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唐帝国(盛世长安的回忆)
内容
编辑推荐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本书通过还原历史细节,将大唐帝国的雍容华贵与其社会发展融于一炉,精心编选了唐帝国的主要人物与事件,详尽而真实地展示了有唐一代丰富多彩的历史。更将多姿多彩的历史人物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现在,让我们一同领略大唐帝国那变幻万千的传奇故事吧!

内容推荐

一个个伟大时代的王朝奇迹与民族辉煌。一个强大帝国的蓬勃朝气与恒久魅力。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大唐帝国的辉煌已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也成为了这个民族不朽的荣耀。

目录

第一章 自立门户:大堂奠基

1.天下大乱,李渊待时而动

2.太原起兵

3.征战七年定大唐

4.深不可测的开国君主

唐史逸事

第二章 “天可汗”:盛名下的唐太宗

1.史宫杰作——李世民玄武门之变

2.君临天下,帝国开幕

3.武夫的身份,“文皇帝”的美称

4.名垂千古的贞观之治

唐史逸事

第三章 千古一帝:圣神皇帝武则天

1.“才人”武则天

2.入主后宫,走向皇位

3.治理天下——由唐到周的政权易容

4.传位台子,回归大唐

唐史逸事

第四章 开元盛世:古代中国的巅峰

1.少年英豪,处处果断

2.高明的政治手段

3.开元盛世——大唐极盛的顶点

4.安于享乐,晚景凄凉

唐史逸事

第五章 安史之乱:由盛到衰的转折

1.杨玉环的干儿子——安禄山

2.范阳兵来

3.悲情三人组

4.马嵬之变

4.八年之乱落幕

唐史逸事

第六章 砥柱重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1.魏征——一代诤臣,匡时济世

2.长孙无忌——两朝良佐,位列首功

3.李靖——一代军神,文武兼备

4.房谋杜断——贞观名相,人间美谈

5.狄仁杰——安邦定国,承上启下

唐史逸事

第七章 英雄传说:大唐时代的明星人物

1.瓦岗寨的英雄们

2.传说中的李元霸

3.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4.孤胆英雄王玄策

唐史逸事

第八章 绝代红颜:帝王背后的女人

1.千古一后——长孙氏

2.想做武则天第二的韦后

3.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

4.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

5.世间最不孝的安乐公主

唐史逸事

第九章 盛世华章:璀璨的文明时代

1.光耀千古的诗坛

2.三教并行——宗教文化盛級一时

3.清香的茶文化

4.盛世之都——长安

唐史逸事

附录:

1.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2.大唐帝王谱

试读章节

李唐皇室的历史要从南北朝时说起。

李家是北朝名门,据说,李氏家族在六世纪下半叶是极重要的一个贵族。在宇文泰创建北周的其他功臣中,还有突厥望族成员独孤信和隋文帝的父亲杨忠,他们的家族有着互相联姻的关系。独孤信有几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之子,即北周的第一个皇帝明帝(557—561年在位)。他的七女儿嫁给了杨忠的儿子杨坚。即后来的隋文帝(581—605年在位)。他的四女儿嫁给了李虎的儿子李晒,这一对夫妻在公元566年生下了李渊。李渊不仅是著名武人的后代,也是统治中国西北部的汉——鲜卑——突厥贵族的混血儿,而且他通过他的母亲又同北周及隋两家皇室建立了紧密的关系。李氏家族还是最高品级的世袭贵族。李虎在北周之初的公元558年被封为唐国公。他的儿子李晒承袭了爵位,这爵位又传给了6岁童子李渊。由出身来看,这一家人应有浓厚的西部气息。

南北朝时期是贵族社会,西魏也以八柱国、十二将军家系为统治阶层。李虎就是八柱国之一,而由西魏改朝为北周后,李家依旧是名门。取代北周的杨坚(隋文帝),则为十二将军家系。由前面的编列方式可知,柱国的地位较将军为高。

皇帝是将军出身,而我却是柱国。——李渊为此心理有极大的不满。实际上,他和隋炀帝是表兄弟,他的母亲和炀帝的母亲(文帝之皇后)是姐妹。同为一家人,是较能够信赖的。

隋王朝执掌政柄以后,李渊倍受隋文帝的恩宠。于公元581年开始做文帝的侍卫——千牛备身,后来陆续做过畿辅地区和中国西北战略要地的刺史或郡守。在炀帝时期,李渊仍然做着许多重郡的郡守,后来被召还京师,委以殿内少监和其他朝廷要职。李渊43岁的时候任卫尉少卿,负责京师兵器库,在炀帝第二次远征高丽时承担监管向东北前线(今辽宁省)运送军需之责。也就在那一年稍晚的时候,杨玄感起兵于河南黎阳。从而爆发了反隋的第一次大叛乱。李渊从东北被调往陕西治军,保卫通往京师的要道。

公元615年,李渊又接受了另一军事要职,这一次是在河东(今山西省北部),他平定了当地许多土匪,抗拒了突厥人对边境的侵犯,表现出过人的军事谋略。

镇守太原之初,隋炀帝从楼烦巡游到雁门时,被突厥兵包围,因为李渊的太原兵才得以解围。隋炀帝便让他和马邑郡守王仁恭一同北击突厥。在马邑,李渊与王仁恭两军兵力不过八千多人,王仁恭因为兵少深感害怕。李渊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一个“胡服骑射”的主意,从两军中选拔了会骑射的二千多人,亲自带他们在野外进行训练。饮食居住和突厥一样,追逐水草牧马,把斥候(斥候:古代军中侦察兵)放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每逢突厥的斥侯前来侦察,李渊就让军人们旁若无人地驰骋射猎,炫耀武力。李渊尤其善射,每见走兽飞禽,发无不中。突厥每见到他们总是自动退走。如此再三,众军士才获得了信心,想和突厥比试比试。李渊纵兵出击,大破突厥军队,缴获了突厥特勒所乘骏马,斩首数千级。从此以后,突厥人知道李渊会带兵打仗,有他在的时候,不敢轻易南下。以后隋炀帝开始用猜忌的眼光看待李渊了。

