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汇集了作者近两年发表的部分论文、学术随笔和读书笔记。有两篇曾收入早该出版但因出版社拖沓至今尚未出版的《阅读秩序》一书中。文章大致分成三编。
第一编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和法律的热点问题,诸如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婚姻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修改、送法下乡、科技与法律以及司法审查和制度形成的问题。当然都只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试图从一个角度切人进行学理的然而可能对社会实践有影响的讨论。第二编的文字是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最后一编的五篇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图书 |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书汇集了作者近两年发表的部分论文、学术随笔和读书笔记。有两篇曾收入早该出版但因出版社拖沓至今尚未出版的《阅读秩序》一书中。文章大致分成三编。 第一编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和法律的热点问题,诸如言论自由和隐私权、婚姻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修改、送法下乡、科技与法律以及司法审查和制度形成的问题。当然都只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试图从一个角度切人进行学理的然而可能对社会实践有影响的讨论。第二编的文字是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最后一编的五篇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目录 增订版前言 I 原版序 Ⅲ 致谢 Ⅷ 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中 为什么“朝朝暮暮”? 3 我和你深深嵌在这个世界之中 24 罪犯、犯罪嫌疑人和政治正确 36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 45 把道德放在社会生活的合适位置 58 这里没有不动产 68 家族的地理构成 82 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重构 101 透视中国农村的司法需求 110 阅读中国市场经济中的秩序 120 “法”的故事 “法”的故事 131 反思法学的特点 149 法学知识的分类 158 法学教育随想 165 知识的互惠与征服 170 曾经的司法洞识 175 悼念费孝通先生 187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学术 192 阅读秩序 法律如何信仰? 203 认真对待人治 210 从政法的视角切入 222 民主与法治的张力 226 社群主义的挑战? 237 经济学帝国主义? 246 《新乡土中国》序 254 超越“不过如此” 26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268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4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