝?

 当选容易“当家”难

 潘基文VS安南:各有拥趸

 顺风顺水好行船

 任后可能“寄居”酒店

 潘基文宣誓就职

 新官“三把火”曝光

 “外柔内刚”的执政理念

 链接:前任离任后将隐居瑞士

第六章 “雕塑和平”的宏伟工程

 “这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潘基文肩上的担子

 当选后面临新难题

 潘基文的维新“困境”

 协调地球的太极手

 潘基文的发展观

 自述治理联合国方略

 迎接“亚洲世纪”的脚步

 国际渴求和谐

 链接:日本难圆“入常”梦

第七章 联合国的“前世今生”

 联合国的基本概况

 联合国的成立

 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会员国

 联合国会费

 联合国改革

 链接:联合国日

第八章 问题背后的“蝴蝶效应”

 当前联合国存在的若干问题

 联合国时代结束了吗? 

 美国是联合国的董事长吗? 

 做联合国的司令可以吧? 

 干脆,改造联合国算了!

 今后面临的最大挑战

 提供解决国际问题新思路

 链接:联合国大会主席

结束语:加油,潘基文!

历任联合国秘书长

试读章节

           职业外交官

潘基文在事业上是幸运的,并屡屡获得幸运女神的眷顾。踏人外交部之初,他选择驻印度领事馆而非外交部原定的驻美大使馆作为自己外交事业的起航之地。据潘基文的弟弟回忆,哥哥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在印度的消费水平较低,因此可以攒下更多的钱以贴补家用。而驻印度的经历却成为潘基文外交生涯的幸运起点——他遇到了总领事卢信永这位事业上的“伯乐”。卢信永对潘基文的能力和人品十分赏识,而卢信永本人也是韩国政治、外交界的栋梁之才。1973年,韩印两国关系由领事级升格为大使级,卢升任大使,后来又出任位高权重的安企部长和国务总理等职。在他的提拔和引荐下,潘基文平步青云,以三秘之衔被破格晋升为通常由一秘担任的礼宾秘书。金泳三总统执政期间(1993~1998年),潘基文更是备受重用,相继担任外交部次官补、青瓦台首席礼宾秘书和外交首席安保秘书等职务。

金大中总统在任期间(1998~2003年),潘基文在事业上一度并不顺利。1998年被派往奥地利任大使,到2000年才被任命为外交部次官。2001年俄总统普京访韩时,因工作组失误,在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明确载人了维护和强化《反弹道导弹条约》的条款。美方将此举视为对自己的“公然忤逆”,韩美关系出现了裂痕,为此金大中不得不在访美时再三道歉。潘基文与时任外长双双遭问责而被解职。在那段时间里,被取消了专车的他成为普通“地铁族”一员,情绪十分低落,内心也深感愧疚。所幸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4个月后形势出现了转机——新任外长韩升洙恰好担任联大轮值主席,起用潘基文担任其秘书室长兼常驻联合国代表。尽管有人对此冷嘲热讽,说他以堂堂外交部次官的级别屈就司局级之职。不过事实证明,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工作经历为潘基文日后的成功竞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3年卢武铉上台后,潘基文终于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二个春天。先是回国就任青瓦台外交顾问,2004.年1月又出任外长。身为一部之长,潘基文更加感到责任的重大,工作更为勤奋和忘我。就其辛劳程度而言,堪称整个部内的“楷模”,因而获得同事们赠送的“工作狂”称号。据说其助手必须在每天凌晨5点半前到其官邸候命。

然而,他的外长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美国对卢武铉政府的自主意识多有不快,两国关系一度龃龉频生。潘基文充分借助其在美国留学时构筑的广泛的人际关系,为化解矛盾发挥了独特作用。2005年6月,他再次面临严峻考验。因韩国政府拒绝从伊拉克撤出军队并执意增派,导致一名韩国人在当地遭绑架后被血腥斩首。噩耗传来,韩国上下一片哗然,原本就对政府出兵不满的韩国民众顿时将矛头指向外交通商部,指责其应对不力,施救迟缓,潘基文肩上的压力陡增,一度险遭罢免。

同僚对潘基文的评价是:勤奋、沉稳,具有出色的口才和非同寻常的记忆力。此外,潘基文外貌温文尔雅,待人亲切诚恳,头脑敏捷,观察细致。他在外交通商部有个“主事”的绰号,主事是古代新罗时期的官职,潘基文得到这一绰号,是因为不管把多么琐碎的业务交给他,他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妥当。

公认的“美国通”

潘基文在职业外交生涯中与美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被公认为是韩国外交界的“美国通”。

