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家教3大误区
内容
编辑推荐

尽管你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可为什么他们还是不能朝着你希望的方向积极发展?尽管你很爱你的孩子,但为什么长大后,他们会做出那么不孝顺的事来?尽管你积极安排孩子学这学那,为什么他们还是一学不成?看看本书吧,它将为你解开其中的疑惑。

内容推荐

本书将针对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教育误区展开一一阐述,这些误区包括有:期望太高,爱得太过,管得太多。通过本书,你将接触到全新的教育理念——快乐教育,让孩子快乐成长。如果你真正想望子成龙,如果你真正想望女成凤,那就赶快阅读本书吧。

目录

第一大误区 期望太高

第一节 先做人后做事

 1.做人比做事更重要/3

 2.发挥家长表率作用/13

 3.重智力不轻视品德/25

第二节 发现强势智慧

 1.发现孩子的特点/30

 2.开发孩子的潜能/43

 3.解答孩子的问题/51

第三节 把握适度标准

 1.扬长避短,不能盲目攀比/60

 2.激将有度,反比不如不比/67

 3.生动活泼,多给孩子乐趣/71

第二大误区 爱得太过

第一节 溺爱非爱

 1.爱护而不干涉/83

 2.从自理走向自立/97

 3.自信催化成功/114

第二节 和谐适度

 1.营造和谐环境/133

 2.构建语言模式/140

 3.培养积极情绪/156

第三节 满足需求

 1.在鼓励中成长/163

 2.在玩耍中进步/171

 3.在快乐中学习/177

第三大误区 管得太多

第一节 提高家长的修养

 1.弄清惩罚对象/185

 2.拒绝心理虐待/194

 3.给孩子以权力/201

第二节 与孩子打成一片

 1.唠叨再三不如规则一二/208

 2.千万别跟孩子较劲/217

 3.与其处罚不如奖励/225

第三节 善待调皮的孩子

 1.好孩子并非都听话/234

 2.会批评不妨多鼓励/241

 3.善沟通关键在艺术/249

试读章节

1.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现在的家长,没有一个不望子成龙。这无可厚非,可如果把望子成龙的目标定在“学习好就一切都好”这一点上,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对人最基本的要求是先做人后做事。学习只不过是做事中的一种,因此,要想会做事,必须先做人。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大量的“四多四少”、“六无度”现象。所谓“四多四少”,就是知识传授多,智力开发少;学习关心多,心理关怀少;硬性灌输多,启发引导少;期望要求多,因材施教少。所谓“六无度”,就是无止境地呵护,无节制地满足,无边际地许诺,无原则地让步,无分寸地褒贬,无休止地唠叨。

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有效遏制这些不良现象,我们提出“会做事,必须先做人”的基本观念。

不会做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及时给孩子讲授做人的道理,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也是孩子今后发展的真正动力。

为什么说家教的核心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呢?

(1)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国家发展的需要,民族振兴的需要。

我们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信息网络遍布世界,地球成为地球村,数以亿计的人在互联网构筑的平台上生活、工作。这对国民的素质必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一个人只有具备品质优秀、毅力顽强等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的挑战。  

(2)这是由家庭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才的摇篮,孩子从呱呱落地时起,就必然受到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龙生龙凤生凤”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其源头就在这里。

家庭教育具有什么特点呢?

(1)家庭教育的感染力。

个性化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幼儿园教育有小班、中班和大班之分,是以整体作为教育单位的;学校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的,所进行的也是整体的常规教育。家庭教育则以言传身教的形式进行,有时声情并茂、声泪俱下,有时因材施教、一事一议,以个体作为单位,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加以教育,因而最富有感染力。

(2)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学校教育是以一类学生为单元进行教育的,只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某些问题对所有学生进行教育,而对学生的个别教育则有很大的局限。家庭教育则是针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是对孩子的个别现象进行随时随地的教育,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

这种特殊的教育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教育,只要观点正确,方法适当,就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而现在的学校中所采用的是一般教育。所以每班的学生都可以分出优良中差,其道理就在这里。就一般的情况而言,孩子都坐在同一间教室里,课本是一样的,老师同样教,可是“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家庭教育的差异。因此,家庭教育必须抓住针对性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3)家庭教育的灵活性。

家庭教育能够做到随时随地进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教育,而学校教育只是在特定的场所、特定的环境进行教育。家庭教育很灵活,在看电视的过程中,在饭桌上,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旅行途中,走亲串友时,在睡觉前或起床后等,家长都能够对孩子进行有效而及时的教育。

(4)家庭教育的连续性。

家庭教育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一直到走上工作岗位,做家长的还是千叮咛万嘱咐,在家长面前,孩子“一百岁也是孩子”。而学校的教育是阶段性的,一年级进行哪方面的教育,二年级进行哪方面的教育等,都是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来进行的。小学、中学、大学都分别有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  

