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集以2006年10月5日—7日召开的“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为主,缟辑而成。会议由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参会学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中华女子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及韩国等。近30人。这些史学工作者以文化批判的态度坚守自己的学术天职,并树立和发扬自由研究的学术精神,为本民族的史学文化传统立命守成,用以接续发扬先哲以史学为中国文化托命之本的学术传承之路。
图书 | 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2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论文集以2006年10月5日—7日召开的“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参会论文为主,缟辑而成。会议由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参会学者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中华女子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及韩国等。近30人。这些史学工作者以文化批判的态度坚守自己的学术天职,并树立和发扬自由研究的学术精神,为本民族的史学文化传统立命守成,用以接续发扬先哲以史学为中国文化托命之本的学术传承之路。 目录 序:史学为中国文化托命之本 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 早期的神权与政权——上古史研究札记 中国史学的现代使命 试论汉魏之际士人的实用主义人生价值观 辽代世家大族的精神生活 范纯仁:欲超越党派之争而不能的北宋政治家 刘■与南宋“中兴四将”刍议 元代士大夫反腐倡廉思想述略 近代早期英国贵族的藏书与艺术品收藏 略论宋代理学教育传播的发展历程 魏了翁的先贤谥号奏请和理学官僚的登场——确立道统的政治史意义 学政与清代学术 近百年来周代家臣研究综述 司马迁的地理学成就——读《司马迁与中国地理》 “孛堇匀德实”与“空宁曷鲁” 朱熹的《增损吕氏乡约》和朝鲜社会——以对朝鲜乡约特性的研究为中心 马■与《绎史》 文学价值观念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勇武服夷母题与豪侠文化传统——《聊斋志异·王司马》的主题史溯源 “圣”字的神话意象与文化演变 朱元璋神异故事的情节与意识形态——以官方历史文献为中心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金银器与中西文化交流 帛书《要》以德论《易》的思想倾向 郭偃及其对韩非的影响 论商鞅变法于秦人鬼神观念之影响 汉初黄老思想论辨 试述吴大■对青铜器的分域断代研究 古董与国粹:民国初年国人的考古学观念 宋朝政府消费性购买行为中的物价管理 元代商业信用初探——以黑城文书为中心 古代中国的刑罚制度与性别关系——夫妻同罪异罚探析 《周易》的性别哲学论略 魏晋南北朝时期辽宁地区的的文化略论 明代移民与辽南地区的建置沿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葛志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707471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8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30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20.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