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龚鹏程四十自述
内容
编辑推荐

以孔子自比自勉的著名学者,深受内地学子欢迎的台湾教授,从穷少年窃书贼到“天下第一才子”,中华文化传人龚鹏程的读书励志人生!

本书再现了60年代以来台湾教育、文化和社会氛围,再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巨变下的困惑、焦虑和文化选择。

内容推荐

本书记述了作者于1960年代至90年代求学,问学、治学的曲折经历。作者自幼家贫、性情顽劣,靠了生命路上一位位老师的指引,对孔孟先贤发生了莫大的兴趣,走上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孜孜不倦的探求之路。作者的人生历程,对今日无数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改进社会的青年,当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本书再现了60年代以来台湾教育、文化和社会氛围,再现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巨变下的困惑、焦虑和文化选择。

目录

序 汤一介

大陆版序

再版序

初版序

卷一 诗

 逆俗

 用情

 失乡

 游学

 问道

卷二 思

 窥机

 从师

 交友

 树异

 主智

卷三 事

 因境

 执教

 涉世

 试剑

 感兴

卷四 史

 困知

 得法

 历事

 藏史

 返本

附录 龚鹏程生平及著述

试读章节

兴于诗的生命,在表现其生长时,当然也将表现为诗。

其时中文系在宫殿式建筑中占有一栋,共三间。中为办公室,旁隔一小问为工友住处;右为教室,左一大间又隔为一研究室一图书资料室。盖当时正准备办中文研究所,故系中立了一个研究室。聚了许多书,也集体注译了《文心雕龙》。我几乎每天都钻进这个研究室去看书,与工友混得极熟。他是位老荣民,口音很重,一般人听不懂他说啥,我能跟他扯扯,他自然很高兴,常开门让我看书,也允许我把书搬回去读。后来我发现他房里才是宝,里面藏了一套艺文印书馆的百部丛书。

我在大一时主要就是啃这些,几于饥不择食。过了寒假则开始注解《庄子》。在研究室里坐的主要是王仁钧、韩耀隆、王娃几位老师。王筵老师似正在校《宋书》,王仁钧老师是研究庄子的,他们都对我很优容,任凭我胡搞。我注的庄子稿,想要印刷,王老师还让我以他的讲义为名义向学校申请。他们知道,这个时候我所需要的是鼓励和宽容,所以并不强加指导,除非我自己觉得需要他们帮助。

就这样恣性蛮干了一阵,我的感性生命渐渐集中到诗这方面来了。所谓“聋人也唱胡笳曲,好恶高低自不闻”,没事就试着诌几句,也试着整理我对诗的意见。在大一时写了篇论李白的文章,翻案抬杠,硬说李白是爱国诗人云云。大二时则发表了《笑庵说诗》一文。笑庵是相对于哭庵易实甫而来,彼以人生为可哭,我偏要以人生为可笑。这样命名本身就很可笑,亦可看出我那种少年恃强激矫的性格。不过诗论与哭或笑并没有关系,乃是综合我当时对诗的理解而成。许多见解,系摭拾古今诗话诗论编织融裁,但亦有心得语。

例如我说:《诗经》以后,诗之流别甚广,锦句瑶章,络绎间出,变化甚多,今后作诗者应何所取法呢?我主张:“处于今日,当独具只眼,溯流而上,循末返本,以通其源,以达其理”。然则,诗之本源是什么?依我看,就是情感。所以我说:“哀乐之心感,而歌哭之声发。喜怒之情泻,而倾抒之篇作。……诗者,缘情绮靡,本吾人心灵感情之表见”。由此观点,我一方面强调诗应该是“必先有所触以兴起其意,而后措诸辞、属为句、敷之而成章”,不能为文造情,更不能骗人,写出“舍弟江南死,家兄塞北亡”这样的句子。情要真,不能妄想揣摩。另一方面,我也明白只有真情也还不够:“有其情焉、具其感焉,质直敷陈,绝无蕴蓄,以质木无文之篇,而欲动人之感,难矣!”所以我又主张用暗示与象征等手法,去达到含蓄绵邈的意味。同一种感情,可以有很多种写法,而重点在于删汰陈言。如何去除陈言淫辞以及肤浅的思想呢?依照我循末返本的观念,那当然只能从作者多读书多思考处着手啦。如此,诗发乎性灵,而其成就则在乎学力,故文章末尾以才学结合为说。

此文刊于《淡江文学》第六期,约七千字。文字华赡,理论上也还能自圆其说。当时教我们诗选课程的,本是刘太希先生,因惮于跋涉,辞去,继任者为张梦机先生。梦机师看了这篇文章,很喜欢,对我多所鼓励,我也从他所写的《近体诗发凡》中获益极多。

事实上,梦机师的教学,虽以讲授诗法为主,但感发之处,乃在性气而非理论。先生豪爽诙谐,理平头,壮硕如橄榄球员,烟瘾很重,吞云吐雾,望之殊不类“诗人”。然其气质、其生命,实为一不折不扣之诗人,缠绵易感,悱恻多情。晚近病发,中风数载,又遭父丧,并赋悼亡,历人世之苦痛,口喑足痹,诙谐俱歇,但洗尽一切,还归诗人本色,作《药庐诗稿》数百首,读之肃然。如此人物,本身即为诗也。故其教学,仿佛坐谈,沉浸在一种诗的气氛中,知此即为诗,但不确知诗法为何。梦机师学生很多,均能知诗之美感、得诗之趣,然能循其法度,作诗,成为诗人者则甚少,殆以此故。  实则梦机师之诗法,承自李渔叔先生,具详于其硕士论文《近体诗方法论》中,后出版易名为《近体诗发凡》。大抵系归纳整理古来传统诗法而成,似修辞学之条例法格,而实另有渊源。如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为实字健句,谓其多用名词字,可令句法健实;“时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则为虚字行气,谓其句意靠虚字腾挪,诗意可显得较为曲折流荡。凡此等等,对我帮助很大,使我得以具体分析诗句写法的不同,知烹字炼句之法。参照着梦机师送给我的他之《师橘堂诗》,让我不只能纯从感情层面去讨论诗歌,也能具体探讨诗句的文字构成。故又试着写了《双照楼谈屑》等几种诗话。现在偶尔从旧箧中捡出翻阅之,还能感觉得到那疏野纵放的气息,还能令我追味那拥鼻高吟、白命为诗人的岁月。

