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术人生--走近大师陈之佛
内容
试读章节

生平传略

在现代美术史上,陈之佛是位十分特殊的人物。作为一名美术家兼教育家,陈之佛存在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三个领域:首先,他开启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现代生机,重振迷乱的花鸟画坛;其次,在中国工艺美术界,陈之佛对于现代工艺图案具有宗师的地位与作用,影响了一个时代;第三,他在美术教育领域有着卓越贡献,不仅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图案讲习所一“尚美图案馆”,培养了大批工艺美术人才,而且他长期任教于高校,可谓桃李满天下,其学生中杰出者比比皆是。

第一章 书香遗脉坎坷求学

陈之佛出生于1896年9月,是年为清光绪二十二年。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公车上书”图谋变法,清廷上下一片混乱,随后是“戊戌变法”及其失败,政局极为不宁。这一形势所造成的影响并未波及陈之佛的家乡一一浙江省余姚县,朝廷此时虽为多事之秋,但这偏僻的小县依然平静如水。

陈之佛出生地为浒山镇。据余姚县志记载,“浒山镇”在清代称“浒山市”,位于杭州湾南岸,隶属余姚县,后划归慈溪县,并成了县城所在地。这座濒临大海的小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网密布,船只为其惟一交通工具。这种不太便利的交通也影响了小镇经济发展,不过这里却有着极美的自然风光,山清水秀滋润着纯朴的小镇人。陈之佛一家在镇东门外晓记里有着一座大宅院,因祖上多为读书人,所以在当地也算是个颇有影响与地位的大户人家。

陈之佛原名为陈绍本,属“绍”字辈,入学后取学名陈子伟,陈之佛为其后来自取名,号雪翁。陈之佛父亲名陈也樵,字世英,早年读书后弃文从商,既经营药品又做染织,在当地颇有些名气,名牌有“振华大药房”和“英店王”等。陈之佛的母亲翁氏也为大户闺秀,有着较好的传统教养,贤惠善良。翁氏为陈家养有16个子女,虽颇多困难与不幸但仍存活10人。陈之佛排行第七,、男孩中为老三。

陈也樵虽为经商之人,但毕竟是读书出身,加上祖上也有较好的传统,所以时刻不忘对自己的孩子们进行正规的传统教育,并期望他们能通过苦学,科举取仕而光宗耀祖。在晚清,这也是多数读书人家的心愿。

陈之佛6岁时,便奉命入二伯父家学馆蒙读,开始了正规的私塾教育。二伯父是个秀才,晚清秀才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游幕”,即在衙门里当“师爷”;一是“坐馆”,也就是做私塾先生。二伯父走的是后一条路,即在自家开馆授学。陈之佛性格内向,不善言说,但极其聪慧善良,因此得二伯父宠爱。也许是父亲顾虑这种宠爱不利于陈之佛发展,或是为了方便之故,在二伯父那里上学时间不长,陈之佛就被转入邻村私塾与两个哥哥一起读书。

清朝末年,由于政治上和军事上屡遭失败,刺激了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他们维新思想活跃,要求变法图强。表现在教育上便是废八股,兴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廷发布上谕:“从丙午年(1906)起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各州县遂纷纷设立学堂。这种体现民族资产阶级进取要求的措施,虽然受到守旧派的阻挠,遇到不少困难,但对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教育制度仍然是一次重大的冲击,促进了教育体制的根本转变。

浒山镇1904年创办了新式学校——三山蒙学堂以取代私塾教育。陈之佛父母均为思想比较开通之人,虽然许多家长仍在犹豫,他们却已送陈之佛进入学堂读书。新式学堂,因比较注重儿童心理特点,教育方法相对合乎科学,孩子们也因此恢复了天真活泼的本性,尤其是开设的科学知识和体操之类的新课,激活了学生的热情。陈之佛的性格慢慢开朗起来,成绩总在全班的前三位,嘉奖不断,这一时期的教育对陈之佛一生影响特别大。

