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世界(读者原创版访谈录)/读者原创版经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世界——<读者原创版>访谈录》中收录了多篇名人访谈,其中有明星大腕,也有行业先锋,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成功道路,或可为您提供参考。

内容推荐

《读者·原创版》是《读者》杂志社创办的第一份原创类子刊。 杂志拥有20余个特色栏目,形成了以社会、话题、情感、人物、心理、励志、资讯为主线的内容格局。集粹原创首发内容,与《读者》和时代精髓一脉相承,又散发着自己的独特气质。注重原创性、思想性、可读性、参与性,体现时代性和新闻性,以自己的目光和视野观照你我和这个世界,见证时代发展。《读者·原创版》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作者队伍。包括国内外著名作家以及众多写手、写作爱好者。名家与草根作者的结合,各种思想碰撞、融合,使杂志更具吸引力。

目录

人在江湖

 1.“志愿”是一种生活——专访徐本禹

 2.艾未未:我是一个无聊的人,

 3.盛世收藏,文化或财富——专访马未都

 4.累,却有无限荣光——专访张继刚

 5.“叛逆”的美丽, “叛逆”的快乐——专访洪晃

 6.从“亚萍”到“部长”——专访邓亚萍

 7.郭德纲:一个小人物的江湖

 8.大家包容——星云大师与刘长乐的对话

穿越厄

 9.穿越无言——专访于丹

 10.是作家,也是父亲——专访叶兆言

 11.一个“文盲”作家的童话世界——专访郑渊洁

 12.我很忙,不想辩解——专访郭敬明

 13.听从内心的声音——专访林清玄

 14.一半是火,一半是冰——专访海岩

 15.幽默大师的漫画人生——专访朱德庸

 16.张悦然:从葵花丛中高飞的誓鸟

 17.追忆似水流年——专访老舍之子舒乙

 18.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专访Acosta

演好自己

 19.从垄头到红地毯——专访王宝强

 20.演好自己的偶像剧——专访方文山

 21.选秀,“痛并快乐着”的小小里程

 22.一块金子的“恋恋风尘”——访高晓松

 23.“春天的花朵长在秋天”——专访崔健

 24.“我不是世界第四”——专访戴玉强

勇于优秀

 25.蝶变?勇于优秀——专访杨澜

 26.活着,总能够慢慢长大——专访俞敏洪

 27.穿越地平线的渴望

 28.来自硅谷的歌儿——专访李开复

 29.我是一个大胆的人——专访茅于轼

 30.“金人”唐骏

试读章节

徐本禹,山东聊城人,1999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7月到贵州省大方县狗吊岩村支教。2003年春天考取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后,主动申请保留学籍,再次来到地处贫困山区的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大石小学支教。他的义举经媒体报道后,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后当选为“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2005年“全国十大公益之星”。2005年9月,他回到华中农业大学继续学业。

《读者·原创版》:从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地去贵州贫困地区支教的大学生,到“感动中国”,再到形成“徐本禹品牌效应”,现在又回归到一个普通学生的生活,有没有失落感?

徐本禹:我选择去贵州支教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希望去帮助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圆自己一个支教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特别是媒体开始报道的时候,我很不适应这种生活,曾经独自一人坐火车到武汉找同学谈心,缓解心中的压力。我也曾经因为媒体的报道过多,耽搁了教学,自己变得很烦躁。

当我结束支教生活回到校园的时候,我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学生来看待,虽然总是有人认出我:“看,这就是徐本禹!”我还是感到不习惯。我也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做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读者·原创版》:你认为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对你们从事志愿者工作是积极的作用大一些,还是给你们的压力更大一些?

徐本禹: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者,了解志愿者所从事的事业,让社会对志愿者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志愿服务意识,这样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当然,压力也会随着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而产生,但有压力是正常的,有压力的原因是自己把志愿服务看得很重,希望能够做得更好。当把这种压力变成一种动力的时候,必将产生一种良性循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志愿服务本身都是有好处的。

《读者·原创版》:你认为一个榜样或者楷模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徐本禹:我认为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长时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取得优异成绩,并得到老百姓认可和赞许的人都称得上是楷模和榜样。

我曾经支教的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有一位让我非常感动的叫高丽的女老师,我认为她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初中毕业后就在大石小学教书,到现在已经7年了,是那里教龄最长的代课老师,其他老师走了一个又一个,留下来的只有她一个人。每天我都能够看到她背着孩子给学生上课的背影,听到她那洪亮而有磁性的声音。高老师中午不回家吃饭,还要打一筐猪草。当她割草的时候,她那还不到两岁的儿子就坐在一边望着妈妈。他不哭,也许他知道妈妈很苦很索。

大山深处,肯定还有很多她这样的奉献者,像默默盛开的红杜鹃。每当我抱怨生活的时候,我就想起这些可敬的代课老师,觉得自己应该知足,要把他们当成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

《读者·原创版》:你觉得这几年所参与、组织的义务支教工作给当地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最大的意义又在哪里?是教育、经济、思想观念还是其他什么?

