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史百家简编
内容
编辑推荐

《经史百家简编》是曾国藩从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遗产中所精选出的48篇名家范文集,是继《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之后传世的名家范文。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之术皆源于此,曾国藩人生哲学处世智慧尽在其中。

书中选文,上起先秦,下讫宋代,从中可见我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治、哲学、军事、经济、法律、科技、文化、教育、文学、历史和地理概貌之一斑,其内容之广泛,形式多样,值得一读。

这次整理,以光绪二年(1876年)传忠书局《曾文正公全集·经史百家简编》刻本为底本,参照商务印书馆1932年石印本和传忠书局《经史百家杂钞》刻本以及所选各篇之出处进行校勘,加以新式标点,把古体、异体、繁体字改为现行简化字(通假字仍其旧)。为便于阅读,每篇之前有提示,简要介绍作家生平或该文出处,分析思想内容或写作特色,不求一律,力求明了。

内容推荐

《经史百家简编》是曾国藩从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遗产中,精选出的48篇名家范文,按体裁分为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和杂记11类;内容涉及上古至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和文学等方面。

本书以光绪二年传忠书局《曾文正公文集·经史百家简编》刻本为底本,由梅季先生加以点校注译。书中各篇都有题解分析,按段做了简明的注释,并逐篇翻译成明白晓畅的白话文。

本书既是学古文用古文的优秀范本,也可以作为了解、研究曾国藩的一个参考。

目录

《经史百家简编》序

《经史百家杂钞》序例

论著类

孟子/孔子在陈章

庄子/养生主

韩愈/原道

韩愈/伯夷颂

词赋类

诗/七月

扬雄/解嘲

班固/两都赋

苏轼/赤壁赋

序跋类

易/下系十一爻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曾巩/先大夫集后序

诏令类

书/吕刑

汉文帝/赐南越王赵佗书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汉光武帝/赐窦融玺书

奏议类

书/无逸

贾谊/陈政事疏

匡衡/戒妃匹劝经学威仪之则疏

诸葛亮/出师表

书牍类

左传/叔向贻子产书

魏文帝/与吴质书

韩愈/与孟尚书书

韩愈/答李翊书

哀祭类

书/金騰册祝之辞

屈原/九歌

韩愈/祭柳子厚文

韩愈/祭张员外文

传志类

史记/伯夷列传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汉书/霍光传

韩愈/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欧阳修/泷冈阡表

王安石/王深甫墓志铭

叙记类

左传/秦晋韩之战

通鉴/赤壁之战

韩愈/平淮西碑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典志类

书/禹贡

史记/平准书

欧阳修/五代史职方考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

杂记类

周礼/轮人

周礼/舆人

周礼/梓人

周礼/匠人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欧阳修/丰乐亭记

曾巩/宜黄县学记

试读章节

客人嘲笑扬雄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士子,对于人纲人纪,不产生拟订则罢了,若产生拟订,则必定上使君主尊贵,下使父母荣耀。分开人君的珪版,承受人君的封爵,怀揣人君的令符,分享人君的俸禄,身佩青色或紫色绶带,漆红自己的车轮。现在您有幸遇上盛明时世,处于说话无所忌讳的朝代,跟群贤同行列,经历金马门、登上玉堂指日可待了。曾不能筹划一种奇谋,献出一种良策,上向人君解说,下和公卿交谈,目光炯炯如耀眼的星星,口若悬河又如闪闪的电光,合纵连横,议论的人没有谁能抵挡。却反而默默地写作五千字的《太玄经》,似枝叶繁茂四布,独特的解说有数十万言,精深的论说深入黄泉,高妙的论说超出苍天,宏博的论说包括了宇宙,细密的论说渗入了没有间隙的地方。可是做官没有超过侍郎,提拔也才一个给事黄门。想起来黑的莫非还是白的吧!为什么做官不得意呢?”

