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母不敢问孩子不会说
内容
编辑推荐

“性”在中国传统且保守的社会中,一直是难以侃侃而谈的话题,然而,“性”对人生的影响极大。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终其一生都与性脱不了关系……本书是一本针对父母而写的有关子女性教育与性咨询之书,包含了现代家庭中逐渐成长的高中、大学子女常见的一些性爱感情所牵扯出来的议题。它透过常见的案例来说明年轻当事人的情爱与性需求,他们的心情起伏与种种盲点及他们的心路历程,让父母由此管道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感受及行为缘由,并借由父母的爱与关心使孩子的内心产生力量来面对,并培养处理自己的感情性爱问题的能力。

内容推荐

父母应如何加强本身的知识以及如何学习与孩子开放地谈心与说性?林教授在本书中汇集了许多真实发生在家庭及校园中的案例,除了反映社会现况,更希望能让为人父母与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目前青少年的内心,让读者了解问题所在,也提供分析及建议的处理方式,着实让许多父母亲在遇到孩子有类似的问题时,心里有准备而更有力量地去面对及处理。

目录

推荐序——晏涵文

自序——林蕙瑛

 父母如何与子女谈“情”说“性”

 女同性恋的故事

 安全套事件

 虚惊一场师生情

 到底是谁的错

 我的妈妈要出嫁

 断绝往来

 男人坏还是女人坏?

 赶时髦的女儿

 儿子长大了

 男大当婚

 志明的性取向

 母亲的关心令他烦心

 如何说“不”?

 天下父母心子女情

 我爱您,妈妈

 高才生之死

 你情我不愿

 父母离异子女伤心

 情事复杂纠葛多

自我检视

 *预防性侵害

 *父母对子女的态度

 *性教育观念

 *性别刻板印象

 *约会与两性关系

 *性爱观念

试读章节

“老张,大事不好了,我女儿变坏了,小小年纪就不学好,乱搞男女关系!”爸爸又急又气,听到老友的声音,口不择言地倾诉。

“听起来你很气小菊,慢慢来,不要急,告诉我你和小菊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张主任冷静但诚恳地说。

“我在她抽屉里找到一盒安全套。你说说看,十七岁小女孩就开始使用安全套,是不是很丟人?我怎么会生出这种女儿?都怪她妈妈不好,上梁不正下梁歪,真气死我了!”爸爸忍不住放起了“连珠炮”。

“老陈,冷静些,光看到一盒安全套就可以激起许多的想法及强烈的反应,这是你关爱女儿的表现?说话要小心,有些事情是教养问题,不是遗传因素。我知道你担心小菊,但如此恼怒生气是无济于事的。”

“那你要我怎么做?”爸爸以防卫的口气问道。

“你认为你该怎么做才会对女儿最好?”张主任温和地反问。

爸爸愣住了,过了半晌,才缓缓地说:“我也不晓得,只觉得心疼!就是不知道才来请教你啊!”

“这盒安全套也许是好友寄放的,也许是她为了保护自己才买的,不论她有没有性行为,你要知道,小菊已经长大了。现在的孩子早熟,不像我们那代,男女情事都不懂。像小菊懂得避孕,就是成熟的表现,现在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交往的对象及她感情关系的本质:如果是逢场作戏,当然很危险,要加以劝导,但如果是投入感情谈恋爱,也要从旁引导。”张主任徐徐道来。

“我怎么知道她的感情生活?这么小的女孩就要谈情说爱了?”

“在爸爸眼中,女儿永远是小孩。从你的反应可以看出你从来没有和女儿谈过男女性爱之事,还责怪她妈不在身旁。小菊当初既然选择跟你住,你就得担负教养的责任,而两性关系也是教育的范围,因此目前你最大的问题是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你说她话不多,我看你自己也很少与她聊天聊生活,对不对?”张主任如剥洋葱似的加以分析。

“没错,你说的一点也不错。”爸爸低下头承认,沉思了一会儿,又说,“要怪还是得怪我这个做老爸的,看着女儿乖乖在家就以为天下太平,唉,女大十八变,女大不中留啊!老张,我得试着去与小菊沟通,多了解她的内心世界,但是我该如何处理这盒安全套呢?是把它没收还是摆在原处呢?”

老张听了不禁摇头,笑着说:“原来你困扰的是这件事,安全套又不是你的东西,你有权力去碰它吗?”

分析与辅导

爸爸下班回到家,与女儿分食从日本料理店外带的高级便当,饭后分享水果及冰激凌且边看电视边聊天,爸爸顺口带出几句话:

“昨天爸爸去你书桌找透明胶,在你抽屉里看到爸爸不该看到的东西,有点吃惊。不过爸爸很高兴,你长大了,而且懂得保护自己。”

爸爸期望听到小菊的反应是否认,并澄清是同学寄放的,然而看到的是女儿低头不语,一副做错事等着挨骂的表情。

“傻孩子,你又没做错事,爸爸不会骂你的,你交男友是迟早的事。以前爸爸把你当小孩,没注意到你已经是小大人了。都没有教你一些男女相处的原则,以后我们可以展开成人的对谈,像父女也像朋友,好不好?”

