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农村信用社发展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目前国内针对农村信用社体制、发展道路、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研究较多,而针对改革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能力的培育以及如何根据农村信用社的区域发展水平及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证研究少有涉及。结合国内外前人研究成果,针对现阶段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体制转型时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殊贡献作用、农村信用社的赢利能力、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防范与管理、发展能力建设的基本途径、综合发展能力培育展开实证研究与评价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研究试图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在这些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突破,并从区域实证研究中提出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深化和促进农户融资状况改善的政策建议,无疑对其他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内容推荐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众多金融机构中发展历史较长、机构网点较多、服务面积较广、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农村信用社发展能力进行系统研究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一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能力的提高是持续经营的基本要求;三是农村信用社作为支农的基础力量,只有注重发展能力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经营风险,解决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低效运行状态,才能加强和改善服务,达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四是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农村信用社实行综合发展能力建设。农村信用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必须从现在起把能力建设作为重要战略基点,谋求在农村金融领域中的规模和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建设,建立起产权关系明晰化、经营实体法人化、政资职能分离化、管理制度科学化的现代农村金融企业。本课题着重对福建区域农村信用社发展展开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以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找出影响农村信用社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研究表明产权制度、法人治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农村信用环境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与介入程度这五个指标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由于科技投入较少,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科技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对赢利能力的影响带有滞后性,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持续赢利能力也应重视科技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以制度经济理论、科技创新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金融生态理论为基础提出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制度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外部环境培育。并通过制定经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分析法对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总体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其结果显示,从各种发展能力对总体经营能力的贡献率来看,保持农村信用社内部各种能力发展的相对平衡对经营能力的长期提高有积极推动作用。从以上实证研究中进一步设计适合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实际的综合能力建设途径,并进一步评述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区域发展案例,提出一系列可供农村信用社、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参考的政策体系和对策思路。

本论文研究所得出的主要结论:一是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他金融机构所无法替代的,农村信用社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二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的赢利能力和降低经营风险的基本方向是加强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的体系建设,包括制度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外部环境培育。加强农村信用社发展能力建设必须面对当前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突破传统观念、突破科技支撑较弱的局面、突破制度和机制的缺陷、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制度能力建设为基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系统的优化,以提高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发展系统的协调能力和持续能力。三是转型期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综合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途径是:构建和培育合格的农村信用社产权主体;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村信用社的区域改革模式。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在未来发展中实行股份制是农村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目的是转换金融企业运行机制,优化农村金融产业结构,实现农村信用社整体经营效益最佳化的目标。

目录

摘  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选题目的、意义)

1.2 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2 农村信用社发展现状分析

2.1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2.2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分析

2.3 影响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的因素分析

2.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

3 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建设的方向

3.1 农村信用社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3.2 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能力的界定

3.3 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能力的整合模型

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2 指标体系构建

4.3 各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4.4 确定各层次指标权重

4.5 综合评价值的算法及结果分析

4.6 福建省九地市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能力评价

5 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建设体系

5.1 农村信用社的制度能力建设

5.2 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的科技能力建设

5.3 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5.4 农村信用社持续经营外部环境基础

6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综合发展能力建设的实施途径

6.1 农村信用社的战略管理

6.2 培育和提升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

6.3 新时期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道路选择

6.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发展能力提升的实施途径

7 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建设的区域案例分析

7.1 石狮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业绩改善能力分析

7.2 延平区信用联社实施金融助理制度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7.3 长汀县农村信用联社的改革与发展实践

7.4 漳州市芗城区北斗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实践分析

7.5 连江县农村信用联社改革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1 2004年福建省27个县级市农村信用社17个指标原始数据表(1)

附录1 2004年福建省27个县级市农村信用社17个指标原始数据表(2)

附录2 2004年福建省27个县级市农村信用社17个指标原始数标准化(1)

附录2 2004年福建省27个县级市农村信用社17个指标原始数标准化(2)

附录3 2004:一2005年福建省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指标数据表

附录4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指标说明

附录5 2004—2005年福建省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附录6 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检验

附录7 2004:一2005年福建省九地农村信用社经营能力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专  题

专题一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创新文献综述

专题二 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专题三 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

专题四 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探讨

专题五 论农村信用社构建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

专题六 农村信用社摆脱经营困境的出路选择

专题七 论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专题八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探讨

作者2000年以来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后  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农村信用社发展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志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236034
开本 32开
页数 4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8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823.35
丛书名
印张 13.87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08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