据陈之佛的后人记载,当时学堂有位马先生,名子畦,思想极其激进,而且学识也十分渊博,深受学生爱戴。马师也对学生很关爱,陈之佛因其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品行更得马先生器重。马先生总是给学生讲些他自己广博的见闻和新鲜事物,并让学生经常读些新书。陈之佛和同学们视野为之大开,受益匪浅。惜马师与徐锡麟、陈伯平等革命志士,在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时,不幸被捕而遇难。陈之佛终身感激马子畦先生对他的启蒙教育,直到晚年,他还时常对子女们讲述和马先生在一起的事。马师的不幸给年幼的陈之佛打击极大,悲痛之余陈之佛愈加发奋学习以作为对先师的缅怀,自此陈之佛成绩更加突出,当时在浒山镇传为佳话。

1908年,即光绪三十四年,陈之佛12岁,这一年秋天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县立高小。该学校位于离家40里外的余姚县城,这便意味着陈之佛必须第一次出远门求学。陈之佛虽然性格温弱但却有着较强的独立处事能力。在这里他不仅学习认真刻苦,而且获得了人生第一次重要机遇,即结识同学胡长庚,与胡长庚的交往对陈之佛以后走上美术道路起了关键性作用。胡长庚与陈之佛同在这里读书,长庚为高年级。因当时高级小学开始设立图画课,胡长庚酷爱铅笔画,他出众的表现也影响了陈之佛,从此陈之佛也迷上了绘画。在县立高小,陈之佛在胡长庚帮助和辅导下连续画了一年多铅笔画,造型能力明显提高,学习绘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这对他以后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

辛亥革命前夕,新思想广为传播,封建礼教受到极大冲击,“剪辫子”即是当时最为敏感的一种反封建行为。陈之佛所在的县立高小也掀起了剪辫子热潮。父母知道这一事后十分惊恐,毕竟他们都是受封建礼教教育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这种剪掉老祖宗留下来的辫子的行为在他们看来绝对是大逆不道的。因此,陈之佛不仅没有剪掉辫子,还被迫离开了县立高小,奉父母之命停学返乡。这意味着陈之佛必须离开对其迷恋绘画产生很大影响的好友胡长庚。不料这次离别竟成了永诀,实属陈之佛一生最大憾事。

这时,慈溪县有一位华侨巨商吴锦堂先生,因热心教育,投资创办了一所学校,名为“锦堂学校”。学校为职业学校,主要是农职,设有中等农科、蚕桑科。因为投资较大,学校设备既先进又齐全,可称浙东第一名校。1910年,失学在家的陈之佛征得父母同意后报考了该校,因其突出的成绩,不仅被优先录取而且直接插入预科二年级。陈之佛并没因此而自满,学习更加勤奋,第一学期末成绩名列第一,受到学校嘉奖。

正当陈之佛再次获得新的发展的时候,不巧突然患病,连续发烧,病情严重。眼看再过一个学期就可以直升本科学习,但陈之佛只能无奈地被迫休学回家治病。病虽然慢慢地痊愈了,但因学校遭台风袭击,校合受损很大,后改为普通中学,农科、蚕桑科停办,陈之佛只好再次辍学在家。无聊之余,他只得又去四叔祖的家馆伴小叔、小姑们一起读书。由于学馆先生旧学底子深厚,陈之佛在这里受到了较好的古文和诗词教育。这为他后来在传统花鸟画中捕捉灵感起到了筑基作用。

1912年,经过辛亥革命的洗礼,新思想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普通乡村也在传播着新的讯息。这时,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家庭,都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入新式学校接受教育。陈之佛又一次获得了新生,在父亲的挚友黄越川先生的帮助下,他考入浙江省工业学校,就读于机织专业。