扬雄笑一笑回答他说:“您只想使我的车轮红漆起来,却不晓得一失足就会使我的三族被诛灭啊!从前周朝统治瓦解,宗室诸侯离去,分割为十二国,后合并为七雄,四分五裂,兼并为战国局面。士子没有固定的人君,国家没有固定的人臣,得到士子的君主就会富有,失去士子的君主就会贫困,昂举振奋羽翼,可任意安身止息。所以士子有的自己用袋子装着(求官),有的凿开墙壁逃跑(避官)。因此邹衍凭借奇怪的言辞却取得时世的依赖,孟轲虽然遭遇坎坷,还是受到诸侯们的尊敬。

“现今大汉朝地界东到东海,西到渠搜,南到番禺,北到椒途。在东南设都尉,在西北设候所。用绳索捆绑(罪犯),用腰斩之刑制裁(叛逆)。用礼乐宣扬(大义),用《诗经》、《尚书》感化(人们)。(遵礼教)构建倚庐,空费三年时光守丧。天下的士子,闻风而动如云而合,好像鱼鳞一样众多杂沓,都从四面八方来营求官位。家家自以为是姬姓、子姓,人人自以为是皋陶的后代。包上头发戴好帽子,丝带垂在腮下而滔滔不绝谈的人,都跟伊尹比拟;可只几岁的小孩子,却羞于跟(图谋霸业的)晏婴和管仲相比较。当权的青云直上,失势的委弃沟渠野外。早上大权在握,则是公卿宰相,晚上失势,就一下成为匹夫。譬如像长江、洞庭湖边的崖岸,渤海中的岛屿,四只大雁停留不显得多,两只野鸭飞走不显得少。从前微子、箕子、比干,去的去死的死,殷商就成为废墟了;伯夷、姜太公归附,周朝就兴盛发达。伍子胥被逼自杀,吴国灭亡;文种、范蠡存在于世,越国称霸。五毁大夫回到秦国,秦王大喜;乐毅离开燕国,燕王恐惧。范雎凭借打断了肋骨牙齿的身子,却使穰侯魏冉受到危害;蔡泽因下巴下垂闭不住口的形态,而使唐举见笑。所以当国家有大事时,没有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樊哙、霍光,就不能安定;当天下太平时,鼓吹章句之学的儒门相与坐高堂、守显职,也没有什么危害的。所以世上大乱,则圣人哲土奔驰天下还不足;世上大治,则平庸之人高枕无忧还有馀。

“上古时代的士子,有的被释放就拜相,有的由平民而成太傅;有的倚着夷门发出笑语,有的横渡江湖悠然打鱼;有的游说七十国君却不遇明主,有的刚(与国君)谈过话就被封侯;有的委屈人君来到陋巷枉顾,有的使人君执帚扫地在前面开路恭迎。因此士子很能够畅所欲言奋笔写作,见有可乘之机即前往而不会受到挫折。现今的县官不请士子,郡官不迎老师,朝廷九卿不对客作揖,将相不低眉自谦。言论奇特的被怀疑,行为特殊的便得罪。因此想谈论的,卷起舌头不言,人云亦云;想投步的,抬脚比量比量才放下脚步,亦步亦趋。假使上古时代的士子处在当今时世,射策对策不是甲科,品行不是孝廉,选拔不是贤良方正,只可向皇帝上疏谏言时道是非,如果说得好最高的待遇不过是待诏;如果说得不好,有所触犯,被皇上知道了便不能任用,又怎么能够得到青色紫色绶带而位列公卿呢?

“且我又听说,旺盛的火光会熄灭,隆隆的雷声会断绝。观察雷声观看火光,充充实实。上天收雷声,下地藏火热。显贵人家,鬼也会窥伺他的家室(最终也会家败人亡)。攫取争夺名利的人会身亡,默默无争的人却能生存下去,做大官的人宗族都会危险,守身不出的人性命却能保全。所以说懂得黑和默(不求闻达),是遵守大道的最高标准;清静无为,是游动的精神所寄托的处所;寂寞无声,是白守道德的境界。时代不同事物变化,做人的道理没有不同,上世之士和我换一个时代,也不可知会怎么样。现在您竟拿猫头鹰耻笑凤凰,持壁虎而嘲讽寿龟苍龙,不也是种弊病了吗!您嘲笑我黑还是白,我也嘲笑您病得很厉害了,碰不到良医俞跗和扁鹊,悲哀啊!”