徐本禹:比较直观的变化就是当地有了新的校舍,有了长期支教的志愿者,特别是今年,学校有了一名正式老师。学校有了新的图书室、电脑、投影仪,学生可以在山区里感受到现代化教育的气息。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的数量也增加了很多,由原来的11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200多人。学生变得比以前开朗了,不像原来那样见到外来人就躲起来,而是主动和他们进行交流,并且说的还是普通话。

支教的意义远远大于支教本身。通过支教活动,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贵州贫困地区乡村小学的办学现状,通过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当地的教学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以后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志愿服务,也让当地的老百姓感受到社会是充满关爱的。正是有了爱,才有了大石村现在的一切。志愿者应该成为传递爱的火把,照亮当地的一片天。

《读者·原创版》:你会鼓励现在的大学生像你一样放弃或者暂时放弃自己的学业,去从事志愿者的工作吗?

徐本禹: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本科毕业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来,我也希望那些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哪怕只是抽出一年的时间。我在贵州支教期间,虽然失去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学习时间、回报家人的机会等,但自己所得到的要远远大于所失去的。在贵州的两年,我经常被幸福和泪水所包围,总是被一些事情感动着,而这些都是在城市中无法收获到的。贵州艰苦的生活条件也磨炼了我的意志,我相信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更加从容地面对;支教经历也让我更加了解我国西部农村的现状,让我对农民多了一层感情,对国家多了一份热爱。P2-4

序言

5年,1800多个日夜,1000多位作者,2000余篇文字,近3000万册杂志……一串数字,让此刻的我们不禁有了不少的感激、感动、欣慰,也多了一分压力。一幅幅很久都无暇想起的画面,伴随着种种思绪或者情感不断浮现:在机器轰鸣的印刷厂里静静守候第一本杂志的诞生;面对码放在办公室和家中小桌子下面、每天一捆捆各色纸张的稿件和来信,心里充满踏实和感动;面对杂志出版后的反馈以及一个个专访人物名字,无比充实和快乐;从打一桌麻将还不够数到可以组建一支混合足球队,我们的队伍不断成长壮大。这一切,有我们的身影,也有你、你们的身影。《读者·原创版》,一本小小的16开杂志,从发轫到发展,浓缩了我们太多的共同心声和情感。

感谢作者对我们的信赖!虽然与很多人从未谋面,但通过电话、邮件、网络的交流,我们已是故交。时常觉得,编者有福——与思想者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们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篇篇文字,还有看世界的角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让我们受益匪浅。

感谢读者,感谢您这一路的陪伴,感谢您用“银子”来表达对我们的支持,感谢您和我们一起见证了这本杂志的成长。是的,成长。今天,或许会有人说,它和最初不一样了。是的,就像一个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肯定会有很多变化。它也有它的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它会变声,会犯错,如果是个男性,它还会长出密密的胡须,它在沿着自己的方向顽强生长,不曾停歇。今天,“原创”这个词已远远不能准确地涵盖和表达它,但无论怎样,每一个脚印、每一个进步,都不可替代,值得珍藏,成为我们坚实的过往及未来的信心。

时光荏苒,2009年9月,《读者·原创版》将迎来自己的5岁生日,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丛书,希望它能给您带来一场文字的盛宴。

《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世界——<读者·原创版>访谈录》中收录了多篇名人访谈,其中有明星大腕,也有行业先锋,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成功道路,或可为您提供参考;奇迹的出现从来不是运气单方面作用的结果,《读出悲悯》着力体现信念的力量;《爱如储蓄》中有许多温馨感人的故事,总有一种情感会让我们泪流满面;《盖好人生的房子》探讨人生,人生有百味,命运各不同,坚持自己,才有方向;生命因感恩而精彩,心灵因感恩而平和,《感恩生活》力求表现个体生命对世界的态度。

读者原创版经典丛书,是《读者·原创版》5年成长历程的别样呈现,如同很多人都拥有记录往昔岁月的一本本影集,时常翻看,每次都有新发现,新感受。

5年,我们一路走来。我们真切地感觉到:“原创”中最重要的就是“创”,创造、创新、创举、开创……一个“创”字,何其重要。失去了“创”,就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失去了“创”,就失去了创新的能力。感谢每一位在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的创造者、读者、作者、参与者……

路正漫漫,让我们一起结伴同行,继续创出来,走下去。

书评(媒体评论)

真正的冠军不是为了金牌,而是要把最精湛的技术展现给观众,让观众欣赏到乒乓球的最高水平。这个观点令我一下子跳了出来,上升到另一个境界。我认为,既然是世界第一,就应该让观众欣赏到世界第一的真正水平,而不是简单的划分。一旦超脱了,自然也就放下了。

邓亚萍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历程。

俞敏洪

20岁时我常想.用什么办法才可以令自己到40岁、60岁甚至80岁时,不因年龄的必然增长而感到恐慌呢?于是,我从20岁时就开始做这个准备了。而且我觉得到了40岁,很多事情好像才刚摸到门。你知道我对是否年轻有两个定义:第一,是不是开始“抠门”了?第二,你怕不怕发生改变?我不怕,而且一直追求改变,哪怕到70岁。

杨澜

黑马也好,红人也好,这些都是别人说的,真正做的依然是自己。他们把你抬那么高,没关系,那是他们的事。但我自己在走路,在沟里面走,在平地上走,在台阶上走,知道该走哪个道儿,走到哪一步说哪一步,这就对了,只要我今天把人做好,把事情做好,就不怕日后不好,不会有不安。

王宝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世界(读者原创版访谈录)/读者原创版经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读者原创版杂志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0400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2.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8: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