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水知道的智慧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充满了水的智慧,孕育了华夏子民的生命。水的柔韧,不屈,博大,宽广,教会了中国人处世做人的智慧。

  本书编辑林欢,开本16(170×245),插图50,页码284,分类号G12-49。

内容推荐

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利用万物而不与之相争。它甘心处在人不愿呆的低洼之地。这一点跟道很相近。

居身,安于卑卞;存心,保持宁静;交往,讲究诚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夫下归、顺;办事,很有能力;行动,合乎时宜。

本书为我们介绍的是水启迪我们的诸多为人处事方面的智慧。

目录

第一章 有形无形:水知道的哲理智慧

 水之形,在有形无形之间——韩琦的糊涂哲学

 深浅难测,明暗难料——隰斯弥暗里除危机

 伏藏用晦的水哲学——司马懿装病逃死劫

 改变策略,把握变化——商鞅变法赏黄金

 塞水必须塞其源——周仁熟唾沫得宝砚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郭解的功成身退之道

 以水之道治水之患——子产治国的疏导之法

 思不出位,凡事有度——李绩不问高宗的“家事” 

第二章 滴水藏海:水知道的容忍智慧

 我是水,不留伤痕——水一样宽容的胸怀

 水有宽恕之德——宋就的以德报怨

 无所不容才能成其大——胡雪岩的宽容智慧

 滴水穿石,天道酬勤——点滴积累成就王羲之

 不争瞬息,以图百年——“忠厚”陈平拿掉了跋扈的吕后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左思十年写出《三都赋》 

 伏藏之妙,大智若愚——“蠢材”崔巨伦的大智慧

 持身不可太皎洁——宽以待人的蒋琬

第三章 游刃有余:水知道的变通智慧

 善变者,变在变之先——嫂子掉到水里必须拉上来

 善于适应的水智慧——忽必烈入主中原知变通

 水无常势谓之“能”——弦高以牛为礼化危机

 自然之水的永恒法则——简单的水不简单

 浑浑噩噩。变化无穷——“三百年来一巨眼”的董其昌

 随机应变,兵法妙决——韩信的背水一战

 兵者诡道,水之本性——李靖水一样的兵法

 很多成就是“借”出来的——善于借势的成吉思汗

 力不从心时需要变通——狮子用“懦弱”去捕食

 见招拆招的水智慧——见招拆招唯诸葛

第四章 水利万物:水知道的取舍智慧

 有舍有得才能保持一汪活水——活水才能养活鱼

 取舍有度,不贪为宝——子罕的“不贪”之宝

 持心如水则义理平——曹操与何进的区别

 予民于惠,得失之智——老鼠爱大米却丢了命

 水不争先,人弃我取——围棋高手的布阵像水一样悠散

 虑杂利害,以图长远——石场主人与“科斯定理”

 因小失大,得不偿失——顾小利则大利之残

 全生葆真,取舍有度——古智者们“取舍”的智慧

 平衡得失的智慧——孔明放“鸭”得“凤”

第五章 刚柔相济:水知道的刚柔智慧

 无人能伤水之柔——柔弱的东西怎样战胜刚强

 无为有为,刚柔之道——太柔无力,太刚易折

 刚柔互济,超凡入圣——三国人物可以“刚柔”二字评价

 刚柔之道,天地之理——英勇的岳飞却不懂刚柔之道

 伸屈自如,方圆之道——“治损不致残”的胡雪岩

 水的本质至柔至刚——至柔、至纯、至净

 刚柔平衡,五行和谐——两位公主的不同命运

第六章 百转千回:水知道的屈伸智慧

 顺时而行,以屈求伸——猫捕鼠的策略就是以屈求伸

 退寸进尺,以迂求直——老实巴交不管事的牛弘

 忍辱含垢,屈而求进——张之洞的处世智慧

 高山的旁边就是出路——龙蛇的蛰伏是为了更好地伸

 屈一伸万,人生方圆——有时“面子”是害人精

 刚直不阿,坚持真理——不要做任何违背良知的事

 以屈求伸者可容万物——“大树将军”冯异的谦让之风

第七章 避高循湿:水知道的择地智慧

 水唯能下方成海——人要有智慧,犹如土地要有水

 择地生存,固其根本——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与人为善,广聚人心——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高明的决策