据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年10月号《教育与职业》杂志记载,浙江省工业学校为公立性质,学校系杭州报国寺故址之铜元局改建。校长为许炳望先生,字缄甫,别号潜夫,浙江德清人。此人极有远谋且做事果断,早年留学日本,见多识广。在许校长的领导下,学校发展迅速,各专业都建有实习工厂,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知识。该校教师队伍也是人才济济,既有国内专家,又有日本教员。因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毕业的学生素质较好,动手能力很强,供不应求,当时浙江一带工厂大多与之发生联系。在某种程度上,该校对当时社会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学校管理严谨有序,教风学风端正,因此学业也十分繁重。陈之佛所学机织科设有数学、物理、化学、外国语、应用力学、绘画法、纺织法等20种科目,三年内全部修完实属不易,但学生都能勤勉用功而完成学业,陈之佛更是格外突出。当时学校制订了奖励制度:学生凡每学期学课与操行成绩均为甲等者,次学年学膳费全免;得一甲一乙者免学费; 享受免费生的均称为“特待生”。陈之佛升入本科第一学期即得一甲一乙,第二学期起直至毕业均得二甲,一直享受“特待生”待遇。也正因为如此,陈之佛才得以顺利地在工校读到毕业,因为当时他的家中早已入不敷出,根本无法再资助其上学。

1916年夏,陈之佛完成了工校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过学徒班、预科班和本科班的教学工作,教授过机织法、意匠、图案和图画等课程,同时还兼任校工厂管理员。

与陈之佛同时执教的有位日本籍专家名管正雄,此人擅长图案与意匠,且又懂照相术和风景、人物像制织技术,陈之佛深受其影响。这可能也与他早年热爱绘画有关,由此便逐步使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再次向美术靠拢。1917年,也就是陈之佛在工校任教的第二个年头,在管正雄的指导下,陈之佛编写出一册图案讲义,以备教学之用。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管正雄的帮助并显得不成熟,但它毕竟是由中国人系统编写的第一本图案讲义,说明图案教学开始在中国土壤上开始科学化。这一讲义后来被印成教材在教学中不断使用。

当时机织业迅速发展起来,社会对图案需求更加迫切,数量也要求越来越多。而我国向来没有此类人才,只有工校培养的少数人可应付一些简单的需求。当时工厂所需要的大量图案和意匠图,均以高价从日本人手中购得,为此日本商人从中获得暴利。这事深深地刺激着年轻的陈之佛,他一心想去日本专门学习图案工艺,以求发展祖国的此项事业。这一想法很快得到许炳■校长的支持,为此陈之佛的命运与前途再获新的转机。P4-11

目录

引言

生平传略

 第一章 书香遗脉 坎坷求学

 第二章 东渡深造 潜心从教

 第三章 现代黄筌 名震画坛

 第四章 一代巨匠 鞠躬尽瘁

艺术历程

 工笔花鸟画创作

 工艺美术创作与设计

 陈之佛著述目录及论著辑要

 他人研究著述目录及评论辑要

 陈之佛年表

陈之佛作品的鉴定与行情

 附一:款式和印鉴

 附二:真伪作品对比

序言

1934年9月,刚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国美术会,在南京举办了第一届美术展览,陈之佛把自己的几幅署名“雪翁”的工笔花鸟画展示出来,立即引起观众的注意,从此“雪翁”这个名字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作为一名美术家兼教育家,陈之佛存在的意义至少体现在三个领域:首先,他开启了中国工笔花鸟画现代生机,重振了沉旧迷乱的花鸟画坛;其次,在中国工艺美术界,陈之佛具有现代工艺图案的宗师地位与作用,影响了一个时代;第三,他在美术教育领域有着卓越贡献,陈之佛还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图案讲习所 “尚美图案馆”,培养了大批工艺美术人才。

20世纪30年代,在群花凋落、众鸣不喧的工笔花鸟画沉寂萧条的季节,正是陈之佛以超乎寻常的胆识,投身到工笔花鸟画艰苦的探索和创造中去,给冷落了几百年的工笔花鸟画带来了活泼的生机。