潘基文曾先后担任韩国驻新德里外交官、外交部联合国课长、美洲局长、负责外交政策企划的次官、韩国驻联合国代表和驻奥地利大使。1996年11月,潘基文任总统府秘书室外交安保首席秘书,后任总统外交政策顾问。

对于自己热爱的外交事业,潘基文投入相当大的精力。一名韩国外交官曾说,虽然身为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却是这个机构中工作最辛苦的人。而对于他的助理人员来说,必须在凌晨5时30分前到达他的办公地点。在外交领域36年的历练也为潘基文带来较高声望。前总统顾问张成曼(音译)介绍说,潘基文精通英语、法语,并且熟悉德语和日语,言谈温和、举止谦逊的风格使他在外交通商部非常受欢迎,也很难从他身上找到问题和缺点。张成曼这样形容潘基文:“你难以找到一个真正讨厌他的人。”他最负盛名的特长是出色的口才和非常优秀的记忆力,能够敏锐地抓住每一个细节。此外,他还善于灵巧地闪躲媒体和对手提问中的种种陷阱。他常常面带微笑,态度十分温和,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还被西方媒体评价为“和蔼可亲的外交官”。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潘基文先后在韩国驻美国大使馆、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担任要职,加上在美国的留学,他前后在美国的时间超过10年。他在国内也长期负责美国事务,熟悉美国现实情况,在美国拥有广泛的人脉资源。

朝核斡旋人

2004年1月16日开始,潘基文出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韩国联合通讯社曾报道说,潘基文也是韩国外交通商部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长官之一。

潘基文在出任外长后,韩国政府最重要的外交课题之一就是解决2002年爆发的朝鲜半岛核问题,推动六方会谈。作为外长,潘基文为六方会谈展开了积极斡旋,在有关国家之间展开频繁的穿梭外交,成为韩国在六方会谈中发挥作用的关键人物。

2003年8月14日,韩国外交通商部对外宣布,由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六方,将于8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谈,就解决朝鲜核问题进行磋商。当时的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谈标志着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根据朝美两国1994年lO月签署的《日内瓦核框架协议》,朝方同意冻结核计划,以美国为主导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负责为朝鲜建造两座轻水反应堆,以解决朝鲜的电力短缺问题。在反应堆建成之前,该组织负责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以缓解朝鲜的燃料紧张状况。但由于种种原因,朝鲜轻水反应堆工程直到2002年8月才开始动工。

P3-7

序言

          潘基文:让东亚影响世界

在联合国秘书长选举的历史上,难得有这样一位秘书长,能够得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支持,潘基文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随着他的竞争对手全部退出,在正式投票前只剩下一名秘书长候选人,这在联合国历史上前所未有。

韩国外长潘基文赢了,但这不是他个人的胜利。

潘基文当选联合国秘书长,对于联合国和东亚来说有着双重意义。虽然成为联合国秘书长意味着他必须放弃自己的国家立场,投身全球事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断言:这也是东亚影响和改变世界的一个契机。

从背景来看,潘基文有着10多年联合国工作的经历,是一位资深且十分熟悉联合国事务的外交官。但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出身韩国,长期处理朝鲜半岛事务,斡旋日韩、美韩关系,更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因此潘基文将更为熟悉全球的安全问题。在未来联合国的重点工作中,潘基文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目前的世界格局看,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日益成为一个战略重点。这里不但有全球安全问题的焦点,而且还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更重要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在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之后,形成了一个更加成熟和稳重的安全观。亚洲国家客观上影响国际安全格局的事实,在过去的数年中已经影响着世界,并受到全球的关注。

比起上一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此次对潘基文的提名有着更加强烈的地域性。在提名之初,大多数联合国成员极力支持“地区轮换”原则,亚洲各国在这方面也十分团结。这种团结不但与亚洲的地缘政治有关,而且也与东亚参与国际事务的政治积极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多数成员国对潘基文的认可,也是对亚洲尤其是东亚政治作用的认可。因此,与其说是联合国选择了潘基文,不如说是世界选择了亚洲,选择了东亚。

另一方面,这位东亚政治明星的出现,从个人或者国别层面上来说,远不如洲际意义来得深远。毕竟,在亚洲这个地区,存在着不同信仰、不同政治制度,经历着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时还面临欧洲、美洲和非洲所没有的外交僵局。从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看,亚洲浓缩了国际事务的各种矛盾和关系。

随着全球政治、安全和经济格局的变化,对亚洲的理解,将会成为深刻理解世界未来的一种潜质。

而关于新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领导能力的争论,很可能又会成为东亚改变世界的一个新模式。

作为韩国外长,潘基文一直是内敛低调,处理外交事务常常不露锋芒。但是这并不简单等同于软弱。从东亚历史来看,这里的政治哲学多以平和、沉稳示人,因为平和、沉稳能够赢得信任。在联合国这样一个广泛的国际舞台上运用这种政治哲学或许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和碰撞。

在日本首相访华的次日,韩国总统访华的四天前,一位来自东亚的外交官潘基文成为新任联合国秘书长,这固然是各大洲轮替的巧合,但是在亚洲经济高速发展、国际事务参与度日益提高之际,甚至在“大亚洲”概念风行之时,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这些都昭示着:东亚影响世界的时代已经来临。

                       编 者

                     2006年12月于北京

后记

              加油,潘基文!

