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美文经典(共3册)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所选,是百年来中国散文最经典的顶级作品,是值得您反复阅读的优美名篇,是诸多文学大师奉献的华章盛宴。传世名篇开卷有益,作者逸事雅俗共赏,展现出一道靓丽的文坛风景线……

内容推荐

百年美文,浩如烟海,我们为您挑选出了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篇章。本书收集了值得您反复阅读的优美文字,让您尽情领略文学大师的笔下风光,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汲取他们的人生智慧,感受百年历史的文化底蕴。书中鲜为人知的作者逸事,将使您的阅读更有情趣。

浓缩百年,萃取经典,营造迷人书香,大师手笔,传世名篇,奉献千古美文,智慧文字,行云流水,享受品位阅读。

在本书中,您将和这文坛大家神交一番,他们是:

蔡元培、梁启超、鲁迅、周作人、林觉民、郭沫若、胡适、许地山、叶圣陶、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茅盾、庐隐、朱自清、郑振铎、老舍、冰心、石评梅、沈从文、梁实秋、巴金、丁玲、施蛰存、王实味、梁遇春、铁凝……

目录

第一卷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

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

学问之趣味/梁启超

人生的真义/陈独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藤野先生/鲁迅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秋夜/鲁迅

雪/鲁迅

病后杂谈/鲁迅 

社戏/鲁迅

谈 酒/周作人

弘一法师之出家/夏丐尊

谈 吃/夏丐尊

与妻书/林觉民

“今”/李大钊

我的母亲/胡适

鲁迅与王国维/郭沫若

桃金娘/许地山

落花生/许地山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叶圣陶

五月的北平/张恨水

人生的乐趣/林语堂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

巴黎的鳞爪(节选)/徐志摩

钓台的春昼/郁达夫

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北平的四季/郁达夫

水样的春愁/郁达夫

第二卷

白杨礼赞/茅盾

吹牛的妙用/庐隐

异国秋思/庐隐

荷塘月色/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

女人/朱自清

儿女/朱自清

海 燕/郑振铎

吃瓜子/丰子恺

济南的冬天/老舍

可爱的中国(节选)/方志敏

往事(节选)/冰心

父亲的玳瑁/王鲁彦

墓畔哀歌/石评梅

爆竹声中的除夕/石评梅

快阁的紫藤花/徐蔚南

春游颐和园/沈从文

雅舍/梁实秋

怀念萧珊/巴金

三八节有感/丁玲

绕室旅行记/施蛰存

野百合花/王实味

途 中/梁遇春

她走了/梁遇春

“春朝”一刻值千金/梁遇春

雨中登泰山/李健吾

夏虫之什(节选)/缪崇群

囚绿记/陆蠡

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

第三卷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荔枝蜜/杨朔

采蒲台的苇/孙犁

黄山记/徐迟

天山景物记/碧野

长江三日/刘白羽

社稷坛抒情/秦牧

国子监/汪曾祺

姑苏菜艺/陆文夫

从严嵩到海瑞/李国文

四合院/邓友梅

珍珠鸟/冯骥才

一个王朝的背影/余秋雨

清洁的精神/张承志

父 亲 /阿城

我与地坛/史铁生

丑 石/贾平凹

两个大都市/王安忆

河之女/铁凝

试读章节

白杨礼赞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政治活动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从此开始他的文学生涯。先后任《小说月报》主编、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民国日报》主编、《文艺阵地》主编等。曾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新疆各族文化协会联合会主席等。1949年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的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桠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竞一点儿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激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顾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者逸事

两部手稿失踪

茅盾离世后,其子韦韬整理茅盾生前留下的回忆录,发现有两部写于解放后的作品手稿不知去向,最大的可能是茅盾,,自己将之毁弃了。

1955年,“镇压反革命”取得了重大胜利。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遇见茅盾时,郑重提出想请沈先生创作一个反映镇压反革命的电影剧本。盛情难却,茅盾便答应一试。很快,茅盾就兴冲冲地到了上海。没有多久,茅盾便拿出了剧本初稿,交给文化部电影局负责人袁牧之。

对于茅盾的剧本,袁牧之和剧本昕的几个人一起认真研读。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题材重大,内容丰富,写的也好,只是剧本有些小说化,对话也多了一些。他们建议如果拍摄,需要分上、中、下三集。剧本交还茅盾后,商量来商量去地拖了一段时间,最后却不了了之。茅盾既没有改动,也没有再拿出示人,仿佛没有这回事一样。

而在1958年春天,身心好转的茅盾开始酝酿、构思一部新的长篇小说,并抓紧工作之余写了起来。

这是一部以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题材的作品。题材上与解放前出版的名篇《子夜》有着传承关系,可以说是《子夜》的续篇。据说书名为《黎明》,更预示着彼此之间的联系。这年秋天,茅盾在和《中国青年报》编辑部的一位同志谈话中,说起了他正在写作的这部作品,并预定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茅盾写了开头,有10万多字。就在这年的秋冬之交,茅盾停笔了。

茅盾去世以后,他的儿子韦韬等人曾经不止一次地寻找过以上两部手稿,但始终没有结果。

这是茅盾留给人们的一个难解之谜。

P1-4

序言

在世事纷扰、耳畔嘈杂之际,能静下心来读一篇好的散文,确实是莫大的精神享受。把目光投向一些闲适的文字,这是心灵的散步。就如同农夫停住犁铧,在田问地头喝一杯酽茶;也仿佛诗人不再行吟,在花前月下品一壶老酒,是一种非常惬意的感受。问或,有些文字稍显激烈了,深刻了,也可以即兴呼喊叫好,表示愿意声援;也可以顺势沉思默想,表示有所感悟……

总之,不管是认真地细读,还是随意地闲看,一篇散文,当然也是美文,终会让你拥有一段散淡而有趣的人生的。

现在,你眼前的这本书,就是为了愉悦你的心灵而来,为了丰富你的世界而来。

《百年美文经典》,这个书名似乎不够新鲜,她的内容也好像同样老生常谈。可是,有了百年,有了美文,再有了经典,这书也就值得一读了。翻开篇页,触目所及,尽是一些抒情山水、缠绵云烟、蕴藉思绪、深沉智慧……呵呵,你就会觉得有了新意,而且说不定爱不释手了呢。鲁迅、朱自清、杨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荷塘月色》、《荔枝蜜》……大师的手笔,经典的篇章,真可谓字字珠玑,美不胜收。百年的风雨过后,这些文章仍以当初的形象传世,而且保留了原汁原昧。犹如智慧的灯盏,在公正的时间面前,这些文章始终燃着她们真善美的火花。现在,她们的光亮将再一次照彻我们的心灵通道。

百年美文,积聚浩瀚,想要小中见大,以少胜多,只能精挑细选。本书所选文章,数量虽不算多,篇目却是精益求精。每一篇,都是文中极品;每一篇,都可长久回味。对于学生,她是学习写作的上佳范文:对于成人,她是生活中的温馨情侣。所有热爱生活的人,都会把她作为良师益友。

为了给读者一个大致的历史脉络,从文中感受时代的纹理,本书作者按照生年排序。其实,本书和其他版本最大的区别是,里头增添了一些有关作者的趣闻逸事。从怡情养性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休闲的话题,比较贴近”雅俗共赏”这个大的审美标准。所以,适当的放松,会让阅读更加亲切、自然、生动、幽默,充满世俗的情趣。

既然,书已经被你打开,那何不将她捧起,好好玩味一回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美文经典(共3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宇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018897
开本 16开
页数 5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
丛书名
印张 36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25
152
5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