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打眼--古玩收藏的实话实说
内容
编辑推荐

华艺出版社倾情推出,Sina新浪读书重点推荐。

这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本书的重要性超过了任何一本指示收藏的专业书籍……读此书不单是听别人上当的故事,而是要弄明白人生的一个道理。

内容推荐

打眼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新上路者往往像一个踌躇满志的猎人,刚愎自用,趾高气扬,无视路途荆棘密布,野兽出没,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而长途跋涉者遭遇过蛇咬,变得缩手缩脚,常怀井绳之虞。以愚之见,这门课程的复杂深奥超出任何初学者的想象。

私有意识出现于人类社会那一刻起,生活变得丰富起来,随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戒贪。人性的弱点是会被人利用的。防止打眼,戒贪极其必要,其次才是努力认真地学习各类知识。从这点上讲,本书的重要性超过了任何一本指示收藏的专业书籍。读者应该珍重白明先生经验之谈,切肤之痛。勇于面对收藏之路的荆棘乃至陷阱,关键是事后的总结修正。读书不单是听别人上当的故事,而是要弄明白人生的一个道理。

目录

引子 眼大还需要有“神”

1 “掏老宅子”之一:那只“明代”影子木香柜

2 “掏老宅子”之二:一皮箱的“老扇子”

3 “掏老宅子”之三:“二把刀”捐献的两把刀

4 “掏老宅子”之四:让我画不了句号的结局

5 一只“宣德大缸”的离奇故事

6 汝窑迷踪之一:开篇

7 汝窑迷踪之二:汝窑,我爱你的一切及其他

8 汝窑迷踪之三:吴仁兄的汝窑情结

9 平安大街爆笑故事之一:老李的两麻袋“釉里红”瓷片儿

10 平安大街爆笑故事之二:酱褐色釉四系小罐儿

11 Oh!My God!——黑色的、有孔的“不明古物”

12 劳力士手表与带着“古老包浆”的陶罐

13 在欧洲“爆炸”的土地雷

14 被刷满了油漆“的土地雷”

15 “五十亿元”买回来的冬青釉盘子

16 一副“手卷”设下的陷阱

17 油炸“老核桃”

18 古玩市场里的“跟屁虫儿”

19 “巴蜀大侠”老布的故事之一

20 “巴蜀大侠”老布的故事之二

21 老黄让碎碗茬子给“扎”着了

22 老梁VS我,于是就PK了一回

23 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之一:被卖主索回的“元青花”

24 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之二:“谁在骗谁?”

25 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之三:巴德大哥的一顶“战国头盔”

26 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之四:“黑子”的故事

27 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之五:别的干不了,就干“古玩”吧

28 听他们讲那过去的事情之六:“包坑儿”

29 一个另类故事:元青花瓷片记忆着的生死别离

尾声 心魔

试读章节

2000年,那跨世纪的洪亮钟声刚刚响过,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在北京南城某楼盘的半地下,开办了一家专门展示碎瓷烂瓦的中国古代陶瓷标本博物馆。

馆舍不大,却展示颇丰。人虽平庸,也算远近闻名。这人当然是孤家寡人,我一一这个只是编制上的、自己说话自己听的馆长了。

照说咱也算是个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玩儿家了。您想想看,从碎瓷烂瓦里历练出的眼力,一点儿不比夜猫子差!这叫眼睛里不揉沙子。于是乎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儿!尤其是偏不把“江湖人等”放在眼里。好嘞,你不是认嘛儿都瞧不起吗?不就你牛×大吗?这就注定你必须得栽一回。

我这博物馆刚成立那年伏天某个闷热难耐的午后,一位家居南城的“冒儿爷”(北京话是有那么点憨厚的意思)到这来找我,说是有一堂的红木椅子要出让,价钱好说。那日子口儿正是老硬木家具翻着跟头疯涨的前夕,这信息多少令我有点儿兴奋,于是就决定要走一回江湖。可我毕竟不太熟悉木器,以前真还没怎么上过手,就腆着脸从古玩界请来了位玩儿木器的行家小杨跟着。

人到了后我便带着踌躇满志的微笑,不轻不重地在“冒儿爷”的肩膀上拍了三下,说:“走着!”

小杨就轻声问我:“您跟他熟吗?干吗打人家三巴掌?”

我说:“不懂了吧?这叫有枣儿没枣儿先给三竿子!”