看过韩剧《加油,金顺!》的人,对韩国人的口头禅“加油!”应该并不陌生。“加油!”是对人的鼓励和支持。在2006年10月9日的最终投票中,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毫无悬念地当选为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被韩国人认为是自檀君(韩国传说中的民族祖先)以来最值得庆贺的民族盛事。这里无意评判韩国人的感触,只是想从“个人——国家——时代”三维地透析这个事情。也惟有如此,才会明白可以从这位新任秘书长身上期待些什么。

首先说个人。潘基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好人,更多地继承和代表了韩国文化为世界所接受和欣赏的部分,即温文尔雅的儒生形象、平实内敛的个人品格。在联合国秘书长选举史上,难得有一位候选人能够早早得到五大国的认可,潘基文能一举当选,与他的这种个性不无关系。甚至可以说,他的当选是东方品格的魅力绽放。当然,联合国秘书长作为“地球上最难做的工作”(首任秘书长赖伊语),对个人性格的要求常常是矛盾的。正如一名外交官评述的,“潘基文是个好人,但有人担心他是否有能力面对联合国经常出现的激烈场面,比如,美国人在一只耳朵边大吵大闹,而第三世界国家在另一边抗议。”美国需要的是大内总管,改革联合国以顺其意,最起码不能拖美国的后腿。第三世界则向往一位强有力的领导人,他倡导援助、自由贸易,并在某种情形下干预地区冲突。

其次说国家。单是个性,成就不了一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当选,更多倚重其所在国家的国家性格。选潘基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选韩国。换句话说,潘基文的身后有韩国殷实的国力和正面的形象支撑。大韩民国的历史不长,甚至加入联合国也只有短短的16年,但几十年的时间已经足够这个国家洗刷一穷二白的面貌,成为全球GDP排行榜上的第11名,并为联合国财政和维和行动作出贡献。近年来,首尔提出“东北亚均衡者”的外交思想,虽引发了国内外的不少争议,但与日本一味追随美国的姿态大相径庭,颇令人们对同是美国传统盟友的韩国刮目相看。与此同时,“韩流”风行各地,以惟美的风格倾倒了甚至是远在埃及的观众,对韩国的软实力是一个极大的提升。韩国之外,潘基文当选一个更大的背景,是由中国崛起和印度崛起引领的亚洲崛起。事实上,在选举前,此轮联合国秘书长应该由亚洲人担任就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而作为联合国五大国之一,中国也对亚洲候选人给予了坚定的支持。这当然是潘基文得以当选的一个关键。对此,潘基文是了然于胸的,所以才有了“当选后将访问朝鲜”的表示。当然,他的民族背景,也带来了一些人的怀疑。在他出任下任联合国秘书长已经没有悬念的情况下,韩国就已经有人把他的当选与韩国的国家利益、与韩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联系起来。民族主义的情绪溢于言表。但我们知道,作为联合国的行政首脑,秘书长的视野不应局限于某个国家、地区,心怀天下是一项基本要求。对潘基文而言,如何显示公正、协调的姿态,以避嫌疑,是就任后的一大挑战。

再次说时代。最终,是我们的时代选择了潘基文。这是一个秩序重组的时代,动荡与混沌的特质促使大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快速走向成熟。比如中美关系,已经建立起经济战略对话、高层对话、全球问题对话等多重机制,对联合国这一平台的倚重有所减少。此外,联合国作为战后大国协调的场所,一直存在工具理性不足而价值理性有余的问题,近年来已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美国方面赞赏潘基文“先当秘书后当长”的姿态,固然是为其谦逊温文的气质所打动,但毋庸讳言,这同样是出于对可能出现的“铁腕”秘书长的排斥。说白了,就是否决任何可能“忤逆”美国意思的候选人。所以,我们不必指望安南不能成就的联合国改革能在潘基文手上完成。但我们的确可以期待潘基文为这个时代带来一股新鲜的东方气息,并在协调、沟通东西方文明方面有所作为。我们也愿意相信,在潘基文的带领下,联合国可以切实应对乃至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种种挑战,真正为世界各国的根本福祉,而不只是少数大国的意志服务。为此,我们期待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潘基文(联合国掌门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佳节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13879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3.126.7=6
丛书名
印张 16.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