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七岁的夏天/青春此时小说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十七岁的夏天,花开是否真的有声音?在这个季节的某个角落,里面蜷伏着怎样的真实?

一个孤独骄傲的农家少年走进城市,推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门后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那个叫钱咏冰的女孩,外表晶莹,内心火热,谁知道她宁静的外表下正经历着怎样的燃烧?

一个气度不凡的高才生,为什么要将内心的世界筑成一座城堡?谁又能敲开这座城堡的门?

当你轻轻合上这本书,你会发现十七岁有如一道折痕,注定将要停驻在你生命中……

内容推荐

热爱文学的农村少年谢一平被推荐到实验中学读高中,窘迫的家境与高傲的心气使他面临一种失衡;资质优秀的林博身为副市长之子,却意外面临人生的严峻选择:是回到落魄多病却养育了他的继父身边,还是继续自己一帆风顺的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的钱咏冰一心渴望来自家庭的温情而不可得,长相平平的张琦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之余沉浸于自己的情感梦境……

小说塑造了一批经历、性格各异的花季少年形象,情节曲折感人,内涵丰富厚重。

试读章节

谢一平不知道,丽丽离他已经不太遥远。她就在实验中学第一理科班——高二(4)班,他更不知道她的真名叫张琦,就是教务处胡主任的女儿。

谢一平到实验中学的第二天,张琦开始在暗中盯着他,或者说关注着他。整个实验中学,只有她知道一平和林博住在一起。从九月三日起,她每天放学拿一本英语书装作到枫园漫步背书的样子,然后绕出校园,悄悄跟在谢一平后面,陪他走完四十分钟的路程。一个月下来,日日如此。这不是盯梢,她并不想窥探什么隐秘;也不是护送,那条路他走得很熟。她把这四十分钟称为陪伴,如果哪天缺少这份他其实毫无知觉的陪伴,心就像被谁揪掉一块,空落落的。清晨一睁眼,她这一天的目标就直奔放学后的四十分钟,在那四十分钟里凝视着他低头若有所思地走。他和自己想象的谢一平完全一样,不奶油,不帅,脸上的线条有棱有角,刻画着男孩的力度。他的眉棱很高,眼光就特别的深邃,还有那一绺卷曲地搭在高高额头上的黑发,把他的气质衬得忧郁而深沉。她很满意自己想象力的精确,唯有这种形象才配得上那篇让她一度痴迷的《青苹果乐园》。

每天,她远远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那扇铁灰色的大门里,才快步赶回校园南湖之滨的住宅楼。她不会让一平发现自己,更不敢主动表白她就是丽丽,原因只有一个,她离一平想象中的丽丽差得太远了。

她的长相实在很一般,五官平淡,让人过眼即忘。最要命的是身高,十七岁了,才1.47米。十四岁量身高差不多就达到了这个海拔,三年多了身材只朝横向发展,全身上下一般粗。第一理科班女生出奇地少,四十个人的班级,连她在内一共六个女生,那五名女生被戏称为五朵金花,她排在“花”的行列之外。有一回,全年级女生集中到实验楼听生理卫生讲座,她忽然记起讲义夹丢在了教室里,赶回教室门口,听见几个男生在悄悄给女生打分,除了五朵金花,又提到什么土豆番茄地瓜包菜,让人莫名其妙,直到一个男生无意漏出她的名字,她才猛地明白过来,土豆番茄地瓜包菜都是指的自己,尽管叫法不一,却异曲同工都能准确地形容自己的体形。她朝教室门死命踢了一脚,又没有勇气闯进去,捂着脸逃回家大哭一场。这堆花色繁多的绰号宛如凭空甩来一巴掌,把她的自尊彻底抽掉了。她恨死了班上的男生,谁提起土豆番茄她跟谁翻脸。

有一阵子,她几乎患上了“土豆番茄过敏症”。高一上学期上作文课,戴炎清老师点朱勤上讲台朗读范文,朱勤的作文是论述勇气与成功,引用的例证是第一个舍命吃狼桃的人……

戴老师说:“你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狼桃。”

朱勤回答:“狼桃就是西红柿,也称番茄……”讲台下有人嗤嗤窃笑,张琦脸色煞白,举起文具盒就向朱勤砸过去,却把戴老师的眼镜砸下来,全班大乱。戴老师青着脸,对她妈妈拍了一回桌子:“你女儿不写检查,我就罢课!”她不写检查,被妈妈训斥得不耐烦了,干脆逃了两天学,把胡主任吓得不轻,只好亲自向戴老师赔笑脸把风波按下去。

因容貌而丧失的尊严,促使张琦萌发加倍的决心从学业上捞回来。她彻底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交朋友,不看电视,不逛街,集中精力啃课本。她的成绩原本实力不俗,加上猛火一烧,坐火箭般往上飙升,不管大考小考,分数跌不出年级前三名,她妈妈兴奋得容光焕发,教训成绩稍差的学生语气更加铿锵有力。

可是不久,张琦的成绩又像冬天的温度计,水准急剧下降。原来,她忽然悄悄地经历了她的初恋。她爱上了一个人,那个人不是一个男孩,而是一个成年男人,离过婚,几乎和她爸爸的年龄一样大。他姓卢,教张琦这个班的英语,不过不是实验中学的正式教师,正式的英语教师在休产假,所以胡主任从市六中临时聘来一位代课老师。代课老师身材单薄,白皙文弱。起初,张琦和他的接触仅是送作业打声招呼,她是英语课代表。可是有一天,他喊住了她,那时,英语教研室只剩他一个老师。“张琦,你该多笑笑,你笑的样子应该是很好看的。”他说。