 兵无常势,水无常能——孙子提倡“用兵学水”的精神

 揽辔澄清,统观全局——方向正确,永远都不会迷路

 兢兢业业,泾渭分明——不要乌纱也要理

 把握方向,顺应时势——伸缩进退变化,圣人之道

 驾驭环境,审时度势——机会只有3秒钟

 水可载舟,也可覆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知道的生存智慧

 人心不如水,平地起波澜——做人要像水一样平淡

 老子推崇的水智慧——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水也有往西流的时候——成大事者都与水一样有撤退的勇气

 无处不在的水智慧——“要田要地”的王翦

 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执著是一把双刃剑 

 源浊流不清,形曲影不直——我们的心态就是那水的源头

 顺应客观,将能而君不御——善于治水的人,疏导水流使之平静

 万事看破,守身养心——螺丝钉的生存智慧 

第九章 善心如水:水知道的做人智慧

 水不因风皱面——心平气和方可成就大事 

 水之功在清,人之用在帮——像水一样时时帮助别人,是善的第一要义

 水以厚为源,人以德为本——有德的人朋友遍天下

 无欲则刚淡如水——过多的欲求导致过分的执著

 顺水人情里的大商机——“沏宝咖啡”的顺水人情

 不争之水,天下莫能与之争——放下越多,得到越多

 适境而生,适境而居——使自己适应环境

 水无有贵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水是唯一没有刺激性的液体——不要让自己变成刺猬,和谐相处才是根本

 做一个“水”人——做一个像水一样有用的人

第十章 水中禅意:水知道的禅悟智慧

 水因静而深远——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不要用放大镜去看人

 水,从不被污染——尘世的肮脏,不是远离而是净化

 于一切法。无有执著——如水观物即是悟

 水,质本洁来还洁去——满堂金玉,没有人能长久保守

 水不乱则定,心不乱则静——谁偷了我的莲花

 心存善良,自成佛道——善待一切

 一花一世界,一水一菩提——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试读章节

水之形,在有形无形之间——韩琦的糊涂哲学

水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我们似乎对水非常了解,甚至知道水的基本元素就是氢气和氧气。然而,我们真的了解吗?

自然之中,水是没有形状的,入方即方,人圆即圆;放糖是甜,放醋是酸。如果你真的要看看水的形状,那也就只有一语:水之形,在于有形无形之间。

水的这种有形无形的哲理智慧,如果用于我们的人生,那也就是老子的“有为无为”,孔子的“中和中庸”,禅宗的“似我非我”,乃至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活佛济公。身为出家人,却把戒律抛在九霄云外,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济世活佛!你看那水,温度太高,水就变成气;当温度太低,水就变成冰;常温状态下,水就是液体,但无论水怎么变,是什么形,水的成分永远都不会改变,水就是水,你说水没有形状吧,可水却没有在种种变化之中失去自己。

做人也应如此。理解了水那种有形无形的智慧,可以让人躲过劫难,化险为夷,关键时刻就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左右逢源。

理解了水那种有形无形的智慧的人,都会在非常时期保全自己,保护自己。他们能看清各种复杂的形势,在危急关头、在前途未卜或在他人的屋檐下,都会采取韬晦之计,养兵蓄锐,等待时机,图谋大局。他们懂得在工作中化曲折为主动;让他们在人际关系上隐藏自己的棱角,圆润通融。

水那种有形无形的智慧其实也是一种糊涂哲学,让我们学会在琐碎的生活中难得糊涂,大智若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为蒜皮小事而斤斤计较。而所有这些带给他们的是旁人无法争取的机会,是他人求之不得的时机。

人生在世,的确不能对什么事都计较。有时我们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只有小事糊涂、大事聪明,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宋代宰相韩琦在无声无息中做了这两件大事:宋英宗临死时,朝臣急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时,英宗的手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不去召太子进宫,而韩琦却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于是催人去赶紧召太子,从而避免了自古以来的帝位权力之争。

任守忠为人奸邪,反复无常,经常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并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韩琦早就想除掉他。一天,韩琦出了一道空头敕书,请欧阳修和参政赵概签字。欧阳修签完字后,参政赵概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公一定有自己的说法。”