小杨就乐呵呵地一挑大拇哥,那意思是佩服我都佩服到姥姥家去了……

“冒儿爷”姓康(下文皆称老康),家住在城南某长途汽车站附近,四下里脏乱不堪。说这儿是贫民窟吧,有点儿过分,但至少是自由职业者们的杂居之处。

老康的房子是典型的“三级跳”住宅,即胡同的地面比院子高,院子的地面比屋里的高,老康说一赶上下大雨他们家就“倒灌”,尿盆儿、痰桶都在地上漂着,于是我就先产生了一丝同情。

他们家的小屋子潮湿昏暗,说不清是一股子霉味儿还是臭被窝味儿,有点噎人。我赶忙点上香烟并递给老康一支,老康却把烟夹在了耳朵上,呵——软中华的,说这么高级的烟舍不得抽,看他那意思是得留到年三十儿的晚上……

这家的屋顶上挂着一盏吊灯,六个灯泡只有一个亮着,比萤火虫的屁股强不了多少。主人倒是个肉头肉脑的秃瓢儿,那脑袋要是再多出点儿油,都比他们家的灯泡儿亮,人就显得愣头磕脑的透着憨厚,要不我怎么背地里偷偷地叫他“冒儿爷”呢!

我实在有些看不过去,就问他:“哥们儿,您在这屋子里是怎么活过来的?你们家不像是趁红木家具的人家儿呀?”

老康嗫嚅地搓着手,终于从耳朵上取下那支烟,重重地叹了口气,开始了一段令人心酸的叙述。

我开始仔细地观察老康这人,他约摸五十开外,自称祖籍山西,曾是一户“大大”的晋商,晚清时期落户北京,在南城一带开过金行,是个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儿。老康说他小的时候,家里还有四十多间房子,他是长孙,是老妈子给伺候大的。当年他爷爷曾一边抽着水烟袋一边跟他说:“小子哎——甭管它时局是怎么个变法儿,往后你即便做不了金行的少东家,你也什么都不用干,爷爷给你留下的玩意儿够你吃几辈子的!”

于是老康从小就游手好闲,除了喜欢京剧没别的。儿时得过一场伤寒,好了以后他奶奶喂他鹤年堂的补药喂多了,结果把头发、眉毛都给“烧”秃了,于是才有了今天这个模样儿,让您见笑啦……

我多少懂一点国医,觉得老康说得在理儿。

接下来老康说,到了他爸爸这辈儿就不成了,赶上公私合营,便开始了家道中落,“文革”时期就更惨啦,连破“四旧”再抄家,稀里哗啦地就败了。而自己长期以来又没有一技之长,现在只能靠倒腾祖宗留下的玩意儿过日子。

说到心酸之处,老康竞操起一把破胡琴吱吱嘎嘎地拉起来,并字正腔圆地唱道:“……此时却也明白了,世上何尝尽富豪?也有饥寒悲怀抱,也有失意痛哭号啕。轿内的人儿弹别调,定有隐情在心潮。”那两行热泪就下来了。

乐器行儿里有个说法,叫“一月箫,二月笙,半年的胡琴儿宰鸡声”。老康有两下子!他甭管拉的还是唱的还真好听,整个是“程派大青衣”,我有点儿感动了……

但我和小杨毕竟都是搞收藏的,知道不能光听故事,得冷静观察。看着眼前这位“昔日富豪”的后裔、长得够十五个人看半个月的“男旦”,小杨站在一旁已经显得有些不耐烦了。

我就轻声问道:“老康,你们家里有糠窝窝头吗?”

“干吗?”老康瞪着两只泪眼望着我们。

“让我们哥俩跟您一块儿忆苦思甜呀!合着您把我叫来是听您诉苦?陪着您玩票儿来啦?”我质问他。

“那您想怎么着呀?”这老康就是憨厚,他竟然忘了叫我们干什么来了!

我提醒他道:“本馆长和这位杨先生可是大忙人儿,没工夫听您痛说革命家史。赶紧的嘿,看东西吧!”

老康就笑了,说:“哎哟哟——真对不起您白先生!我是个性情中人,差点把正经事儿给忘了。麻烦您轻挪贵臀,看看您屁股底下坐着的是什么?”

我低头一瞧,呀,我坐着的正是一把红木的椅子,从制式上看那应该是一把“靠背嵌云石文椅”,为旧时大户人家摆在“大雅之堂”的家私。我依稀记得,这“文椅”在咱们北方叫“官帽椅”(或“南官帽椅”),原是明式家具中的常见形式,清代初、中期为多,继承了明式遗风,只是那造型更和谐,线条更委婉。

这红木家具呀,可是说来话长:从咱们中国的家具史上看,应该说是继以黄花梨、紫檀等高档木材为原材料的另一个重要的家具制作历史时期。据说,到了清中期左右,世上的紫檀、黄花梨木材就基本上告罄了。于是,乾隆爷下诏,大力开发红木家具。这才有了上至朝廷官府,下至黎民百姓崇尚红木家具的风潮。从皇宫到官府,从官府到民间,虽然这品位高低有别,审美观念各异,但的确有那么一段时候,在乾隆爷的倡导和指点下——全国上下是趋“红”成风。所以,才给今天的好古者留下了这么多的机会。该感谢谁呀?当然是得谢谢咱大清朝的盛世之主——万岁爷弘历啦!

