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奔向自由(戈尔巴乔夫改革20年后的评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戈尔巴乔夫改革20年后人们仍旧在问,是否需要改革?改革是否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使然?那些使改革停止并导致苏联解体的不幸事件是不可避免的吗?改革给社会和世界带来了什么?留下了哪些遗产?读者会在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的议题由戈尔巴乔夫基金会拟定,当时事件的参与者或亲历者应邀从当事人的角度,在20年后对戈尔巴乔夫当年领导并推动的改革进行分析和诠释。书中收录了20多篇文章,作者中有曾在戈尔巴乔夫政府中出任要职并具体领导、设计、推动和实施改革的官员,有当时担任戈尔巴乔夫改革理论和政策顾问的专家学者,有当时苏联驻外使领馆的外交官和研究人员,有当时驻苏联的英美大使,还有国外长期从事苏俄问题研究的知名专家。这些人中的大多数当时都极力推崇并支持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理论和措施,迄今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持肯定态度。本书集中反映了目前俄罗斯和国际问题专家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流看法,为我们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内容推荐

本论文集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改变苏联和世界命运的七年;(二)谈时代和个人的作用;(三)社会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看法。

论文的作者有: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苏联总统高级顾问及总统委员会成员、俄罗斯著名专家学者、美国和英国驻苏联大使,以及纽约大学苏俄问题专家史蒂芬·科恩、英国牛津大学政治学教授阿尔奇·布朗等。

这些人均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亲历者。20年后,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行了认真思考和反思,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目录

致读者

第一部分 1985—1991年改变苏联和世界的七年

 改革曾有成功的机会

 苏联的制度能不能改革?

 改革与五个转型

 戈尔巴乔夫改革在俄罗斯历史上的地位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三个分水岭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国际社会民主党

 当代人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诠释

 从华盛顿看到的改革(1985一1991年)

第二部分 关于时代和个人

 “在黑屋子里逮住黑猫容易吗?”

 历史的转折:一个目击者的思考

 并非一定要流血

 ……这美好的三年

 戈尔巴乔夫与改革:咄咄怪事之反观

 应该继续下去

 新思维的过去和将来

 弦外之音?

 与历史争论到底

 未竟事业之新开端(改革之我见)

 二十年后看戈尔巴乔夫改革

 人文科学工作者眼中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不要对戈尔巴乔夫改革横加指责!

 二十年之后

第三部分 社会舆论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反映

 西方和苏联社会舆论对改革和“戈尔巴乔夫因素”的看法(1985—1991年)

 俄罗斯人二十年后看改革

附 录

 二十年后看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奔向自由(戈尔巴乔夫改革20年后的评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基金会
译者 李京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13510
开本 16开
页数 3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6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51.2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0: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