客人说:“如此说,那么没有《太玄》就不能成就名声了吗?范雎、蔡泽以下的人物,何必从《太玄》之义呢?”

扬雄说:“范雎,是魏国的亡命之徒,自己打断了肋骨、腰骨,才免于坐牢,缩着身子被人踩着背,才匍匐装入袋子,(人秦)使君主激怒,他离间泾阳君与昭王的兄弟感情,从旁攻击魏冉,取而代之为秦相,是机会适当啊。蔡泽,崤山之东一个普通男子,弯下巴塌鼻梁,满脸鼻涕口水,西人秦见强秦之相范雎揖而不拜,掐住他的咽喉(抓空子)跟他的气势匹敌,又安抚他的背脊最终夺取他的相位,是时势有利啊。天下已经安定,战火已经平息,(高祖)定都在洛阳,娄敬卸下车辆,摆弄三寸之舌,提出不可动摇的国策,把京都搬迁到长安,是机会适宜啊。五帝垂下典籍,三王传授礼仪,百代不可改变,叔孙通起议于乐奏酒醉之时,(使武将们)脱下戎装(排除骄气),于是定下君臣之间的仪礼,是时机适合啊。周代末年刑法侈靡败坏,秦朝刑法残酷严厉,汉朝权宜法式,萧何制定律令九章,是时机合宜啊。所以说,在尧舜时代有人制定萧何律,那么就会错误了;在夏商时代有人习作叔孙通仪礼,那么就会迷惑不解了;在周公辅佐成王时代有人进献娄敬的策谋,那么也就会错误了;在汉宣帝显宦和外戚时代有人谈论范雎、蔡泽的说法,那么就会狂妄了。萧何的规定曹参遵循,张良出谋划策,陈平六出奇计,功勋似泰山高耸,声誉像岩崩远闻,虽然这些人才智充裕,也是碰上时世才可以有作为啊。所以在可为的时世做可为的事情,就顺利;在不可为的时世做不可为的事情,就危险。

“至于蔺相如在秦国章台取得功绩,四老在南山采得荣名,公孙弘从金马门待诏创立了功业,骠骑将军霍去病从祁连山胜仗起家,司马相如从卓王孙那里窃取了财物,东方朔为妻子割得烤肉,我确实不能跟这几个人并列,所以只能默默地独自保守着我的《太玄》经义。”

         P30-P32

序言

    《经史百家简编》序

       曾国藩

自六籍燔于秦火,汉世掇拾残遗,征诸儒能通其读者,支分节解,于是有章句之学。刘向父子,勘书秘阁,刊正脱误,稽合同异,于是有校雠之学。梁世刘勰、钟嵘之徒,品藻诗文,褒贬前哲,其后或以丹黄识别高下,于是有评点之学.三者, 皆文人所有事也。

前明以《四书》经艺取士,我朝因之。科场有勾股点句之例,盖犹古者章句之遗意。试官评定甲乙,用朱墨旌别其旁,名曰圈点。后人不察,辄仿其法,以涂抹古书,大圈密点,狼藉行间。故章句者,古人治经之盛业也,而今专以施之时文;圈点者,科场时文之陋习也,而今反以施之古书.末流之迁变。何可胜道!惟校雠之学,我朝独为卓绝,乾嘉间巨儒辈出,讲求音声故训校勘,疑误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咸丰十年,余选经史百家之文,都为一集,又择其尤者四十八首,录为简本,以贻余弟沅甫。沅甫重写一册,请余勘定。乃稍以己意分别节次句绝,而章乙之间,亦厘正其谬误,评骘其精华。雅与郑并奏,而得与失参见,将使一家昆弟子姓,启发证明,不复要途人而强同也。曾国藩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史百家简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曾国藩
译者 梅季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57933
开本 16开
页数 369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49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94.1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6
169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