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研究证明,家长的责任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也不能把这种神圣的责任推给别人,比如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家庭教育功能广泛,作用巨大,育德、启智、健体、审美,亲情、心理、情绪,无所不包。家庭教育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是任何学校、社会、政府都难以做到的。因此,教孩子怎样做人,在家庭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教孩子做人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有理想,有雄心。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树立美好的理想和雄心壮志。这种理想不要太虚,要实在一点儿,让孩子能够理解。有了奋斗目标,孩子就会产生动力,就有了前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给孩子讲理想应该把远期理想与近期目标结合起来,以实现近期目标来逐步实现自己的远期理想。如果树立的理想华而不实,孩子不能理解,就很难产生动力了。

家长可以给孩子制订一个计划,计划中有长期目标,有中期目标,也有短期目标。通过这样的分解,孩子心目中就有了比较具体的努力方向,做起事来也更容易。孩子一步步地实现短期目标,不断地获得成功的激励,才能逐步实现远大理想。

(2)有爱心,有孝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怜悯之心也是“人皆有之”。爱心,是人的天性;孝心,是人的必需。人如果缺乏爱心,就会变得残忍;人如果没有孝心,就“禽兽不如”。可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极为“残忍”,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各种媒体报道的子女杀害家长事件,很多家庭中家长与子女的敌对关系等,都令人瞠目结舌。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为孩子甘愿付出一切的家长,为什么到头来成了子女的“死敌”?很多家长“匪夷所思”。有的家长说孩子“没肝没肺”,有的家长甚至说,现在的孩子,即使家长给他们跪下,他们还嫌你跪得不正!

因此,家长必须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孝心,让孩子懂得关爱家长、关爱长辈、关爱同龄人、关爱老弱病残者,让孩子学会热爱环境,热爱生活。

可是,有的家长不教孩子学好,不教孩子做人,而是教孩子“缺德”。这种行为,可能出于怜子之故,也可能是家长本来就是“恶师”。  

家长教孩子“缺德”,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第一,“恶一点儿”。

“恶一点儿”是有些家长传授给孩子“护身法”,其出发点一般是因为疼爱孩子,怕孩子在外面受欺负。

下面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两个孩子打架,战败的孩子的家长或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往往一边抚着孩子的痛处,一边痛心疾首地说:“傻孩子,他打你,你为什么不打他”、“打不赢,就用手抓、用牙咬嘛”、“你越是软弱,人家越要欺负你”……

一般情况下,得胜一方孩子的家长,当着被打孩子的家长的面,可能批评孩子几句,但一回到家里,可能就会说:“乖儿子,真勇敢!”

如此这般的恶性教育,怎能不使善良的孩子变恶,恶的孩子变得更恶呢?  P3-7

序言

随着中国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独生子女现象和问题的不断出现,家庭教育越来越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

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都是功利型、粗放型的,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教子办法单一。事实证明,在多子多福的年代,即使家长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很大的爱心,很严的家教,也只有少数的孩子成为人才,而绝大多数孩子却被无情地耽误了,结果就出现了“广种薄收”的局面。如今,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如果再让“广种薄收”的现象继续下去,势必对国家、民族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我们发现,很多家长、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不是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就是不懂科学的教育方法,或没有足够的教育修养,存在普遍的家教误区。而不少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考上名校就纷纷著书立说。成千上万的家长,对此趋之若鹜,把这些东西作为范本,企图从这些“真经”中寻找秘诀。其实,家庭教育就比如写文章,无论是什么样的大师,只能告诉你一些规则,只能告诉你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不可能给你提供写文章的所谓秘诀,否则,文章就没有创造性了。家庭教育也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工作,只有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走出误区,才能把孩子教育好。

中国家教普遍存在期望过高、管得过多、爱得过分这三大误区。

第一大误区:期望太高

现在的家长,没有一个不望子成龙。这无可厚非,可如果把望子成龙的目标定在“学习好就一切都好”这一点上,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对孩子最基本的要求是先做人后做事。学习好、会考试不过是做事中的一种,要想学会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既要重视智力的开发,也要重视品德的培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势智慧,不能盲目攀比,必须善于发现孩子的特点,开发孩子的潜能,扬长避短,多给孩子乐趣,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大误区:爱得太过

有些家长小看了孩子的能力,因怕跌倒摔伤而不让孩于滑冰;因怕溺水而不让孩子划船和游泳。正确的做法是爱护而不干涉,让孩子由自理逐步走向自立,提高孩于的自信心。对孩子的爱是必须的,可是必须适度,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培养孩子的积极情绪,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在玩耍中进步,在快乐中学习。

第三大误区:管得太多

对孩子进行有效管理是必须的,可是现在很多家长的修养不够,动不动就处罚孩于,甚至对孩子进行心理虐待,把本来属于孩子的权利剥夺,整天唠唠叨叨,跟孩子较劲,把孩子听不听话作为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其实,对孩子应该多表扬少批评,不要唠唠叨叨,应该按照既定的规矩办事,给孩子以充分的权利,才是正确的做法。

只要不断地走出误区,就能把孩子教育好。本书作为“快乐家教”丛书之一,但愿能给读者提供有益的帮助。我们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把“快乐家教”推广开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家教3大误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朝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18620
开本 16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4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3: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