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半生戎马半生歌--人民艺术家阎肃
内容
试读章节

阎肃先生印象记

金兆钧

幼年我就喜欢《江姐》这部歌剧,由此早就知道了该剧作者阎肃先生的名字。但直到1989年年初的一天,才在作曲家谷建芬家里见到了阎肃先生。初次见面,第一感觉是他毫无某些文人的清高和傲慢,很像是我见惯的老北京人,轻松、诙谐而透着实在,在爽朗的谈吐中则又强烈地令人品味到饱经风霜的睿智。随后见面机会增多,也就渐渐地知道了更多的有关他的故事、创作和人格。

文化圈子里阎肃先生的朋友们见了他常有一句玩笑话:“阎肃阎肃,很不严肃”。这话大抵反映了他性格中风趣开朗,坦荡自然的一面。大凡众人聚会,他在场时,必是谈笑风生,平添几分热闹。待人接物,他总是谦虚热情,即使是对年轻后辈如我也不单没有倚老卖老的神态,而且还叫人毫无年龄上的隔阂之感。每当说到兴奋之时,老先生便禁不住离座而起,颇见“咏叹不足则手而舞之,足而蹈之”的童心。

阎肃先生生于1930年,现在已是年过花甲。我听他自《故乡是北京》以来的一系列京味作品,再接触他的言谈举止,一向以为他是老北京人;后来问起阎肃先生,才知道他的籍贯是河北保定。抗战初期,他随父母辗转迁移,先到武汉,后到重庆。在一教会学校,他受到了很好的英文、拉丁文训练,同时在一位中国神父影响下,打下了相当坚实的古典文学基础。中学毕业后,他考进重庆大学,他的专业——工商管理却与他以后的事业风马牛不相及。当时,解放区的新文艺传入了重庆,从此,阎萧书也不念了,毅然走进了革命文艺队伍。

1963年,阎肃先生创作了《江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歌剧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歌剧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的文献。经过“文革”的风风雨雨,阎肃先生又相继创作了歌剧《忆娘》和《特区回旋曲》等作品,随后,为适应社会形势的新变化,阎肃先生又介入了电视与流行音乐这两个新兴的大众传播领域,显示出他旺盛的创作活力和强烈的时代意识。1984年起,他相继参与了大批电视晚会节目的设计、策划和撰稿。同时,他还创作了一批深为大众所喜爱的歌曲,如《敢问路在何方》、《军营男子汉》以及《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北京的桥》等一批京味歌曲和《走在大街上》、《我就是天空》等现代风格的流行歌曲。1991年他回到歌剧领域,创作了歌剧《党的女儿》,又获得了成功。

读阎肃先生的作品,看他设计的节目,与他交谈,回味他的经历,我强烈地领悟到他艺术上的个性和意境。

如果细细琢磨他的歌词,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那种带有古典色彩的语言上的形式美;如果细细体会他作品的情怀和哲理,则会感受到其意境的洒脱和透辟。他显然领会了中国传统美学的深邃内涵,并把它溶入了自己的创作之中。自然,他表现的是这个时代,传统就和时代的现实融合为一体。

从阎肃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李白诗风的影响,颇有超尘脱俗的飘然气象;但另一方面,他又可以非常之俗,以至臭豆腐、酸豆汗都可写入作品之中。正是如此,其文获致雅俗共赏。他对生活与时代有着自己独到清醒的观察和理解,却并不故作惊人之笔,从而也就使他的作品达到了生活的与美学的高度。

“蜂儿酿就百花蜜,只愿香甜满人间。”阎肃先生为大众奉献出了美,自己也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兼此二者并非易事。我期待着他给我们更多更美的享受,也祝愿他进入艺术创造上的更高境界。

P159-161

后记

亲爱的老伴

亲爱的老伴:

人都说你著作等身,可你并没有什么著作。新华出版社许新副社长回忆说,在与您共同出席一次活动时,曾提出希望为出版您的作品提供服务,您听后哈哈一笑,说不用不用。是的,老伴,我最知道你,你从未想要出书,更不想给自己写传。你常说,历史老人最公正,该留下的自然会留下,像“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年过去了,留下来了;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多少人在传诵,留下来了,走进人们心里的东西,自然就会留下。

如今你病了,病得很重。每天每次我从医院回到家中,都恍如落迹郊野、荒漠,空空荡荡。你常说你是家庭中间那根柱子,可现在家变了,没有了你的欢声笑语,藤椅上见不到你终日读书、写作、看报的身影。空气稀薄了,灯光暗淡了,家里冷清了。我和孩子们此刻好像都心照不宣,内心却是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你知道吗,我们这个家,缺你不可。我还能为你做点什么呢?思来想去,还是为你出本书吧,就算是你留给我的一件能摸得着、看得见的纪念吧!

