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师与传统(中国文化与传统40小讲)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所收文字,一部分选自《传统的误读》,一部分系从《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中擢拔而出,一律删繁就简,留短裁长。另外一部分则是新近所作,包括“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概念的再检讨”、“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大师与传统”、“章太炎与国学”、“我看《于丹<论语>心得》”、“李零的《我读<论语>》”以及一忆旧还寻陶令盟一等,除了“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写于2004年,其余多为2006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所写,也都属于散篇零札一类。

内容推荐

本书分四个单元。卷一新作较多,以阐释国学和传统文化为主。卷二是关于学术思想的随笔,以及对新世纪的文化展望,侧重现代,稍涉明清。卷三是一组谈论古今文事的文化批评,有感而发,即使论古也难掩“今情”。卷四是几篇序跋和讲词。“大师与传统”一文,是作者为一次特殊的演讲写的文本大纲,内容主要围绕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和传统,可以见出作者近年关注的问题和研习心得,而且其精神轨迹亦大体能够笼括全书的旨归,因此便以之作为书名。

目录

人生小语

卷一

国学与传统文化

国学概念的再检讨

信仰与传统

传统与记忆

传统的误读

传统的流失和重建

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

《红楼梦》与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发生的奥秘

大师与传统

卷二

陈寅恪与现代性

史学的艺术之境

关于《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晚年的宁静

王学的意义

明清易代与士人之出处大节

现代学术的理性自觉

章太炎与国学

展望21世纪

21世纪的挑战:亚洲价值的反省

卷三

今天,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我看《于丹(论语)心得》

李零的《我读(论语)》

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

话说梁武帝

古代的男宠

商品经济冲击下的科学与文化

文化意识的觉醒

《楚学文库》与长江文化

王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卷四

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范曾教授莅所迎辞

看余秋雨演讲

在美国讲《红楼梦》

《情问红楼》小引

敬意与温情

——《学术思想与人物》后序

《中国文化》创刊词

《世界汉学》发刊寄语

新印《释迦如来应化事迹》小引

“忆旧还寻陶令盟”

——序龚鹏程《北溟行记》

呓语

试读章节

国学与传统文化

国学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内涵要宽泛得多,整个传统社会的文化都可以叫做传统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做传统社会。而文化应该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因此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其精神学术层面,应该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哲学、法律、道德等等。

国学则指的是中国的固有学术。我们在谈学理问题的时候,不应把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混淆起来或者等同起来。

近一个时期国学话题得到学术界乃至学术界以外人士的关注,似乎有一点“热”。有的大学正式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小学生有国学班,互联网上在辛苦地遴选“国学大师”,与国学有关的书籍销路也不错。这种情况实际上有一个背景,跟近20年来学人以及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弘扬有直接关系,人们对传统文化已经减少了陌生感,甚至有了一定的认同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国学成了一个时兴的话题。

但我个人并不赞成“国学”太热。

在我看来,“国学”是一个专门领域的学问,它应该是学者长期致力培养研究的事情。人文领域任何一门学科如果太热,对学问来讲都不是好现象。20世纪90年代中期也有过一次关于“国学热”的讨论,当时大家在使用“国学”一词时,表现得比较审慎。现在讲国学讲得太泛,什么都成为国学了。比较起来我更倾向多使用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的概念比“国学”更亲切普及,更容易被民众以及外国人所接受。因为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都有被传统所遮蔽的一面,都需要有对传统的反思能力,都有一个对待传统的态度问题。

传统和现代化的关系,应该是让传统成为现代化的必要资源,用现代性批评传统,也用传统批评现代性。在我们国家整个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它进行新的诠释,使传统成为现代人今天生活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包括精神层面,也包括物化的层面。那些历史文化的遗存,那些物化的文化典范,我们需要增加保护意识。,此外还有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现在因为有联合国的倡导,各国都很重视,我们国家近年也给予极大的关注,成效良多。

国学所包含的内涵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它的学术部分。当然就国人的教育而言,我认为国学应成为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内容之一,这个问题比较大,需要细致探讨。但即使是在教育领域,也不应用“国学”来代替“传统文化”。

“国学”这两个字连起来使用,时间比较早,《周礼》里就有“国学”字样,但那是指国家所立的学校的意思。

P005-006

后记

本书所收文字,一部分选自《传统的误读》,一部分系从《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中擢拔而出,一律删繁就简,留短裁长。由于此两书已不准备再版重印,所以倒也擢拔得理得心安。另外一部分则是新近所作,包括“国学与传统文化”、“国学概念的再检讨”、“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大师与传统”、“章太炎与国学”、“我看《于丹<论语>心得》”、“李零的《我读<论语>》”以及一忆旧还寻陶令盟一等,除了“礼仪与文化传统的重建”写于2004年,其余多为2006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所写,也都属于散篇零札一类。因此读者现在看到的这本书,称做学术随笔集或者文化短论集,是够资格的。而内容则新旧杂陈,虽新仍旧,似旧犹新,基本不出思想与文化和文化与传统的范围。