李渊频频与地方实力派人士来往。莫非心怀不轨?炀帝心生疑窦。

李渊自七岁继承爵位,隋朝建立后又贵为皇帝的亲外甥,尊贵无比,多年为官又声望颇佳,而与突厥的战争又显露了出众的军事才干,不免有功高震主之嫌。曾有一个名叫史世良的相士对他说:“你的面相不凡,日后定当大贵。”李渊听了,不免自负。妻子窦氏觉得丈夫的做法锋芒太过,有些担心,几次劝说道:“当今天子无道。且度量偏狭,猜忌成性,相公羽翼未丰,宜虚心自匿,以免羁祸。”李渊不以为然:“我乃天子表亲,皇帝纵然昏暴。也不至自相残害。”  此时炀帝荒暴,颇失民心,对大臣的猜忌心越来越重。在京畿一带流传着一种谣言说“桃李子,有天下”,“杨氏将灭,李氏将兴”。谣言传到炀帝耳中,引起他的疑忌。他留心注意朝内公卿,见蒲山郡公李密长相奇特,便找了一个罪名将李密革去官职,迫使李密投奔瓦岗。后来,炀帝又怀疑到李浑身上,诬陷李浑谋反,不仅将李浑斩首,还灭他三族。当时,李渊正担任弘化留守,为炀帝征伐高丽督运兵粮,接济军士,听到这些消息,大有兔死狐悲之感,后悔当初行事过于鲁莽。

过了几天,朝廷突然降诏书宣召李渊去见炀帝。李渊吓得心惊肉跳,只怕炀帝怀疑到他的头上,遭致李浑那样的下场。他踌躇再三,觉得凶多吉少,不去为妙,于是装出一副病容,向朝使推说自己重病在身,无法去朝见天子,又拿出许多金银,托朝使复命时在炀帝面前努力周旋。朝使受了重贿。自然照办不误。炀帝认为李渊病得厉害,也就作罢。P3-5

序言

隋末风云变幻,群雄逐鹿。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乘乱晋阳起兵.西渡黄河,攻占长安,在公元618年建立大唐帝国,开启了一个伟大时代的王朝奇迹与民族辉煌。

千古长安,梦回大唐。

大唐帝国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大唐帝国政治清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在国际上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好形象。直到今天,海外华人仍被称为“唐人”。

在唐帝国,既孕育了闻名遐迩的“贞观之治”,也开启了影响深远的“开元盛世”,更缔造了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其中唐太宗李世民大帝是中国人公认的好皇帝,他励精图治,广纳善言,任用贤能,还被尊奉为各民族的共主——天可汗。

唐帝国最明显的特点是帝国扩张。通过一系列大的战役,它的疆域甚至超过汉朝。大唐帝国先后征服东突厥、吐谷浑、高昌、薛延陀;和亲吐蕃,以战求和,安定边塞,民族空前团结,国运日益兴隆。唐帝国还在中亚建立了中国的宗主权,并在朝鲜的平壤,越南的河内等设有长住官叫都护府。当时世界上,只有中东的穆斯林阿拉伯人的帝国能与之匹敌。这一切,皆源于大唐帝国的开明开放和自信自强,来自于它海纳百川的胸怀、壁立千仞的气魄。它不但惮开自己的大门,而愿意接受四面八方的来者,它用自己真实的雄浑,征服了它的一个个对手。

作为一个史诗般的王者之城,唐都长安是当时最著名,最先进的世界都市,人口曾达到百万。开放的长安(就象今天的美国纽约一样)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僧人、胡商、蕃将和使臣,大多数人都以成为唐人为荣(这使人想起今日美国的绿卡)。唐帝国通过多次的对外交流,在周边国家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很多国家像日本等多次派“留学生”到唐帝国学习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的技术,这些人回国后对本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时期,还开辟了世界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让欧洲等很多西方国家也分享到了唐帝国的经济成果,进一步加大了唐帝国在当时的影响力。

梦回千年,盛世华章。

大唐帝国因其独特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创造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自信开放的灿烂文化。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唐帝国,那是中国人的黄金时代。

往事越千年,岁月的年轮已埋没了历史的痕迹,抹不掉的是已筑就的辉煌。余秋雨在参观莫高窟时有此感慨:“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又喷得一点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大唐帝国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大唐帝国。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如此瑰丽的色流,而依能指挥若定。”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唐帝国所独具的魅力却日渐凸现出来,成为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骄傲和梦中的天堂。唐帝国历史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文化上都值得我们深深地回味。今天,大唐帝国的辉煌已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也成为了这个民族不朽的荣耀。梦回大唐,重现大唐盛世,不惟是中国人横亘千年的文化理想,亦是中华民族的现实利益选择。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本书通过还原历史细节,将大唐帝国的雍容华贵与其社会发展融于一炉,精心编选了唐帝国的主要人物与事件,详尽而真实地展示了有唐一代丰富多彩的历史。更将多姿多彩的历史人物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现在,让我们一同领略大唐帝国那变幻万千的传奇故事吧!

书评(媒体评论)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巨,国力最强,历史最长的王朝之一,共二百七十六年,其中一半时间在黄金时代之内。

——柏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唐帝国(盛世长安的回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秋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56770
开本 16开
页数 2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2.09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6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7: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