等他们签完字后,韩琦坐在政事堂,没有经过中书省就直接下达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说:“以你之罪,应当是死刑,现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在空头敕书上填写完后,把任守忠押走。就这样,他轻易而不失忠厚地除去了宫内的蠹虫。

“形逊声,策绌力。胜于庙堂,不于疆场。胜于疆场,不于矢石。庶可方行天下而无敌。”有形不如有声,用计胜于用力,胜于庙堂之上就不诉于疆场,胜于疆场就不靠弓箭弹丸,这才是天下无敌的哲学。

人生在世,事情往往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这时你要明白水之无形的糊涂哲学。这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有些时候我们要该糊涂时就不要顾忌面子,就像水变气,变冰,变甜,变酸一样,但自己应该清醒,该聪明的时候你却一定要聪明。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

鲍叔牙说:“那是因为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

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的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管仲帮着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当我们身临其境时,将不难发现,水一样无形的糊涂哲学,是一种人生的大谋略,是既可免去不必要的人事纠纷又能保持人格纯净的妙方。

P3-5

序言

古希腊人曾自豪地宣称:“我们是爱美的人”,而中国人却宣称:“我们是爱智慧的民族”。中国文化诞生于数千年前以血缘关系为强大纽带的农业社会,代代相传、连绵不断,已经牢牢地烙上智慧的印记。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受它的规范,所有中国人的生活,全都笼罩在智慧的氛围之中。

人类的智慧,多种多样,无数仁人志士赞叹人类自身智慧的高贵与卓越。那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有什么样的特点?用一个生动的比喻,那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像“水”,是“水一样的智慧”。

中国人的智慧像水一样,在平淡无奇、碧波万里的背后,却隐藏着无穷的变化;

中国人的智慧像水一样,在翻江倒海、大浪淘沙的背后,却隐藏着惊人的平静;

中国人的智慧像水一样,在奔腾向前、所向披靡的背后,却隐藏着九曲回肠的艰辛;

中国人的智慧像水一样,在博大精深、宽广无垠的背后,却隐藏着不择涓涓细流的智慧……

水,流淌千年,纵横于山川,归集于洼地。叮咚之泉,涓涓之溪,浩荡之河,奔腾之江,涌动之洋,弥漫于世,不知春秋。我们不知道水为什么会流淌,为什么会穿山越谷,为什么会激扬跌宕,为什么会汇聚成洋!

古哲人望水慷慨,百感丛生,不由发出“逝者如斯夫”、“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感叹,从水的智慧中感悟出人生的智慧。因此,中国的历史,充满着水智慧的韵律,从古诗、汉赋到唐诗、宋词,描绘水的句子数不胜数,圣贤的经典中关于水的智慧更是俯拾即是。水不仅孕育着华夏子民的生命,更给予我们非凡的智慧。

以中国传统观点看来,无论做人做事,都是像水一样,如果你偏激一点、极端一点,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事情就会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毛病。虽然刚柔相济,阴阳平衡的中庸之道会让人感觉过时,但往往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事情就会顺利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做人只有理解了水的智慧,才会在非常时期保全自己,保护自己。只有具备了水一样的智慧,才能看清各种复杂的形势,在危急关头、在前途未卜或在他人的屋檐下,都会采取韬晦之计,养兵蓄锐,等待时机,图谋大局。只有懂得水一样的智慧,才能在工作中化曲折为主动,在人际关系上隐藏自己的棱角,圆润通融。只有运用水一样的智慧,才能在琐碎的生活中难得糊涂,大智若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为蒜皮小事而斤斤计较。

所有运用水一样智慧的人,都有旁人无法争取的机会,获取他人求之不得的时机。只有像水一样做人,才能以刚柔之品行,持方圆之大道,让你在为人处事中做到各方面都皆大欢喜。

有人说江河湖海边生活的人聪明伶俐,是根基于那流动的水;山里的人忠厚善良,是因为山的稳定恬静。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当沉稳的山与流动的水同时被搬上画面,你会发现。青青翠山,蓝蓝碧水,是大自然最美妙的组合,也是一幅人生的绝美画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水知道的智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桂绍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6290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8-05-01
首版时间 2008-05-01
印刷时间 2008-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49
丛书名
印张 18.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68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55:54