可我也知道,这红木说到底究为何种材木?一直是闹不清楚的事儿,连《辞海》里也不过模棱两可地说它是“热带地区所产的豆科紫檀属木材……”。得,是“科属”就绝非单一,从古至今就不是专指某一个树种。我想,大概历史上的所谓“红木”家具,就是泛指诸多材质坚硬、纹理细腻,尤其是跟红颜色“靠色儿”的家具的统称吧。所以,这可比鉴别黄花梨、紫檀还难,人家紫檀就是紫檀、黄花梨就是黄花梨,脑门儿上“写”着呢,明码标价。“红木”,您说得清楚吗?新老优劣,三六九等……能不小心着点二吗?

P20-23

序言

打眼是古玩收藏之路的必修课。新上路者往往像一个踌躇满志的猎人,刚愎自用,趾高气扬,无视路途荆棘密布,野兽出没,满眼只有猎物,没有危险;而长途跋涉者遭遇过蛇咬,变得缩手缩脚,常怀井绳之虞。以愚之见,这门课程的复杂深奥超出任何初学者的想象。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绵不绝的是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逾五千年,况且今天许多收藏品还早于这个时代。各类新石器时期文化的证物至今还在收藏者中流传,传递着古老而诱人的文化信息。面对这样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文物信息系统,每一个智者都渺小得不能再渺小,所掌握的知识再丰富也不过沧海一粟。文明的积累在此刻的力量,轻而易举掀翻任何蔑视它的好事之徒。

这个好事之徒就是我们自己。在物阜民丰时代,收藏的乐趣在坊间传染蔓延,据古人之物为今人所有,此乐趣妙不可言。人性的弱点就在这妙不可言中一点点展现,面对诱惑,不再评估自己的能力,孤注一掷,以博弈心态上场,后果甘苦自知。

官方提倡的全国性收藏热自北宋、晚明、康乾、民国至今已是第五次,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历代仿品尽在其中。此次收藏热度之高,幅度之广超过历次。稍有不同的是作伪的质量,做套的手段花样翻新,前无古人。收藏本是个人与千军万马作战,不死已是英雄,别奢望再不负伤。负伤对一个明智的收藏者不是耻辱,而是一种光荣。

白明学兄将自己在途之伤展现于世,是他的高明之处。按旧时古玩的习惯做法,打眼后往床下一塞,眼不见为净,羞于见人。有勇气讲述自己可能被别人耻笑历史的人,令人尤其令我钦佩。不要说业余爱好收藏者,即便专业人才,即便国宝大9币,打眼看错亦是家常便饭。几十年来,我经历我看过的不计其数。这个领域没有神仙。

私有意识出现于人类社会那一刻起,生活变得丰富起来,随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戒贪。人性的弱点是会被人利用的。防止打眼,戒贪极其必要,其次才是努力认真地学习各类知识。从这点上讲,本书的重要性超过了任何一本指示收藏的专业书籍。读者应该珍重白明先生经验之谈,切肤之痛。勇于面对收藏之路的荆棘乃至陷阱,关键是事后的总结修正。读此书不单是听别人上当的故事,而是要弄明白人生的一个道理。

我说过,文化的乐趣是终身的乐趣。从这点上讲,打眼也是一种乐趣,体味痛苦,充实知识。古人云,不冤不乐,就是这个意思。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的重要性超过了任何一本指示收藏的专业书籍……读此书不单是听别人上当的故事,而是要弄明白人生的一个道理。

——学者、文玩专家 马未都

防止打眼,戒贪极其必要,其次才是努力认真地学习各类知识。从这点上讲,本书的重要性超过了任何一本指示收藏的专业书籍……读此书不单是听别人上当的故事,而是要弄明白人生的一个道理。

——学者、文玩专家 马未都

爱好文玩,戒之在得——读白明《打眼》有感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 王铁成

面对物欲横流,如果您想活得轻松一些,就请读读白明的这本《打眼》吧……

——历史学者、《帝国政界往事》作者 李亚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打眼--古玩收藏的实话实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427717
开本 16开
页数 277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8-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1
171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