为便于阅读,将文章分作四个单元。卷一新作较多,以阐释国学和传统文化为主。卷二是关于学术思想的随笔,以及对新世纪的文化展望,侧重现代,稍涉明清。卷三是一组谈论古今文事的文化批评,有感而发,即使论古也难掩“今情”。卷四是几篇序跋和讲词。“大师与传统”一文,是我为一次特殊的演讲写的文本大纲,内容主要围绕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和传统,可以见出作者近年关注的问题和研习心得,而且其精神轨迹亦大体能够笼括全书的旨归,因此便以之作为书名。“大师”一词,现在是流行得过滥了,就如同“国学”的概念,也未免用得太泛一样。并不是很多和学问沾边的人都可以称做“大师”,“国学大师”尤需有专门的界定,不通经学,不明小学,宜乎与国学大师无缘。去年我用力最多的一篇文章是《论国学》,全文十节,近三万字,系统考察了国学在清末民初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从学理的角度对“国学”的内涵外延作了分疏。这里关于章太炎和探讨国学概念的两篇文字,即是其中的第二节和第七、/\节,互联网及文摘报刊多有将此两题单独转贴者,移此独立成篇俾便与更多的读者建立交流。

我已往从未为任何友人或同道写过序,主要是懒为此道,而不是由于“人之患在好为人序”之类的高蹈。因此本书的“‘忆旧还寻陶令盟一实属例外,竟不知不觉地为龚鹏程先生的《北溟行记》作了一篇序。我个人比较喜欢其中讲电影《英雄》和《十面埋伏》的一段,不妨抄录在下面——

说到底他是个不喜任何拘束的人。我也是一样,参加会议遇有不知所云、言不及义的说辞,我会坐立不安,只好一次次地去洗手间暂避。但还会回来,不敢像鹏程那样果断,见势不好,溜之乎也。张艺谋导演的《十面埋伏》,媒体批评如潮,独缺正面解读。其实这是一部极具精神追寻的影片。民间帮会飞刀门也好,捕快衙门也好,都是禁锢个体生命自由的牢笼。他们各自规定的森严的律令,不过是驱动精神麻痹者跌入报复与仇杀怪圈的锁链。章子怡饰演的小妹和金城武饰演的捕头,在蓝天白云下,在令人震颤的爱情面前觉醒了,他们选择了追求个体生命的独立和自由的道路。他们愿意过像风一样的日子,共同飘到山野烂漫处。尽管对峙双方的首席或非首席执行官,最终扼杀了他们的选择,但那漫天白雪中的殷红的血迹,在诉说着独立与自由在苍茫中绽放出的绚丽的色彩。不是别的,正是自由、独立和爱情的面前,布防着重重叠叠、真真假假的“十面埋伏”,敢于和能够冲破“十面埋伏”的人,就能够完成人生的超越。

当然达至此种人生境界并非易事,所以《十面埋伏》把李延年的诗“北国有佳人”作为影片的主题曲,或作为背景音乐或由小妹反复吟唱。“佳人”的品质是“异世而独立”,而结句“佳人难再得”,则是全诗的点睛。试想这是多么庄严、幽眇而富于哲学意含的题旨。比起时下那些浅薄的搞笑以及歪曲历史的戏说,不啻有天壤之别。《英雄》亦复如此,它在各国争雄混战血流盈野的历史时刻,敢于倡言放弃,是何等气魄。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故不可不极审慎而明察。然今日之天下,以兵为戏,已司空见惯。连昧于兵家五事的阿扁陈也欲染指其间,不亦悖夫。国共两党争战二十余年,中有日人进犯屠戮,中华大地,血流漂杵。五十年小息,无论大陆还是台湾,都不过是小成,何敢闭目高蹈而忘其来路。儒家反认贼作父,佛家忌认贼为子。贼子贼父之不可倚,三尺童子如得母教尚且有知,当政者倘无智障,岂能不晓乎。

如今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又面世了,照样被媒体嘲弄个够。殊不知此一新片的深层意涵一点也不弱于甚至还高于《英雄》和《十面埋伏》。就不必深究故事发生的具体历史背景了,可以是唐末,也可以是五代宋初。反正面对皇位的争夺,没有一方肯把孔子的仁学当做利器。