老伴,你说呢?

2015年11月29日

目录

刘云山:学习阎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文艺工作者

中宣部发布“时代楷模”阎肃事迹

上篇 一片丹心向阳开

 1.火,未尽的歌

 2.使命战歌

 3.朵朵放光彩

 4.艺德高歌

 5.胸怀河山抒锦绣

 6.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

 7.歌为心声歌如人生

 8.“普通一兵”阎肃

 9.军旅人生

中篇 阎肃的“风花雪夜”

 1.阎肃不老的歌

 2.德艺双馨放歌时代

 3.站立在他的歌声中

 4.中国词坛泰斗

 5.阎肃的奉献情怀

 6.从生活到艺术:路是怎么走出来的

 7.把灵魂融入艺术

 8.用一片丹心为时代放歌

 9.铿锵战士乐天长者

下篇 半生戎马半生歌

 1.为国家秉衷心为人民诉真情

 2.阎肃先生印象记

 3.阎肃其人其事

 4.高歌真善美

 5.我的窍门是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6.刘和刚畅谈阎肃的进取精神

 7.忠诚的部队文艺战士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8.信仰长歌

 9.与时代同行的“老顽童”

 10.愿意为兵服务一辈子

亲爱的老伴(代后记)

序言

刘云山:学习阎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文艺工作者

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看望报告团成员,代表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阎肃同志表示敬意,向阎肃同志家属表示慰问。他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阎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坚定信仰、植根生活、崇德修身,走好正确的人生之路、艺术之路,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文艺工作者。

阎肃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他始终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参与策划许多重大文艺活动,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做出了突出贡献。

刘云山在看望时说,阎肃同志是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他60多年勇攀艺术高峰,80多岁依然奋斗在文艺工作第一线,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都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不愧为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刘云山说,文艺工作者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艺术之路,阎肃同志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实践,作出了很好的回答。向阎肃同志学习,就应当丹心向阳,走党指引的光明之路,坚定理想、不忘初心,把对党的忠诚融人文艺创作,满腔热情地为信仰而歌;就应当植根生活,走与人民结合之路,用心走基层,用情搞创作,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更好地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就应当崇德修身,走德艺双馨之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艺品与人品相统一,潜心创作实践、力戒浮华浮躁,以实际行动弘扬真善美、增添正能量。

刘云山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文化的力量、文艺的力量,需要更多阎肃式的优秀文艺工作者。新闻媒体要多报道文艺界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用他们的思想情操、精神境界、艺术态度引领和感召更多的人。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向先进典型学习,向时代楷模看齐,多做塑魂铸魂、鼓舞士气的工作,抒写切合时代脉搏的文艺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和中央军委委员张阳、马晓天一同看望。

报告会由中宣部、文化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首都文艺工作者代表、驻京部队官兵代表等约750人参加。5位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会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2015年12月24日新华社电)

内容推荐

2015年12月,阎肃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光荣称号。

从艺65年来,阎肃始终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弘扬时代主旋律作为崇高使命,把真诚为民为兵服务作为价值追求,创作了《江姐》《党的女儿》《长征颂》《红旗颂》《我爱祖国的蓝天》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半生戎马半生歌人民艺术家阎肃编写组编著的《半生戎马半生歌--人民艺术家阎肃》由阎肃的夫人李文辉所提供资料和图片结集而成,分为“一片丹心向阳开”、“阎肃的‘风花雪月’”、“半生戎马半生歌”上中下三篇,从阎肃家人、朋友、同事、学者、媒体人等多个视角,真实、生动、详尽地介绍了阎肃的创作、工作、生活情况和他的心路历程,反映出一位人民艺术家不懈的艺术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编辑推荐

刘云山指出:学习阎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文艺工作者。

本书由阎肃同志的夫人李文辉提供有关资料及照片编辑成本书,披露第一手材料,原汁原味反映阎肃创作、生活和心路历程。

半生戎马半生歌人民艺术家阎肃编写组编著的《半生戎马半生歌--人民艺术家阎肃》内容真实,细节生动,全面介绍人民艺术家阎肃从艺60载的艺术追求和人生境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半生戎马半生歌--人民艺术家阎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本书编写组编
译者
编者 半生戎马半生歌人民艺术家阎肃编写组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622339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2015292507
中图分类号 K825.6=76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