是吗?笑?从教研室出来,张琦像灌了一坛酒,晕晕乎乎,我?还有美丽的笑?从此,在任何能反光的物体前,她都忍不住嫣然一笑再观察效果。小镜子一刻钟照一次,还有商场橱窗,轿车反光镜,不锈钢杯,甚至自行车上的铃铛,她都要凑过去笑一笑,好看吗?那效果让她的心情时阴时晴,备受折磨。

还有更令人激动的体会,英语老师讲课时,目光和她交流得最频繁,她笑一笑,老师的眼角也噙上笑,神情是和煦的欣赏,她暗暗颤抖,双手在课桌下死死握着,捏出一把温润的汗。

P039-042

后记

没有人永远是十七岁,但十七岁是永远的。

写完这篇小说,我离十七岁的距离已经有些遥远了,可总感觉自己还在青春年少的边缘,从十七岁那一年漏下的时光片段甚至能够完整地从眼前掠过——比如在深秋的傍晚,华丽纤细的香樟叶在褪色的阳光下显得有些黯淡,蝉声在秋天有些三心二意的,四楼窗边的一个女生从书本上抬起眼光,眼神里有片刻的轻松和遐想;再比如夏日骄阳下,两个男孩围绕街头的棕榈树追逐着,在最后一秒钟准确无误地冲上已经缓缓发动的公交车……

现在我也时常在校园里看到类似的一幕,时常陷入莫名的恍惚:那两个奔跑的男孩也许是同桌的谢一平,也许是十七时的我,似乎过去的日子,正在被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影子领走。

留下的只有这一本《十七岁的夏天》。

这是我写的第一本长篇小说,也是至今唯一的一本——写作过程中的艰难一度让我对创作长篇小说望而生畏。那年寒假,我将自己锁在空荡荡的办公室里,独自面对平生第一篇超过十万字的小说。我不知道如何完善地结构这十多万字,又有太多的东西想往里塞——是该满足于叙述青春的体验,还是该将主题集中在少年的成长与个性的发展上?是重点写作青春期的困惑与烦恼,还是重点反映现实背景对少年成长的影响,以求深入地揭示少年精神世界中的某些共同问题?

为了这本书,我读了一堆创作理论,写了一堆情节片段,又统统扔进了废纸堆里。越是深奥的理论可能越会压得人不知如何动笔。我又乞求于灵感,我仿佛能看到它在风中的落叶间穿行,可是伸手去抓,又感觉总是和它擦肩而过。

从冬季到初夏,我终于在稿纸上划下最后一个句号,然后把笔扔在一边,直接趴在稿纸上沉沉地睡了半个小时。我在梦里还很清醒,小说还没有结束我就知道它不会是一本杰作,然而我依旧要把它写完,让它见证我的努力,见证我用文字对十七岁的纪念,见证我对成长的理解:是裹胁着迷茫的清醒,是夹带着稚气的成熟,是痛苦而快乐地拨节的过程,是孤独而美丽地化蛹为蝶的瞬间。

也就在这一年,我在街头无意撞见了高中的同学刘青海。隔着秋夜纷扬的雨雾,他站在对面的街灯下喊我,声音是爆炸性的,有无法掩抑的兴奋。

在《十七岁的夏天》里,我写过他的名字,还有一闪而过的情节片段。他并不知道我把他写进书里,痛快地拍着停在路边的车,要我上车,和我握手,反复摇着,仿佛要撼动分别几年来已经锈蚀的记忆和尘埃落满的日子。

他开着半新的奥迪车坚持要送我回家,一路上聊着,语言破碎而急迫,像在一条拥堵的路上穿行的车辆,失去了秩序。

我还是基本听明白了,他考上大学后只读了一年半,因为家境困难,索性辍了学,包了一辆出租车满街拉客。这几年起早贪黑真是苦得要命,当然也还值得,现在他已经拥有了一个自己承包的车行,好几个大学生在替他打工。

“也就是混口力气饭吃,有一阵我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洗澡时都能在浴缸里睡着,差点在水里憋死。”他说。

话题渐渐转向中学时代,说李攀在美国加州做博士,谢一平在干什么呢,谁也不晓得。他提到的李攀也在这本书里出现过,带有林博的轮廓。

“你记得罗小丹么?她在我们毕业那年就死了,患了血管瘤,才十七岁,送别时你没去,我们找不到你的地址。”

罗小丹?我在记忆里努力地搜索,实在找不出残留在这个名字后面一星半点的痕迹。

“她是(4)班的,常到我们(1)班来玩,有一回我的饭卡丢了,不好意思找别人借,她什么话都没说,只把自己吃的面包掰了一半给我……”

他的瞳孔里跳出了一星光亮,发出凝重的呼吸,“她病了以后,我还到她住的那条巷子去过,不好意思进门,就张望着她邻近小街的窗户,窗台上有一盆仙人掌。她在病中一次也没有掀开过窗帘。那些我想写下来,就是忙,动不了笔,你会写小说,可不可以写下来……”

我不知该说些什么,语言多余,空气凝结,而苍天在雨雾之上沉默。

时光像水总要流去,青春倒映的云影却留了下来。

他拧开收音机,一首齐秦的老歌《花祭》,还有十七岁的笑声和歌声向我涌来,在寂静的车里,在时间的深处。

               林 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七岁的夏天/青春此时小说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39685
开本 32开
页数 2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0: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