中国的花鸟画在唐朝已形成了独立的画科。到五代出现了西蜀的黄筌和南唐的徐熙两位代表人物,并形成两大流派,画史有“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之称誉。他们都以自然为师,奋力开拓花鸟画的新天地。两宋时期,由于皇室的参与和提倡,工笔花鸟画到了鼎盛时期,代表者有赵昌、崔白、赵佶等。元代以后,写意风渐起,传统工笔的日益凋零。明代工笔花鸟画一度雄风大振,代表者有边景昭、吕纪等,但他们的作品成为明清两代院体工笔花鸟画的绝响。其后直到清末民初,数百年间再无大家,工笔花鸟画已濒临绝境。

1935年后,陈之佛专攻工笔花鸟画。他凭着雄厚扎实的图案和绘画基础,苦心钻研,七八年后画风自成。1942年陈之佛在重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其隽美的意境,崭新的画风,引起画坛广泛的注目和好评。其后经过20多年不懈的追求,成为20世纪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巨匠。

1942年,郭沫若先生看了陈之佛的画展后,在他的《梅花宿鸟》上题了一首诗:

天寒群乌不呻喧,暂倩梅花伴睡眠。

自有惊雷笼宇内,谁从渊默见机先。

郭沫若把陈之佛的工笔花鸟画比作惊雷闪电,炸响在沉闷荒落的漫长夜空,给中国画坛拓展出一片新天地。这首诗也同样适用于陈之佛的那些振聋发聩的真话,他在工艺美术上的开辟独创之功!

陈之佛的画,直登宋元堂奥,且能不断生发新意。笔力非凡,线条细劲流美;造型准确,灵动若生;构图巧妙,奇正相倚,疏密得宜;设色无论浓淡,均清新典雅。在技法上,他创设的“水渍法”、画雪法都有独到之处;他以图案装饰手法用在花鸟画的创作中,使自己的面貌更加鲜明。他的画风,无论解放前的孤寂、高洁、淡泊,还是解放后的明快、开朗、健壮,都不是直露的诉说,而是诗的意境下人性的独自,是他高洁灵魂的写真。

陈之佛这位真伪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教育家,谦逊热忱的忠厚长者,一生追求真理,讲真话,做实事,或批评,或建议,或身先垂范,对扭转颓风起了很大的作用,凸现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铮铮铁骨。陈之佛先生的作品是祖国宝贵的艺术遗产之一,在中国艺术史上享有不朽的盛誉。

现代美术界把他与吕凤子、潘天寿并列为“国专三杰”,是为现代中国美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三位杰出大师之一。伟乎壮哉,一代宗师!

岑其

2006年3月5日

内容推荐

陈之佛的画,直登宋元堂奥,且能不断生发新意。笔力非凡,线条细劲流美;造型准确,灵动若生;构图巧妙,奇正相倚,疏密得宜;设色无论浓淡,均清新典雅。在技法上,他创设的“水渍法”、画雪法都有独到之处;他以图案装饰手法用在花鸟画的创作中,使自己的面貌更加鲜明。他的画风,无论解放前的孤寂、高洁、淡泊,还是解放后的明快、开朗、健壮,都不是直露的诉说,而是诗的意境下人性的独自,是他高洁灵魂的写真。

陈之佛这位真伪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教育家,谦逊热忱的忠厚长者,一生追求真理,讲真话,做实事,或批评,或建议,或身先垂范,对扭转颓风起了很大的作用,凸现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铮铮铁骨。陈之佛先生的作品是祖国宝贵的艺术遗产之一,在中国艺术史上享有不朽的盛誉。

现代美术界把他与吕凤子、潘天寿并列为“国专三杰”,是为现代中国美术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三位杰出大师之一。伟乎壮哉,一代宗师!

编辑推荐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陈之佛这位真伪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教育家,谦逊热忱的忠厚长者,一生追求真理,讲真话,做实事,或批评,或建议,或身先垂范,对扭转颓风起了很大的作用,凸现了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和铮铮铁骨。陈之佛先生的作品是祖国宝贵的艺术遗产之一,在中国艺术史上享有不朽的盛誉。本书描绘了陈之佛先生的生平到其艺术学习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代国画大师传奇的一生。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术人生--走近大师陈之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岑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52358
开本 32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2=72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7: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