问题是现在的美丽的王后与不知去向的过去的王后所生的王子,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恋情,老皇帝完全知晓,只是尊严与荣誉迫使他不做正面处置,而是冠冕堂皇地在御药房炮制只有祖传秘方才有如此功效的慢性毒药,企图悄无声息地杀死乱伦的皇后。皇后已经意识到这一行进中的缓慢的谋杀,因此她自己的蓄谋反叛也在秘密进行中。她想在自己亲生小王子的支持下杀死老皇帝,最终夺取王位归自己所掌握。权欲和情欲错乱扭曲地纠缠在一起。连另一个尚未成年的王子也被这场血腥的宫廷战争所感染,在屠戮的关键时刻他从地上拾起宝剑刺向他的父王。老皇帝不由分说地杀死了这个叛逆之子,并使出全身的力气用铁腰挂猛击死者的孱弱的身体。如果说老皇帝对皇后还羼杂有人性的嫉妒的话,那么他对身单力薄的小王子则只有愤怒和仇恨。权力的虚伪与残暴在张艺谋这部新电影中暴露无遗。因此影片中遍洒殷红血迹的皇宫瞬间变成铺满菊花的金黄世界,就不单是导演的蒙太奇手法而且也可以想象为历史真实。气象庄严而又富丽堂皇的宫殿和那些泛着金红色的廊柱,成为很多批评者诟病为不真实的口实。然而当残暴的威权和虚伪黏合在一处的时候,人们所看到的其实正是一层薄而又薄的有颜色的纸。而把自己的双乳挤成同一模式的宫女们,并非如想象的那样是通常的色情展示,而是威权之下成为性奴的群体象征。

所谓张艺谋已经过时了,张艺谋电影的艺术建构已走到了尽头,从(《英雄》到《十面埋伏》到(《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一个接一个的失败的记录,我的看法刚好相反。可以说近二十年来还没有任何另外的导演能够在艺术的精神结构层面达到张艺谋的深度和力度。张氏电影的核心主题是人性与自由,包括爱的自由和性的释放的自由。《菊豆》、《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到上面提到的三大制作,一定程度上都有同一宗趣在循环呈现。不久前上海开过一次“史华慈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纪念他的逝世7周年。史华慈生前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资深教授,国际闻名的第一流中国学学者。大家共同的看法,是他的著作和言论面对的是整个人类,而超越了一国一族的立场。我当然无意互作类比,但我认为张艺谋的电影艺术明显带有关注人类的普遍价值的趋向。他的电影为世界观众所接受不是偶然的。不妨看一下《满城尽带黄金甲》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十大最佳电影之后,影评人所写的评论:

这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华丽得令人惊叹!它看似功夫片,但其实是癫狂的情节剧。巩俐和周润发的表演,不顾一切,无与伦比,你能感受到,当两个魅力超群的高手过招时,那种精彩绝伦的较量。

张艺谋导演和他的编剧班底看来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受益匪浅:暗中谋反的是麦克白夫人,妒火中烧的是奥赛罗,暴怒的父亲和争斗的三个孩子来自《李尔王》,皇室家族的垂死挣扎来自《哈姆雷特》。CGI完成的千军万马的厮杀场面还不是这部电影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它表现的是自我和本我之间的较量和冲突,这种冲突惊心动魄。这部电影表现了每个人都追求个人意志最大化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争斗。

喜爱《卧虎藏龙》那种中国古典韵味的人,可能会觉得这部电影不舒服,它的调子极度浓烈。不过,所有这些只意味着它们不同——《满城尽带黄金甲》极度绚烂,这种绚烂不仅包括它的色调,还有那种狂野的情绪喷薄而出。

这是一部充满了张力的情节剧。它绝不是肥皂剧,而是恢宏的戏剧。它是关于爱欲与死亡的浓得化不开的戏剧。

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赞许《时代》周刊影评人的眼光和艺术视野,他们也许并不是张艺谋电影艺术的完全知音,但对《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评断是令人信服的。“癫狂的情节剧”、“关于爱欲与死亡的浓得化不开的戏剧”,这些带有生命色彩的判断非知者不能写出。这与我所说的张氏电影关注人性与自由的普世价值是同一机杼。好了,由于讲述为龚鹏程兄的《北溟行记》作了一篇小序而如此离题出位,恐怕早已为大方之家所窃笑。不过我这样做其实另有一点小小的缘由,索性一起坦白出来。今年春节前的一天,王蒙、严家炎和我们三家有一次小聚,席间无意中谈起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我于是情不能禁地高谈阔论一番,结果当场被大家指为张氏的“粉丝”。王蒙还以他惯常的调侃方式说:“你不是张艺谋的‘托’吧?”他并且颇为认真地建议我把这些“与众不同”的意见写出来,让大众知道也有此一说。当然以上的节外生枝、借题出位,并非纯然受了王蒙的“指使”,而是确有不能已于言的话想说。好在本书最后一篇文字的题目叫“呓语”,我可以以此为自己辩护以及解嘲。

2007年3月8日初稿,8月29日改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师与传统(中国文化与传统40小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梦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79493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53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