小菊以不可置信的眼光看着父亲,好像一下子无法承受爸爸的宽大为怀,只是以微笑着点点头来回应。

第二天爸爸回到家时,女儿留下一封信,说和朋友去看电影,十点回家,然后提到她和男友彦予交往的始末,两个人都是单亲家庭的小孩,惺惺相惜,互相关心,同时感谢父亲对她的尊重。爸爸感动万分,切好芒果、剥好荔枝,等女儿回家时吃点心聊天。

听到开门的钥匙声,爸爸赶紧把门打开,女儿与男友正在道别,爸爸于是邀请两人进入客厅吃水果、尝巧克力糖。彼此寒暄了一阵子之后,爸爸才发现原来彦予的单亲妈妈也不知儿子交女友之事。除了教育女儿两性相处以及性爱诸事之外,如何让彦予了解这份感情应可公开于母亲面前,也成了他的间接责任。两代之间一向缺乏亲密沟通,总要有一方先起头。

此后父女之间的话题增多了,小菊会分享她与男友间的趣事与争执,也开始关心父亲的感情生活,双方也因有沟通而同心,因有抒发而将对妻子/母亲的不满化为祝福。由于父女彼此互相信任,亲密感提升,比较容易进入恋爱、交友、择偶及性爱这些方面的议题,爸爸主要想传递的讯息是小情侣还年轻,不一定会成终生伴侣,但目前两人的互动及感情的经营正是人际关系的练习及经验的累积,对于个人成长是有很大益处的。

结语

小菊了解到自己还要考大学,以后是否还能与彦予在同一间学校谁也不能预料,目前两人的共同目标就是分享生活及准备升学,即使以后无法开花结果,也有现在的生活作为将来美好的回忆。十七岁的年纪谈情说爱实在是太年轻了一些,但因小菊与彦予均来自单亲家庭,思想方面较早熟,亲密的心理渴求也较强烈,两人相依相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自从有小菊的父亲介入之后,两人的感情可以公开,且被祝福与尊重,他们背负着爸爸的期望,也自然小心翼翼地在感情之路上结伴而行。

爸爸还很庆幸自己看到这盒安全套,他才会向张主任求助,而后茅塞顿开,打开亲子沟通的管道。试想如果是在别种情形下发现女儿有亲密男友,一怒之下不把他们俩揍个痛快才怪。这样做有可能将女儿推出家门,自己则痛苦不堪。好在这可怕的一切都没有发生,事情的发展远比自己期盼的更正面而乐观!(P20-25)

序言

大人们常会感叹,现代的小孩早熟,初中生就早恋。一些辅导老师也常分析,初中生来自父母太忙或不睦的家庭,感觉不被关心,所以向外寻求亲密关系,误以为男女之性就是爱情。他们所言一点也不错。而媒体的推波助澜也是助纣为虐。只是最重要的一点,大人们忽略了,就是孩子们在性方面似懂非懂,有些人还近乎无知:父母觉得孩子还小,不需懂太多:老师在学校课程中开始教授性教育,毕竟时间有限。孩子们基于身体的呼唤及心灵的好奇,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男女亲近的世界,感受肌肤相亲的滋味了。

初、高中生发生性关系的人数比例愈来愈高,男生凭冲动行事。女生以为是爱情的表现,就因为只是喜欢,不是爱情,所以来得快、去得也快,被分手的一方比提出分手的一方受伤更重,但是双方都有可能被错误的性爱观念引导,影响到大学时期乃至进入社会后的男女关系。

虽然学校里已经有不少男女来往的机会,父母亲总吝于与读高中的子女谈“性”说“爱”,那是因为父母期望孩子能用功读书考上大学。或者完成高职学业进入社会再说。其实高中生在情爱之路上已经开始彷徨了,有关自信心、情欲需求、性爱知识、恋爱与婚姻、避孕与性传染病,都已经变成切身的问题了。到了大学阶段,男女社交开放,机会增加,校园里一对一的情侣非常常见,也有同居现象。但父母不是不知道就是知道后呈现不悦而责骂,因此孩子自小到大在两性关系的路上都是自行探索,独自行走。有原则或运气好的孩子走得顺畅;不懂性事,对自己没信心的孩子则是满心挫折与伤痛,同时也带来社会问题。

孩子的本质是善良的,愈年轻其可塑性愈高。而父母是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最久的照顾者。除了解孩子的个性特质及知道他们喜欢吃哪些食物之外,经常与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谈“性”说“爱”。灌输正确的性爱、感情、婚姻观,以期他们除了完成学业后,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外,也能拥有自信,享受爱情关系,过着两情相悦的感情生活。本书《父母不敢问孩子不会说》即是针对父母而写的有关子女性教育与性咨询之书,透过常见的案例来说明年轻当事人的情爱与性需求,他们的心情起伏与种种盲点及他们的心路历程,让父母由此管道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感受及行为缘由,以家长及朋友甚至过来人的身份来陪伴他、支持他,期望孩子能借由父母的爱与关心自内心产生力量来面对,并培养能力来处理自己的感情性爱问题。

本书包含了现代家庭中逐渐成长的高中、大学子女常见的一些性爱感情所牵扯出来的议题,如同性恋、谈恋爱、性关系、怀孕、避孕、堕胎、移情别恋、分手、性别观念、赶时髦、婚姻观、亲子距离、父母离婚及父母再婚以及有关父母该不该介入子女的感情困扰等问题;对于问题作深入的分析及讨论,是父母必读、辅导老师要看以及子女可以翻阅的生活化书籍。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可以作借鉴,未雨绸缪。因为有心得、有思考,万一发生在自己的子女或学生身上,也可以当咸教材、故事讲给他们听,容易获得信服。

以本书我愿与天下父母共勉之,让我们除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外,一起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建立幸福家庭、和谐社会。

仅以此书献给我去世八年的父亲林街道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母不敢问孩子不会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蕙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685628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2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03
14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22: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