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诗学文集,收录的文章写于2000—2006年间,它们都是从作者的阅读和写作诗歌的经验中而来的。阅读这些作品是幸福的,它构成对一个人心智和理解力的锻炼,构成对他自身经验边界的拓展。
本书的关切所在是在于对词语的倾听,对词语所蕴涵的伦理—政治性的挖掘。这也是书中全部细读、评论和书写的立足点。
图书 | 词的伦理/六点学术茎典书写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诗学文集,收录的文章写于2000—2006年间,它们都是从作者的阅读和写作诗歌的经验中而来的。阅读这些作品是幸福的,它构成对一个人心智和理解力的锻炼,构成对他自身经验边界的拓展。 本书的关切所在是在于对词语的倾听,对词语所蕴涵的伦理—政治性的挖掘。这也是书中全部细读、评论和书写的立足点。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当代诗学文集,对汉语新诗的文本阅读和写作经验给予诗学意义上的鉴别与考量。作者从欧阳江河等当代诗人的多个典型文本出发,展现出当代汉语诗歌所达到的精神高度、技艺难度及经验的复杂和精纯程度。与此同时,也展现出当代诗歌的经验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在诗人那里转换为语言,井在他的生命中不断变形的。更让人欣喜的是,作者对汉语词语的敏感和关注、对方块字所蕴含的日常伦理意味的挖掘和解读,形成了本书诗学批评的特色和基点。 目录 自序:诗歌中的技艺 第一辑:论欧阳江河 暖昧时代的动物晚餐 ——论欧阳江河 倾听《一夜肖邦》 歌声的中止与历史中的寂静 深掩 裂隙 对未知的迷恋 第二辑:经验的上升 经验的上升 对暴力与苦难的沉思 口语诗:可能性及其限度 穆旦的“根” 变形及其终结 ——穆旦的《春》与《诗八首》 朗-诵,或显现的声音 ——试论孙磊的《朗诵》 观看中的自由 ——评《柳树的五种形式》 体-现 ——对鲁西西《喜悦》的十五点评注 静观其变 ——蒋浩《小圆石》释义 地道的诗歌与诗歌的地道 ——评彩虹《蛇》 第三辑:词语 词语 声音 问题 河流 白骨 寻物启示 灯的精神分析 积木 手迹 饮的精神分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词的伦理/六点学术茎典书写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一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8669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07-04-01 |
首版时间 | 2007-04-01 |
印刷时间 | 2007-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 |
丛书名 | |
印张 | 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8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