梦机师时仍主持大专青年诗人联吟大会。我也在学校组织了一个淡江诗社,参加者有书国符等人,我们办演讲、参加诗会,好不热闹。偶上阳明山参与中华诗学研究所之吟席,得亲近文坛长者,与闻老辈掌故,击钵射虎,更增添了不少诗兴。

一九七五年参加联吟大会时,适逢蒋公中正之丧。前一晚,震雷暴雨,为平生所仅见。清晨坐车往台北,始得知其噩耗。诗题本是“阳明山赏花”,当然也就改为悼念了。这样的题目,我们小孩子怎么作得好?所以诗会乏善可陈。但下午办了一场演讲,我谈黄鹤楼诗、师大由简锦松代表,他也讲了一题。讲毕,有一人来找我,跟我谈王船山的《姜斋诗话》。随后他来淡水山中找我,另邀了李瑞腾来。瑞腾正在文化大学读书,也是梦机师的学生,但以浸淫现代诗为主,与我之路向原本差异甚大。然他一眼即看出我论诗语多受《文心雕龙》之影响,遂相与论文学批评事,使我大开眼界,始知有“文学批评”这门学问。P22-24

序言

2004年夏,我曾为龚鹏程教授所著《文化符号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写过一“序”,现在我很高兴再为他的《龚鹏程四十自述》写“序”。我和龚鹏程教授交往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初识时他还是青年,我则已过中年;现在他已是中年,而我则进入老年了。可是,并没有因为年龄的差距而影响我们的友谊和交往。对此我是很珍视的。

我对龚鹏程教授的《四十自述》读后,深有感触,但提笔要写这篇“序”时,又不知应如何写了。思之再三,先写三点想法吧!

(一)《四十自述》是龚鹏程教授通过他的生活经历,表现他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从叙事引向言理,“藉事言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这本自述,不像一般传记、回忆录,琐记家世、亲族、爱情、人事等等,而以学道、求道、证道、行道之历程为主。”“道”在哪里?只是在你的生活之中,你必须有心去学、去求、去证、去行。鹏程正是这样,他是在书本中、师友中、为人行事中和自我的心灵中去自觉地学、求、证、行。如他所说:“我只能由内在追求方面去树建我人生的理想”。一个人的一生,如要想成为一真正的“人”,无非是要有个做人的道理,离开了这一点,大概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二)鹏程读的书真多,对此我是深深佩服。从他的《四十自述》中,我看到他不仅对中国的“经”、“史”、“子”、“集”都广泛涉猎,而且对那些笔记、小说和中西近人的著作只要能找到的他都无不究读。鹏程读过的书,很多我都没读过,有些还是我这次读他的《四十自述》才知道原来还有这样一本书。如巴壶天的《玄庐剩稿》、明王士性的《广志绎》等等,近日,鹏程对我说:他对比了一下《四库全书》的“文渊阁”、“文津阁”和“文溯阁”中各书的提要,发现它们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些不同,甚至这几种抄本本身的“提要”也有不同的地方,如果对比整理定会有用。就这一点看,鹏程读书之多、之细,是可以让我们学习的。

(三)鹏程多才多艺,于为文作诗、绘画写字,无所不通。而其著述至2002年已出版的书就有五十余种,所涉及到文、史、哲诸多方面,如儒、释、道、诗、词、古今文学、方志、美学、符号学,甚至武侠小说等等,而在他的研究中往往多有创见。从《四十自述》看,鹏程对当代学术动向和存在的问题都是有深入了解的,如他说:现代新儒家“以良知自我坎陷之方式,即可开出民主与科学”,“仍是以民主与科学之价值为基准,来衡量中国传统哲学”,“但此东方主义之态度,与据西方现代性否弃中国传统文化者,实无根本之殊。”这样一些论断,对研究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读了鹏程教授的《四十自述》也颇有感慨。我在四十岁前后,正处在汹涌猛烈的政治运动中,一无暇读书,二无时著述,可说在学术上是“一穷二白”了。虽也写过一些文章,但多是人云亦云的教条主义式的大批判文章,这当然算不上什么学术。等到快到六十岁时才有机会开始认真读书,才逐渐学会照自己的意思写作,但已力不从心了。在我七十岁的时候也想写个“自述”式的东西,来总结一下自己走过的道路。花了一年的时间,写了一本《我们三代人》,它是写我祖父汤霖、父亲汤用彤和我自己的。书虽是出版社约稿,但当我把稿子寄给他们,经过编辑,大加删改,凡是我有点议论、有点想法的地方几乎都删改了。无可奈何,我只得把稿子收回,压在箱底了。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的命运还很难掌握在自己手中。读鹏程的《四十自述》,虽所认知并非全同,但其文却能启发我有所感了。

2007年8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龚鹏程四十自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龚鹏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39460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6: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